DB5301/T 77.2-2022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 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

DB5301/T 77.2-2022 "Risk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System for Special Equipment Part 2: General Rules for Risk Leve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1/T 77.2-2022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6-20
实施日期
2022-07-01
发布单位/组织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协会、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云南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起草人:
罗超、晏乔柱、朱波、郭文光、陆健、关云寿、庞承强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90

CCSQ78

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77.2—2022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

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

2022-06-20发布2022-07-01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1/T77.2—2022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Ⅴ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3

5风险点(源)排查及危险源辨识...................................................................................................................3

风险点(源)排查...................................................................................................................................3

危险源辨识...............................................................................................................................................3

信息记录...................................................................................................................................................3

6风险评估、管控及公告...................................................................................................................................4

风险评估...................................................................................................................................................4

风险管控...................................................................................................................................................4

风险公告...................................................................................................................................................5

附录A(资料性)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7

附录B(资料性)特种设备风险信息清单...................................................................................................25

附录C(资料性)常见特种设备事故类型...................................................................................................27

附录D(资料性)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或重大风险的清单.......................................................................28

I

DB5301/T77.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5301/T77《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的第2部分。DB5301/T7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本要求;

——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

——第3部分:隐患排查治理通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协会、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

测研究院、云南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超、晏乔柱、朱波、郭文光、陆健、关云寿、庞承强。

III

DB5301/T77.2—2022

引言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自身缺陷、人为不安全因素、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

原因导致的特种设备事故时有发生,这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并形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严重威胁到了

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有效扼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021年9月,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DB5301/T77《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依据有关法律规范及标准而制定,

是相关法律规范及标准的细化和补充,具体和完善。它从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运行、持续改

进和风险排查、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公告,以及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等方面对特种设备使用

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进行了规定。其目的是引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系统化、规范化建立特种

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科学合理地排查风险、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分级管控风险,科学系统地实施隐

患排查和隐患治理工作,以达到有效管控风险,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杜绝安全事故

发生的目的。

该标准拟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基本要求。本部分从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的总体要求,管理机构,体系策划,

体系建立及运行、评价、改进及验证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本部分从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点(源)

排查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控及公告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第3部分:隐患排查治理通则。本部分从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隐患分级

与分类,隐患排查和治理,记录与档案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V

DB5301/T77.2—2022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

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

1范围

本文件对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点(源)排查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控及

公告等做出了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和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17907-2010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8408-201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24-2015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TSG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

TSG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DB5301/T77.1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第1部分:基本要求

《客运索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16年第179号)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13年第154号)

《云南省电梯安全管理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2020年第219号)

《昆明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2015年第134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风险

1

DB5301/T77.2—2022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1.1

风险点(源)

指伴随风险的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以及在特定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

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1.2

风险辩识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

[来源:GB/T23694-2013,4.5.1]

3.1.3

风险信息

包括风险点(源)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以及风险等级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1.4

风险因素

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或严重程度的任何事件。

3.1.5

风险等级

单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以后果和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来源:GB/T23694-2013,4.6.1.8]

3.1.6

风险评估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

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1.7

风险分级

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风险等级的过程。

3.1.8

风险控制

管控风险的具体措施。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管控措施

针对风险采取的具体控制方法和手段。

相关方

能够影响特种设备风险或可能受到风险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2

DB5301/T77.2—2022

4基本原则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应在建立了符合

DB5301/T77.1要求的双重预防体系的前提下,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

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风险库(以下简称“风险库”),并对风险库定期进行更新、维护。

使用单位应按“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管控的风险,下级也应管控”的原则进行风险管

控。

使用单位应建立风险公告制度,对风险点(源)进行公告。

5风险点(源)排查及危险源辨识

风险点(源)排查

应从以下方面对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点(源)进行排查:

a)区域及场所;

b)设备、部位及部件;

c)作业活动等。

危险源辨识

5.2.1依据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a)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

b)管理制度;

c)作业指导书;

d)安全操作规程。

5.2.2方法

危险源辨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a)对作业活动,宜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辨识;

b)对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辨识;

c)对复杂工艺,宜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事故树分析法(FTA)等进行辨识。

5.2.3要求

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源)内所有的特种设备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的影响。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参见附录A:

——附录A中的表A.1,是对所有特种设备风险因素辨识的共性要求;

——附录A中的表A.2,适用于承压类特种设备;

——附录A中的表A.3,适用于机电类特种设备。

附录A仅列出了常见风险因素,使用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

信息记录

3

DB5301/T77.2—2022

应从以下方面对辨识确定的危险源及其管控信息记录于附录B:

a)风险点(源)编号;

b)风险点(源)名称;

c)区域位置;

d)危险源名称;

e)危险有害因素;

f)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常见特种设备事故类型见附录C)。

6风险评估、管控及公告

风险评估

6.1.1分级

按风险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将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四个级别。使用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的严重性两个维度,考虑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企业信誉的影响等因素进行风险分级。

不同风险等级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风险等级与颜色标识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风险等级与颜色对应关系

风险等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

颜色标识红橙黄蓝

6.1.2定级

应按照6.1.1给出的原则对风险点(源)划分等级,确定每个风险点(源)的风险等级。风险点(源)

包括多个危险源时,风险点(源)的等级一般由风险点(源)内风险等级最高的危险源确定。附录D中

列出的风险点(源)应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或重大风险。此外,使用单位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辨识、

确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较大风险或重大风险。

风险管控

6.2.1管控层级

根据风险可能带来的事故影响,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厂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岗位级等四个级别。

