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803-2020 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用人形试验装置(H-Ⅲ女性)校准规范
JJF 1803-2020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 Anthropomorphic Test Device (H-Ⅲ Female) of Vehicle Frontal Impact Tes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中航技术检测所
- 起草人:
- 申亚飞、魏居锋、沈莉
- 出版信息:
- 页数:36页 | 字数:4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803—2020
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用人形试验装置
(H-III女性)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oftheAnthropomorphicTestDevice(Female)
inVehicleFrontalImpactTest
2020-01-17发布2020-04-17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1803—2020
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用人形试验装置
(H-III女性)校准规范JJF1803—2020
CaIibrationSpecificationofthe
AnthropomorphicTestDevice(Female)in
VehicIeFrontaIImpactTest
归口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深圳中航技术检测所
本规范由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803—2020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申亚飞(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魏居锋(深圳中航技术检测所)
沈莉(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參加起草人:
李善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三0四研究所)
彭育(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徐坚杰(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JJF1803—2020
目录
引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计量单位(1)
4概述(2)
5通用技术要求与计量特性(2)
6校准条件(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
8校准结果表达(16)
9校准周期(16)
附录A校准记录内容(17)
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19)
附录CH-III女性假人尺寸(20)
附录DH-III女性假人部件质量(22)
附录EH-III女性假人头部加速度校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23)
附录F胸部位移灵敏度计算方法(26)
JJF1803—2020
本规范以JJF107H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作为校准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规范。以美国汽车
安全技术法规(FMVSS)CFR49卷第572部分《人型试验装置测试设备》分支0(Federal
MotorVehicleSafetyStandards/Title49CFRpart572<ANTHROPOMORPHICTEST
DEVICES>Subpart0)作为技术性规范编制依据。本规范是针对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用人形
试验装置中的H-III5百分位女性试验装置的特性展开。
II
JJF1803—2020
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用人形(H-llI女性)试验装置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用混合III型第5百分位人形(女性)试验装置的
校准(以下简称H-m女性假人)。
2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则。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230《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用人形装置校准规范》
GB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ISO6487道路车辆碰撞试验测量技术仪器设备(RoadVehicles-measurement
techniquesinimpacttests-instrumentation2012)
SAEJ211-1碰撞试验仪器第一部分电子仪器(InstrumentaionforImpactTest
-PartiElectronicInstrumentation)
SAEJ2517H-III家族胸部位移传感器校准过程(HybridIIIFairlyChestPotentiometer
CalibrationProcedure)
FMVSS49CFR572美国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49卷第572部分《人型试验装置测试设
备》分支0:H-III女性假人测试设备(FMVSSTitle49CFRPART572<ANTHR0P0M0RPHICTEST
DEVICES>SUBPART0:HybridIII5thPercent订eFemaleTestDummy)
o
3术语和定义
3.1通道幅值等级channelamplitudeclass(CAC)
数值上等于测量范围的上限
3.2通道频率等级channelfrequencyclass(CFC)
由某一数值表示,表明通道的频率响应在规定的限制内。对应CFC其特征频率定义为F„
JJF1803—2020
根据不同校准项目,设置相应CFC等级。
3.3零时刻Time-zero
摆锤撞击面与蜂窝铝撞击面初始接触的时刻,此时所有数据通道的时间定义为零位(即所有
校准参数时间都统一设为零)。
术语3.1、3.2引用GB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附录D
4概述
H-III女性假人其大小和质量代表第5百分位的成年女性。该装置是由与真实人体一一
对应的头部、颈部、胸部、上臂、躯干、骨盆、腿、鞋、外衣的人体模拟装置,用金属和塑
料骨架外罩模拟肌肉的橡胶、塑料和泡沫构成,与人体有相似的抗冲击特性,其大小和质量代
表第5百分位的成年女子。试验时,在H-III女性假人内部特定位置安装加速度传感器、载荷
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器件,测量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被测部件的加速度、载荷、位移等数
据,以供性能分析。
通用技术要求与计量特性
5.1通用技术要求
外观检查,表皮无裂痕及破损。
H-III女性假人主要外形部件尺寸及质量见附录C及附录D
5.2计量特性
H-III女性假人计量特性见表1.
