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8/T 83-2024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DB6108/T 83-2024 Landscaping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tandards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08/T 83-2024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3-01
实施日期
202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植物养护,绿地管理,园林绿化养护分类分级、质量管理及养护频次等管理内容与要求,描述了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的养护管理。其他县市区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西安科技大学、榆林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榆林市公园广场服务中心。
起草人:
杨树武、王军、黄波、刘家旗、王昀睿、何庭、王沛鑫、侯飞、刘宏模、林青云、张榆平、刘丽珍、宋如意、伍琦淇、范家敏。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P53

6108

榆林市地方标准

DB6108/T83—2024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forlandscapemaintenanceandmanagement

2024-03-01发布2024-04-01实施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8/T8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植物养护...........................................................................2

5绿地管理...........................................................................8

6园林绿化养护分类分级、质量管理及养护频次...........................................9

附录A(资料性)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月份及防治方法................................10

附录B(规范性)植物养护分级质量要求................................................14

附录C(规范性)绿地管理分级质量要求................................................19

附录D(资料性)各等级绿地植物年度养护频次..........................................21

参考文献.............................................................................22

I

DB6108/T8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西安科技大学、榆林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榆林市公园

广场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树武、王军、黄波、刘家旗、王昀睿、何庭、王沛鑫、侯飞、刘宏模、林青

云、张榆平、刘丽珍、宋如意、伍琦淇、范家敏。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解释。

本文件联系信息如下:

联系单位: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联系人:冯仲银

联系电话:0912-3526632

II

DB6108/T83—2024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植物养护,绿地管理,园林绿化养护分类分级、质量管理及养护

频次等管理内容与要求,描述了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的养护管理。其他县市区

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51168—2016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

CJJ/T75—202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T287—2018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CJJ/T287—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乔木hardwoodtree

有一个直立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且通常较高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依其高度分为大乔(5

米以上)、亚乔(3.5米~5米)、小乔(1.5米~3.5米)等三级。

灌木shrub

没有明显主干、呈丛生状态且比较矮小的木本植物,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

攀缘植物climbingplant,climber

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

水生植物aquaticplants

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浸没于水中生长的植物。

1

DB6108/T83—2024

行道树bordertree

栽植在道路两旁或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木。

古树名木historicaltreeandfamouswoodspecies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

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主干trunk

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的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主枝mainbranch

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徒长枝longshoot

在发育树木的树枝上,当年长出生长势过于旺盛的生长枝。

分枝点branchingpoint

乔木主干上开始出现分枝的部位。

树冠treecanopy

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花芽flowerbud

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打孔punching

使用打孔机械设备在板结的草坪坪床上作业,行成垂直孔洞的松土措施。

修剪与整形pruningandreshaping

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植物长成特定形状,以达到更新复壮、美观的效果。

[来源:CJJ/T287—2018,2.0.5,有修改]

基肥basefertilizer

植物种植或栽植前,施入土壤或坑穴中以作为底肥的肥料,多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无机肥。

追肥aftermanuring

植物种植或栽植后,为弥补植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不足而追加施用的肥料。

4植物养护

修剪与整形

2

DB6108/T83—2024

4.1.1基本要求

4.1.1.1修剪应因地制宜,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包括修剪时间、工具准备、施工进度、枝条处理、现

场安全等。

4.1.1.2修剪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

4.1.1.3修剪工具应保养完好,运行正常,定期维护并消毒。

4.1.1.4剪、锯口应平滑,留芽方位正确,切口应在切口芽的反侧且呈约45°倾斜。

4.1.1.5创口直径2cm以上的枝条,修剪后应用2%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在伤口上涂抹保护剂(保

