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578-2022 电梯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

DB21/T 3578-2022 Elevator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578-2022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30
实施日期
2022-04-30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90

CCSQ78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578—2022

电梯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

2022-03-30发布2022-04-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57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和缩略语.......................................................................3

5系统架构及总体要求.................................................................3

6省级平台要求.......................................................................4

7企业平台要求.......................................................................5

8监测终端要求.......................................................................6

附录A(资料性)基础信息与格式......................................................10

附录B(规范性)运行信息与格式......................................................12

附录C(规范性)统计信息与格式......................................................15

附录D(规范性)事件信息与格式......................................................16

附录E(规范性)故障信息与格式......................................................17

附录F(规范性)应急处置信息与格式..................................................18

附录G(规范性)监测终端的信息与格式................................................19

附录H(资料性)加速度曲线信息与格式................................................20

附录I(规范性)维保信息与格式......................................................21

附录J(规范性)部件管理信息与格式..................................................23

附录K(规范性)数据字典代码表......................................................24

附录L(规范性)监测终端分级要求....................................................36

附录M(规范性)运行质量评价........................................................39

附录N(规范性)评价指标计算公式....................................................43

I

DB21/T357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市场监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辽宁华盾安全技术有限责任

公司、辽宁长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锦州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先一、宋新军、李华楠、白文超、郑琦婧、牛秀梅、孟恺、张新法、肖鹏、

文武、傅鑫、张涛、朱哲、阎石、阎雪姣、李洪江、王子正、丁剑、田奇。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有关单位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和联系电话: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55号),

024-96315-1-3218。

文件起草单位和联系电话: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沈阳市和平区永安

北路8号),024-23844023。

II

DB21/T3578—2022

电梯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含自动扶梯和自动行人道)物联网的系统架构和总体要求、省级平台要求、企

业平台要求、监测终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梯物联网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GB/T14048.1-201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5127-2008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双扭线多点互连

GB/T16895.21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17799.1-2017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

GB/T17799.3-2012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GB/T19638.1-2014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2351(所有部分)识别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邻近式卡

GB/T24476-201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的技术规范

GB/T24807-2009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发射

GB/T24808-2009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抗扰度

GB/T38656-2020特种设备物联网系统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GB/T38632信息安全技术智能音视频采集设备应用安全要求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含1、2、3号修改单)

TSGT7002-201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含1、2、3号修改单)

TSGT7003-201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防爆电梯(含1、2、3号修改单)

TSGT7004-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含1、2、3号修改单)

TSG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含1、2、3号修改单)

3术语和定义

1

DB21/T3578—2022

GB/T24476和GB/T7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梯类设备elevatorinstallation

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

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3.2

事件event

设计中预计的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状态变化。

[来源:GB/T24476定义3.5]

3.3

困人peopletrapped

由于电梯故障或事件的原因导致乘客被困在轿厢内的现象。

3.4

企业平台enterprisesplatform

由企业建立的基于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系统,监测电梯实时状态,用于快速处置电梯的故障、

事件及报警,并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3.5

省级平台provinceplatform

以保障公共安全为目的的所设立的对电梯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省级应用系统,通过企业平台接受或

者查询本文件规定的数据信息。

3.6

监测终端monitoringterminal

协议转换装置、外加传感器、采集传输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轿厢内加装的显示装置的统称。监测

终端可以集成在电梯中。

3.7

在线online

监测终端可正常采集数据,且可以与企业平台正常通信并把数据送到企业平台的状态。

3.8

在线率onlinerate

某一统计范围内,某一时刻,在线的监测终端数量与该统计范围内监测终端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

3.9

可用度availablerate

监测终端或企业平台,在统计时段内,在线运行的总时长与统计时段总时长的百分比。

3.10

标识编码identificationcode

能够唯一识别电梯产品的身份符号。

3.11

电子标签electroniclable

用于物体或物品标识、具有信息存储功能、能接收读写器的电磁场调制信号,并返回响应信号的数

据载体。

3.12

追溯retrospect

通过记录和标识,追踪电梯产品在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特定阶段状态属性等信息的活动。

2

DB21/T3578—2022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1

BACnet

BuildingAutomationandControlnetworking,建筑自动化与控制网络。

4.2

MTPP

Monitoringterminalplatformprotocol,监测终端平台协议,监测终端与企业平台通讯协议。

4.3

RS-485

RS(RecommendedStandard)代表推荐标准,485是标识号,一种串行通信接口。

4.4

RESTfulWebAPI

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Web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含状态传输的互

