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889-2017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技术规则

GB/T 33889-2017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pecification for eddy current-magnetic flux leakage integrated instrumen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3889-201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7-12
实施日期
2018-0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以下简称涡流漏磁仪)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南昌航空大学
起草人:
林俊明、雷洪、蔡桂喜、黎连修、黄松岭、赵晋成、宋凯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岱19.100

N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889一2017

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技术规则

Non-destructivetestinginstrument-Specificationforeddycurrent-magneticflux

leakageintegratedinstrument

2018-02-01实施

2017-07-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3889-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南昌航空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雷洪、蔡桂喜、黎连修、黄松岭、赵霄成、宋凯.

GB/T33889-2017

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技术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涡流也漏磁综合检测仪(以下简称涡流漏磁仪〉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2规范性引用夹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12604.6元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JB/T6147-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J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磁检测magneticfluxleakagetesting

铁磁材料被磁化后,其表面和近表面缺陆在材料表面形成漏磁场,通过检测漏磁场以发现缺陆的无

损检测技术。

3.2

涡流·漏磁综合检测技术eddycurrentandmagneticfluxleakageint唔ratedtestingtechnique

具有涡流与漏磁检测能力,具备一体化软硬件结构,对获取的测试数据实现资源共事和综合处理的

技术.

3.3

相位键性度phaselinearity

输出分量相位角与输入信号相位角两者差值的稳定性.输入o·~360°变化范围的相位角度时,在

输出端获取输入-输出最大线性偏差.

3.4

最大激励电压maximumexcitationvoltage

将输出电压调整到最大,且不加负载时的涡流激励信号输出的峰帽峰值电压。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涡流漏磁仪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1

GB/T33889-2017

a)环境温度一10℃~55℃;

b)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电源电压在(220土22)V以内s

d)电源频率为(50士l)Hz。

4.2基本参散

4.2.1涡流检测基本参数

涡流检测基本参数如:F:

a)工作频率;

b)通道数;

c)增益s

d)相位p

e)显示方式。

4.2.2漏磁栓测基本参鼓

漏磁检测基本参数如下:

a)通道数;

b)增益;

c)磁化方式;

d)显示方式。

4.3性能要求

4.3.1涡流检测

4.3.1.1工作频率

涡流检测至少具有100Hz~2MHz-间的不同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宜连续可调,最大频率偏差应小

于1%.

4.3.1.2通遭数

涡流检测宜具有2个或以上的物理通道数.

4.3.1.3相位

涡流检测应至少具有360。相位旋转功能,连续可调,步长不大于1。.应具有手动或自动相位、幅度

测量功能.

4.3.1.4增益

涡流检测增益范围应不小于50dB.宜具有X-Y增益比调节功能.

4.3.1.5显示方式

涡流检测应至少具有时基扫描显示和阻抗平面图显示两种涡流检测信号的显示方式,如图la)、

lb)所示.推荐仪器具有带刻度标识的检波前基频信号波形显示功能,如图le)所示.

2

GB/T33889-2017

XlYl

牛...;..必咀..;川...jjjj;••

电au吧,,•iu·1aa,,凶旭u•.!u.•.唆监叼...,础,a

'•

...?”.咛…?”、「…:-·-:-”~

.;::'<'·'·!·'"i·"'·i罚、i"·'·!·"·'i!'·":“

·:…-:…T"”1…·:“"T',,

a)时基扫描显示b)阻抗平面图显示c)基频僧号法形显示

涡流检测显示方式示意图

固1

4.3.1.6灵敏度

用选定的检测探头,仪器应能使校准试块(参见附录A)上0.5mm深人工缺陷的信号幅度达到

全屏.

4.3.1.7相位线性度

相位最大线性示值偏差应不大于o.s·.

4.3.1.8增益准确度

增益标称值与测量值间的最大线性偏差应不大于1础。

4.3.1.9最大激励电压

最大激励电压应不小子5v.

4.3.23目磁检测

4.3.2.1

通道散

漏磁检测应按不同的检测目的和检测方式具有合适的通道数,宜具有2个或以上的物理通道数.

4.3.2.2

地益

漏磁检测的增益范围应不小于50dB.

4.3.2.3磁化方式

漏磁检测的磁化方式有交流磁化、直流磁化、永磁磁化,其中构成磁回路的导磁材料应不产生磁

饱和.

4.3.2.4显示方式

漏磁检测应至少具有时基扫描显示方式,如图2a)所示.推荐仪器具有阴影显示方式及各通道信

号叠合显示方式,如图2b)与图2c)所示。

3

GB/T33889-2017

DI

、,

02

、,

DJ

tu

DS

-

“,、

D7

DI

-

DI且

DI’‘

DIJ

,,、,

DJ<

DJ

DJ

DJ~

DJ

a)时基显示

DJ

.,

D2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