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407-2015 甜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DB63/T 1407-2015 DB63/T 1407-2015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andards for Main Diseases and Pests of Sweet Pepp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备案号:47887-2015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407—2015
甜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015-09-24发布2015-12-2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407—2015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广楠、李全辉、李江、侯全刚、邵登魁、梁育杰、祁生兰、申芸萍、刘延庆、
金昌宁。
I
DB63/T1407—2015
甜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甜椒主要病虫害种类、防治原则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设施甜椒种植,同时适用于其它辣椒种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63/T1003嫁接乐都长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DB63/T1408甜椒设施育苗技术规范
3主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3.1主要病害
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根腐病、白粉病、疮痂病等。
3.2主要虫害
蚜虫、白粉虱、斑潜蝇、蓟马、叶螨等。
3.3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主要病虫害名称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
4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防病栽培
技术等农业措施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5综合防治技术
5.1农业防治
5.1.1合理轮作
忌连作,前茬不宜选用瓜类、茄果类蔬菜;可与芹菜、韭菜、大蒜等间套种;播前深翻晒垡。
1
DB63/T1407—2015
5.1.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甜椒品种;选用经审定或已登记的品种。
5.1.3培育壮苗
播种前预防前期土传病害;田土与腐熟有机肥按照6:4比例配置营养土育苗;通过种子消毒(温
汤浸种或药剂浸种、拌种)。采用地方标准DB63/T1408进行育苗,达到商品苗标准。推荐采用标准DB63/T
1003选育嫁接苗。
5.1.4定植前处理
5.1.4.1架材设施消毒
定植前密闭温室用硫磺粉等药剂熏蒸;对大棚骨架、营养钵等育苗器具、生产工具等,用1%~2%
福尔马林水溶液均匀喷洒或洗刷后密封消毒。
5.1.4.2土壤处理
高温消毒处理,前茬收获后,深翻土壤后大水漫灌,待水渗入土壤后,盖上地膜、扣棚升温,地表
10厘米地面温度达到50℃以上,闷棚10天~15天。翻耕土壤,晾晒10天~15天。
或用药剂消毒处理,每667平方米撒施石灰50千克~100千克再翻耕;或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按每667平方米用药2千克~3千克拌适量的细土均匀撒施再翻耕处理真菌
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或络氨铜等药剂淋施土壤处理细菌病害等。
5.1.4.3清洁田园
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植株的残枝败叶,集中处理。
5.1.5栽培管理
5.1.5.1栽培方式
采用起垄覆膜栽培。合理密植,每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
5.1.5.2灌溉
滴灌或膜下暗灌。
5.1.5.3施肥
施腐熟农家肥,每667平方米施6000千克~7000千克;生育期中施用三元复合肥,其中氮、五氧
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均为15%,每667平方米施20千克。喷施0.3%磷酸二氢钾,2次~3次,每667平方米
喷施200克~300克。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要求。
5.2物理防治
棚室通风口用60目~80目的尼龙网纱密封。黄、蓝板悬挂于高出甜椒顶部生长点20厘米处,每667
平方米挂30片~40片,黄蓝板比例为2:1。地面铺银灰色地膜。悬挂防虫灯。及时发现初侵染源,拔除
中心病株,并进行药剂处理。
2
DB63/T1407—2015
5.3化学防治
按GB/T8321的规定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
5.4生物药剂防治
生物药剂于甜椒生长前期使用,防治药剂及防治对象参见附录C。
3
DB63/T1407—2015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甜椒主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表A.1和表A.2给出了甜椒主要病害和虫害的名称、发生特点及植株发病后的主要症状。
表A.1甜椒主要病害及发生特点
病虫害名称症状发生特点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土壤里越冬,适
苗期病害。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
猝倒病温10℃~15℃。苗床温度低、湿度大,光
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而倒伏。
照不足发病重。
苗期病害。病苗基部变褐并缢缩,幼苗白天萎蔫,
以菌丝体或菌核土壤里越冬,直接侵入,
夜晚恢复,当病斑绕茎1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
立枯病通过水流、农机具传播。适温24℃。温暖、
猝倒状。
高湿,播种密、幼苗徒长易发生。
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土壤或种
主要为茎基部及分叉处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
子上越冬,土壤带菌率高。随灌溉传播,温
疫病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
度25℃~30℃,相对湿度80%以上,易发生
速凋萎。
和蔓延。
主要为害果实。初现黄褐色圆斑,扩大后呈黑色,
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越冬,经雨水
略凹陷,有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色小点;潮湿时病
炭疽病传播。27℃,相对湿度95%以上,高温、高
斑溢出红色粘稠物。
湿发病重。
病毒病可分为蕨叶病毒、斑萎病毒、烟草花叶病
毒、黄瓜花叶病毒。常见症状有花叶型:整株发病,
主要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可通过
叶片黄绿相间;坏死型: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
蚜虫、蓟马传毒,也可通过整枝打叉等农事
病毒病现为条斑、坏死及环斑等,叶片皱缩,高低不平,果
操作接触伤口传播。高温干旱天气、定植晚、
实上出现黑褐色环纹,果实顶端变黄;畸形:僵果、
缺水缺肥或偏施氮肥易流行。
病株矮小、叶片变蕨叶型、分枝变多,呈丛枝状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2484-2013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 2013-04-25
- DL/T 1259-2013 水电厂水库运行管理规范 2013-11-28
- YB/T 166-2012 汽车用低碳加磷高强度冷轧钢板及钢带 2012-12-28
- YD/T 2379.5-2013 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贮存 2013-04-25
- SL 597-2012 锚索测力计校验方法 2012-09-10
- DL/T 1276-2013 1000kV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2013-11-28
- TB/T 3315-2013 交流传动机车异步牵引电动机 2013-02-20
- DL/T 540-2013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2013-11-28
- YD/T 2489-2013 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测试方法 2013-04-25
- YD/T 2497-2013 手机支付 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射频接口技术要求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