联网服务应用编程接口。

5系统架构及总体要求

5.1系统架构

电梯物联网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省级平台、企业平台和监测终端,见图1。

省级平台

业务应用平台

数据汇聚中心

RESTfulWebAPI

企业平台A企业平台X

业务应用业务应用

数据汇聚节点数据汇聚节点

监测终端监测终端监测终端监测终端

A1AmX1Xn

电梯A1电梯Am电梯X1电梯Xn

注:图中A、X及下标m和n均表示任意自然数。

图1系统架构图

3

DB21/T3578—2022

5.2基本要求

5.2.1一台电梯只能通过一个企业平台接入省级平台。

5.2.2系统设计应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省级平台和企业平台之间数据资源共享及互联互通。

5.2.3应有专人或维护部门进行系统的技术维护,维护工作至少包括:业务数据定期更新,重要数据

更新,数据整理和备份等。

5.2.4系统发生故障时,不应影响平台的基础数据的可靠性。

5.2.5系统应适应数据存储的需求,具有查询和检索能力,对电梯的故障、事件、报警信息、处置信

息永久存储。

5.3安全要求

5.3.1平台供电系统应采用GB50052规定的二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电源供电方式。

5.3.2平台配电系统应符合GB50054规定的三级防雷要求。

5.3.3平台应具有应用安全保障机制,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并跟踪用户的操作,进行安全审

查。

5.3.4网络安全应满足GB/T22239、GB/T22240的要求。

5.4追溯要求

5.4.1系统应具有可追溯性,通过唯一标识编码识别电梯类设备整机或部件,标识编码应符合以下要

求:

a)标识编码应可被专用设备和人眼识读;

b)标识编码的载体应选择二维码或电子标签等;

c)标识编码采用电子标签时,应符合GB/T22351的要求;

d)标识编码应采用耐用材料制成。

5.4.2追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a)电梯维保单位信息资料,包括变更、修改的记录;

b)电梯使用单位信息资料,包括变更、修改的记录;

c)电梯安装、维保、修理、改造、检验、检测等记录。

5.5数据信息与格式要求

5.5.1基础信息与格式参见附录A。

5.5.2运行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B。

5.5.3统计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C。

5.5.4事件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D。

5.5.5故障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E。

5.5.6应急处置件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F。

5.5.7物联网设备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G。

5.5.8加速度曲线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H。

5.5.9维保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I。

5.5.10部件管理信息与格式应符合附录J。

5.5.11数据字典代码要求应符合附录K。

5.5.12监测终端分级分级要求应符合附录L。

6省级平台要求

4

DB21/T3578—2022

6.1性能要求

6.1.1接入省级平台的数据汇聚节点的用户,允许并发用户应不少于1万个。

6.1.2省级平台的数据汇聚节点对简单事务查询的平均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s,对复杂事务查询的平均

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0s。

6.1.3省级平台的可用度应大于99.9%。

6.2安全要求

6.2.1省级平台发生故障时,不应影响数据安全和企业平台的数据安全。

6.2.2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数据、重

要业务数据、重要审计数据、重要配置数据、重要视频数据和重要个人信息等;

6.2.3不得未授权访问和非法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6.3功能要求

6.3.1省级平台可接受国家级特种设备物联网服务系统平台的访问,提供本文件规定的基础信息,数

据交换满足GB/T38656-2020中6的要求。

6.3.2省级平台可以接受企业平台的访问,提供本文件规定的基础信息及维保的查询。

6.3.3省级平台可通过运用数据汇聚中心的数据为市场主体提供电梯运行监管相关的公共业务服务,

主要包括电梯监管应用、救援应用、公共应用服务功能。

6.3.4省级平台提供多种用户权限,满足各地市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用户使用需求。

6.3.5省级平台应能实现电梯运行质量评价,见附录M。

7企业平台要求

7.1性能要求

7.1.1接入企业平台的数据汇聚节点的用户,允许并发用户应不少于100个。

7.1.2企业平台的数据汇聚节点对简单事务查询的平均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s,对复杂事务查询的平均

