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38-2022 朱鹮人工饲养野化训练技术规程
DB41/T 2238-2022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domestication training of the Japanese white stork artificially raise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4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238—2022
朱鹮人工饲养野化训练技术规程
2022-03-01发布2022-05-2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23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国军、朱家贵、马俊青、黄治学、卢绍辉、王科、赵辉、祝文平、梅象信、
蔡德靖、龚东风、王丽、袁德军、杜志勇、黄涛、魏明艳、刘进法、罗荣军、李倩、吴晓青。
I
DB41/T2238—2022
朱鹮人工饲养野化训练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朱鹮(Nipponianippon)的饲养场建设、饲料、繁育、捕捉与保定、运输、野化笼
舍、野化个体选择、野化训练、卫生与防疫、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朱鹮人工饲养、繁育、野化训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LY/T1564陆生野生动物(鸟类)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
LY/T2499野生动物饲养场总体设计规范
LY/T3214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总则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雏鸟
出壳至45日龄的朱鹮个体。
3.2
幼鸟
46日龄至1周岁的朱鹮个体。
3.3
亚成鸟
1周岁至具备繁殖能力前的朱鹮个体。
3.4
成鸟
性成熟,具有繁殖能力的朱鹮个体。
3.5
开饮
雏鸟第一次饮水。
3.6
1
DB41/T2238—2022
开食
雏鸟第一次进食。
3.7
育雏期
雏鸟出壳至45日龄。
3.8
繁殖期
成鸟繁殖过程的统称,包括求偶期、产卵期、孵化期和育雏期。
3.9
非繁殖期
在成鸟的一个繁殖周期内,除繁殖期以外的其他时间。
3.10
过渡笼舍
笼舍边长为8m~10m,高度为6m的正方形或长方形,设有进口门,出口门。出口门规格为3m(高)
×4m(宽)软网门,与野化笼相连并安装自动卷拉装置。
4饲养场建设
4.1场址选择
4.1.1选址要求
应符合GB3095、LY/T1564、LY/T2499、LY/T3214和NY/T388中的相关规定。
4.1.2环境要求
场址应远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直线距离不小于1000m;
远离城镇居民区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直线距离不少于500m;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直线距
离不小于1000m。
场址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地势有缓坡处。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的池塘、水库或河道边缘的地方。水质应符合GB5749中的相关规定。
4.1.3排污
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粪便、垫料及废弃物处理应符合GB18596中的相关规定。
4.2饲养场布局
4.2.1饲料供应区
设在饲养区上风口、地势相对较高的外侧,包括办公室、兽医室、物品库、更衣消毒室、水电设备
等。
4.2.2孵化区
孵化区为独立场所,配制备用电源等辅助设备,有专用的人员出入通道,进入通道有消毒缓冲区。
孵化室高度不小于2.8m,面积不小于20m2,地面硬化,门不小于1.8m(宽)×2.0m(高),保温
