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卫生) 262-2014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导则
GBZ/T(卫生) 262-2014 Guidelines of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after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mergency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后对心理应激人员的紧急援助。
发布历史
-
2014年10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 起草人:
- 鲁华玉、叶常青、胜利、陈肖华、吕秋云、杨征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GBZT2622014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导则
Guidelinesofscholoicalassistanceafternuclearandradioloicalemerenc
pygggy
ㅤㅤㅤㅤ
2014-10-13发布201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GBZT2622014
目次
前言…………………………Ⅰ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心理救助准备阶段的安排………………2
6对公众的心理救助………………………3
7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心理救助……………3
8对受照射人员的心理辅导………………4
()……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可能需要心理救助的对象5
参考文献………………………6
ㅤㅤㅤㅤ
/—
GBZT2622014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导则。
本标准适用于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后对心理应激人员的紧急援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ㅤㅤㅤㅤ
nuclearandradioloicalemerenc
ggy
。、、、
核突发事件和辐射突发事件的统称人为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核设施核装置核武器核材料
,,
发生涉及核反应的意外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放射源发生涉及辐射照射的意外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
、、,。
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3.2
心理救助scholoicalassistance
pyg
运用心理学,
理论和技术及相关资源对受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人员提供紧急心理
。,。
救护和帮助是减轻或消除心理伤害促进身心康复的紧急应对措施
3.3
社会支持系统socialsuortsstem
ppy
社会关系网socialconnectionnetwork
,、
能够向遭遇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受害者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和帮助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包括亲属
、、。
朋友同乡同事和社会团体等
3.4
重点人群focusrous
gp
由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引起心理影响的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群体。
3.5
急性应激障碍;
acutestressdisordersASD
急性应激反应acutestressreaction
。,
异乎寻常的躯体或心理应激引起的一过性障碍当事人没有明显的精神障碍通常几小时或几天
。。
就可平息个体的易感性和应对能力与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关
1
/—
GBZT2622014
4总则
4.1心理救助基本原则
,;
4.1.1心理救助是应急救援及其医学救援工作的组成部分应与整体救援部署相协调应派出专业熟
练及经过培训的人员从事现场心理救助。
、。
4.1.2应采用支持性综合性的心理救助技术进行救助在救助过程中避免求助者再次受到心理
创伤。
,,。
4.1.3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尊重求助者人格和情感严格保护求助者个人信息和隐私
4.2心理救助基本技术方法
4.2.1与求助者建立相互信任和良好合作的关系。
,。
4.2.2安抚和引导情绪激动的或有精神障碍的求助者使其心理恢复平静
,。
4.2.3协助求助者使他们倾诉此时此刻的忧虑和需求
,。
4.2.4向求助者提供有关援助信息使其能尽快获得帮助
。
4.2.5帮助和指导求助者学习有关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应对方法了解求助者在突发事件前的心
。,、,。
理健康状况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减缓核和辐射突发事件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心理重建
,,
4.2.6如果通常的心理救助措施不能帮助情绪严重异常的求助者稳定情绪应分析其原因调整救助
,。
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
4.2.7引导求助者逐步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因突发事件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协助解决求助
,。ㅤㅤㅤㅤ
者面临的实际困难但不应承诺办不到的事情
,、、。
4.2.8注意重点人群的心理反应防止自杀自伤攻击他人等过激行为
,、
4.2.9将救助者本人的联系方式告知求助者帮助其在需要和适当的时候与救助者或其他救援组织
、。
当地医疗机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等建立联系
5心理救助准备阶段的安排
5.1救助队伍的组成
、,
5.1.1由精神科医师心理医师及其他心理卫生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组成专业救助队伍单独组队或
,。
编入其他医疗救助队伍承担心理救助工作
5.1.2必要时吸收非专业志愿者协助或参与救助工作。
,,
5.1.3承担心理救助任务的专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应具有胜任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的
,定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知识。
专业技能并具备一
5.2判断核和辐射突发事件所致的心理后果
。
估计需要心理救助对象的数量及其分布不同类型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可能需要心理救助的对象
参见附录A。
5.3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工作的准备
,,,
5.3.1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及处理特定问题的预案针对不同的人群尤其是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救助
计划。
,
5.3.2制定公众心理信息交流计划尤其是对大型核设施周围地区的公众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特殊人
2
/—
GBZT2622014
(、)。。、,
群应急救援人员政府责任人员准备宣传资料通过印刷品影像制品等不同方式由主管部门向
公众提供心理救助相关信息。
、、、、、
5.3.3可向医护人员应急响应人员政府责任人员中小学教员心理工作者当地媒体等不同职业人
。,。
员提供辐射防护和心理卫生等综合性科普资料必要时可通过他们向公众宣传普及
5.3.4可适时安排具有放射医学或放射防护专业知识的专家以不同方式回答公众共同关心的心理
问题。
,,。
5.3.5在采取辐射防护措施时应做出合理安排避免父母与其年幼的子女分离在上学时间发生核
,。,。
和辐射突发事件时父母应知道从哪里可将在上学的子女接回照顾好老人避免其离家走失
5.4心理救助人员要适应应急响应工作的需要
,,
心理救助人员除做好本身专业技能准备外还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适应突发事件现场心理救助
工作的需要。
6对公众的心理救助
6.1决策人员应考虑到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心理效应问题。
,:
6.2在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阶段可按以下个方面做好对公众的心理救助
8
),;
a应急指挥人员在执行应急计划时应避免作出导致家庭分离的防护行动决定
)由专业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救助;
b
),,,
c在辐射监测和撤离中心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并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以消除或减轻公众的
焦虑;
ㅤㅤㅤㅤ
)指导无外伤并行动自如的受放射性污染人员到指定地点自行去除体表污染;
d
),;
e关注有明显心理应激的人员及时给予疏导和相应的心理救助
),;
f关注孕妇的精神健康尽量为其提供医学咨询
),、;
通过权威媒体统一发布突发事件灾情和救援相关信息避免矛盾信息传播误导公众
g
),。
h在预计或监测到辐射水平未超过国家标准时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
6.3应急阶段中止后应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把社区公益活动纳入为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活动的内容;