护蜡、调和漆等)。

4.1.1.6修剪时间应避开阴雨天及夏天高温时段。

4.1.2乔木

4.1.2.1主干下部侧生枝修剪时应逐步提高分枝点,使相邻区域相同树种分枝点的高度一致。

4.1.2.2有明显主干的树种应保护中央主枝,原中央主枝受损时应及时更新培养。

4.1.2.3无明显主干的树种应注意调配各级分枝,端正树形,修剪内膛细弱枝、枯死枝、病虫枝,达

到通风透光。

4.1.2.4折断或劈裂的枝、芽,应去除残桩或修平断(裂)口。

4.1.2.5大、中型客车停车场乔木枝下高应不低于4m,小型汽车停车场乔木枝下高应不低于2.5m。

4.1.2.6乔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与地上柱杆、楼房、平房等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

距离应按照CJJ/T75—2023中7.1、7.2及7.3的规定执行。

4.1.2.7树上作业应选择无雨雪天气进行,四级及以上大风不宜进行作业。

4.1.2.8树上作业时应一人一树修剪,不应在两株或多株树体间攀爬,截除大枝应有人员指挥操作。

4.1.3灌木

4.1.3.1自然式灌木

4.1.3.1.1单株灌木应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形态。

4.1.3.1.2单一树种灌木丛,应保持内高外低或形成前低后高形态。

4.1.3.1.3多品种的灌木丛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生长空间。

4.1.3.1.4栽植多年的丛生灌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培育新枝。

4.1.3.1.5栽植多年的有主干的灌木,每年应交替回缩主枝主干,控制树冠。

4.1.3.2观花灌木

4.1.3.2.1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休眠期修剪时,生长健壮花芽饱满枝条应长留长放,花后短截,促发

新枝。

4.1.3.2.2一年数次开花灌木(如月季),花落后应在残花下枝条健壮处短截,促使再次开花。

4.1.3.2.3二年生枝条开花灌木,休眠期应根据花芽生长位置保留观赏所需花枝和花芽,生长期应在

花落后10天~15天根据枝条健壮程度选好留芽方位,将已开花枝条进行中度或重度短截,疏剪过密枝。

4.1.3.2.4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应培育新枝和保护老枝,剪除干扰树型与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

弱枝、枯枝或病虫枝。

4.1.3.3造型灌木

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外型轮廓清晰,外缘枝叶紧密。

3

DB6108/T83—2024

4.1.3.4绿篱

4.1.3.4.1每年宜修剪2次~6次,使新枝不断发生,更新和替换老枝。

4.1.3.4.2绿墙、高篱和花篱应适当控制高度,并疏剪病虫枝、干枯枝。

4.1.3.4.3防范绿篱与花篱,以自然式修剪为主,开花后略加修剪,冬季修去枯枝、病虫枝。

4.1.3.4.4中篱和矮篱宜采用几何图案式的修剪与整形,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篱面波浪形等。

4.1.3.4.5整形绿篱修剪时应兼顾顶面与侧面。

4.1.3.5模纹色带(块)

4.1.3.5.1应依据设计图纸或所需形状及时修剪,结合缓苗一次修剪成型,其后依此形状定期修剪。

4.1.3.5.2对已成型的模纹造型,春夏秋季适当调整。

4.1.3.5.3模纹图案宜由两三种植物依层次、色彩搭配组成。

4.1.4花卉

4.1.4.1一、二年生花卉应根据分枝特性摘心,摘除过早形成的花蕾或过多的侧蕾。叶片过密影响开

花结果时应摘去部分老叶和过密叶。花谢后应及时去除残花和枯叶。

4.1.4.2球根花卉、宿根花卉应根据生长习性和用途进行摘心、除芽。休眠期应剪除残留的枯枝。

4.1.5草坪及地被植物

4.1.5.1修剪前应清除草坪上的石子、瓦砾、树枝等杂物,消除安全隐患。

4.1.5.2修剪始于5月中旬,间隔15天修剪1次,结束于10月下旬,避免在正午阳光直射时进行。

4.1.5.3草坪剪掉的部分不应超过叶片自然高度的1/3。

4.1.5.4同一草坪不应多次在同一行列、同一方向修剪。修剪后坪面平整,边角无遗漏。

4.1.5.5建植满一年的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草坪,应在每年的春末至夏初进行垂直刈割。

