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40
CCSA14
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673—2023
专利文献汉英翻译规范
Specificationfor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patentdocuments
2023-06-09发布2023-07-09实施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01/T67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3
4.1符合规范........................................................................3
4.2忠实原文........................................................................3
4.3术语统一........................................................................4
4.4行文通顺........................................................................4
4.5规避歧义........................................................................4
5具体要求............................................................................4
5.1词法............................................................................4
5.2句法............................................................................5
5.3格式和符号......................................................................7
5.4附图............................................................................7
5.5公式............................................................................8
6其他要求............................................................................8
附录A(资料性)常见形状译法示例.....................................................9
附录B(资料性)电学领域常用术语....................................................10
附录C(资料性)化学领域常用术语....................................................15
附录D(资料性)医药领域常用术语....................................................20
参考文献.............................................................................26
I
DB4201/T67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上海专信译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专信译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永红、刘莹佳、孙晶、岳茜、高楠。
II
DB4201/T673—2023
专利文献汉英翻译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专利文献汉英翻译服务的基本要求,以及词法、句法、格式和符号、附图、公式等方
面的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在武汉市开展的专利文献的汉英翻译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GB/T16519-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专利文献patentdocument
专利申请、审查和运用过程中涉及的用于记载专利信息的文件。
3.2
原文sourcetext
中文文本。
3.3
译文targettext
由中文文本转换成的英文文本。
3.4
顾客customer
能够或实际接受为其提供的,或按其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来源:GB/T19000—2016,3.2.4]
3.5
既定译名establishedtranslation
1
DB4201/T673—2023
可在权威渠道检索到的完整、准确的英文译名以及原文中的中文译名对应的原始名称。
注:原文中的中文译名对应的原始名称可采用印欧语系中除英语外的其他语言(如德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等)名称。
3.6
发明invention
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年修正)第二条]
3.7
摘要abstract
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的短文。在专利领域,系专利文献中所公开技术内容的简明概述。
注:摘要仅以提供技术信息为目的,不考虑其他用途。
[来源:GB/T21374—2008,3.2.19]
3.8
权利要求书claim(s)
专利申请文件中申请人以说明书为依据主张其专利保护范围的部分。
[来源:GB/T21374—2008,3.2.20]
3.9
说明书description
专利申请文件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公开所要求保护的全部技术信息,通常包括专利申请的发
明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实施例等。
[来源:GB/T21374—2008,3.2.21]
3.10
附图drawing(s)
专利申请文件中附加于说明书的视图,用以更清楚、更直观地说明技术特征或技术方案。
[来源:GB/T21374—2008,3.2.22]
3.11
附图标记referencesign(s)
附图中指示各组成部分的数字符号等记号。
3.12
发明名称titleoftheinvention
专利申请请求保护的主题名称。
[来源:GB/T21374—2008,3.2.16]
3.13
技术领域(technical)field
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领域。
3.14
2
DB4201/T673—2023
背景技术background