表1计■特性
序号校准项目计量特性技术指标
1头部跌落特性(275+25)g⑴
合成加速度an的峰值
“D”平面旋转角度6b_p诚的峰值-84.0°±7°<2)
颈部弯曲特性
头颈部链接力矩Mg的峰值76.0Nm±7.0Nm
2
“D”平面旋转角度館一卩吸的峰值106.5°±7.5°
颈部拉伸特性
头颈部链接力矩Mg的峰值-59.0Nm±6.ONm⑵
冲击力圮hest的峰值-4150N±250N⑵
3胸部冲击特性
胸部位移必hest的峰值-54.0mmi4.0mm⑵
4躯干弯曲特性拉力乐lax的峰值355N+35N
5膝部冲击特性冲击力陷ee的峰值-3755N土305N⑵
2
JJF1803—2020
6膝部位移冲击特性位移喝g的峰值-14.lmm±l.4mm⑵
2
注1本规范中统一取lg=9.80665m/s,在最终计算时做有效位数修正。
2表中技术指标中负号表示方向
5校准的
6.1校准环境条件
校准环境条件见表2。
表2校准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
校准项目
温度CC)相对湿度(%)
头部18.9〜25.610〜70
颈部20.6〜22.210〜70
胸部20.6〜22.210〜70
膝部18.9〜25.610〜70
躯干18.9〜25.610〜70
6.2校准用仪器设备
表3校准用仪器设备⑴
设备名称测量范围技术指标
数据通道记录仪士(0—10)V12bit及以上
加速度传感器(1—750)g频率响应:
+2%«400Hz);±2.5%(400WfV
3
JJF1803—2020
2kHz)汩E线性度Wl%o
角位移传感器士0(〜135°)线性度WO.5°
角位移传感器士0(〜70°)线性度WO.5°
六分量力传感器⑵士0(〜5)kN,士(0〜150)Nm直线度W1%F.S.
拉力传感器(0—800)N线性度W1%F.S.
位移传感器⑶(胸部用)(0〜76)mm线性度WO.5%F.S.
位移传感器(膝部用)(0〜38)mm线性度WO.5%F.S.
倾角仪士(0°〜45°)分辨力:0.1°,MPE=±0.2°o
游标卡尺(0〜150)mm分度值0.02mm,MPE二±0.03mm
扭矩扳手(0〜10)Nm1级
注1表3所列为主要标准器,各项目的配套设备在条款7校准前准备中详细描述。
2六分量力传感器指同时测量三向力三向力矩的传感器
3计算公式见附录F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各校准对象安装完毕需在实验室里静置4小时以上。每个校准项目除有特殊说明,
二次校准间隔30分钟以上。
7.1头部跌落特性校准
7.1.1校准前准备
7.1.1.1头部跌落台:台面水平钢板长和宽均为610mm±10mm,厚50.8mm±2mm,水平度
小于±0.5。o表面粗糙度不大于2.0pm,表面平面度不大于0.05mm,表面清洁干燥
(见图4),快速释放机构尽可能快速释放。
7.1.1.2头部支撑绳索:小于0.025kg。
7.1.1.3加速度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1000滤波。
7.1.2安装要求
7.1.2.1被校对象由头部组件安装三向加速度传感器组成。头部组件由①头骨、②头骨皮肤、
③头骨后盖皮肤、④头骨后盖、⑤固定头骨后盖的螺栓、⑥上颈部载荷传感器的替代件、⑦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或三个加速度传感器带安装块)以及安装螺栓组成(见图2),在头部
重心处安装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或三个加速度传感器带安装块)。
4
JJF1803—2020
图2头部组件安装示意图
7.1.2.2将头部组件与头部支撑绳索连接,并将绳索安装到快速释放机构上。头骨孔中心线与
水平刚性板表面平行,误差小于1°。头部最低点距离水平刚性板表面376.0mm±1.0mmo(如
图3、图4)
水平钢板
图3头部悬吊水平示意图
5
JJF1803—2020
12,7mm
图4头部悬吊高度示意图
7.1.3测点布置
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头部重心处X、Y、Z方向的加速度乐、旳和畋。
7.1.4校准方法
7.1.4.1被校对象应做外观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损坏,其大小、质量应符合附录C、附录D要求,
不符合时应修补或更换。被校对象应置于符合表2规定的环境条件中至少4小时。
如图4所示将头部总成悬吊起来,确保头部的Y方向处于水平,同时确保H-III女性假
人额头最低点在H-III女性假人鼻子最低点的下方12.7mm处。
7.1.4.2连接设备,启动数据通道并记录,释放快速释放机构,使H-III女性假人头部自由落
下并撞击受冲击表面(水平钢板),避免头部组件与受冲击表面间的二次碰撞(一般采用发
