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416-2015 山核桃蒲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2416-2015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416-2015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7-14
实施日期
2015-08-1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核桃蒲壳种植香菇的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和管理、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山核桃蒲壳的香菇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绩溪县农委。
起草人:
胡永正、叶家东、胡永陆、周道清、程叙海、徐强、李纯、张媛、邵秀芳、汪 元光、汪健、胡体红、胡静、王红宇、程维立、胡红玉。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9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416—2015

山核桃蒲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LentinusedodesinthepeelsofCarya

cathayensisSarg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7-14发布2015-08-1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41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绩溪县农委。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永正、叶家东、胡永陆、周道清、程叙海、徐强、李纯、张媛、邵秀芳、汪

元光、汪健、胡体红、胡静、王红宇、程维立、胡红玉。

I

DB34/T2416—2015

山核桃蒲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核桃蒲壳种植香菇的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和管理、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山核桃蒲壳的香菇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19170香菇菌种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DB34/T2021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核桃蒲壳

山核桃果皮有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结构。外果皮由含叶绿体且排列紧密的薄壁组织层组成,

中果皮由复杂维管束网络结构组成,外果皮与中果皮共同组成山核桃蒲壳。

4基地选择和管理

基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358和NY/T2375的规定,并选择清洁卫生、地势高燥、场地开阔、排

灌方便的生产场地。

5生产技术

5.1品种的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特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

菌种质量应符合GB19170的规定。

1

DB34/T2416—2015

5.2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山核桃蒲壳50%、木屑33%、麸皮14%、硫酸镁1%、石膏1%、红糖1%;

配方二:山核桃蒲壳70%、木屑10%、麸皮17%、硫酸镁1%、石膏1%、红糖1%;

培养料应符合NY5099的要求,不应使用工业级硫酸镁。

5.3菌棒制作与管理

5.3.1拌料

原料与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含水量为55%,pH6.0~6.5。提倡使用拌料机械。

5.3.2装袋

培养料配制完成后,应及时装袋灭菌。栽培筒袋一般采用折角规格为15cm×长(52~58)cm×

厚0.005c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