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080-2021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
DB50/T 1080-2021 Public institution energy consumption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重庆大学
- 起草人:
- 光彩、向波、方立、丁勇、吕婕、张东林、刘学、何伟豪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1
CCSF10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080—2021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
2021-01-20发布2021-04-20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1080—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统计范围.............................................................................2
6能源消耗定额指标....................................................................3
6.1国家机关类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指标..............................................4
6.2教育类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指标..................................................5
6.3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指标..............................................6
6.4场馆类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指标..................................................7
7计算方法............................................................................7
附录A(规范性)能耗折算系数...........................................................9
I
DB50/T108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重庆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光彩、向波、方立、丁勇、吕婕、张东林、刘学、何伟豪。
II
DB50/T1080—2021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统计范围、能源消耗指标和计算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机关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场馆类等公共机构运行阶段的能耗定额及用能
管理,其他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32019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1151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JG/T358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示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机构publicinstitutions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质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来源:GB/T29149—2012,3.1]
3.2
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
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来源:GB/T2589—2008,3.5,有修改]
3.3
用能人数amountofenergyconsumer
一个自然年内,公共机构的日平均用能人数,包括在岗在编(注册)人员和各类编外工作人员。
3.4
人均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perperson
综合能耗(3.3)与用能人数的比值。
1
DB50/T1080—2021
3.5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perconstructionarea
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一个自然年内,除交通工具用能之外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
标准煤的总和与建筑面积的比值。
3.6
约束值constraintvalue
保障公共机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所允许的相关能耗指标上限值。
3.7
基准值benchmarkvalue
保障公共机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节能管理和技术措施后所能达到的相关能耗指
标基础水平。
3.8
引导值leadingvalue
保障公共机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取更加有效的节能管理措施后所能达到的相关能耗指标
期望目标值。
4基本要求
4.1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类型包括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
4.2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设定为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
4.3依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综合考量各地节能责任、节能潜力、节能能力、气候区域等因
素,将国家机关按照地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分类如下:
a)Ⅰ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
区、璧山区、江津区、长寿区、南川区、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万盛经济开发区、涪陵
区、铜梁区、荣昌区、大足区、潼南区。
b)Ⅱ区:黔江区、武隆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
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c)Ⅲ区:万州区、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梁平区、巫山县、巫溪县、开州
区、城口县。
4.4国家机关类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应按照下列规定分为A类或B类:
a)A类办公建筑:可通过开启外窗方式利用自然通风达到室内温度舒适要求,从而减少空调系
统运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的机关办公建筑;
b)B类办公建筑:因建筑功能、规模等限制或受建筑物所在周边环境的制约,不能通过开启外
窗方式利用自然通风,而需常年依靠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维持室内温湿度舒适要求的机关办
公建筑。
5统计范围
5.1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各种能源折算系数以实测低位热值为准。若无条件实测,计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可参照JG/T358中电热当量法的折算系数,折算为千瓦时(kWh);计量单位为标煤(kgce)
时,可参照GB/T2589中的折算系数,折算为标煤(kgce)。常用能源折算系数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
进行折算。
2
DB50/T1080—2021
5.2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统计种类应包括GB/T29149规定的能源计量种类,统计范围应包括煤炭、石
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电力、热力等公共机构所消耗的所有能源。下列情况的能耗,在可以实现单
独计量时,可不计入公共机构综合能耗中,否则计入。
a)应市政部门要求用于建筑外景照明用电;
b)通过公共机构的配电系统向各类电动交通工具提供的电力;
c)备案项目的基建用能及转供用能;
d)公共机构内对外出租区域等非自用部分用能;
e)国家机关类公共机构内集中设置的高能耗密度的信息机房、大型实验室等特定功能区域用能,
印刷厂、职工住宅等非办公区域用能;
f)教育类公共机构内的对外营业的宾馆、校办工厂、游泳池、健身中心、校办工厂等非教学、
科研、办公和学生生活区域用能;
g)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内职工住宅等非医疗功能区域用能;
5.3安装在公共机构内的太阳能光电、光热装置和风电装置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的能源,不计入公共机
构综合能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MZ/T 150-2020 行政区域界线数据交换格式 2020-03-24
- HJ 645-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2013-02-17
- HJ 656-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 2013-07-30
- HJ 655-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2013-07-30
-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3-02-17
- HJ643-2013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3-01-21
- HJ 65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013-07-30
- HJ 654-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013-07-30
- HJ 9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013-07-30
- HJ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