生碰撞后及时)。从加速度采集通道得出测量结果。
7.1.4.3H-川女性假人头部两次校准时间最小间隔为2小时。
7.1.5结果表达
所有结果需要符合表1计量特性的要求
7.1.5.1合成加速度%的峰值:头部重心处的三向合成加速度Qr的峰值。
6
JJF1803—2020
Qr=+Qy+(1)
式中:Qr——三向合成加速度值,g;
ax——X方向的加速度值,g;
5——Y方向的加速度值,g;
%——Z方向的加速度值,g;
7.1.5.2二次振幅比0:合成加速度第二次峰值与峰值的比值。
=aa
Rpk2/Rpk⑵
式中:0RM2——合成加速度Or的第二个峰值,g;
a®——合成加速度Or的峰值,g;
7.1.5.3横向加速度%的峰值:Y方向的加速度0丫的峰值。
乙2颈部弯曲、拉伸特性校准
7.2.1校准前准备
7.2.1.1颈部冲击摆臂装置:由正方型结构钢管制作,边长76.2mm,壁厚4.8mm。总长
1867.0mm。离项端31.8mm处焊接转轴,直径为50.8mm。未装被校对象时摆臂质量29.57kg,
2
质量惯矩33.2kg-m,重心距转轴828mmo摆臂撞击板尺寸为(76.2xl52.4x9.5)mm,距转轴
1657.4mm(见图5)。颈部组件安装平板质量为0.205kg±0.05kg。释放机构可以使摆锤尽可
能快速释放。
3
7.2.1.2校准用蜂窝铝密度28.2kg/m,厚度76.2mm。
7.2.1.3角度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60滤波。
7.2.1.4加速度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180滤波。
7.2.1.5力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1000滤波。
7.2.1.6力矩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600滤波。
7
JJF1803—2020
7.2.2.1将颈部钢缆螺栓力矩调整为(1.4±0.2)Nmo
7.2.2.2将颈部组件安装在刚性摆臂上。确保摆臂静止时H-川女性假人头部"D"平面与摆
锤中心对称线垂直,误差不大于±1°o
试验前用摆臂预先挤压蜂窝铝材料表面,以保证摆臂碰撞板与蜂窝状材料表面的
90%~100%面积接触
8
JJF1803—2020
7.2.3测点布置
7.2.3.1距转轴1657.4mm处碰撞方向安装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摆臂加速度。
9
JJF1803—2020
如图6、图7所示,在H-川女性假人头部安装颈部载荷传感器,测量上颈部力鸟和上颈
部力矩必丫。分别在颈部组件安装平板上和H-川女性假人颈部链接处安装两个角度传感器,
测得的角度值分别为%边板皿和^Condyle
7.2.4校准方法
7.2.4.1被校对象外观应无损坏,其大小、质量应符合附录C、附录D的要求,不符合时
应修补或更换。被校对象应置于表2规定的环境条件中至少4小时
7.2.4.2安装好颈部组件和全部传感器后,在摆臂自然垂直状态下,调整两个角度传感器
初始值不超过±0.25°o抬升摆臂后,连接设备,启动数据通道记录仪,释放释放机构,使
其自由下落并撞击蜂窝铝块,避免发生二次碰撞。摆臂运动过程须满足表4要求,从角度传
感器数据通道获得测量结果
表4摆臂运动过程要求表
摆臂运动参量颈部弯曲颈部拉伸
碰撞速度
6.89m/s〜7.13m/s5.95m/s〜6.19m/s
(测量位置为摆锤的轴线处)
10ms时摆锤速度2.10m/s〜2.50m/s1.50m/s〜1・90m/s
20ms时摆锤速度4.00m/s〜5.00m/s3.10m/s〜3・90m/s
30ms时摆锤速度5.80m/s〜7.00m/s4.60m/s〜5・60m/s
7.2.5结果表达
所有结果需符合表1要求
7.2.5.1"D"平面旋转角度峰值:头部D平面旋转角度念日皿的峰值
—
&D-Plane&Pendulum+^Condyle
式中:^D-Plane一一头部D平面旋转角度,。;
Pendulum一一颈部组件安装平板旋转角度,°;
10
JJF1803—2020
^Condyle一一颈部链接处旋转角度,°;
7.2.5.2最大转角时刻:D平面转角心也皿为峰值的时刻厲-皿,ms-
7.2.5.3旋转角减至零时刻:D平面转角0D-Pla„e为零的时刻山-0,mSo
7.2.5.4头颈部链接力矩峰值:头部相对颈部链接处的力矩M°c的峰值。
使用六轴载荷传感器时:Mg=必丫-0.01778mX的(4)
式中:Moc头部相对颈部链接处的力矩,Nm;
My上颈部力矩A/y,Nm;
F——上颈部力的,N;
x
7.2.5.5力矩减至lO.ONm时刻:头颈部力矩为lO.ONm的时刻切』,ms。
7.2.5.6力矩减至-10.ONm时刻:头颈部力矩M。。为-lO.ONm的时刻切-(-10),ms。
7.3胸部冲击特性校准
7.3.1校准前准备