响应时间应不大于5s。

7.1.3企业平台的可用度应大于99.9%。

7.2功能要求

7.2.1基本要求

7.2.1.1对电梯基础信息进行管理。

7.2.1.2对监测终端进行管理,包括停用、启用、远程升级等功能。

7.2.1.3接收电梯报警、故障、事件信息并处置。

7.2.1.4接收乘客通过监测终端的报警、请求救援的音视频信息并处置。

7.2.1.5应优先处置报警、困人信号及语音报警信号。

7.2.1.6实时向省级平台报送接入电梯的故障、救援和维保统计情况。

7.2.1.7接收省级平台的访问,提供本文件规定的电梯基础信息、维保和监测信息、实时运行状态数

据。

7.2.1.8宜提供图像系统供省级平台访问、调阅电梯救援、维保、故障、维修的图像记录。

7.2.1.9宜提供加速度曲线数据,供省级平台调取。

7.2.1.10提供无纸化维保服务和按需维保服务。

5

DB21/T3578—2022

7.2.1.11提供电梯及零部件保养、修理、改造的追溯。

7.2.1.12提供电梯和电梯零部件风险预警服务。

7.2.1.13通过运用数据汇聚节点的数据为公众、电梯维保单位提供相应的服务。

7.2.2数据通信

7.2.2.1企业平台接受省级平台的访问,提供本文件规定的信息。

7.2.2.2企业平台通过访问省级平台,查询本文件规定的电梯基础信息(见附录A)及维保信息(见

附录I)。

7.2.2.3企业平台与省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应采用RESTfulWebAPI。

7.2.2.4企业平台应对基础信息及维保信息进行维护。

7.2.2.5企业平台接收接入该企业平台的电梯的故障、事件、报警信息和本文件规定的监测数据信息。

7.2.2.6企业平台及时监测电梯的在线状态,并且提供电梯的在线率、可用度。

7.2.2.7企业平台与省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存储应有安全策略,如:对数据进行加密、对数据的

远程读取有权限管理等。

8监测终端要求

8.1基本要求

8.1.1监测终端不应影响电梯类设备的正常运行。

8.1.2监测终端设置符合GB/T15127-2008规定的RS-485公共输出端口,输出数据应符合本文件的

规定,不接受任何外部对电梯的控制指令。

8.1.3对于非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监测终端,其电源应取自电梯主开关的前端。

8.1.4当采用外加的传感器时,应与电梯本身的电气线路无任何连接;外加的传感器不应影响电梯原

有的功能及运行安全;外加的传感器应符合该电梯应用场合对传感器的要求(如消防电梯、防爆电梯等)。

8.1.5电梯实时运行状态信息、统计信息和故障、事件、报警记录的时间和日期应以企业平台为基准,

监测终端的内部时钟应定期与企业平台的时钟进行同步。

8.1.6监测终端应配备备用电源,在电梯电源断电的情况下,监测终端应将电梯断电前的状态进行存

储和发送,同时应保证图像采集装置(如有)工作至少1h。

8.1.7电梯的故障、事件、报警信息应实时向企业平台发送,发出信息时间不大于1s。

8.1.8电梯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和统计信息仅接受企业平台的查询,实时运行状态信息的发送间隔不

大于1s。

8.1.9监测终端至少应保存最近100条记录,所存储的记录应包括中附录D所列电梯的故障、事件、

报警信息及其发生的时间和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

8.1.10监测终端与企业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应有安全策略,对数据进行加密,对数据的远程读

取应有权限管理等。

8.1.11监测终端采用电信通信装置时,应符合国家对电信通信装置的相关规定,如通信单元等须取得

进网许可证、CCC认证等。

8.1.12监测终端应实现感知、采集、处理、传输电梯运行监测数据。

8.2安全要求

8.2.1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当电源极性反接的时候,除熔断器外(允许更换烧坏的熔断器)不应有其他电气故障。

6

DB21/T3578—2022

8.2.2电源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监测终端的电源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当输出出现短路时,监测终端应能自动关闭电源输出。当短