4.1.5.6修剪时遇到有病虫害的草坪应先进行病虫害防治,再进行隔离修剪,修剪下的草屑应集中单

独处理,对修剪后的工具应及时进行消毒。

4.1.5.7应及时切草边,切边线应整齐或圆滑,与植物带距离不大于0.15m,缝隙用过筛细土填平。

4.1.5.8地被植物应根据花期和景观营造需求修剪。

4.1.5.9新栽地被植物修剪时,应在花期前修剪过多的开花枝条生长点。

4.1.5.10地被植物翌年修剪应以造型为目的,春季剪除地上部分枯枝,夏季开花后剪除花茎。

4.1.6藤本植物

4.1.6.1应以促进分枝为主,剪除徒长枝和下垂枝。清理枯死藤蔓,及时牵引,理顺分布方向。

4.1.6.2攀缘棚架上的藤本,种植后应进行重剪,每株促发几条健壮主蔓,疏剪过密枝、病弱枝、衰

老枝、干枯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架面。有中空现象时,应采用局部重剪、曲枝蔓诱引措施来弥补空缺。

4.1.6.3匍匐于地面的藤本应视情况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除老弱藤蔓。

4.1.6.4钩刺类藤本应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生长势衰弱时,应及时回缩修剪、复壮。

4.1.6.5观花类藤本应根据开花习性修剪,注意保护和培养开花枝条。

4.1.6.6生长在沿街棚(篱)架和立交桥上的藤本植物,其下垂藤蔓应及时修剪。

4.1.7水生植物

4.1.7.1应定期复壮,及时清除枯死植株。

4.1.7.2应采用围合方式控制水生植物的景观范围,清除超出范围的植株。

4

DB6108/T83—2024

4.1.7.3同一水域中混合栽植的,应保持主栽种优势,清除繁殖过快的种类。

灌溉排水

4.2.1基本要求

4.2.1.1用水应符合GB3838的V类水质标准要求。

4.2.1.2浇水量应以根系土壤湿润,植物不萎蔫,含水量适中为原则,浇水时间应根据气温决定。

4.2.1.3对叶质纤薄易受日灼的植物,干旱季节浇水应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叶片无萎蔫为宜。

4.2.1.4除地下穴外,浇水应进行围堰,高度不应低于0.1m。树堰直径,有铺装地块的以预留池为准,

无铺装地块的应以不小于树干胸径10倍为准。

4.2.1.5用水车浇灌树木时应接软管,进行缓流浇灌。

4.2.1.6对坡面绿地浇水时宜多次喷淋,道路绿地浇灌不宜在交通高峰期进行。

4.2.1.7宜使用微喷、滴灌、渗灌等方式进行灌溉,对于灌溉面覆盖不全的区域应人工补水。

4.2.1.8低洼地应通过增设排水管道和雨水口或改良土壤通透性等方式来排除积水。

4.2.1.9暴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

4.2.1.10盐碱重的绿地,在返盐碱季节应采用大水漫灌进行洗盐碱,并进行明沟或暗管进行排水洗盐。

4.2.2花卉

4.2.2.1一、二年生花卉与宿根及球根花卉,宜采用滴灌或漫灌的方式灌溉,应控制水流量,避免冲

刷花朵。

4.2.2.2浅根性花卉浇水时应避免冲刷植物根系。

4.2.3草坪及地被植物

4.2.3.1高温干旱季节应及时浇透水,湿润根部应达10cm~15cm。

4.2.3.2宜采用喷灌方式灌溉。

4.2.4水生植物

4.2.4.1应及时灌水、排水,保持正常水位。

4.2.4.2浮叶类水生植物应控制水生植物面积与水体面积的比例,其覆盖水体的面积不宜超过水体总

面积的1/3。

施肥

4.3.1基本要求

4.3.1.1土壤宜保持壤土质地,主要物理性状、养分、酸碱度、盐分指标应符合CJ/T340的要求。

4.3.1.2应适时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以氮磷钾配方肥为补充,追氮肥应根据含量和树龄大小适量