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写明对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现有技术;有可能的,并引证反映这些
现有技术的文件。
3.15
发明内容summary
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写明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
有技术写明发明的有益效果。
3.16
附图说明briefdescriptionofthedrawings
说明书的组成部分,说明书有附图的,在此部分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
3.17
具体实施方式detaileddescription(oftheembodiments)
说明书的组成部分,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的优选方式;必要时,举例说明,即实施例;有
附图的,对照附图说明。
3.18
申请人applicant
提出申请的单位或个人。
[来源:GB/T21374—2008,3.2.22]
3.19
发明人inventor
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来源:GB/T21374—2008,3.2.9]
3.20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personskilledintheart
假设的“人”,其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
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但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技术手段,其也具有从其他技术领域
中获知该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
4基本要求
4.1符合规范
译文整体应符合专利申请目标国家(地区、组织)的专利申请文件体例。
4.2忠实原文
译文应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信息。
3
DB4201/T673—2023
4.3术语统一
术语应准确,符合国家标准、专业技术要求和行业用语习惯,并前后一致。
4.4行文通顺
译文应符合英文文字规范和表达习惯,行文清晰易懂。
4.5规避歧义
译文应采用严谨的术语和句式,最大程度规避歧义。
5具体要求
5.1词法
5.1.1冠词
在使用冠词时应明确泛指和特指。一般情况下,单数可数名词首次出现时,应使用相应的不定冠词
a或an,再次出现时使用定冠词the;不可数名词和复数名词首次出现时应使用零冠词,再次出现时使用
定冠词the。表特定要素或固有属性的名词,首次出现应使用定冠词,如thespeed、theorientation
等。
5.1.2代词
为确保译文语义明确,避免下列情况的指代不清造成混淆:
a)使用it、them、they等人称代词指代前文提及的人和技术要素等内容,it作形式主语时不受
此限;
b)使用his、its、their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指代申请人、审查员、发明人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等,宜在准确表达上述身份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变通方法译出。
5.1.3复合关系副词
按5.1.2a)给出的要求,在避免使用代词的情况下,译文宜采用复合关系副词,如thereof、
heretofore、wherein等。
5.1.4缩写词
缩写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并在全称后的括号内注明该缩写词,下文再次出现时可直接使用。
原文直接使用的或意义明确的缩写词,可在译文中直接使用,不必写出全称,其大小写应与目标语种中
通用的大小写形式保持一致。
5.1.5专有名词
5.1.5.1人名
人名应采用既定译名。无法检索到既定译名时,中国人名应按照GB/T28039—2011的规定译为拼音;
外国人名应按照英文文字规范和表达习惯译出。
5.1.5.2机构名
机构名应采用既定译名。无法检索到既定译名时,应按照英文文字规范和表达习惯译出。
5.1.5.3地址
地址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译出。地名应采用既定译名,无法检索到既定译名时,中国地名应
按照GB/T16519-2012中6.2.2的规定译为拼音;外国地名应按照英文文字规范和表达习惯译出。
5.1.5.4法律、文件、著作和文献名称
法律、文件、著作和文献名称应采用既定译名,无法检索到既定译名时,应按照英文文字规范和表
达习惯译出。
4
DB4201/T673—2023
5.1.6专利固定用词
5.1.6.1“本发明”
通常译为“theinvention”或“thepresentinvention”。
5.1.6.2“其特征在于”
可译为“characterizedinthat”或“characterizedby”等。
5.1.6.3“该”、“所述”
可译为“the”,不可遗漏。
5.1.6.4开放式组成,例如“包括”、“包含”、“含有”
以上三个表述通常表示主语一定包括宾语,但同时还可能包括其他要素,应译为“comprise”、
“include”、“contain”。
5.1.6.5“由……组成”
以上表述通常表示主语包括且仅包括宾语部分,通常译为“consistof”、“becomposedof”。
5.1.6.6“组分……选自由……组成的组”
通常译为“…selectedfromthegroupconsistingof…”。
5.1.6.7“以上”和“以下”、“多于”和“少于”
汉语中“以上”和“以下”均包括本数,而“多于”和“少于”不包括本数,译文应注意此差异以
准确表示数量。
5.1.6.8“一种”
以冠词a/an表示即可,不应译为akindof、asortof。
5.1.6.9“公开”、“披露”
宜译为“disclose”或“disclosure”,不应译为“publish”。
5.1.6.10“提供”、“提出”
宜译为“provide”,不应译为“supply”。
5.1.6.11“现有技术”
宜译为“priorart”,不应译为“existingtechnology”。
5.1.6.12“领域”
宜译为“field”,不应译为“domain”、“area”。
5.1.6.13“技术方案”
宜译为“technicalsolution”,不应译为“technicalproposal”。
5.1.6.14技术特征
宜译为“technicalfeature”,不应译为“technicalcharacteristics”。
5.1.6.15分案申请
宜译为“divisionalapplication”。
5.1.6.16对比例
宜译为“comparativeexample”。
5.1.6.17接续案
宜译为“continuationapplication”。
5.1.6.18部分接续案
宜译为“continuation-in-partapplication”。
5.2句法
5.2.1专利名称
5
DB4201/T673—2023
专利名称应为短语,避免译为主谓齐全的完整句子,通常应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及其前置或后置的定
