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13-2012 扫路机试验方法
DB11/T 313-2012 DB11/T 313-2012 Scraping machine test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5年08月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30.40
Q80
备案号:36082-2013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313—2012
代替DB11/T313-2005
扫路机试验方法
Testmethodofsweeper
2012-12-12发布2013-04-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313—201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试验条件...........................................................................2
4.1试验前准备.....................................................................2
4.2试验路面.......................................................................2
4.3垃圾试样技术要求...............................................................2
4.4气候条件.......................................................................2
5试验方法...........................................................................2
5.1基本参数测量与试验.............................................................3
5.1.1整机质量及轴载质量测量.....................................................3
5.1.2外形尺寸测量...............................................................3
5.1.3最小离地间隙测量...........................................................4
5.1.4轴距和轮距测量.............................................................4
5.1.5最小转弯通道圆直径测量.....................................................4
5.1.6制动性能试验...............................................................4
5.1.7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4
5.2专业性能测量与试验.............................................................4
5.2.1扫(吸)净率试验...........................................................4
5.2.2清扫宽度测量...............................................................6
5.2.3清扫能力试验...............................................................7
5.2.4清扫作业燃料消耗量试验.....................................................7
5.2.5卸料高度测量...............................................................7
5.2.6垃圾容器倾卸角测量.........................................................7
5.2.7水箱有效容积测量...........................................................7
5.3环保性能测量...................................................................8
5.3.1作业环境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量............................................8
5.3.2清扫部件附近区域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量....................................8
5.3.3除尘系统排风口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量......................................9
5.3.4驾驶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量............................................9
5.3.5驾驶室内噪声测量...........................................................9
5.3.6作业噪声测量...............................................................9
5.4可靠性试验.....................................................................9
5.4.1试验时间..................................................................10
5.4.2道路条件..................................................................10
I
DB11/T313—2012
5.4.3试验方法.................................................................10
5.4.4试验结论.................................................................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性能试验记录表.................................................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可靠性试验记录表...............................................19
附录C(资料性附录)故障分类.......................................................22
参考文献............................................................................24
II
DB11/T31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T313—2005《扫路机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DB11/T313—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扫路机(见3.1)、额定清扫宽度(见3.2)、额定清扫速度(见3.3),删除了术语
