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3472-1992 BMX 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

GB 13472-1992 Safety requirements of BMX children bicycles

国家标准 中文版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14746-2006 |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3472-199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2-06-02
实施日期
199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全国玩具标准化中心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姜铭权、吴剑坡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淮

GB13472一92

I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

SafetyrequirementsofBMXchildrenbicycl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BMX儿童自行车及其部件的设计、组装和试验方面的安全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BMX儿童自行车。

2引用标准

GB6675玩具安全

3术语

3.1BMX儿童自行车:是指鞍座高度调整到最高位置时,其高度仍未超过635mm的BMX自行车。

3.2鞍座高度:从地面到鞍座面的高度.测量时,被测车辆应垂直于地面.然后测量从鞍座面与鞍管轴

线之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3制动距离:从施加制动瞬间到车轮停止所行驶的距离。

3.4外露突出物:可与长150mm、直径45mm圆柱模(拟下肢)侧面的中央50mm段相碰的突出物

体。见图1.

3.5脚踩面脚(蹬):位于脚下的脚蹬表面.设计时要考虑其防滑性能.

3.6稳定装置:装上时能使骑行者保持平衡的可拆卸的平衡轮。

3.7充气压力:制造厂商推荐的压力。轮胎充气到该压力时所提供安全而有效之性能。

叮一

单位:mm

图1外露突出物测试圆柱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一06一02批准1993一01一01实施

GB13472一92

4.部件要求

4.,总则

4.1.1锐边

在正常骑行、搬运和维修时,凡骑行者的手、腿可能触及之处,均不应有外露的锐边。

4.1.2突出物

组装后的任何突出物,其长度超过8mm的,尾端倒圆不应小于R6.3mm。这种突出物末端的长轴

尺寸宽(度)应大于12.7mm,短轴尺寸厚(度)应大于3.2mm,

自行车车架上管上不应有任何突出物,但直径不大于6.4mm的钢绳套管和厚度不大于4.8mm

的套管夹及安全保护套允许附在上管上。

螺钉长度:在正常骑行下,易与骑行者接触的螺钉与螺母配套后要充分保证与之紧固,其裸螺纹不

得大于3.2mm,

4.2车闸

4.2.1制动系统

4.2.1.1鞍座的最大高度等于或大于560mm时,车上至少应装一个制动系统,并保证符合4.2.2至

4.2.5条要求.

4.2.1.2鞍座的最大高度小于560mm时可不装制动系统,但应装有死飞。这类车如装有制动系统则

应符合4.2.2至4.2.5条的要求。

4.2.2手闸

4.2.2.1闸把位R

前、后闸把安装在把横管两侧.

4.2.2.2闸把尺寸

从闸把外表面量到把横管把套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自闸把的闸线端处到闸把中部之间的任何

一点都不应超过76mm,在闸把开口处,这个尺寸可以增大.但除了闸把尾部12.7mm的一段外,都不

应超过88.7mm。见图2,

O2LL2.17rAdr

图2闸把尺寸

4.2-2.3线闸组装

BMX儿童自行车装有线闸时,将线闸紧固在车架或前叉处的螺钉都应有适当的锁紧装置,如弹簧

垫圈、锁紧螺母或加固螺母.制动系统应操作自如。按说明书装配时,紧绳螺钉不应割坏闸线的任何丝

股。闸线端头应装一个能承受20N拉力的保护套。

4.2.2.4闸皮组装

Gs13472一92

闸皮要装紧在闸盒或闸皮底板上,按6.5条规定之方法进行试验时,闸皮部件不应有损坏,按6.5

条规定之试验完成后,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应符合4.2.5的要求。

4.2.2.5车闸的调整

在闸皮已磨损到按说明书规定需要更换的程度之前,车闸应始终能调整成有效的操纵状态.闸皮经

过正确调整后,在制动时除了预定的受闸表面外,不能与其他部位相碰。

4.2.3脚闸

脚闸应在骑行者用脚对脚蹬施以与驱动方向相反的力时得以制动.制动机构应独立有效,与驱动位

置和调整无关。曲柄的驱动和制动位置之间的差角不应超过600。此角应在用至少14N"m的力矩将曲

柄保持在各种位置时,进行测量。

4.2.4制动系统的强度

4.2.4.1手闸

按6.6.1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制动系统及其任何零部件不应失效。

4.2.4.2脚闸

按6.6.2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制动系统及其任何零部件不应失效。

4.2.5制动性能

4.2.5.1手闸性能

按6.7条规定的方法试验,制动力应在捏刹力由45N增大到90N时逐渐增大;捏刹力为90N时,

制动力不应小于50N,捏刹力为45N时,应能使闸皮触及车圈.

以上手闸性能可使骑行者和车子总重为30kg,车速为10km/h条件下,制动距离不超过2.5ma

4.2-5.2脚闸性能

按6.8条规定的方法试验,当脚蹬力从45N增大到225N时,传给后轮的制动力应随着逐渐增大,

脚蹬力与制动力之比不应大于2比1,

4.3车把

4.3.1把横管

把横管总宽度应在350mm和550mm之间。处于最高位置时的把套上端面和处于最低位置时的

鞍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超过250mm,

把横管末端应装有把套或把盖,它们应能承受70N的脱卸力。

4.3.2把立管

把立管上应刻有永久性的环状标记。清楚地标明把立管插入前叉立管的最少深度,或用一个可靠的

永久性装置来保证其最少插入深度。擂人标记或插入深度从把立管末端起不应小于把立管直径的2.5

倍。在标记下面应至少有一个管径长度的管子不得切槽.插入标记不应损伤把立管的强度。

4.3.3把立管夹紧装置

夹紧装置至少能承受制造厂商规定的最大旋紧力矩的150%的旋紧力矩.而所有的螺纹件均不应

损坏。试验后,把立管/前叉组合件应符合4.3.5.3条之要求。

4.3.4车把的稳定性

车把经正确调整后,应在正前方位置的左右两侧各不小于600的范围转动灵活,轴承处不应出现紧

点、僵呆或松驰现象。

骑行者坐在鞍座上,双手握住把横管把套并尽量往后靠时,车子和骑行者的总重量至少应有25写

压在前轮上。

4.3.5车把组件的强度

4.3.5.1把立管应能承受6.9.2.1和6.9.2.2规定的试验而无断裂、每100mm的永久变形不得超过

20mm。

4.3-5.2按照6.9.3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把横管与把立管不得有相对位移,且无明显裂痕,把横管最

GB13472一92

大弯曲变形不得大于76mm,

4.3-5.3按照6.9.4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把立管与前叉立管不得有相对位移,且把立管/前叉组合件

及其零件应无明显的损坏现象。

4.4车架/前叉组合件

4.4.1落重性能

按6.10.1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组合件上不得有肉眼看得见的裂纹,前、后轴中心线之间的永久变

形不应超过20mm,

4.4.2跌落性能

按6.10.2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不应有肉眼能见之裂纹。

4.5前叉

前叉安装前轴处的槽口或其他的前轴定位装置必须是当前轴或轴档紧贴在槽口的顶部时,前轮应

处于前叉的中心。

4.6车轮

4.6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