合理施用。

4.3.1.3施肥方式应根据植物类型或立地条件采用沟施、撒施、穴施、水溶浇灌或叶面喷施等。沟施、

穴施均应少伤地表根,施肥后应进行一次透水灌溉。

4.3.1.4以观叶、提苗为目的的植物应以氮肥为主,以开花、结果为目的或即将秋冬休眠的观花植物

应以磷钾肥为主,辅以硼肥等微量元素。

4.3.1.5长势差及老化植株(包括古树名木)应复壮更新,在生长季节安排薄肥勤施。

4.3.2乔木、灌木

5

DB6108/T83—2024

4.3.2.1应以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的基肥为主,追肥兼施。

4.3.2.2新栽乔木、灌木在栽植后2年~3年内,每年应在生长期进行1次~2次追肥。

4.3.2.3乔木施肥方法以穴施、沟施为主,适时进行叶面喷施。灌木施肥以撒施、穴施、沟施、叶面

施肥为主。

4.3.2.4乔木有机肥不应浅于地表40cm,无机肥不应浅于地表10cm。

4.3.3草坪及地被植物

4.3.3.1追肥宜采用缓释性的长效肥料。

4.3.3.2草坪应以孔施、叶面施肥为主。地被植物应以撒施为主。

4.3.3.3非游憩草坪有机肥施肥量宜为0.20kg/m²~0.40kg/m²,复合肥单次施肥量宜为0.015kg/m²~

0.02kg/m²。

4.3.3.4游憩草坪有机肥施肥量宜为0.15kg/m²~0.30kg/m²,复合肥单次施肥量宜为0.015kg/m²~

0.03kg/m²。适当增施钾肥及磷肥,减少氮肥的用量,一般钾肥的施入量应达到氮肥的75%以上。

4.3.4水生植物

4.3.4.1应在种植或发芽前施一次基肥。

4.3.4.2观花水生植物,每年至少应追肥一次,宜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

4.3.4.3应以穴施、撒施为主,结合叶面施肥。根部施肥时应选用缓释肥、控释肥。

4.3.4.4有机肥施肥量宜为0.50kg/m²~1kg/m²,底泥贫瘠的水体宜增加20%~30%的用量。

4.3.4.5施肥应避免污染水质,水质应符合GB3838的V类水质标准要求。

病虫害防治

4.4.1基本要求

4.4.1.1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促进健康”的原则,统筹建立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监测点。

4.4.1.2宜采用栽培防治、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推广生物农药,减少使用化学防

治。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4.4.1.3农药施用方法应符合NY/T1276—2007的要求。

4.4.1.4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月份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4.4.1.5栽培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a)注意种植密度,加强通风透光;

b)及时处理枯死植株,对已拔除枯死株区域及时进行土壤更换或消毒;

c)对有土传病原的土壤及时消毒或换土改良。

4.4.1.6物理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用枝干涂白法破坏病虫害越冬场所,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b)在病虫害发生初期、病虫越冬期、害虫低龄期及杂草敏感期及时进行防治;

c)利用昆虫的趋化性、趋光性、趋色性等趋性,采用悬挂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d)对于危害园林绿地的白蚁,采用诱饵、诱杀箱、诱集器等进行歼灭。

4.4.1.7生物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选用高效、环保的植物源、生物源、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化学信息物质、抗生素类农药;

b)注重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

c)适当选栽蜜源、芳香(开花)植物,鸟食植物和适合益鸟筑巢的树种。

4.4.1.8化学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6

DB6108/T83—2024

a)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药剂,确定精准的使用剂量和施药时期;

b)选择符合环保要求及对有益生物影响小的农药,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c)采取靶标性强、残毒少的施药方法;

d)废旧包装、药剂空瓶等危化品进行无公害处理。

4.4.2水生植物

4.4.2.1应选用对水生植物和水质影响小的药剂,水源保护区内不应使用农药。

4.4.2.2易被水中生物破坏的水生植物,宜在栽植区设置围网。

4.4.2.3不宜使用对鱼类造成伤害的药剂。

松土除草

4.5.1生长期应根据植物习性和立地条件进行松土,使表层种植土壤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