7.3.1.1胸部冲击摆锤装置:H-川女性假人落坐的刚性平面水平度小于±0.5°o摆锤质量
13.97kg±0.023kgo直径152.4mm±0.25mm。倒圆角半径为12.7mm。摆锤由至少3.5m长的
8根刚性较链悬吊连接,其与摆锤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20。(见图8)。快速释放机构使摆锤
尽可能快速释放。
7.3.1.2加速度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180滤波。
7.3.1.3位移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600滤波,灵敏度系数设置见附录F。
7.3.2安装要求
7.3.2.1将两块颈部调整块的“0”刻度线对齐。调节H-川女性假人手臂水平中心线水平
夹角小于±2。,肋骨的横向和纵向都水平夹角小于±0.5。,骨盆安装角度参考面与水平夹
角为7°±2°(如图8)。
7.3.2.2确保H-川女性假人中心对称面与试验平台垂直,试验台座位表面水平,摆锤的中
心线位于H-川女性假人肋骨中心线(第三根肋骨)以下12.7mm±1.0mm处(如图7)。
11
JJF1803—2020
7.3.3.1在摆锤上沿其中轴线安装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方向指向碰撞方向,测量摆
锤加速度
7.3.3.2在H-川女性假人胸部安装胸部位移传感器,压缩为负方向,测量胸部位移》6讎。
7.3.4校准方法
7.3.4.1被校对象应做外观检査以确定其是否损坏,其大小、质量应符合附录C、附录D
要求,不符合时应修补或更换。被校对象应置于表2规定的环境条件中至少4小时。
7.3.4.2连接设备,启动数据通道记录仪,释放释放机构,将摆锤以6.71m/s±0.12m/s碰
撞速度(测量位置为摆锤的轴线处)冲击H-川女性假人胸部,采集通道数据,从位移传感器
采集通道获得测量结果。冲击过程中确保摆锤没有横向及垂直运动。
7.3.5结果表达
所有结果需要符合表1计量特性的要求
7.3.5.1冲击力峰值:胸部冲击过程中摆锤冲击力甩st的峰值。
7^est=0.00980665Chest(5)
式中:化hst——摆锤力,N;
12
JJF1803—2020
Maest摆锤质量,kg;
乜琢——摆锤加速度,g;
7.3.5.2胸部位移峰值:胸部冲击过程中H-川女性假人胸部位移》6讎的峰值
7.3.5.3滞后率:胸部冲击力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之间面积与加载曲线投影面积的比值
7.4躯干弯曲特性校准
7.4.1校准前准备
7.4.1.1躯干弯曲装置:能够将H-川女性假人躯干沿人体正中矢量方向弯曲的校准设备,
将H-川女性假人固定在校准设备上(见图9)
7.4.1.2角度传感器通道按照四阶巴特沃斯滤波,截止频率变化量2dBo
7.4.1.3拉力传感器通道按照频率特性CFC60滤波
7.4.2安装要求:
7.4.2.1整个假人水平安置于金属台面,下腿部调节至松弛状态或者拆卸,用骨盆安装支
架固定在金属台面上,安装负载连接支架,调节H-川女性假人躯干坐姿如图9所示
7.4.2.2力传感器、负载连接支架、拉绳和附件总质量W1.07kg
图9躯干安装示意图
7.4.3测点布置
13
JJF1803—2020
在脊椎连接支架与拉绳之间安装拉力传感器,测量躯干弯曲至相对垂直横切面45。±0.5。
时力值心。
7.4.4校准方法
7.4.4.1被校对象应置于表2规定的环境条件中至少4小时。
7.4.4.2连接设备,启动数据通道记录仪,使躯干弯曲至相对垂直横切面30。的位置,弯
曲三次后此姿态保持30分钟,随后释放,卸去骨盆安装支架,2分钟后测量初始角度,即初
始角度位置参考面与垂直横切面的形成的夹角如图9,需确保初始角度为0.0°~20.0°o
以不小于0.57s且不大于1.5%的弯曲角速度将H-川女性假人躯干用拉绳拉至相对垂直横切
面45°±0.5°范围内,保持10秒,然后释放,至最终角度为初始角度+8.0。以内(即初始角度位
置参考面与最终角度位置参考面夹角在+8.0。以内)。从力传感器采集通道获得测量结果,记
录10秒内的最大力值。
7.4.5结果表达
结果需要符合表1计量特性的要求
00
拉力峰值:H-川女性假人躯干相对垂直横切面45±0.5,10秒内拉力耳、伽的峰值。
7・5膝部冲击特性校准
7.5.1校准前准备
7.5.1.1膝部冲击校准设备:膝部冲击摆锤质量2.99kg±0.023kg,直径76.2mm±0.25mm(如
图10),摆锤由6根刚性较链悬吊连接水平安装,摆锤水平零时刻时中心线夹角不大于±0.5。,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与摆锤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2。。快速释放机构:尽可能快速释放。
