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371.1-2020 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 第1部分:对象模型

GB/T 38371.1-2020 Specification of digital content object storage,reuse and exchange—Part 1:Object model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5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371.1-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3-06
实施日期
202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3)
适用范围
GB/T 38371的本部分规定了数字内容资源的对象模型、类的定义、属性的定义以及扩展机制,并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新闻出版业、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领域有关数字内容资源的形式化表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大学、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中宣部信息中心)、北京拓标卓越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文清、陈鹏飞、刘成勇、刘勇、张沫、周长岭、关涛、梁赓、姜磊、陆新民、郭昱锦、张志
出版信息:
页数:56页 | 字数:10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240.30

L70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371.1-2020

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

第1部分:对象模型

Specificationofdigitalcontentobjectstorage,reuseandexchange一

Part1:Objectmodel

2020-03-06发布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告士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W

GB/T38371.1-2020

目次

前言…”………………·……V

引言…………”……V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数字内容对象模型…·………………“……3

5.1设计原则j…………”………3

5.2模型构成……”…………..3

5.3命名方式…………”………3

5.4类和属性的定义方式………”……4

5.5数据类型………………”……5

5.6类的层次关系…·………………“………5

5.7属性与类的关系……·………8

6类的定义………“……·……12

6.1实体………………..12

6.2代理者”…·……12

6.3团体…“………………·……13

6.4组织机构…”………………·……13

6.5个人……··…13

6.6贡献………“…………14

6.7数宇内容实体………·……………·……14

6.8应用程序实体……………··……………·……15

6.9集合………·………….................•.••.••15

6.10预定义术语集…………“15

6.11构件……“……·………………·……16

6.12预定义术语………………“……16

6.13数据集…………·……16

6.14媒体对象“…·……17

6.15音频对象“……·……17

6.16图像对象……“…18

6.17视频对象…·……18

6.18实物实体…··……·……”18

6.19文本实体”……………·……19

6.20元数据…“…·……19

6.21受控术语表…………·…”…19

6.22事件”……………·……20

I

GB/T38371.1-2020

6.23地点……·…”20

6.24权利……·…·……20

6.25责任方式……………“…·…21

6.26值实体……·……21

6.27属性型取值…21

6.28定量型取值………………22

6.29语种……·………………22

7属性的定义……·…”……·…22

7.1关于……”…………22

7.2附加属性………23

7.3地址……………”………………·……………23

7.4替代者……·……24

7.5关联媒体…….24

7.6出生日期…·……24

7.7出生地……·…”…………25

7.8有集合成员………·…”………25

7.9是集合成员………·…”………..25

7.10贡献………………”……26

7.11贡献者………………26

7.12描述………·…………27

7.13电子邮箱………27

7.14结束日期………·…·…27

7.15相关事件………·………..28

7.16姓……”28

7.17名……”………28

7.18有预定义术语……·……………”……29

7.19有元数据…·…29

7.20有部分……·…..29

7.21有值…………..30

7.22标识符……·……………”……30

7.23属于预定义术语集……·……………“………….30

7.24是部分……”………··…….31

7.25位于……·………………31

7.26最大值……·………………32

7.27有成员……………“…32

7.28是成员……32

7.29最小值…………..33

7.30名称……………”……33

7.31属性标识…………33

7.32有权利……·………………….34

7.33责任方式………·…………·…34

7.34特例………………“34

7.35起始日期…··……..35

Il

GB/T38371.1-2020

7.36电话号码……………··………”…35

7.37术语代码…·……36

7.38计量单位代码…·……36

7.39计量单位文本值……36

7.40有值实体………37

7.41值参考…”…………·…37

7.42派生自…“……………37

7.43引自…...................................................................”………………·”38

7.44是修订…·……38

7.45内容链接……·……”38

7.46校验算法…·……39

7.47校验值…“………………·……39

7.48有语种……………·……40

8扩展机l!ilJ..…………·…“…40

8.1扩展方式和原则…·……40

8.2受控词汇扩展……………·……40

8.3属性扩展……………·……41

8.4类扩展……·…“…42

8.5约束扩展………·……43

9证实方法………”……………·……44

附录AC规范性附录〉数据类型词汇表……·……”46

A.I数据类型”……·……46

A.2布尔型”·”………··……·…“…46

A.3日期时间”………·……………·……46

A4日期………………“…47

A.5数值型……···························………H…47

A.6文本型…“…….................•.••.••47

A.7统一资源链接……·……47

A.8时间……“………·……48

参考文献……“………·……49

GB/T38371.1-2020

GB/T38371《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分为3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s对象模型s

