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 539-2021 滨海盐碱地绿化原状土改良和施工技术规程

DB1302/T 539-2021 Guidelines for soil improvement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or greening of coastal saline soil area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02/T 539-2021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30
实施日期
2022-01-20
发布单位/组织
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盐碱地原状土改良和绿化的术语和定义、前期准备、盐碱土改良、绿化种植施工、竣工前的植物养护、绿化附属工程等。 本文件适用于滨海盐碱地各类新建、改建原状土改良和绿化施工。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区滨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市园林绿化中心、唐山市曹妃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起草人:
马辉、张东、张铁民、刘绍斌、石刚、唐国强、姚旭刚、张俊生、穆丽娜、张冬梅、张玉宝、张金玲、薛计伟、赵淑艳、李智杰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DB1302

唐山市地方标准

DB1302/T539—2021

滨海盐碱地绿化原状土改良和施工技术规程

2021-12-30发布2022-01-20实施

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02/T539—2021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前期准备……………………2

4.1现场勘查………………2

4.2土壤和地下水调查……………………2

4.3施工准备其他事项……………………2

5盐碱土改良…………………2

5.1盐碱土改良措施………………………2

5.2盐碱土改良施工………………………3

6绿化种植施工………………6

6.1园林植物选择…………………………6

6.2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的要求…………………6

6.3绿化场地整理…………………………6

6.4定点放线………………6

6.5栽植穴、槽的挖掘……………………6

6.6苗木栽植………………7

7竣工前的植物养护…………………………8

7.1一般规定………………8

7.2浇水与排水……………8

7.3施肥……………………8

7.4中耕除草、清理残物…………………8

7.5树木支撑与地面覆盖…………………8

7.6植物修剪………………8

7.7病虫害防治……………9

7.8补栽……………………9

8绿化附属工程………………9

附录A(资料性)常用耐盐碱植物耐盐碱能力……………10

A.1常用耐盐碱植物耐盐碱能力………………………10

A.2植物耐盐碱能力等级划分……………15

附录B(资料性)土壤盐渍化标准…………16

参考文献………………………17

I

DB1302/T53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区滨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唐山市园林绿化中心、唐山市曹妃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辉、张东、张铁民、刘绍斌、石刚、唐国强、姚旭刚、张俊生、穆丽娜、张

冬梅、张玉宝、张金玲、薛计伟、赵淑艳、李智杰。

DB1302/T539—2021

滨海盐碱地绿化原状土改良和施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盐碱地原状土改良和绿化的术语和定义、前期准备、盐碱土改良、绿化种植施工、

竣工前的植物养护、绿化附属工程等。

本文件适用于滨海盐碱地各类新建、改建原状土改良和绿化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283—2018园林绿化工程盐碱地改良技术标准

TD/T1043.2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第2部分:规划设计与施工

CECS243:2008园林绿地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CJJ/T91、CJJ/T2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盐碱土

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土壤的统称。

[来源:CJJ/T283-2018,2.0.1,有修改]

3.2

原状土

没有扰动过的土壤,简称原土。

3.3

暗管

排布在地下管沟中具有渗排水功能的管道。

[来源:CJJ/T283-2018,2.0.8]

3.4

隔离层

为防止盐碱地地下水盐分、碱分上升,以煤渣、石子、碎石等透水材料铺设的隔断层。

[来源:CJJ/T283-2018,2.0.7,有修改]

3.5

耐盐碱植物

能在含盐碱量较高的土壤上生长,对土壤中较高的盐分、碱分含量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的植物。

3.6

1

DB1302/T539—2021

乡土植物

原产于本地或通过长期引种驯化适应本地生长的植物。

3.7

洗盐

用淡水、雨水、中水或微咸水对盐碱地进行漫灌、滴灌、喷灌等降低土壤内盐碱含量的一种措施。

4前期准备

4.1现场勘察

4.1.1现场勘察区域位置,区域内地面建筑、构筑物、地下管网、交通状况、电源、水源及周边设施

分布情况等。

4.1.2现场勘察地形地貌特征、地面高程、水文状况、气候特征、植被状况等。

4.2土壤和地下水调查

4.2.1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包括全盐含量、pH值、容重、有机质及相关因子调查。在绿化区域每10m~50m长宽为

一个单元,采取“S”形或交叉“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样方数量根据地形地貌来确定,至少为3个

样点,分3~5个层次取样,每层间隔20cm~40cm,深度不小于100cm,每个样品土样500g。土壤

检测应按照CJ/T340的规定进行。

4.2.2地下水调查

地下水取样和地下水位调查包括矿化度和pH值等。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每个绿化区域不少于3