性能良好。室内应配有温湿度控制、通风、换气、照卵、验卵设施以及专业的孵化设备。
育雏室面积不小于30m2,室内采光通风良好。
2
DB41/T2238—2022
4.2.3养殖区
采取单元式建筑,由若干笼舍组成,每个单元应由水池、栖杠等。单个笼舍面积不小于20m2,高度
不低于6m,笼舍顶部搭建遮阴棚,约为笼舍面积的1/4,外侧建排水沟,出水口安装水篦。
4.2.4隔离区
距离养殖区和垃圾处理区不小于200m。
4.2.5废弃物处理区
距离隔离饲养区不小于1000m,具有污水、粪便、垫料及垃圾处理场地,能进行无害化处理。
5饲料
5.1饲料种类
5.1.1动物性饲料
包括泥鳅等小型鱼类、肉类和昆虫等,以鲜活泥鳅等小型鱼类为主;也可辅以牛肉、昆虫及蛋类。
饲料个体质量不大于8g。
5.1.2植物性饲料
包括谷物及其加工副产品(玉米、高粱、小麦、燕麦、稻谷、窝头、颗粒料等)、块根块茎(胡萝
卜)及水果(苹果)等。
5.1.3矿物质饲料
主要有石粉、骨粉、贝壳粉、磷酸氢钙、食盐等。
5.1.4维生素类
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5.2饲料卫生
应符合GB13078中的相关规定。
5.3饲料配制与保存
5.3.1雏鸟饲料配制与保存
雏鸟饲料包括1号、2号、3号、4号、5号。
雏鸟饲料由不同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各原料所占比例见表1。
表1雏鸟饲料配方
泥鳅面包虫熟蛋黄牛奶粉苹果水分牛肉复合饲料
饲料编号
%%%%%%%
1606685150
2687474100
3
DB41/T2238—2022
表1雏鸟饲料配方(续)
泥鳅面包虫熟蛋黄牛奶粉苹果水分牛肉复合饲料
饲料编号
%%%%%%%
370846480
4597343618
5568133425
1号、2号、3号饲料按照配比用组织捣碎机捣成匀浆,4号、5号饲料按照配比用绞肉机绞碎。
饲料制成后,按照每日喂量进行分装,放入冰箱冷冻或冷藏。冷冻保存期不超过5d;冷藏保存期
不超过12h。
5.3.2幼鸟、亚成鸟、成鸟饲料配制与保存
朱鹮牛肉复合饲料按照瘦牛肉75%、玉米3%、小麦4%、大豆2%、鸡蛋6%、胡萝卜8%、奶粉1%、添加
剂1%的质量百分比配制。
选取经检疫的精廋牛肉,将筋、骨和脂肪去掉,切成长条,用绞肉机绞碎;煮熟的带壳鸡蛋打开检
查后用绞肉机粉碎;胡萝卜用绞肉机粉碎;玉米、大豆和小麦混合用粉碎机粉碎成粒状,在烤箱内烘烤
至熟。
将以上加工过的饲料用搅拌机混合,分装放入冰柜冷冻保存。
鲜活泥鳅、小型鱼类贮存前用0.5%~1.0%的淡盐水或者1:1000000~2:100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杀菌
消毒30min。
6繁育
6.1种鸟选择
6.1.1种鸟体征指标
成鸟的主要体尺参考如下:体重,雄性1500g~1800g,雌性1300g~1500g;体长,雄性1100mm~
1250mm,雌性950mm~1100mm。
6.1.2配对
应选择年龄大于2岁的个体。
自然配对:可将血缘关系较远的多只成年雌雄个体置于同一半散养区,进行自由选配,配对成功后,
将其移到繁殖笼舍内饲养。
人工配对:可采用血缘关系较远、感情基础较好的朱鹮个体,在人为干预下合笼,最终确定是否配
对成功。
6.2人工巢
以竹、藤编织成直径600mm~700mm,深度150mm的圆形巢筐;树枝类巢材直径约为5mm~15mm、
长度约200mm~500mm,叶草类巢材应选择柔韧柔软,长度不超过400mm的叶草。
繁殖期前,在远离笼舍门一端的高栖杠上安放人工巢。亲鸟配对后投放少量粗树枝,繁殖期根据营
巢、孵化、育雏需要及时投放巢材。
6.3人工孵化
6.3.1种卵选择与贮存
4
DB41/T2238—2022
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朱鹮的产卵期,在不惊扰朱鹮、不引起弃巢、不影响自然孵化的情况下,
从巢中取出卵,消毒、晾干,标记后置于贮卵室。
未经亲鸟孵化种卵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周,贮存温度8℃~12℃,相对湿度60%~70%,保持室内通
风良好。
6.3.2种卵的转运
用2条消毒干毛巾将卵包好,用手捧住或放入盆内转运。经亲鸟孵化的卵10min内运送到孵化室;
未经亲鸟孵化的卵1h内运送到贮卵室。
6.3.3孵化
6.3.3.1孵化前准备
孵化前1周,孵化室及所有孵化用具,按高锰酸钾14g/m3和40%甲醛溶液28mL/m3的用量混合,对孵