一一第2部分=对象封装、存储和交换P

第3部分g对象一致性检查方法。

本部分为GB/T3837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z北京大学、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中宣部信息中心)、北京拓标卓越信息技术研究

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g王文清、陈鹏飞、刘成勇、刘勇、张沫、周长岭、关涛、梁庚、姜磊、陆新民、郭垦锦、

张志。

v

GB/T38371.1-2020

冒l

在数字内容资源的管理和应用等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资源种类包括图书、论文、报告、数据集、应用

程序等;资源媒体类型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图像、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资源等;可复用的资源类型包括

各种构件类资源,如章节、图表、公式等资源片段或构件g用于资源组织类的资源、包括受控术语表、主题

词表、分类法等g其他相关资源类型还包括代理者、元数据、权利等。对于数字内容资源,需要建立一个

统一的对象模型,以系统地表示和记录资源的结构、特征以及对象资源之间的各种关系,并能够按不同

的粒度进行封装、存储和交换。

GB/T38371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新闻出版业、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涉及数字内容资源的相

关领域针对数字内容资源管理与服务的需求,从对象模型、对象封装、存储和交换以及对象一致性检查

等多个方面给出一套统一的标准,以实现相关领域对数字内容资源的规范化表示,消除数据复用和交换

障碍,降低资源管理和利用成本,推动数字内容资源的融合和深入利用。

GB/T38371.1-2020

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

第1部分:对象模型

1范围

GB/T38371的本部分规定了数字内容资源的对象模型、类的定义、属性的定义以及扩展机制,并

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新闻出版业、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领域有关数字内容资源的形式化表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91.3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3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属

性CISO/IEC111793,2003,IDT)

GB/T38371.32020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3部分g对象一致性检查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元数据mete.data

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GB/T18391.32009,定义3.2.18]

3.2

国际化资源标识符internationalizedresourceidentifier;IRI

由万维网联盟制定的一种用于Web环境下唯一标识一个资源的字符串。

3.3

XML命名空间XMLnam呻酣

为了解决命名冲突,为元素和属性命名引入的逻辑空间,是在XML文档中通过URI引用声明的,

并采用限定性前缀将元素和属性与命名空间联系起来。

[GB/Z210252007,定义3.9]

3.4

本地标识符localidentifier

在一个命名空间内唯一标识一个资源的字符串。

3.5

资源描述框架r回our四阳criptionframework;RDF

由万维网联盟制定的一种用来表示Web资源的特性以及资源之间关系的表示规范。

1

GB/T38371.1-2020

3.6

资源描述框架模式res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配hema;RDFS

由万维网联盟制定的一组基于资源描述框架的数据建模词汇。

3.7

本体ontoI咽

对某一领域公共词汇表中词汇含义及词汇间关系的一种形式化的表示。

3.8

罔络本体语盲webontologylanguage;OWL

由万维网联盟制定的一种用于在语义网上定义和发布本体的知识表示语言。

3.9

对象。时配t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

[GB/T18391.32009,定义3.2.27]

3.10

数字内容digitalcontent

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资源。

3.11

数字内容对象digitalcontento时回t

用于表示数字内容及相关信息的对象。

3.12

类cla困

一个对象集的描述,该对象集拥有公共的属性、操作、方法、关系和语义。

[GB/T18391.32009,定义3.1.4]

3.13

派生类deriv创class

基于己存在的类而创建出的类。

3.14

属性property

一个对象或实体的特征.

[GB/T18391.32009,定义3.1.3]

3.15

实例inst姐回

包含实际数据的某种类型的对象。

3.16

数据类型datatype

一种可区分的值的集合,这种区分由这些值的性质以及对这些值的运算所表征a

[GB/T182212000,定义4.11]

4缩略语

F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COO,数字内容对象本体(DigitalContentObjectOntology)

IRI,国际化资源标识符(InternationalizedResourceIdentifier)

2

GB/T38371.1-2020

OWL,网络本体语言(WebOntologyLanguage)

RDF,资源描述框架(R臼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

RDFS,资源描述框架模式(Res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Schema)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Res。urceIdentifier)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5数字内容对象模型