个点,用钻孔机或洛阳铲钻孔,钻到低于地下水位为止,24h后测量地下水水位和取水样,地下水水位

应为最高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质检测参照SL79中水的矿化度测定方法。地下水监测应符合现行标准规

定。

4.3施工准备其它事项

CJJ82—2012中第3章给出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准备事项,本文件中施工准备其他事项参照执

行。

5盐碱土改良

5.1盐碱土改良措施

5.1.1一般规定

5.1.1.1应结合海绵型绿地和节约型绿地建设,按设计绿化植物生长条件要求,对不符合植物生长要

求的盐碱土壤进行改良。盐碱土的改良要根据土壤全盐含量、pH值及相关因子的检测结果和植物对盐

碱的耐受能力、规划设计的预期绿化效果,制定施工组织和改土设计及改土实施方案。

5.1.1.2应因地制宜选择土壤改良措施,有主有辅,宜减少外来添加材料的使用数量,采取多种措施

综合利用。

5.1.2水利改良措施

5.1.2.1主要包括排水暗管布置、排水沟建设、隔离层铺设、盐分淋洗灌溉系统布置,淋洗盐分等。

5.1.2.2根据气候条件、水盐运动规律、土壤质地、植物种类及耐盐碱能力和地下水位等情况确定暗

2

DB1302/T539—2021

管埋深,布置隔离层和排水沟。排水不畅应设集水井强排,排水管出水口应安装截止阀。

5.1.2.3除采取水利措施的要求部分,其他内容的设计、施工应符合CJJ/T283—2018中4.3.2的规

定。

5.1.2.4洗盐宜用淡水、雨水、中水或微咸水。洗盐后的土壤全盐含量降到所用绿化植物耐盐碱能力

临界值范围内并符合绿化种植土设计的要求。

5.1.2.5土壤洗盐宜采用滴灌、微喷灌和喷灌方式,也可用大水浸灌方法和冬季建立冰层等措施。

5.1.2.6如地下水位过高,应按设计绿化植物生长要求抬高地面,使土壤有效厚度满足植物根系生长

的需求。

5.1.3物理改良措施

5.1.3.1主要包括抬高地面、地表覆盖、掺拌改土、深耕晒垡等。

5.1.3.2结合绿化水体、水系、沟渠开挖建设抬高地面、降低地下水位。

5.1.3.3深耕晒垡、在秋季或适当时期进行土壤深翻30cm以上晒垡。

5.1.3.4掺拌改土应根据土壤质地确定施入有机肥和土壤添加物种类、数量。

5.1.3.5地表覆盖,在地表覆盖厚度3cm植物碎屑、草炭、有机肥等有机物质。也可用地膜覆盖或种

植地被植物进行郁闭覆盖。

5.1.4生物改良措施

5.1.4.1主要包括种植耐盐碱植物、绿肥植物,施加微生物菌剂等。

5.1.4.2应根据土壤含盐量选择耐盐碱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植物选择应按照“梯次推进”原则进

行,先选种耐盐碱性高的植物,后种耐盐碱性较低植物。

5.1.4.3种植绿肥植物和牧草,作物长成后,应将作物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

5.1.5化学改良措施

5.1.5.1主要包括施用磷石膏、酸性改良剂和有机物等。

5.1.5.2用磷石膏、石灰石、石膏等改土应与土壤掺拌均匀。

5.1.5.3化学改良剂不应长期施用、过量施用。施用方法按CJJ/T283-2018中的4.1.4执行,施用量

按CJJ/T283-2018中的4.2.3执行。

5.2盐碱土改良施工

5.2.1一般规定

5.2.1.1盐碱地绿化应将工程基址上的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种植土有效厚度符合植物根系

生长的要求,且应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

5.2.1.2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0.3%时不必洗盐;土壤全盐含量在0.3%~0.5%时,应根据种植植物耐

受能力要求确定是否洗盐改土;土壤全盐含量在0.5%~1.0%时,除耐盐碱能力很强的植物外,大多数

植物耐盐碱能力不够,应洗盐改土;土壤全盐含量在1.0%以上时,必须洗盐改土。

5.2.2水利改良

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5%以上时,应采取做渗水隔离层灌水淋洗脱盐,做地下排盐工程、排水系统

等措施,其标准应符合CJJ/T283-2018和TD/T1043.2的有关规定。水利改良应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设

计,按作业的先后顺序、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场地清理平整。包括清除项目区域内的废墟、建筑垃圾等;地上附着物的保留与处理措施以及