垃圾试样(见3.2,2005版第3章)和最小清扫半径(见3.3,2005版第3章),修改了术语路沿石(见
3.4)和“扫(吸)净率”(见3.5);
——增加了轻抛垃圾试样(见4.3.1)、颗粒垃圾试样(见4.3.2)的技术要求,删除了坡度路段(见
4.2.2中标号b),2005版第4章)、弧形路段(见4.2.2中标号c),2005版第4章)路面的技
术要求;
——删除了最高行驶速度测量(见6.1,2005版第6章)、转向试验(见6.2,2005版第6章);
——修改了最小转弯半径的参数名称及试验方法(见5.1.5);
——增加了轻抛垃圾扫(吸)净率试验方法(见5.2.1.1);
——增加了颗粒垃圾扫(吸)净率试验方法(见5.2.1.2);
——增加清扫宽度测量的试验方法(见5.2.2);
——修改了垃圾容器有效容积的参数名称和试验方法(见5.2.7);
——修改了作业环境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量(见5.3.1)的测量方法;
——修改了作业环境空气含尘浓度测量(见5.3.1)、清扫部件附近区域的扬尘测量(见5.3.2)、
除尘系统排风口气体含尘量测量(见5.3.3)、驾驶室内空气质量测量(见5.3.4)的参数名称;
——删除了盲区范围测量(见7.4.1,2005版第7章);
——修改了驾驶室内噪声测量方法(见5.3.5);
——删除了驾驶室内环境温度测量(见7.4.4,2005版第7章);
——删除了垃圾容器有效容积的测量(见7.7.3,2005版第7章);
——删除了废气排放测量(见7.9,2005版第7章);
——增加了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公式中n=0和n=1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见
5.4.4.1);
——删除了第9章试验报告(见2005版第9章);
——调整了附录B和附录C的次序(见附录B和附录C);
——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燕、吴文伟、张海兵、齐志强、崔宣、宋华旸、崔华胜、冯伟、舒广仁。
III
DB11/T313—2012
扫路机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扫路机检测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油、柴油为动力的扫路机性能的试验,其它动力形式的扫路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988复印纸
JB/T7303路面清扫车
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扫路机sweeper
用作清扫、收集和运输分散在路面上的垃圾尘土等污物的机械。
3.2
额定清扫宽度ratedsweepingwidth
扫路机标定的清扫作业能达到的最大有效作业面的宽度。
3.3
额定清扫速度ratedsweepingspeed
扫路机标定的清扫作业速度。
3.4
路沿石curbstone
设置在路面边缘,高出路面的条形石。
3.5
扫(吸)净率sweeping(sucking)efficiency
1
DB11/T313—2012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清除的路面垃圾的质量或数量占作业前路面垃圾的质量或数量的百分比。
4试验条件
4.1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扫路机应按照JB/T7303的相关规定进行磨合;
b)扫路机应加满冷却液、燃油、润滑油、作业用水。作业用水水面高度为设计规定的最大高度。
将各总成及作业装置调整到额定工作状态;
c)扫路机应随车附带使用说明书;
d)登记扫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记入附录A表A.1。
4.2试验路面
试验路面应选择平坦的沥青道路,路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路面表面应平整、无破损,路面应干燥、干净;
b)路面构造深度为0.35mm~0.50mm。路面构造深度按JTGE60规定的方法测量;
c)直线路段的有效长度为200m,纵向坡度不大于1‰;
d)直线路段的路面宽度不小于(额定清扫宽度+500)mm;
e)路边一侧应有路沿石,路沿石高出路面的高度不小于100mm。
4.3垃圾试样技术要求
4.3.1轻抛垃圾试样应满足以下要求:
a)试样由复印纸裁成;
b)试样规格为50mm×50mm;
c)复印纸的定量要求为70g/m2,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GB/T24988的要求。
4.3.2颗粒垃圾试样应满足以下要求:
a)试样由砾石组成;
b)粒度10mm~20mm。
4.3.3灰份垃圾试样应满足以下要求:
a)试样由粉土组成;
b)粒度不大于3mm;
c)含水率1.5%~4.5%。
4.4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并将检测结果记入附录A表A.2。
a)无雨(雪),气温不低于4℃,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0%;
b)风速小于2m/s。
5试验方法
2
DB11/T313—2012
5.1基本参数测量与试验
5.1.1整机质量及轴载质量测量
扫路机先从一个方向低速驶上称重仪器,依次测量整机质量、各轴载质量;然后调头,从相反方向
驶上称重仪器,依次测量整机质量、各轴载质量。测量整机质量、各轴载质量数据时,应不含驾驶员质
量。测量结果按式(1)、式(2)、式(3)计算整机质量和轴载质量,将计算结果记入附录A表A.3。
a)整机质量
G'+G"
G=00.....................................(1)
02
式中:
G0──整机质量(kg);
'"
G0、G0──从两个方向驶上称重仪器分别测得的整机质量(kg)。
b)轴载质量
G'+G"
G=0i0i.....................................(2)
0i2
式中:
G0i──第i轴轴载质量(kg);
'"
G0i、G0i──从两个方向驶上称重仪器分别测得的轴载质量(kg);
i──取1,2(为扫路机的轴数)。
c)轴载质量修正值
当轴载质量之和不等于整机质量时,以整机质量G0为基准,用各轴轴载质量之比例分配整机质量
G0,即:
G0i
G0i=´G0...................................(3)
G01+G02
式中:
G0i──第i轴轴载质量修正值(kg)。
5.1.2外形尺寸测量
扫路机外形尺寸应按以下方法测量:
a)以试验路面为Z基准平面,扫路机纵向对称平面为Y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Z的平面且过前轮
中心的平面为X基准平面;
b)测量平行于X基准平面并分别过扫路机前后最外端点,垂直于Y和Z的平面间的距离,将测量
结果记入附录A表A.4;
3
DB11/T313—2012
c)测量平行于Y基准平面并分别抵靠扫路机两最外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个Y平面间的距离,将测
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4;
d)测量扫路机最高点至Z基准平面的距离,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4。
5.1.3最小离地间隙测量
测量扫路机底盘刚性部件最低点与Z基准平面的距离。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4。
5.1.4轴距和轮距测量
扫路机轴距和轮距应按以下方法测量:
a)分别测量扫路机同一侧两车轮的中心点间的距离;