化室和室内设备用具熏蒸消毒12h。熏蒸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d~3d。调机、试温、运转1d后,
方可进行孵化。
6.3.3.2温湿度控制
孵化室温度控制在22℃~25℃。亲鸟孵化一段时间后,再采用人工恒温孵化,孵化温度设定为
37.5℃,相对湿度45%~55%。
未经亲鸟孵化的卵采用变温孵化,1d~14d孵化温度为37.6℃,相对湿度为45%~50%;15d~24d
孵化温度为37.5℃,相对湿度为55%~60%;25d~28d孵化温度为37.4℃,相对湿度为60%~70%。
6.3.3.3上卵
经过贮存的种卵,放入孵化室室温处理4h~6h。将种卵钝端向上放入蛋盘内,推入孵化器。
6.3.3.4翻卵
每2h翻卵1次,翻卵角度为90°。
6.3.3.5晾卵
未经亲鸟孵化的卵,孵化到第7d开始晾卵;经亲鸟孵化的卵每天晾卵。
每2h~4h晾卵1次,每次5min~10min。孵化后期晾卵次数、每次晾卵时间多于前期。
晾卵时卵壳表面温度不低于34℃。
6.3.3.6照卵
孵化至7d~9d时,进行第1次照卵。若看见一个微小的中心点,四周布满网络状的血管,则为受精
卵。去除未受精卵。
孵化至14d~15d时,进行第2次照卵。若看见背面尿囊血管上部连在一起,整个气室血管清晰可见,
尿囊合拢,胎体隐约可见雏形。
孵化至18d~22d时,将朱鹮卵气室朝上放入36℃~38℃的温水中,若卵在水中轻微摆动,为受
精且发育正常的卵;或将朱鹮卵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仔细观察,如卵有轻微摆动,为受精卵。
验卵的同时,应播放朱鹮对鸣录音或人工模拟朱鹮的鸣叫声,来刺激卵内胚胎活动。及时取出死胚。
6.3.3.7落盘
5
DB41/T2238—2022
孵化至26d~27d时,卵壳有裂缝时,将种卵移至出雏器的出雏盘中等待出雏,动作要轻、快、稳。
出雏器温度控制在37.4℃~37.5℃,相对湿度65%~70%。
6.3.3.8出雏
雏鸟出壳后用碘伏或碘酊消毒脐部,继续留在出雏器内约4h,雏鸟全身羽毛干燥、蓬松后,称重、
标记放入育雏箱。
啄孔48h仍不能出雏者,应进行人工辅助出雏。
6.4人工育雏
6.4.1饲喂方法
雏鸟出雏4h后,开饮,36℃~37℃温水2~3滴;8h后开食。
取出雏鸟放入饲喂箱,用湿润纱布擦拭雏鸟喙部,左手稳住雏鸟的头部,等雏鸟仰头张嘴后,用滴
管或小匙将食物放入雏鸟口中,待其吞咽后,再次喂食。喂食完毕后,清洁雏鸟喙部,放入育雏器,并
做好记录(参见附录A)。
1~40日龄雏鸟日喂食量、食物温度、喂食次数、饲料编号相关信息见表2。
添加剂使用量,1~20日龄,酵母片、多酶片、维生素B1、钙片和AD滴剂,雏鸟每只每天各0.1~0.5
片,AD滴剂每只每天0.01mL~0.05mL,21~45日龄雏鸟每只每天各1片,AD滴剂每只每天0.1mL。
40日龄后喂成鸟饲料。
表2不同日龄雏鸟喂食参数表
日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MH/T 0059.1-2015 航空货运电子数据规范 第1部分:航空货物交运信息电子数据 2015-12-31
- MH/T 5111-2015 特性材料拦阻系统 2015-12-31
- MH/T 0059.3-2015 航空货运电子数据规范 第3部分:航空货运主单及分单电子数据 2015-12-31
- MH/T 5113-2016 民用机场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 2016-01-27
- NB/T 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2016-12-05
- MH/T 0054.4-2016 民用机场离港前端系统指南 第4部分:应急响应与处置 2016-05-09
- MH/T 5112-2016 民用机场航站楼能效评价指南 2016-01-27
- MH/T 4001.1-2016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系统第1部分:话音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2016-05-09
- MH/T 9008.4-2016 机载无限局域网娱乐系统 第4部分:客舱管理单元规范 2016-03-28
- MH/T 1002.1-2016 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 第1部分:喷洒作业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