5.1设计原则

DCOO基于网络本体语言和资源描述框架标准,是一套用于形式化表示数字内容对象的特征及其

关系的抽象模型。DCOO的基本设计原则如下2

a)实用性z满足相关领域及组织对数字内容资源进行统一表达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需求e

b)开放性=采用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标准对数字内容对象及其相关资源的概念、关系、特征、元数

据、术语等进行描述g

c)互操作性z支持数字内容对象及其相关资源在不同应用之间的映射、复用和交换,以提高资源

的利用率s

d)可扩展性z支持相关领域及组织对该本体模型进行扩展和补充,以满足具体应用需求。

5.2模型构成

5.2.1数字内容对象本体模型由类、属性和数据类型等元素组成。

5.2.2根类为“实体”类,其下派生出一级类,包括“代理者M贡献川数字内容实体”“受控术语表川事

件川地点”“权利”“责任方式川值实体”及“语种”。每个一级类进一步派生出二级类和兰级类。

5.2.3每个类包含一组属性,用于描述类的特性或与其他类的关系。

5.2.4数据类型规定了属性取值为数据值时所应具有的类型,如文本值、数值、日期值、布尔值等。

5.3命名方式

5.3.1命名空间

5.3.1.1DCOO命名空间

根据XML命名空间的定义,DCOO的XML命名空间表示为2

xmlns,dcoo=”http,//dc。。_authority_domain/standards/dcoo#”

注E“xmlns,dco。”表示“dcoo”为DCOO的命名空间前缀,“http,//dcoo_authority_domain/standards/dcoo#'’为命

名空间取值,其中“dcoo_au由ority_do皿ain"用于表示DCOO管理机构域名,在本标准正式发布后,该域名由相

关管理机构发布确定执行产/s国ndards/”为路径名,“dcoo”为DCOO的文档名。

其他命名空间

DCOO所引用的RDF、RDFS、OWL等标准的命名空间如下=

xmlns,rdf=”http,///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rdfs=”http,///2000/0l/rdfschema#”

xmlns,owl=”http,///2002/07/owl#”

xmlns,xml=”http,///XML/1998/namespace”

xmlns.xsd=”http,///2001/XMLSchema#”

xmlns,skos二”http,///2004/02/skos/core#”

3

GB/T38371.1-2020

5.3.2IRI表示方式

DCOO中的类、属性、数据类型和实例均具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RI,表示方式如下z

IRI=XML命名空间十本地标识符

注“+”表示字符串的直接拼接。

示倒,[兀00中“文本实体”类的IR!表示为“http,IIdcoo_authority_domain/standards/dcoo#El9_TextEntity”。

5.4类和属性的定义方式

5.4.1类的定义方式

根据GB/T18391.32009中相美元数据定义,参考OWL/RDF对类的定义方式,DCOO类的定

义方式见表1,

表1DC创3类的定义方式

序号描述项中文名描述项英文名必备性说明

1IR!

类的唯一标识符!RI,取值为符合IR!格式标准的字符串

标识符必备

2Name

类的唯一标记,取值一般用英文字母表示,首字母大写

名称必备

3标签Label必备可供人阅读的标识,参见RDFS谓词时ls,label

4Definition

定义给出类的概念和含义,取值一般为中文

必备

5Comment给出类的使用说明,参见RDFS谓词rdfs,comment

注释可选

6术语类型TypeofTerms必备表示类的类型,取值为“owl,Class”

7Subclassof被包啻的类,参见RDFS谓词rdfs,subClassOf

父类可选

8HasSubclass可选

子类包含的子类

9等价类EquivalentClass可选列出该类的等价类,参见OWL谓词。wl,equivalentClass

10包含属性IncludesPropertites必备列出所吉的属性名称,取值为属性名称的集合

5.4.2属性的定义方式

根据GB/T18391.32009中相关元数据定义,参考OWL/RDF对属性的定义方式,DCOO属性

的定义方式见表2,

表2配。。属性的定义方式

序号描述项英文名

描述项中文名必备性说明

IIR!