b)测量两前轮胎在Z基准平面上留下轨迹的中心线间的距离;
c)测量两后轮胎在Z基准平面上留下轨迹的中心线间的距离。
d)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4。
5.1.5最小转弯通道圆直径测量
扫路机最小转弯通道圆直径应按以下方法测量:
a)在扫路机机身上离转向中心最远点、最近点上方分别安装行驶轨迹显示装置;
b)扫路机低速行驶,转向盘向左转到极限位置保持不动,待车速保持稳定后起动显示装置,在地
面上显示出封闭的圆形轨迹后,关闭显示装置,将扫路机驶出轨迹外;
c)用钢卷尺测量各测点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测量时应向
左向右移动,读取最大值,取两个方向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d)扫路机左转和右转各测量一次,记录检测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5。
5.1.6制动性能试验
当扫路机车速达到表1规定的预定车速时,在车速稳定后踩下制动踏板至极限位置,测量制动初速
度、制动加速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往返方向各测量一次。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6。
表1预定车速
车辆类型预定车速(km/h)
采用汽车定型底盘30
最高车速≥20km/h
采用自制底盘20
最高车速<20km/h厂定最高车速
5.1.7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
扫路机以表1规定的稳定车速进入试验路段,匀速直线行驶500m,测量燃料消耗量,往返2次。每次
的试验结果与4次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将试验结果记入附录A表A.7。
5.2专业性能测量与试验
5.2.1扫(吸)净率试验
5.2.1.1轻抛垃圾扫(吸)净率试验
轻抛垃圾扫(吸)净率试验应遵循以下试验方法:
4
DB11/T313—2012
a)在试验路段上均匀布撒符合4.3.1条规定的试样,布撒总量为100片;
b)撒布区域的位置设置见图1;
c)扫路机在试验路段上以额定清扫速度完成清扫作业;
d)扫后捡拾路面残留试样;
e)按照式(4)计算扫路机清扫轻抛物的扫(吸)净率。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8。
图1轻抛垃圾、颗粒垃圾试样布撒区
N01N11
µ1=´100%..................................(4)
N01
式中:
µ1──扫(吸)净率;
N01──试样布撒总量(片);
N11──试样残留量(片)。
5.2.1.2颗粒垃圾扫(吸)净率试验
颗粒垃圾扫(吸)净率试验应遵循以下试验方法:
a)在试验路段上均匀布撒符合4.3.2条规定的试样,布撒量为100个;
b)撒布区域的位置设置见图1;
c)扫路机在试验路段上以额定清扫速度完成清扫作业;
d)扫后捡拾路面残留试样;
e)按照式(5)计算扫路机清扫轻抛物的扫(吸)净率。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8。
N02N12
µ2=´100%.................................(5)
N02
式中:
µ2──扫(吸)净率;
N02──试样布撒总量(个);
N12──试样残留量(个)。
5.2.1.3灰份垃圾扫(吸)净率试验
5
DB11/T313—2012
灰份垃圾扫(吸)净率试验应遵循以下试验方法:
a)在试验路段上布撒符合4.3.1条规定的试样,布撒量为(100±10)g/m2,布撒宽度应大于扫
路机的额定清扫宽度;
b)测量扫前路面的本底值,取样点位见图2。取样五处,即距起始点20m(向左)为第一处,依次
间隔40m为第二、三、四、五处,见图2,各取样一次,取样纵向尺寸为1m,横向尺寸小于被
测扫路机的额定清扫宽度100mm;
c)扫路机在试验路段上以额定清扫速度完成清扫作业;
d)测量扫后路面的垃圾量,取样点位见图2。取样五处,即距起始点20m(向右)为第一处,依次
间隔40m第二、三、四、五处,见图2,各取样一次,取样纵向尺寸为1m,横向尺寸小于被测
扫路机的额定清扫宽度100mm;
e)按照式(6)、(7)计算被检扫路机的扫(吸)净率。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8。
W0iW1i
µ3i=´100%..................................(6)
W0i
5
......................................(7)
µ3=åµ3i5
i=1
式中:
µ3──扫(吸)净率;
µ3i──第i点的扫(吸)净率;
W0i──扫前取样点的本底值(g/m2),i;
2
W1i──扫后取样点的灰份垃圾量(g/m);
i──取1,2…5。
图2灰份垃圾扫(吸)净率试验取样区设置图
5.2.2清扫宽度测量
6
DB11/T313—2012
扫路机在试验路段上以额定清扫速度完成清扫作业后,测量清扫宽度,测量五处。测量点位的设置
参照灰份垃圾扫(吸)净率试验的取样点。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9。
5.2.3清扫能力试验
测量扫路机清扫时间T,按公式(8)计算出扫路机的清扫能力。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10。
3600´S´W
F=....................................(8)
T
式中:
F──清扫能力(m2/h);
W──清扫宽度(m);
S──清扫距离(m);
T──清扫时间(s)。
5.2.4清扫作业燃料消耗量试验
扫路机在完成5.2.1试验时,测量扫路机的百公里油耗,按(9)计算出10000m2作业面积所消耗的燃
油量,按(10)计算出清扫作业单位时间所消耗的燃油量。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11。
Q
Q=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4352.1-1993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钨量 1993-05-12
- GB/T 14352.11-1993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铋量 1993-05-12
- GB/T 14399-1993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与X.25LAPB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 1993-05-11
- GB/T 14383-1993 锻钢制承插焊管件 1993-05-11
- GB/T 14352.10-1993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光度法测定砷量 1993-05-12
- GB/T 14400-1993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平衡类规程 交换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地址的决定/协商 1993-05-11
- GB/T 14397-1993 信息处理 DTE/DCE接口处起止式传输的信号质量 1993-05-11
- GB/T 6317-1993 带表卡尺 1993-05-03
- GB/T 14352.12-1993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量 1993-05-12
- GB/T 14398-1993 数据通信 使用V.24和X.24互换电路的DTE到DTE物理连接的接法 199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