语构成,可使用标点及插入语。表述前面已经提及的事物或其所属关系时,常使用“(the)same”、
“thereof”等词。专利名称大小写应符合英文标题中单词首字母大小写的一般规范。
5.2.2权利要求书的“单句规则”
权利要求书需遵循“单句规则”,可用多个分句描述本条权利要求需要保护的全部技术方案,但每
一项权利要求只能有一个句号。如原文采用了标点、分段、标号、缩进等多种方式来增加权利要求的可
读性,则译文应采用合适的方式尽量还原原文的格式。
5.2.3重复语句
5.2.3.1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中的部分语句可能重复出现多次,译文应保持选词一致、表述方
式相似,但权利要求书中的长句出现在说明书和摘要中时,可改为多个完整的句子,以提高译文的可读
性和流畅性。
5.2.3.2说明书中的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与说明书附图(附图标记)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对应
内容的译文也应保持一致。
5.2.4时态
5.2.4.1应以一般现在时为主,进行客观描述。如原文有明确的时态,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过去时、
现在完成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
5.2.4.2应注意通过采用不同的时态,以区分发明人已经完成的实施例与预期的效果。
5.2.5专利固定语句
5.2.5.1下面参照附图的描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各幅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该表述常出现在“附图说明”处,可译为:“Theinvention/disclosuremaybebestunderstood
byreferencetothefollowingdescriptionsinconjunctionwiththeaccompanydrawingsinwhich
likereferencenumbersidentifylikeelementsintheseveralfigures.”
5.2.5.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表述常作为“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部分的第一段出现,可译为:“Tomaketheobjectives,
technicalsolutionsandadvantagesoftheembodimentsof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
clearer,aclearandcompletedescriptionofthetechnicalsolutionsinthepresent
invention/disclosurewillbegivenbelow,incombination/conjunctionwiththedrawings
correspondingtotheembodimentsof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Apparently,the
embodimentsdescribedbelowaresome,butnotall,oftheembodimentsofthepresent
invention/disclosure.Alloftheotherembodiments,obtainedbythoseofordinaryskillin
theartonthebasisoftheembodimentsof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withoutany
inventiveefforts,fallinto/withintheprotectionscopeof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
5.2.5.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
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表述常作为说明书的最后一段出现,可译为:“Thedescribedembodimentsareonlypreferred
embodimentsof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anditshouldbenotedthatvarious
alterationsandimprovementsmaybemadethereinbythoseofordinaryskillintheartwithout
departingfromtheprincipleof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andshouldalsofallwithin
thescopeofprotectionof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
6
DB4201/T673—2023
类似表述还有“虽然选择所选定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
不偏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形”,可译为“Whileonly
selectedembodimentshavebeenchosentoillustrate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itwill
beapparenttothoseskilledintheartfromthisdisclosurethatvariouschangesand
modificationscanbemadehereinwithoutdepartingfromthescopeoftheinvention/disclosure
asdefinedintheappendedclaims.”
5.2.5.4本发明涉及……,具体涉及……
该表述可译为:“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relatesto…,andparticularlyrelates
to….”
5.2.5.5本发明属于……的领域
该表述可译为:“The(present)invention/disclosurebelongs/pertainstothefieldof….”
5.2.5.6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另一个目的/再一个目的是……
该表述可译为:“Itisa(n)(main)/another/furtherobjectofthepresent
invention/disclosureto….”或者“A(n)(main)/another/furtherobjectofthepresent
invention/disclosureisto….”
5.2.5.7一种……方法/装置,包括:……,其中……,并且其中……
在权利要求书中,该表述可译为:“A…method/device/Amethod/devicefor…,comprising…
wherein…,andwherein….”