7.5.1.2加速度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600滤波。
7.5.2安装要求
将膝部组件以40.7Nm的紧固力矩安装在大腿力传感器上并保持水平,允许偏差±0.5。,
调节小腿角度使小腿与水平方向呈66°±1°夹角,腿部不应与任何地方接触(如图10)
将膝部转轴和脚踝转轴做lg~2g调整。
14
JJF1803—2020
图io膝部冲击安装示意图
7.5.3测点布置
在摆锤上沿其中轴线安装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方向指向碰撞方向,测量摆锤加速
度。心8°
7.5.4校准方法
7.5.4.1被校对象应做外观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损坏,其大小、质量应符合附录D、附录G
的要求,不符合时应修补或更换。被校对象应置于实验室环境条件中至少4小时。
7.5.4.2连接设备,启动数据通道记录仪,将摆锤以2.10m/s±0.03m/s的碰撞速度(测量
位置为摆锤的轴线处)冲击膝部,从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通道获得膝部冲击加速度,通过计算
得出冲击力。在冲击过程中确保摆锤没有横向及垂直运动。
7.5.5结果表达
冲击力峰值:膝部冲击过程中摆锤力忌g的峰值。
^Knee=0.00980665XXQg(6)
式中:也——摆锤力,;
必尿摆锤质量,kg;
'Knee•摆锤加速度,g;
15
JJF1803—2020
7.6膝部位移冲击特性校准
7.6.1校准前准备
7.6.1.1膝部位移冲击装置:膝部位移冲击摆锤质量7.26kg±0.09kg,直径
76.2irnn±0.25mm(如图11)。摆锤由6根刚性较链悬吊连接水平安装,摆锤水平零时刻时中
心线夹角不大于±0.5。。快速释放机构使摆锤尽可能快速释放。
7.6.1.2位移传感器通道设置频率等级CFC180滤波
7.6.2安装要求
将缓冲支架和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膝部组件上,再将膝部组件以40.7Nm的紧固力矩安装
在大腿力传感器或替代件上并保持水平,允许偏差±0.5。(如图11)
7.6.3膝部位移测点布置
在膝盖内部安装位移传感器,测量膝部位移值厂心®。
7.6.4校准方法
7.6.4.1被校对象应做外观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损坏,其大小、质量应符合附录B、附录Co
必要时,被校对象应置于实验室环境条件中至少4小时。
7.6.4.2连接设备,启动数据通道记录仪,将摆锤以2.75m/s±0.05m/s的碰撞速度(测量位
置为摆锤的轴线处)冲击膝部组件,测量大腿轴向膝部位移值。在冲击过程中确保摆锤没有
横向及垂直运动。
16
JJF1803—2020
7.6.5结果表达
膝部位移。血®为T2.7至-15.5mm
8结果表达
&1校准结果表达应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躯干、膝部的结果。
&2各部位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
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证书或报告的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d)校准单位校准专用章;
e)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设备的名称、制造厂、型号规格、编号;
g)进行校准的日期;
h)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i)本次校准所用的测量标准的名称、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证书编号、溯源性及有
效性说明;
j)校准环境条件的描述,包括:温度、湿度等;
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l)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以及签发日期;
m)校准试验的操作人及核验人的签名;
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设备有效的声明;
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9校准周期
H-III女性假人复校间隔应根据使用频度、时间及储存环境由用户自定。
17
JJF1803—2020
附录A
校准记录内容
1.头部跌落
校准条件温度(°C):相对湿度(%):
