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807-2009 灰翅麦茎蜂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DB63/T 807-2009 Grass stem bor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25397-2009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807—2009
灰翅麦茎蜂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2009-06-09发布2009-07-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807—2009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新苗、米存海、张剑、刘得国、张宇卫、祁生源、沈国琴、王淑英、徐淑华、
张生桐。
I
DB63/T807—2009
灰翅麦茎蜂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各级植保部门对灰翅麦茎蜂幼虫及成虫基数调查、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以及预测预报
技术和方法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灰翅麦茎蜂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
2术语与定义
2.1
预测
指对研究对象的未来状态进行预计和推测。
2.2
发生期预测
指预测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某种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为害期。
2.3
发生量预测
指预测有害生物的发生数量或田间虫口密度。
2.4
短期预测
本规范短期预测是指通过对调查数据及气候、环境等要素的综合分析对灰翅麦茎蜂7天~20天后的
发生期及发生量的预计和推测。
2.5
中长期预测
本规范中长期预测是指通过对调查数据及气候、环境等要素的综合分析对灰翅麦茎蜂当年或来年发
生期及发生数量的预计和推测。
3形态特征
3.1成虫
体长8mm~12mm,腹部细长,全体黑色,触角丝状,翅膜质透明,前翅基部黑褐色,翅痣明显,雌蜂
腹部第4节、6节、9节有黄色横带,腹部较肥大,尾端有锯齿状的产卵器。雄蜂后胸背面具一个浅绿色
三角形点,腹部细小粗细均匀。
3.2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8mm~12mm,乳白色,头部浅褐色,胸足退化成小突起,身体多皱褶,臀节延长成几
丁质的短管。
3.3蛹
蛹长10mm~12mm,黄白色,近羽化出土时变黑色,蛹外被薄膜。
3.4卵
长椭圆形,长约1mm,白色透明。
4发生规律
1
DB63/T807—2009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麦秆基部或根茬中结薄茧越冬。翌年4月化蛹,5月初~5月中旬进入羽化期,
羽化期可持续1个月,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产卵,产卵量50粒~60粒,产卵部位多在小麦穗下1节~3节
的组织幼嫩茎节附近内壁上,一般每株麦秆只产1粒卵,卵期6天~7天。
5调查内容与方法
5.1秋季幼虫基数调查
小麦蜡熟期选择不同生态型具有代表性的虫源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T 11542-2015 立体投影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2015-10-10
- SJ/T 2658.12-2015 半导体红外发射二极管测量方法 第12部分:峰值发射波长和光谱辐射带宽 2015-10-10
- SJ/T 11030-2015 电子器件用金铜及金镍纤料中杂质 铅、锌、磷的ICP-AES测定方法 2015-10-10
- SJ/T 2658.5-2015 半导体红外发射二极管测量方法 第5部分:串联电阻 2015-10-10
- SJ/T 11536.1-2015 高性能计算机 刀片服务器 第1部分:管理模块技术要求 2015-10-10
- SJ/T 11563-2015 网络化可信软件生产过程与环境 2015-10-10
- SJ/T 2658.2-2015 半导体红外发射二极管测量方法 第2部分:正向电压 2015-10-10
- SJ/T 11565.1-2015 信息技术服务 咨询设计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015-10-10
- SJ/T 11546-2015 拼接显示墙技术要求及方法 2015-10-10
- SJ/T 11550-2015 晶体硅光伏组件用浸锡焊带 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