地下管线的分布与标记等。对项目区域内的土地按设计方案进行规划、平整。

3

DB1302/T539—2021

2)铺设供水管道。应符合CECS243:2008的规定。

3)铺设主排盐管道或开挖排水沟。包括以下技术要点:

a)主排盐管应和市政雨水管网或排水沟相接,保持排水系统通畅,排水不畅应进行强排。

b)主排盐管应设截止阀,根据需要关开。

c)主排盐管、沟方向每隔50m~100m设集水井。设置集水井应从隔淋层向下挖,井底面

低于主排盐沟50cm,井顶高于地表10cm,并设置井盖。

4)铺设暗管排盐管道。包括以下技术要点:

a)暗管布置应按暗管排盐管道平面图(图1)和暗管排盐管道断面图(图2)布设,管道布

置时保持0.2%的顺畅坡降。

图1暗管排盐管道平面示意图

4

DB1302/T539—2021

图2暗管排盐管道断面示意图

b)排盐沟底夯实,管沟内平铺厚度10cm的碎石(矿渣、粗砂等),排水沟内用碎石或粗砂

铺平,并保持相应的坡降。

c)管沟内铺设直径6cm~10cm的暗管(排盐管),接口牢固、紧密,暗管过路时应外套钢

管或水泥管保护,保持相应的坡降。

d)排水暗管上铺渗水无纺布,布设规范、均整。如果暗管为裸管则需包裹渗水无纺布。

e)排盐暗管上铺设厚度20cm渗水淋层,渗水淋层铺设中不得损坏排盐暗管。

f)暗管应和排水管连接,接口牢固、顺畅。

g)暗管的铺设、隔离层的设置必须高于地下水位,且应禁止重型车辆入内,以免损坏暗管和

隔离层。

h)隔离层上应铺设渗水无纺布或有机物质,铺设匀整,符合规范要求。

5)检验安装设施。

6)淡水淋洗盐改土。

7)检测淋洗土壤含盐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8)淋洗土壤符合要求后对土壤进行翻耕、施肥及地面平整。

5.2.3物理改良

5.2.3.1可采用掺拌改土改良。对砂性盐碱土应加入粘土、有机肥;对粘性盐碱土应加入陶粒、矿渣、

珍珠岩、大粒径砂、碎木屑、碎秸秆、有机物等物料。

5.2.3.2掺拌改土和其它物理改良方法应符合CJJ/T283-2018中4.1.3的规定。

5.2.4生物改良

应符合CJJ/T283-2018中4.1.5的规定。

5.2.5化学改良

5

DB1302/T539—2021

5.2.5.1当土壤pH>8.5,碱化度(ESP)大于10%时,应同时采取化学方法改良。

5.2.5.2化学改良应符合CJJ/T283-2018中4.1.4的规定。

6绿化种植施工

6.1园林植物选择

6.1.1所选园林植物应为耐盐碱乡土绿化植物或经本地驯化成功的耐盐碱绿化植物。常用耐盐碱植物

耐盐碱能力见附录A。

6.1.2园林植物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病虫害、无损伤,外地苗木应办理检疫手续。

6.1.3苗木起挖、装车、运输、卸车时应核验品种、数量、质量、规格,运输中做好植物保湿工作,

尤其应重视根部保湿。

6.1.4宜使用容器苗、断根假植苗,尤其是非适宜种植季节应当选容器苗。

6.2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绿化植物种植土的有效厚度见表1。

表1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单位为厘米

植物种类土层厚度

胸径≥20≥180

乔木

≥150(深根)

胸径<20

≥100(浅根)

大、中灌木、大藤本≥90

灌木

小灌木、小藤本≥60

竹类竹≥60

花卉≥40

地被花卉草坪≥40

草本地被≥40

注:设有淋盐隔离层的指隔离层以上土壤厚度

6.3绿化场地整理

6.3.1对土壤和肥料进行检测,深翻土壤和施肥,精细平整场地,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6.3.2新填土方应适度压实,密实度达到85%。保证地面平整度,禁止用机械反复碾压。

6.3.3检查淋洗盐设施是否完好、齐全,排水是否畅通。

6.4定点放线

6.4.1定点放线应在绿化场地整理、地形构筑完成后进行。

6.4.2定点位置应准确、标记明显,放线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6.5栽植穴、槽的挖掘

6.5.1栽植穴、槽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的埋设情况。

6.5.2栽植穴、槽与地下管网及其它设施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

6.5.3栽植穴、槽底高度应高于地下水位高度,且不能破坏隔离层。

6

DB1302/T539—2021

6.5.4各类苗木种植穴、槽的规格应符合表2、表3、表4的规定。

表2落叶乔木栽植穴、槽规格

单位为厘米

胸径栽植穴、槽深度栽植穴、槽直径

<570~8080~90

6~1090~100100~110

11~15>100>130

16~20>12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