5.2.5.8根据权利要求X所述的方法/装置……
该表述可译为:“Themethod/deviceof/accordingtoclaimX,…”
5.2.5.9……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估计……;确定……(是否)……;(基于)……调整……;如果……
则进行……。
该表述用于描述方法步骤,在权利要求书中,可译为:“A…method/Amethodfor…,
comprises/comprising(thestepsof)estimating…,determining(if)…,adjusting…(onthe
basisof)…,andperforming…if….”;在说明书中,可译为:“A…method/Amethodfor…,
includes/including(thestepsof)estimating…,determining(if)…,adjusting…(onthebasis
of)…,andperforming…if….”。
5.2.5.10……包括,按重量计,XX%的……/XX份的……
该表述常出现在化学领域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表示按重量百分比/重量份数计,各成分的含量,可
译为:“…comprises,byweight,XX%/XXpartsof…”或者“…comprisesXX%/XXpartsbyweight
of…”。常见还有“按质量计(bymass)”、“按干重计(bydryweight)”等等。
5.3格式和符号
5.3.1译文字体应通篇保持一致。
5.3.2标点符号应符合英文相关标准或通行惯例。
5.3.3时间、货币、计量单位等符号可直接引用原文符号,或符合英文相关标准和惯用译法。
5.3.4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符号和其他技术领域专业符号一般采用相关标准和学
科通用表达符号。应注意,在有机化合物名称中,逗号、连字符、括号等标点的前后均不使用空格。
5.3.5表示形状的文字符号应采用与其形状相符的形式表达,或在理解该文字符号所传达信息的基础
上,采用合理的变通方法译出。具体译法参见附录A。
5.3.6附图标记应与原文保持一致。
5.4附图
7
DB4201/T673—2023
5.4.1如附图中包含体现技术信息的汉字,应对其进行翻译,包括常见简单词汇,例如“是”、“否”
及中文序号。
5.4.2如顾客不要求制作英文附图,写明附图编号、提供中英对照文本即可。如顾客要求制图,首选
截取原图,在原图基础上用英文覆盖中文;为避免疏漏或差异,只有经顾客要求或许可后,才可重新绘
制图形、流程图、表格等。
5.4.3英文附图应保证清晰度与原图类似,且图中文字大小合适、字体一致、清晰可辨。
5.5公式
5.5.1应忠实再现原文中的化学结构式和数学公式。
5.5.2如原文文本能直接编辑或能通过图形处理软件进行识别,宜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再现公式。
如原文文本不可复制,首选对公式部分截取图像插入译文,并确保图像清晰度与原文类似。为避免疏漏
或差异,不应做不必要的加工,只有经顾客要求或许可后,才可通过化学结构式编辑器、数学公式编辑
器等软件重新键入化学式和数学方程式。
6其他要求
6.1如原文中的术语没有约定俗成的译法,可根据该术语的含义完整、准确地译出。部分常用术语参
见附录B、附录C和附录D。
6.2如原文中的名词数量不确定,宜根据原文逻辑、上下文信息、附图信息等判断名词的单复数,采
用正确的形式译出。
6.3如原文中夹杂有其他语种的文字,宜提醒顾客协调其他语种译员译成英文,并在相关位置以括号
形式注明原文。
6.4如原文中存在明显的错误如错别字、文字缺失、语句混乱和表述前后不一致等,如专利文献为首
次专利申请文件,应根据原文逻辑关系和相关背景技术等做出判断,采用合理的变通方法译出;如专利
文献为PCT国际公开文本,译文应忠实于原文,保留错误。但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将问题反映给顾客以
供确认。
8
DB4201/T673—2023
附录A
(资料性)
常见形状译法示例
常见形状译法示例见表A.1。
表A.1常见形状译法示例
中文英文
T形T-shaped
8字形8-shaped
工字形I-shaped
一字形line-shaped
之字形zigzag
乙字形Z-shaped
十字形cross-shaped
凹字形U-shaped
凸字形inverted-T-shaped
人字形inverted-V-shaped/herringbone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TIAA 011-2018 卫星移动多媒体 车用终端内容保护要求 2018-07-17
- T/QGCML 1308-2023 激励机制与组织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应用技术规范 2023-09-02
- T/CASMES 123-2022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数据大屏技术要求 2022-09-30
- T/DGMI 002-2022 软件测试管理要求 2022-05-08
- T/SHDSGY 243-2022 XD-ESM汽车漆面损伤赔付评估系统技术规范 2022-12-23
- T/CIE 092-2020 自旋转移矩磁随机存储器测试方法 2020-12-21
- T/SCCIA 004-2020 聚龙链区块链密码服务接口标准及安全要求 2020-01-07
- T/AIA 008-2022 智能制造 设备接入要求 2022-12-01
- T/CASME 684-2023 数据库灾备管理系统体系架构与功能要求 2023-08-31
- T/ZJXTJC 004-2023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服务指南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