4.5.2松土应在天气晴朗,且土壤不过分潮湿时结合除杂草一起进行。

4.5.3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方法,在杂草开花结实前进行。不应使目的植物的根系受到伤害或裸露。

4.5.4植物生长季节应不间断地进行中耕除草,除小、除早,中耕深度以2cm~5cm为宜。

4.5.5草坪应无明显阔叶杂草,草坪纯净率达95%以上。

补植与更新

4.6.1应移除对人、建(构)筑物或电力等其他设施构成危险的植株或过密植株。

4.6.2应更新与生长环境不适应、老化、易发生病虫害的植株。

4.6.3补植时应选择与原有树木种类(品种)一致,规格、形态相近的植株。

4.6.4补植或更新时,土壤应重新翻挖、平整,并消毒,退化土壤应改良或更换。

4.6.5季节性观赏植物应在进入初花期(开花量达到15%)前摆放种植。开花后要及时进行换花调整,

当花坛中待换的盆花比例超过1/2时,要全部更换。

防寒、防风处理

4.7.1基本要求

4.7.1.1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安排修剪,使树木枝条充分木质化,提高抗寒能力。

4.7.1.2融雪剂等有害物质不应倾倒进树穴、绿地内。

4.7.1.3防风、防寒设施应坚固、美观、整洁,无撕裂翻卷现象。

4.7.1.4寒潮、大风来临前应建立防御紧急预案,并采取对应的防御措施。

4.7.2乔木、灌木

4.7.2.1对抗风能力弱的乔木采取疏枝、立柱、绑扎、扶正等防御措施。

4.7.2.2应在每年冬初进行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剂宜含有石硫合剂或杀虫、杀菌剂。