路故障解除后,输出电源应能自动恢复或者断电重启后恢复,不应有其他电气故障。

8.2.3阻燃

非金属外壳的设备,其壳体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5s,不应助燃和自燃。

8.2.4外壳电击防护

8.2.4.1保护措施应满足GB/T16895.21的要求。如果金属外壳上没有标记清楚地表明其包含可能引

起触电危险的电气设备,监测终端的外壳上应设置具有GB/T5465.2—2008中图形符号5036的警告标

志,该警告标志应在外壳的门或盖上清晰可见。

8.2.4.2残余电压的保护应满足GB/T5226.1-2019中6.2.4的要求。

8.2.4.3附加防护应满足GB/T7588.1-2020中5.10.1.2及GB16899-2011中5.11.1.3的要求。

8.2.5输入电源的端子

应满足GB/T5226.1-2019中5.1和5.2的要求。

8.2.6功率标识要求

监测终端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应在产品铭牌及产品技术文件中明示,功率单位为瓦(W)。

8.2.7电源线要求

监测终端如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引出线必须使用三芯电源线,其中地线必须与电梯的保护接地端连

接牢固,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5Ω,并应能承受19.6N的拉力作用60s不损伤和脱落。监测终端需要直

流电源,供电低压小于30V的电源适配器,需要符合国家3C标准要求。

8.2.8绝缘电阻

交流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应不小于100MΩ,湿热

条件下应不小于10MΩ。

8.2.9抗电强度

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承受表1规定的45Hz~65Hz交流电压或相当

于交流峰值的直流电压历时1min的抗电强度试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表1抗电强度要求

额定电压(V)试验电压(kV)

直流或正弦交流有效值交流峰值或合成电压交流或直流电压

0~600~85交流0.5或直流0.7

61~12586~176交流1.0或直流1.4

126~250177~354交流1.5或直流2.1

8.2.10泄漏电流

7

DB21/T3578—2022

应不大于5mA(AC峰值)。

8.2.11电气配线要求

电气配线应满足GB/T7588.1-2020中5.10.6及GB16899-2011中5.11.5的要求。

8.2.12电磁兼容要求

8.2.12.1当监测终端独立于电梯控制装置而加装时,其电磁兼容要求:抗扰度应满足GB/T17799.1

的要求;发射应满足GB/T17799.3的要求。

8.2.12.2当监测终端集成于电梯控制装置内时,其电磁兼容要求:发射要求应满足GB/T24807的要

求,抗扰度要求应满足GB/T24808的要求。

8.2.13环境适应性通用要求

8.2.13.1在爆炸性气体、可燃性粉尘、腐蚀性气体、高温、低温、高湿等特殊环境下运行的监测终端

及传感器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采取防护措施。使用环境污染等级应不大于GB/T14048.1规定的3级。

8.2.13.2在以下环境下应正常工作:

a)温度在-5℃~50℃;

b)空气相对湿度值不大于90%,若可能在电气设备上产生凝露,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c)标注电压的±7%。

8.3接口要求

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接口,同时该接口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

a)监测终端管理接口,便于监测终端参数的设置和查看;

b)电源输入接口;

c)音视频输入接口(可选);

d)开关机控制;

e)存储单元接口(可选);

f)符合RS-485串行接口,用于以BACnet协议输出电梯状态信息(可选);

g)通讯模块或SIM卡接口;

h)天线接口或网络接口。

8.4功能要求

8.4.1监测终端应有如下功能:

a)网络通信:用于与平台进行数据通信;

b)数据采集:用于采集电梯运行监测数据;

c)数据存储:用于将从电梯控制装置和/或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按照要求进行存储;

d)监测终端管理:用于实现查看监测终端的工作状况,修改参数,查看和提取监测终端存储的

数据;

e)备用电源:用于在外部电源停止供电后,支撑监测终端继续运行的电源;

f)轿厢内视频采集功能:用于记录电梯轿厢内视频;

g)RS485公共输出接口:用于监测终端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

h)语音安抚装置:当困人或报警时,可以播放指定内容,可以使轿厢内人员与外界人员实现语

音对讲或通话。

8.4.2监测终端用传感器应满足GB/T7588.1-2020中5.10以及GB16899-2011中5.11的要求,传感

8

DB21/T3578—2022

器应明示所执行的标准以及相应的出厂合格证。

8.4.3图像采集装置(如有)宜有如下功能:

a)对于电梯轿厢内相关图像信息的现场采集应覆盖开关门、轿内登记指令、楼层显示信息及不

少于80%地板面积区域;对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图像信息的现场采集应覆盖出口和入口