使用单位也可根据单位规模及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管控层级。

6.2.2管控措施

应针对风险点(源)内的不同危险源选择适宜的管控措施,常用的管控措施见表2。

表2常用的管控措施

措施种类常见具体管控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封闭、隔离、移开或改变方向等。

4

DB5301/T77.2—2022

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暴露时间、监测监控、警报和警示信号、

管理措施

安全互助、风险转移等。

培训教育措施员工入企三级教育、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教教育、其它方面的培训。

个体防护措施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防护服等。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救援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物资准备、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救援演

应急措施

练等。

其它措施使用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其它有效的管控措施。

6.2.3分级管控

6.2.3.1应根据风险点(源)的风险等级确定其所对应的管控层级,并组织各层级按照表3所给出的

管控要求,逐级实施风险管控。

表3不同风险等级的管控要求

风险等级管控要求

厂级负责重点控制管理。主要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必要时可由主要负责人组织成立风险管控领导

小组对风险实施管控。

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应立即停止设备使用、停止相关工作并采取应急措施,按制定的管控措施对重大风险风险

点进行治理。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厂级控制管理,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管理控制,相关部门负责人、双重体系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根据

职责权限分工具体组织落实。

较大风险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立即停止设备使用和相关工作,并按制定的管控措施对较大风

险风险点进行治理。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车间级负责控制管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双重体系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根据职责权限分

工具体组织落实。

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应限期进行整改,并按管控措施对一般风险风险点进行治理。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

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车间级负责控制管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双重体系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根据职责权限分

工具体组织落实。

低风险

低风险应限期进行整改,并按管控措施对低风险风险点进行治理。当风险不能通过管控被消除时,

需要通过定期监视来确保当前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

6.2.3.2应对分级管控实施的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及评价,以确定风险点的风险是否得到有效

控制。对跟踪、检查、评价后存在问题的风险点(源),应按DB5301/T77.1持续改进的要求进行改进。

风险公告

6.3.1应按风险公告制度的要求,在醒目的位置或显著的区域、场所、设备、部位和部件上进行风险

公告,使相关方明确风险相关信息。

a)风险公告形式可采用:

1)安全风险“红、橙、黄、蓝”四色平面分布图;

2)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告知卡、公告牌、风险手册;

3)设备警示牌。

b)风险公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5

DB5301/T77.2—2022

1)风险点(源)名称;

2)风险点(源)所在区域或位置;

3)风险等级;

4)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

5)管控层级;

6)管控部门;

7)管控责任人;

8)岗位安全操作要点;

9)管控措施;

10)应急措施;

11)安全警示标志;

12)报告方式及电话。

6

DB5301/T77.2—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通用项见表A.1。

表A.1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通用项

序号风险类别风险因素辨识内容适用范围辨识结果

1职责和义务使用单位是否履行TSG08-2017中2.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职责和义务。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安全管理机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3的规定,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2构设置及职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是否符合TSG08-2017中2.3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责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是否到位。

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4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配备满足实际情况的、一定数量的管理

人员和作业人员;

管理人员和2.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职责是否符合TSG08-2017中2.4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3作业人员配3.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是否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是否到位;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备及职责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对相关人员有取证要求时,相关人员是否取得相应作业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

管理类人员资格证书或没有取证要求时,相关人员是否经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

5.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否在效期内。

特种设备安1.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5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

4全与节能技技术档案;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术档案2.建立的安全技术档案内容是否符合TSG08-2017中2.5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6.1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节能管理制

安全节能管度;

5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理制度2.建立的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内容是否符合TSG08-2017中2.6.1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且符合使用

单位实际情况。

6操作规程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6.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符合设备运行特点的操作规程;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7

DB5301/T77.2—2022

表A.1(续)

序号风险类别风险因素辨识内容适用范围辨识结果

2.制定的操作规程内容是否符合TSG08-2017中2.6.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且符合使用单位

7操作规程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实际情况。

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7.1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

保养;

经常性维

82.维护保养的项目和内容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护保养

3.对发现的异常情况是否及时处理,并且作出记录;

4.法律对维护保养单位有专门资质要求的,使用单位是否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维护保养。

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7.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定期自行检

定期自行查;

9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检查2.定期自行检查的时间、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及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

要求。

管理类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7.3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开展设备运营

试运行安

10前的试运行检查和例行安全检查,对安全保护装置进行确认,并作出记录;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全检查

2.试运行安全检查是否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进行。

1.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9和有关安全技术规

范的规定,将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志置于易于引起乘客注意的位置;

11安全警示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2.除前款以外的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否根据设备特点和使用环境、场所,设置安全使用说明、

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志。

12定期检验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10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申报定期检验。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1.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11.1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隐患排查;

13隐患排查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2.是否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消除,未消除隐患,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异常情况

14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11.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处理

8

DB5301/T77.2—2022

表A.1(续)

序号风险类别风险因素辨识内容适用范围辨识结果

15应急预案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12.1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作出记录。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16事故处置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12.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事故处置。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17移装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13的规定,实施移装的相关工作。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达到设计使

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08-2017中2.14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特种设

18用年限的特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备进行处理。

种设备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

19报废处理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使用单位是否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报废处理的。

20使用登记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08-2017第3章的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1.使用单位是否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21设备使用2.使用单位是否使用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所有特种设备□是;□否;

管理类3.使用单位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1.使用单位不得拒绝、阻碍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2.对上级监管部门进行的安全监督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进

行配合;

3.对安全检查人员的提问,有关人员要如实回答;对安全检查人员需要的资料,有关人员要及时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