属性的唯一标识符!RI,取值为符合!RI格式标准的字符串

标识符必备

2Name

属性的唯一标记,取值一般用英文字母表示,首字母小写

名称必备

3Label可供人阅读的属性的标识,参见RDFS谓词rdfs,label

标签必备

4Definition

定义给出属性的概念和含义,取值一般为中文

必备

5注释Comment可选给出属性的使用说明,参见RDFS谓词时fs,comment

属性的类型分为对象属性和数值属性两类,取值分别为

6术语类型TypeofTerms必备

“owl,ObjectPrcperty”和“owl,DatatypeProperty”

」一

4

GB/T38371.1-2020

表2(续)

序号描述项中文名描述项英文名必备性说明

7Domain属性所在的类,参见RDFS谓词rdfs,domain

定义域必备

8值域Range必备属性的取值范围,参见RDFS谓词rdfs,range

9Subproperty。f可选被包含的属性,参见RDFS谓词rdfs,subPropertyOf

父属性

10子属性HasSubproperty可选包含的子属性

属性作为对象属性时对应的逆属性名,参见OWL谓词

11Inverseof

逆属性可选

owl·inverseOf

与该属性等价的属性,参见OWL谓词

12等价属性EquivalentProperty可选

。wl,equivalentProperty

5.5数据类型

属性取值为数据值时应采用的数据类型见表3,数据类型的具体定义见附录Ao

表3DC创卫的激据类型

序号数据类型说明

1

布尔型“真”或“假”的布尔取值

符合GB/T74082005中规定的“YYYYMMDDThhmmss”格式表示的日期和时间的

2

日期时间

组合,其中“T'’为时间标志符

3符合GB/T7408-2005中规定的“YYYYMMDD”格式表示的年、月、日的组合

日期

4数字取值的数据类型,如整型或浮点型取值

数值型

5文本型采用字符串(由字母、数字、汉字和符号等组成)表示的取值类型

6“文本型”的派生类型,用于表示统一资源链接的取值类型

统一资源链接

7符合GB/T74082005中规寇的“hhmmss”格式表示的时、分、秒的组合

时间

5.6类的层次关系

5.6.1DCOO类的结构关系见图L

5

GB/T38371.1-2020

图1DCOO类的结构关系

5.6.2DCOO类之间的层次关系描述见表40

表4DCOO类的层次关系

根类一级类二级类兰级类

团体

(E3_Group)

见6.3

代理者组织机构

(E2_Agent)(E4_0rganization)

见6.2见6.4

个人

(E5_Person)

实体

见6.5

(El_Entity)

贡献

见6.1

(E6Contribution)

见6.6

应用程序实体

(E8ApplicationEntity)

数字内容实体

见6.8

(E7DigitalContentEntity)

集合预定义术语集

见6.7

(E9_Collection)(ElO_DefinedTermSet)

见6.9见6.10

6

GB/T38371.1-2020

表4(续)

根类二级类三级类

一级类

构件预定义术语

(EllComponent](El2_DefinedTerm)

见6.11见6.12

数据集

(El3_Dataset)

见6.13

音频对象

(El5AudioObject)

见6.15

数字内容实体媒体对象图像对象

(E7_Digi国lContentEntity)(El4MediaObject)(El6ImageObject)

见6.7见6.14见6.16

视频对象

(El7_VideoObject)

见6.17

实物实体

(El8_Physica1Entity)

见6.18

文本实体元数据

(El9TextEntity)(E20Metadata)

实体

(ElEntity)见6.19见6.20

受控术语表

见6.1

(E2l_Enumeration)

见6.21

事件

(E22Event)

见6.22

地点

(E23_Place)

见6.23

权利

(E24Rights)

见6.24

责任方式

(E25_Role)

见6.25

属性型取值

(E27_propertyValue]

值实体

见6.27

(E26_ValueEntity)

定量型取值

见6.26

(E28QuantitativeValue)

见6.28

7

GB/T38371.1-2020

表4(续〉

根类三级类三级类

一级类

实体语种

(ElEnuty)(E29Language)

见6.1见6.29

5.7属性与类的关系

DCOO中各个类作为定义域所具有的属性(不含继承于父类的属性)见表50

表5属性与类的关系

定义域属性属性定义

值域

描述

D6_Text见7.12

(pl2description)

D6_Text或

标识符

实体

D7_URL或

见7.22

(ElEntity)(p221dennfier)

E27_PropertyValue

名称

D6_Text见7.30

(p30name)

贡献

E6_Contribution见7.10

(plOcontribution)

电子邮箱

D6Text见7.13

(pl3_email)

相关事件

E22_Event见7.15

(pl5event)

有元数据

E20Metadata见7.19

(pl9hasMetadata)

代理者

(E2Agent)

E3_Group或

是成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