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EA 40003-2024 电推进离子能量分布测量装置校准规范
T/BEA 40003-2024 The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EA 40003-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07-25
实施日期
2024-08-0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北京电子仪器行业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推进离子能量分布测量装置的校准,对其他类型的离子能量分布测量装置可参照本规范;
主要技术内容: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推进离子能量分布测量装置的校准,对其他类型的离子能量分布测量装置可参照本规范。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规范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术语和定义3.1.阻滞势分析仪探针Retarding potential analyzer(RPA) probe阻滞势分析仪探针是电推进离子能量分布测量装置的必要配件,与电推力器的等离子体直接接触,探针主要由栅极、收集极和屏蔽壳组成,栅极由外到内包括入口栅极、抑制极、扫描极和二级抑制极。3.2.抑制极Suppressor抑制极栅极在测量时施加负偏压,用于排斥等离子体中的电子。3.3.扫描极Scanning pole扫描极输出的电压,用于筛选离子,只有能量电荷比高于扫描极阈值电压的离子能够到达收集极。3.4.二级抑制极Secondary Suppressor二级抑制极测量时施加的负偏压,用于排斥高能离子碰撞产生的二次电子。3.5.收集极Collector收集极用于采集通过栅极的离子获得电流信号。4.概述电推进离子能量分布是推力器羽流等离子体离子重要特性,可以间接反映推力器比冲等基本性能,电推进离子能量分布测量装置主要由阻滞势分析仪(retarding potential analyzer,RPA)和RPA探针组成。5.计量特性5.1.抑制极电压5.1.1.输出电压范围抑制极电压输出电压范围为-15V~-30V。5.1.2.输出电压稳定度抑制极电压输出电压稳定度:U1S≤±2%。5.2.扫描电压5.2.1.扫描电压范围扫描极输出的扫描电压范围为(0~1500)V。5.2.2.输出电压准确度扫描极输出电压准确度:us≤±1%。5.3.二级抑制极电压5.3.1.输出电压范围二级抑制极电压输出电压范围:-15V~-30V。5.3.2.输出电压稳定度二级抑制极电压输出电压稳定度:U2S≤±2%。5.4.离子电流Ion current收集极采集的电流值。5.4.1.电流准确度采集极收集的电流误差应小于0.5%。5.5.探针尺寸5.5.1.栅极孔径栅极孔径应与标准孔径的偏离小于0.1mm。5.5.2.栅极间距抑制极与扫描极的间距与标准
发布历史
-
2023年03月
-
2024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 起草人:
- 贾军伟、董学江、王青青、常猛、武宇婧、郎昊、张美玉、朱振良、田虎林、姜玲玲、李耀、翟一凡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3226.2-2011 轮胎成型机头 第2部分:涨缩式机头 2011-12-20
- JB/T 6100-2011 电磁皮带轮 技术条件 2011-05-18
- HG/T 3814-2006 工业亚硫酸氢钠 2006-07-26
- JB/T 7831-2006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10kV(Um=12kV)电力电缆树脂浇铸式终端 2006-08-16
- EJ/T 839-1994 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和内容 1994-07-18
- AQ/T 4106-2008 烟花爆竹作业场所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2008-11-19
- SN/T 0889-2000 (出口商品)干货舱检验规程 2000-06-22
- JB/T 3580-2011 回转顶尖 2011-05-18
- JB/T 7036-2006 液压隔离式蓄能器 技术条件 2006-08-16
- HG/T 3880-2006 耐正负压内包骨架旋转轴 唇形密封圈 200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