校准日期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加速度(g)
2•颈部弯曲
温度(°C)相对湿度(%):
摆锤速度(m/s)
校准条件10ms时摆锤减速度(m/s)
20ms时摆锤减速度(m/s)
30ms时摆锤减速度(m/s)
校准日期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D”平面旋转角
度峰值(°)
头颈部链接力矩峰
值(N・m)
3颈部拉伸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D”平面旋转角
度峰值(°)
头颈部链接力矩峰
值(N・m)
温度(°C):相对湿度(%):
摆锤速度(m/s)
校准条件10ms时摆锤减速度(m/s)
20ms时摆锤减速度(m/s)
30ms时摆锤减速度(m/s)
校准日期
18
JJF1803—2020
4胸部冲击
校准条件温度(°C):相对湿度(%):速度(m/s)
校准日期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58~-50mm"位移
变化时刻冲击力N)(
位移
变化时刻冲击力N)(
胸部位移峰值mm)(
5膝部冲击
校准条件温度(°C):相对湿度(%):速度(m/s):
校准日期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冲击力峰值N)(
6躯干弯曲校准
校准条件温度(°C):相对湿度(%):平均速度(deg/s):
校准日期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初始角度(°)
回转角度(°)
最大角度时力值N)(
19
JJF1803—2020
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
1.头部跌落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加速度(g)
2•颈部弯曲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D”平面旋转角
度峰值(°)
头颈部链接力矩峰
值(N・m)
3颈部拉伸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D”平面旋转角
度峰值(°)
头颈部链接力矩峰
值(N・m)
4胸部冲击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58~-50mm"位移
变化时刻冲击力(N)
位移
变化时刻冲击力(N)
胸部位移峰值(mm)
5膝部冲击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冲击力峰值(N)
6躯干弯曲校准
项目校准结果相对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初始角度(°)
回转角度(°)
最大角度时力值(N)
20
JJF1803—2020
附录C
H-lll女性假人尺寸
图C.1H-III女性假人尺寸示意图
21
JJF1803—2020
表C.1正碰撞女性5%)(H-III女性假人尺寸表
尺寸(nmi)
标记描述
名义值允差
A整体坐姿高度787.4+12.7
B肩关节离坐平面高度444.5±12.7
CH点离坐平面高度83.8±2.5
DH点到背平面距离147.3±2.5
E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1558-2007 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 干燥设备 2007-12-18
- NY/T 1564-2007 羊肉分割技术规范 2007-12-18
- NY/T 1560-2007 热带作物机械 分类 2007-12-18
- NY/T 1565-2007 冷却肉加工技术规范 2007-12-18
- NY/T 1557-2007 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 干搅机 2007-12-18
- NY/T 1563-2007 饲料级 乳清粉 2007-12-18
- NY/T 1556.2-2007 机制蚕蔟 第二部分 塑料折蔟 2007-12-18
- NY/T 1559-2007 滴灌铺管铺膜精密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2007-12-18
- NY/T 1556.1-2007 机制蚕蔟 第一部分 纸板方格蔟 2007-12-18
- NY/T 1562-2007 纯血马登记 200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