a
),,;
b对有持续应激反应的人员应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公益服务活动讨论他们关心的问题
),,
c引导求助者接受和适应突发事件后出现的情况疏导家庭成员尽快适应新的变化发挥家庭
“”;
安全岛和避风港的作用
),
d为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后续工作的人员提供心理减压服务必要时为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
。。
帮助提醒应急后续工作人员以后通过常规体格检查观察自身的健康状况
7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心理救助
。
7.1应急响应人员的心理救助是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工作的组成部分应急响应救援队伍应配备负责
观察和调整队伍成员情绪的心理工作人员。
,。,
7.2出现应激反应现象应及时寻找引起应激的原因并予以解决对出现急性应激障碍的人员及时
给予心理救助。
,:
7.3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应急响应人员的心理压力
),,、、
a应急响应人员参与应急响应任务前应安排好自身及家庭的事情以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对
待肩负的任务。
3
/—
GBZT2622014
),。,
b举办心理知识讲座提供个人心理卫生辅导等对反应过于强烈及精神障碍者应给予以恰当
的医学处理。
)。,
c鼓励应急响应人员相互交流组织指挥人员应从多方面关心每一位应急响应成员在应急响
,。
应过程中尽量保持应急指挥人员与应急响应人员的沟通顺畅
),,
d组织足够的人力参与应急响应任务必要时可轮班工作保障应急响应人员有足够的休息
时间。
),
e应向应急响应人员说明任务的艰巨和危险性介绍辐射防护方法和必须遵守的辐射污染控制
。,。
程序根据需要应配备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和个人辐射监测器材应急响应人员受照
剂量的控制应按GB18871规定执行。
),。
f工作交接班或接受新任务时应分别向承担任务者简述当时的应急形势
8对受照射人员的心理辅导
8.1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
a向受照射者讲述辐射的性质危害特点及其应对方法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
)引导受照者以平和与平常心态对待心理救助及其他医学处理措施;
b
),,
c对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的受照人员有针对性地给予耐心和细致的心理支持引导其用各种方
式自我减压;
),,
d对受照者的痛苦应给予理解和同情以亲朋好友的角色与其进行沟通鼓励其积极配合心理救
,;
助树立恢复健康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ㅤㅤㅤㅤ
),。
e鼓励受照者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开展舒缓紧张情绪的活动
8.2应激晤谈
应激晤谈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
a可按不同人群分组以数人组成小组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集体辅导一般由有经验的心理卫
生工作人员带领和进行工作;
)、、,、、,
b引导受照射者以交流倾诉宣泄的方式诉说受照射事件当时所在所见所闻和所为以及事
件前后的感受和体验;
),()
c采用适当的解释和辅导等心理救助技术帮助受照射者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
体验。
8.3治疗性救助
,、、;
对心理应激严重的受照人员可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和措施其
,用药物治疗。
中有部分人员可能需要使
4
/—
GBZT2622014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不同类型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可能需要心理救助的对象
不同类型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可能需要心理救助的对象见表A.1。
表A.1不同类型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可能需要心理救助的对象
是否需要心理救助
突发事件类型
受照射者公众应急响应人员
(、)
反应堆动力堆研究堆核事故是是是
临界事故是是是
危险放射源丢失或被窃是是是
涉及放射性物质运输的事故是是是
核动力卫星返回是是是
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室事故是否是
使用或误用工业危险放射源是/a是
是否
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不当使用是否是
涉及放射性物质的蓄意行为是是是
ㅤㅤㅤㅤ
a
根据事件情况而定。
5
/—
GBZT2622014
参考文献
[]—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
1GBZ1132006.
[]/—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2GBZT1702006.
[]()———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或放射应急医学响应通用程序和共同倡议中
3IAEA.IAEAWHO.
,:,
国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译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
.2007.
[],[]
美国国立儿童创伤应激中心美国国立中心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版美中心
4PTSD.M.2.
,:,
理治疗研究院译太原希望出版社
.2008.
[],[]:,
陈竹舟叶常青核与辐射防护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5.M.2011.
[]科工二司[]号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应急准备与响应,年月日
62003147.2003221.
[][]:,
刘新民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救助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M.2008.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
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M.2006.
[],社区心理援助手册[]:,
王文忠王世卿灾后北京科学出版社
9.M.2009.
[],[]:,
王谦陈文亮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应急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0.M.2009.
[]卫应急发〔〕号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年月日
112009101.20091015.
[],,[]:,
邢家骝王桂林罗卫东等辐射事故临床医学处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2.M.2006.
[],[]:,
叶常青徐卸古核生化突发事件心理效应及其应对北京科学出版社
13.M.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年月日
1469.2007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年月日
15.2008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灾后不同人群心理卫生服务技术指导原则,年月日
16.200873.
ㅤㅤㅤㅤ
[]中华医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分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
17.G2010.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版济南
18M.3.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845-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韭菜 2002-11-12
- DB62/T 840-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南瓜 2002-11-12
- DB62/T 844-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蒜苗 2002-11-12
- DB62/T 847-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豇豆 2002-11-12
- DB62/T 843-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洋葱 2002-11-12
- DB62/T 835-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茄子 2002-11-12
- DB62/T 836-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番茄 2002-11-12
- DB62/T 849-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芫荽 2002-11-12
- DB62/T 852-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茼蒿 2002-11-12
- DB62/T 851-2002 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油麦菜 20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