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80-2023 水生态修复技术导则
DB11/T 2180-2023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00/09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180—2023
水生态修复技术导则
Guidelinesforaquaticrestoration
2023-12-25发布2024-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180—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2
5工作流程............................................................................2
6调查评估............................................................................3
7保护修复............................................................................7
8生态运维............................................................................7
附录A(资料性)河湖水系生态调查评估指标.............................................9
附录B(资料性)水生态修复措施技术工具包............................................11
参考文献..............................................................................14
I
DB11/T218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耀方、李添雨、叶芝菡、刘大根、李垒、宿敏、黄炳彬、何春利、薛万来、
王双蕾、常国梁、王子龙、李文忠、吉利娜、薛晨旺、刘可暄、李卓凌、孙学凯、王东霞等。
II
DB11/T2180—2023
水生态修复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生态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调查评估、保护修
复、生态运维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生态空间内涉水生态调查评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维管
理等各个阶段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21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流域综合规划
SL/T793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
SL/T800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
DB11/T1173山区河流水文地貌评价导则
DB11/T1721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DB11/T1722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生态系统aquaticecosystem
特定水域内生物要素(即生物群落)与非生物要素(即周围环境)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的统一整体。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
稳定和动态平衡。
水生态空间aquaticecospace
影响特定水域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空间,一般包含河流、湖泊、水库的管理及
保护范围。
水生态修复aquaticeco-restoration
为提高生态完整性,采取生态保护或修复措施,促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健康的状态。
受损河湖impairedaquaticecosystem
1
DB11/T2180—2023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流量过程大幅度变异、水质超标、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退化的
河湖。
生态系统重建ecosystemreconstruction
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的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
的主导因子,调整、配置并优化系统内部及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结
构、功能等快速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水平,并使生态系统可持续的进行自然演替。
水生态基准criteriaofaquaticecosystem
水生态系统中水文水资源、水质、生物、生境等各项生态要素保护或修复的期望值及状态。
生态运维ecologicaloperationandmaintenance
为维护或提高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在河湖水系运行维护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且利于水质改善、生
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的措施、手段。
4基本原则
遵循系统性原则,注重生态系统内在规律,考虑水文情势、水质、生境、生物等完整性,推进水
生态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遵循自然恢复优先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
复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态修复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扰动,维持水生态系统稳定性。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统筹水生态状况、流域水质要求、主体功能定位、生态定位等,考虑不同区
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生态保护需求,合理提出保护与修复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分区施策。
遵循建管并重原则,加强河流、湖泊、水库生态化运行维护,促进形成稳定健康运行的水生态系
统。
5工作流程
宜按照图1所示流程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
保护或修复措施的选取宜依托调查评估结果及基准值进行确定。
生态运维应在保护或修复措施基础上开展。
2
DB11/T2180—2023
图1水生态修复工作流程图
6调查评估
一般规定
6.1.1在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前,宜结合水生态现状、功能定位、目标需求,综合考虑水文水资源、
水质、生物、生境等方面,筛选调查评估指标,开展水生态调查评估。
6.1.2调查评估应根据管理、治理修复等活动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分为常规调查评估、规划设计前
3
DB11/T2180—2023
期论证评估、建设过程监测评估、生态效益及影响后评估。评估指标选取参照附录A。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估
6.2.1常规调查宜按照SL/T793、DB11/T1722调查水资源状况、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流量过程维持
时间等方面水文水资源状况,并进行现状分析评估。
6.2.2规划设计前期宜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及规划设计目标,参照HJ1218重点分析论证规划设计实施
前后对水文水资源状况的影响、生态流量保障的影响等。
6.2.3建设过程中宜按照HJ19调查工程实施前后的水文情势变化情况,评估其生态影响,反馈调整
施工组织方案、工艺等。
6.2.4生态效益及影响后评估宜在工程完工后,按照SL/T793、DB11/T1722调查水资源状况、生态
流量满足程度、流量过程维持时间等的变化,并依托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式调整生态补水、闸坝调度、水
力调控等计划。
水质状况调查评估
6.3.1常规调查宜按照SL/T793、DB11/T1722重点调查水质状况,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应重点关注
水质变化情况及其影响。
6.3.2规划设计前期宜参照HJ2.3、HJ610、HJ1218重点对项目区进行污染源溯源分析,明晰污染
分布、来源、类型等,并评估项目实施后能否达到相应的水质目标。
6.3.3建设过程中宜参照HJ2.3、HJ610重点调查评估实施过程中项目区内水质变化,地下水回补类
项目还应调查评估地下水水质变化,对出现水质恶化现象的应采取调整施工工艺、材料等措施,避免实
施过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6.3.4生态效益及影响后评估宜在项目完工后按照SL/T793、DB11/T1722对水质跟踪调查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运行维护措施。
生物状况调查评估
6.4.1常规调查宜按照SL/T793、DB11/T1721、DB11/T1722调查水生态空间范围内浮游动植物、大
型底栖动物、水生大型维管束植物、鱼类等生物种类、分布、密度等,评价生物多样性状况。对有外来
物种分布的区域还应评估外来物种风险。
6.4.2规划设计前期宜按照HJ1218调查评估项目区内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重点调查评估珍稀、
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等分布、生态习性、保护现状等,分析项目区生物状况、规划实施对
生物可能的影响、存在问题等。
6.4.3建设过程中宜按照HJ19重点调查评估实施过程中项目区内生物种类、结构变化,对存在珍稀、
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区域,还应分析其分布、组成变化。
6.4.4生态效益及影响后评估宜按照SL/T793、DB11/T1721、DB11/T1722进行生物跟踪调查评估。
生境状况调查评估
6.5.1常规调查宜按照SL/T793、DB11/T1173开展纵向、横向、垂向三向连通性、生境状况等。
6.5.2规划设计前期宜按照HJ1218调查评估项目区内生境分布、保护现状和项目建设扰动情况、扰
动影响等,并重点评估规划实施前后珍稀、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的重要生境变化情况。
6.5.3建设过程中宜按照HJ19调查评估实施过程重要生境保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680-2017 工业硫酸镁 2017-11-07
- HG/T 5232-2017 醚菌酯原药 2017-11-07
- HG/T 5216-2017 工业次磷酸钙 2017-11-07
- HG/T 5212-2017 牙膏用过碳酰胺 2017-11-07
- HG/T 2677-2017 工业聚氯化铝 2017-11-07
- HG/T 5230-2017 硫酸中硒的测定方法 2017-11-07
- HG/T 5217-2017 工业重铬酸铵 2017-11-07
- HG/T 5214-2017 工业次磷酸 2017-11-07
- HG/T 5215-2017 工业硫酸铜 2017-11-07
- HG/T 5231-2017 有机管式膜组件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