区域。

b)当采用智能音视频采集设备时,其安全性应符合GB/T38632的要求。

c)图像采集装置应在轿厢内的相应位置设置提示标识,标识应醒目。

d)图像采集装置应采用数字压缩方式记录视音频信号,其功能应至少包括:

1)标识信息和时间(标识信息至少包括“电梯编号”、“时间”);

2)网络传输;

3)可拆卸存储介质;

4)远程查看图像信息(仅在报警和困人时)。

e)采集的图像宜采用MPEG-4视频编码格式进行图像存储;

f)存储空间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本地存储应至少包含正常运行时的图像,本地存储时间应

不少于20天;

2)对于电梯,本地存储时间应不少于20天;

3)本地存储应至少包含电梯发生报警或困人(如有)时的图像,该图像为发生报警或困人

前2分钟至解困完成后2分钟,总时长不超过2h,同时该图像应存储于电梯物联网企业

应用平台。

g)存储的图像应保证具有不小于352×288的图像分辨率,动态图像存储帧率不低于15帧/s;

h)应有对图像文件防篡改或确保文件完整性的相关保护措施;

i)采集的图像在电梯救援、维保、故障、维修等事件期间的视频上传至企业平台。

8.4.4备用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监测终端应配备备用电源,在其正常供电电源断电的情况下,应保证能正常工作至少1h;

b)备用电源如果采用铅酸蓄电池,则应满足GB/T19638.1的要求;如果采用锂离子蓄电池,则

应满足JB/T11137的要求;

c)监测终端应配备对备用电源电压自动监测的装置,当电压低于规定的阈值时自动报警,并通

过指示灯提示;

d)备用电源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如超出有效期,应及时更换。

8.5分级要求

根据电梯使用需求,电梯物联网系统的监测终端可采用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等级设置,一级为最低

等级。不同等级对应的上传数据信息要求见规范性附录L,各等级内容如下:

a)初级为基本要求,可以满足电梯实时监测、无纸化维保、困人处置等的有效追溯;

b)中级为初级的扩展要求,在初级基础上满足按需维保、智慧监管服务需求;

c)高级为初级和中级的扩展要求,满足电梯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大数据分析等需求。

9

DB21/T3578—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基础信息与格式

A.1基础信息与格式见表A.1。

表A.1基础信息与格式表

属性标识符定义数据范围/单位/示例

电梯标识编码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唯一识别电梯产品的身份符号字符串

电梯出厂编号电梯出厂时由电梯制造商给出的整机编号字符串

由电梯制造单位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固定式压力

设备代码字符串,17/18/20位字符

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制定的编码

3110:曳引驱动乘客电梯

电梯按照其基本属性对应的分类所列代码进行编码,编码见《特

电梯品种3310:自动扶梯

种设备目录》

3420:消防员电梯

电梯型号由电梯制造商定义的产品型号

电梯维保单位电梯维保单位的名称

电梯维保单位统一社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

会信用代码

电梯使用单位电梯使用单位的名称

电梯使用单位统一社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

会信用代码

电梯制造商电梯制造商的名称

电梯代理商进口电梯在中国境内的代理机构(如有)

制造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18位字符

用代码

电梯出厂日期电梯产品合格证上标示的日期YYYY.MM.DD

电梯安装单位电梯安装单位的名称

电梯安装日期电梯的监督检验报告上的检验日期YYYY.MM.DD

层站数电梯物理层站门数层/站/门

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m/s

电梯

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载重量kg

显示楼层电梯的物理楼层在轿厢内的显示楼层字符串

名义速度由制造商设计确定的,自动扶梯的梯级在空载情况下的运行速度m/s

提升高度自动扶梯进出口两楼层板之间的垂直距离m

自动

倾斜角梯级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度

扶梯

对于自动扶梯设定的一个理论上的宽度值,一般指自动扶梯梯级

名义宽度m

安装后横向测量的踏面长度

10

DB21/T3578—2022

表A.1基础信息与格式表(续)

属性标识符定义数据范围/单位/示例

由制造商设计确定的,自动人行道的梯级在空载情况下的运行速

名义速度m/s

自动

使用区段长度指沿自动人行道梯路方向,从桁架首端至末端之间的折线距离m

人行

倾斜角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度

对于自动人行道设定的一个理论上的宽度值,一般指自动人行道

名义宽度m

踏板安装后横向测量的踏面长度

A.2部件信息与格式见表A.2。

表A.2部件信息与格式表

属性标识符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