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559-2012 大菱鲆腹水病防治技术规程
DB13/T 1559-2012 DB13/T 1559-2012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habdocolysis (Guppy's Abdomen Diseas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20.30
B5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559—2012
大菱鲆腹水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2-07-03发布2012-07-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55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春光、安鑫龙、杨靖、杨敬辉、陈福杰、潘娟、阎莹、赵凤娇。
I
DB13/T1559—2012
大菱鲆腹水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菱鲆腹水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及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大菱鲆腹水病的诊断与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病原
病原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和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
3.1迟缓爱德华氏菌
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爱德华氏菌属(Edwardisella)。菌体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
具有周鞭毛,有运动力,大小(0.5~1.0)µm×(1.0~3.0)µm。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兼性厌氧,还原
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发育,菌落较小,25℃时培养24h后,形成直径1mm左右的灰白
色、有光泽的正圆形菌落。生长需要维生素和氨基酸。发育的温度为15~42℃,最适温度为28℃~37℃。
发育的pH为5.5~9.0。在食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FZ/T 12022-2024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色纺纱线 2024-07-05
- FZ/T 13006-2024 涤粘混纺本色布 2024-07-05
- FZ/T 63001-2024 缝纫线用涤纶本色纱线 2024-07-05
- FZ/T 13031-2024 竹浆粘胶纤维与涤纶混纺本色布 2024-07-05
- FZ/T 12036-2024 棉羊毛混纺色纺纱线 2024-07-05
- FZ/T 12008-2024 维纶本色纱线 2024-07-05
- FZ/T 13029-2024 棉竹节本色布 2024-07-05
- FZ/T 12041-2024 芳纶色纺纱线 2024-07-05
- FZ/T 13015-2024 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 2024-07-05
- FZ/T 12080-2024 棉包涤纶弹力丝氨纶双芯本色纱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