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80-2000 稀土钴永磁材料
GB/T 4180-2000 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 of rare earth cobal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0年01月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 起草人:
- 刘剑、王永强、张明、金必伦、易全瑞、李克文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旦CS29.035
胜l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0-2000
稀土钻永磁材料
Permanentmagneticmaterialofrareearthcobalt
2000一01一03发布2000一08一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a/T4180-2000
目次
前言·················“·······”·····””··········“··········““····“·······“······,·················..······……B
1范围·.,······”···········,·,,·······“····……”··,···,··一1
2引用标准“·,·,’···,·,··“··,’···,,’,”,··,·,’··“····,·,·,,,·····,“·1··,,·,,,.…,,,“·1
3定义·‘·············,,,,,,,·········“············,”,,,,·····“·············”,,,·,···········“············,,,,,,·…1
4分类···”·······”········,,····‘·“·······”·”·······”,·······”······”·······”,···············”·········,,一·2
4.1材料分类······“···················“····································..········……”········..·……2
4.2材料牌号································”······”··························..························……“·2
5要求··························一2
6试验方法·············,,··············”·························”····················4
6.1试样····”,,,,,,··················,··”,”········,’…‘“···,,,,·,,,,”········……”,,,,,,,,,·4
6.2试验方法··········,,,,···························”···········.,·····……,,,··,···········..,···……,,,,,…‘4
附录A提〔示的附录)稀土钻永磁材料的辅助磁性能和部分机械物理特性···..···················,··…5
附录B(提示的附录)烧结稀土钻永磁材料的典型退磁曲线·······································..·……5
附录C(提示的附录)稀土钻永磁材料的典型化合物、制造工艺及应用指南·6
GB/T4180-2000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4180-1984《稀土钻永磁材料系列》的修订。
目前,暂无与本标准完全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此次修订积极采用了IEC404-8-1:1986
《磁性材料第8部分:特殊材料规范第一章硬磁材料标准规范》及其补充2(1992)中有关稀土钻
永磁材料磁性能的规定口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
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的规定。
本标准给出的材料是稀土钻永磁材料中的典型材料,不排除各制造厂提供补充牌号材料的可能性.
使用稀土钻永磁材料加工制成一定形状尺寸的永磁元件的尺寸公差、磁性能等检验参数应在用户和制
造厂之间协商一致。
本标准与前一版标准GB/T4180-1984的主要差异如下:
a)增加了“引用标准”与“定义”两章。
b)将RCo,系列和R,Co,,系列分别列表规定。
c)采用了IEC404-8-1:1986及其补充2(1992)中全部烧结RCo,和R2COv材料磁性能规定,并列
人相对应的IEC分类代号。
d)RCo,系列和RZCo系列中均补充规定了高磁极化强度矫顽力(高内察矫顽力)材料,并按低、高
磁极化强度矫顽力分不同品种列表规定。
e)附录部分作了调整和补充。补充了制造工艺内容,增加了应用指南,调整了典型退磁曲线。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4180-1984,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剑、王永强、张明、金必伦、易全瑞、李克文。
本标准于1984年3月9日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0-2000
稀土钻永磁材料
代替GB/T4180-1984
Permanentmagneticmaterialofrareearthcobalt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稀土钻永磁材料的分类、材料牌号、主要磁性能及其试验方法。也给出了辅助磁性能
以及部分机械物理性能的典型值。
本标准适用于稀土钻永磁材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217-1992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
GB/T9637-1988磁学基本术语和定义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他定义见GB/T9637,
3.1矫顽场强度coercivefieldstrength
磁通密度(磁极化强度或磁化强度)为零时的磁场强度。
注
1在用图表示的情况下,这个值对应于磁通密度(磁极化强度或磁化强度)的磁化曲线与H之交点。
2矫顽场强度与静态或动态的磁化过程有关.当没有规定时,则是指静态磁化过程。[GB/T9637-1988中2.221
3.2剩余磁通密度remanentfluxdensity;剩余磁感应强度remanentmagneticinduction;剩余磁
极化强度remanentmagneticpolarization;剩余磁化强度remanentmagnetization
外磁场强度(包括自退磁场强度)为零时的磁通密度(磁感应强度,磁极化强度或磁化强度)值。
注
1在此情况下,剩余磁通密度等于剩余磁极化强度并且也等于磁性常数乘以剩余磁化强度
2若用图表示,这就是磁化曲线与B(J或M)轴的交点。仁GB/T9637-1988中2.251
3.3矫顽力Has(Haj)(H,M)coercivityH,s(Hd)(H,M)
用一个单调变化的磁场,使材料从饱和状态出发得到的矫顽场强度值。
注
1HI.通常称为磁感应强度矫顽力或磁通密度矫顽力。
2H,j(H,m)通常称为磁极化强度矫顽力(磁化强度矫顽力)或内票矫顽力.
3-4顽磁(剩磁)B,remanenceB,
用一个单调变化的磁场,使材料从饱和状态出发得到的剩余磁通密度值。
3.5BH能积(磁能积)BHproduct
在永磁体的退磁曲线的任意一点磁通密度与磁场强度的乘积。它是表征永磁材料单位体积对外产
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2000一0,一03批准2000一08一01实施
GB/T4180-2000
生的磁场中总储存能量的一个参数。
注
1在退磁曲线上得到的最大值是(BH)A,
、2单位体积永磁体在它产生的外磁场中储存的能A为W=(BH)/2[GB/T9637-1988中4幻。
4分类
4.1材料分类
4.1.1本标准规定的材料属永磁材料类,稀土钻永磁合金小类,代号R5,
4.1.2稀土钻永磁材料按其结构特性分为RCo,系列和R,Co,,系列。
4.1.3同一系列的稀土钻永磁材料按磁特性分低磁极化强度矫顽力和高磁极化强度矫顽力等品种。每
个品种有若干牌号。
4.1.4每一牌号的材料可根据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永磁元件。
4.2材料牌号
4.2.1稀土钻永磁材料的牌号由四部分组成:
a)第1部分:材料的主称,用汉语拼音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327/T 064-2023 大兴安岭云杉接穗采集与储运技术规程 2023-12-07
- DB3705/T 16-2023 地方党委督查工作规范 2023-11-01
- DB35/T 2143-2023 钙钛矿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测评规程 2023-10-25
- DB35/T 2142-2023 在用货车油箱柴油采样规程 2023-10-25
- DB2327/T 065-2023 大兴安岭西伯利亚红松同砧嫁接培育技术规程 2023-12-07
- DB3707/T 099-2023 生姜基质育苗技术规程 2023-12-04
- DB2327/T 066-2023 大兴安岭偃松接穗采集与储运技术规程 2023-12-07
- DB35/T 2146-2023 政务数据汇聚 推送接口配置 2023-10-25
- DB35/T 2145-2023 电化学储能系统火灾风险评价技术规程 2023-10-25
- DB35/T 2144-2023 光储充检电站在线监测数据传输要求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