4.7.2.3耐寒性差的树种如卫矛,应使用保温防风材料(如棉毡、草绳等)包扎主干或包裹树冠防寒。

4.7.2.4下雪天气应及时清除积雪,减少压弯、压伤、压折枝条等现象。

4.7.3花卉

4.7.3.1应于根部培土或用地膜覆盖后覆上一层土防寒。

4.7.3.2应采取覆土或挖掘贮根(球)等防寒措施。挖出的根(球),晾干后进行沙藏或冷藏。

古树名木养护

7

DB6108/T83—2024

应按照GB/T51168—2016的规定执行,并参照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0

号的要求。

5绿地管理

绿地清理与保洁

5.1.1应及时清理绿地内的垃圾、枯枝落叶、树挂等。

5.1.2垃圾和枯枝落叶不应现场露天焚烧。

5.1.3垃圾、树叶和草屑应装袋,植物枝条分段截断后应捆扎整齐。

5.1.4敞开式货车装运垃圾或树枝时,应捆绑整齐并用篷布覆盖,不宜超高超宽。

5.1.5统筹建立园林垃圾再利用与无公害处理集中点,实行资源再利用。

机械化、智能化应用

5.2.1宜使用喷药无人机、智能无人剪草机和智能灌溉系统等智能设备设施。

5.2.2宜对绿地进行智能化监测。

5.2.3养护管理设备应配备齐全,详见表1。

表1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设备

项目设备

手锯、油锯、高枝油锯、扶梯、整枝剪、树剪、高枝剪、绿篱剪、绿篱机、绿篱修剪车、高空

修剪与整形

作业车、智能无人剪草机、安全带、安全绳等

灌溉排水自动喷灌、滴灌、渗灌装置,移动式喷灌机(系统),常规供水系统等

施肥开沟施肥机、高压注射器、打孔机、深根施肥机、起土器等

病虫害防治喷雾机、杀虫灯、打药机、打孔注药机、高射程打药机、喷药无人机等

补植与更新铁锹、枝剪、手锯、吊桩工具、移栽机、起苗机、挖坑机、植树机等

保洁清洗机、树叶枝桠粉碎机、吹风机等

防灾抢救扶正器、扶梯、手锯、油锯、车辆、风力灭火机、警示牌、对讲机等

景观水体管理

5.3.1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时,水质应符合GB/T18921的要求。

5.3.2驳岸、池壁应安全稳固,无缺损,整洁美观。

5.3.3漂浮植物圈围设施维护应根据池底结构、种植土层厚度、桩结构类型,每年进行至少2次以上

清理维护。

5.3.4水景设施及水循环、动力及排灌设施应完好,运行正常。

8

DB6108/T83—2024

安全防灾

5.4.1绿地内出现地陷坍塌等地质灾害或其它安全隐患时,应及时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线。

5.4.2春夏季应做好杨柳絮清理工作,及时排除火灾隐患。

5.4.3树木歪斜或倒伏断枝应及时处理。

5.4.4安全提示标志明显、位置合理。

5.4.5养护施工应设施工告示、警示标志,做好疏导工作。施工人员应统一着装,夜间施工应着警示

工作服,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5.4.6公园、广场人流量多的地方应安装监控设施,对用水用电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应有警示牌。

5.4.7园林绿化植物及设施损毁应参照榆规〔2018〕002的要求。

6园林绿化养护分类分级、质量管理及养护频次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分级

根据园林绿地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服务对象、绿地的性质,将养护管理质量分为一级、二级、三

级共三个等级。表2规定了各级的执行范围。

表2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范围分级表

养护等级范围

具有较大影响,且能满足游憩、景观、文化、防灾等功能的各类公园、广场

一级

绿地、主干道附属绿地、主干道出入口交通设施附属绿地等。

满足一定区域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各类公园、广场绿地、次干道附属绿地、次干道出入口

二级

交通设施附属绿地等。

三级除城镇主次干道以外的道路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等。

注:道路与交通设施附属绿地以外的其他附属绿地养护管理等级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分级质量要求

6.2.1分级质量要求

6.2.1.1植物养护分级质量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6.2.1.2绿地管理分级质量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6.2.2各等级绿地植物年度养护频次

各等级绿地植物年度养护频次见附录D。

A

A

9

DB6108/T83—2024

附录A

(资料性)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月份及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月份及防治方法。

表A.1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月份及防治方法

序号病虫害种类危害植物月份防治方法

(1)对其越冬场所喷施45%毒死蜱水乳剂1000倍液;

蚧壳虫

(2)2月下旬在树干近基部涂宽30cm的黏虫胶环或绑扎粘虫胶

(草履蚧、桑白盾丁香、山桃、山

带阻止成虫上树;

1蚧、卫矛矢尖盾杏、碧桃、水3月~5月

(3)早春萌芽前全株喷施石硫合剂,展叶后喷施噻嗪酮;

蚧、槐花球蚧、白蜡、紫叶矮樱等

(4)早春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刷死纸条上的越冬幼虫;

蜡绵粉蚧等)

(5)保护天敌,如黑缘红瓢虫、红环瓢虫、大红瓢虫等。

国槐、山桃、油(1)用25%的吡蚜酮1500倍液喷施,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蚜虫类

松、侧柏、桧2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防治两次,每次间隔7天~10天;

2(桃蚜、槐蚜、松4月~11月

柏、樟子松、月(2)蚜虫发生严重时,分泌物诱发煤污病,混用50%多菌灵可湿

大蚜、柏蚜等)

季、柳树类等性粉剂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

(1)结合春季修剪剪除卵块或组织人工刮出卵块;

3斑衣蜡蝉刺槐、杨柳等3月~9月(2)若虫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

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500倍液。

(1)保护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天然昆虫;

(2)释放瓢虫卵卡;

4木虱类国槐、柳树等4月~9月

(3)6月下旬及9月上旬成虫发作的两个高峰期宜网捕成虫;

(4)喷洒10%甲维虱螨脲2000倍液。

桃、李、杏、葡(1)悬挂黄板诱杀;

5小绿叶蝉7月~8月

萄、月季等(2)成虫发生盛期,喷施10%噻虫嗪2500倍液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