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523-1993 建筑材料着火性试验方法

GB/T 14523-1993 Test method for ignitabil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国家标准 中文版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4523-2007 |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523-199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3-06-11
实施日期
199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曹伯寅、钱建民、李明高、濮爱萍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4523-93

建筑材料着火性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ignitabilityofbuildingmaterials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5657-1986《燃烧试验—对火反应—建筑制品

着火性》。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在规定的热辐射条件下,测定试件受火面着火性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不超过70mm、表面基本平整的建筑材料,非建筑材料也

可参照适用。

2术语

2.1材料:需要检测的单一材料、复合材料或组件。

2.2单一材料:单一物质或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金属、木材、矿纤等。

2.3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物,如表面有涂层

的材料、层压材料等。

2.4组件:单一材料和(或)复合材料的制成品,它可以包含空气隙、如夹层

板等。

2.5受火面:承受试验加热条件的材料表面。

2.6试件:由试样、基板和铝箔组成的受试物,它可以带有气隙板。

2.7辐射照度: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能通量除以该面元的面积,

W/cm2。

2.8持续表面着火:系指试件受火面上开始有火焰,并能持续到下一次引火火

焰的到来。

2.9短暂表面着火:系指试件受火表面上开始有火焰,但不能持续到下一次引

火火焰的到来。

2.10羽状着火:系指在试件受火面上开始出现羽状火焰,不论是持续的还是短

暂的。

3试验装置

由装置主体、附件及辅助设备等组成。

3.1装置主体

由支撑框架、压板机构、辐射锥和引火机构等组成,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详见图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6-19批准1994-04-01实施

GB14523-93

图1装置主体

1-导向杆;2-支柱;3-调节棒;4-锁定螺栓;5-滑动杆;6-滚轮;7-底架;

8-旋转臂;9-平衡锤;10-调节重块;11-电机;12-调节轮;13-限位凸轮;

14-从动凸轮;15-引火臂;16-护板;17-次点火源;18-压板;19-辐射锥

3.1.1支撑框架

由底架、护板和支柱组成。护板厚4mm,板面上开有一直径为150mm的圆

形开口,开口上边缘有4mm×45°的倒角。护板通过支柱和底架接成支撑框架。

3.1.2压板机构

由压板、导向杆、调节棒和平衡杆等组成。

压板厚4mm,尺寸为180mm×180mm,其底面中心部联有一滑动杆,在滑

动杆上设有定位块以限制压板向上移动的距离为5mm。直径为20mm、长不小

于355mm的导向杆安装于底架短边中心处。调节棒可在导向杆上上下滑动,并

可通过手动螺栓予以锁定。平衡杆由长约320mm的旋转臂、滚轮和质量约3kg

的平衡锤组成。平衡锤能在臂的一端移动,通过臂上另一端的滚轮与滑动杆的接

触对压板产生约20N的力。

GB14523-93

图2辐射锥

1-罩壳;2-电热管

图3辐射分布的读数网格

1-直径为100mm圆内的网格;2-直径为50mm圆内的网格;3-护板孔和网

数的中心点;4-10mm方格中心处的读数位置

3.1.3辐射锥

由加热元件和罩壳组成,安装于导向杆上,锥底面距护板上表面22±1mm,

详见图2。

加热元件是一根公称外径为8.5mm、长约3500mm的铠装电热管,额定功

率3kW,电热管缠绕成圆台形装配在罩壳内,其遮挡罩顶孔的面积不应超过10

3硅酸铝

﹪。罩壳由两层1mm厚的钢板制作,夹层中间填以公称密度为100kg/m

纤维。罩壳整体高度为75±1mm,顶部内径为66±1mm,底部内径为200±3mm。

辐射锥应能提供1~5W/cm2的辐射照度,辐射照度的分布在以直径为50mm

的圆周内与中心处的偏差不超过3﹪;在以直径为100mm的圆周内与中心处的

偏差不超过5﹪,可通过图3所示的网格内边长为10mm的各小方块中心部的辐

射照度来确定其分布。

GB14523-93

3.1.4引火机构

由引火臂、次点火源和凸轮组成。

图4引火机构

1-引火臂;2-喷嘴;3-引火臂接口;4-软管接口;5-镍铬合金泡馍;

6-滚柱;7-调节重块;8-火焰制动器;9-软管

GB14523-93

喷嘴详图火焰稳定器详图

图5喷嘴

1-接头;2-引火臂;3-喷嘴;4-火焰稳定器

引火机构结构见图4,位于引火臂端部附近的喷嘴喷出引火火焰。喷嘴尺寸

见图5,燃气采用丙烷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丙烷气流量19~20mL/min,引火火

焰长度约10mm。引火火焰通常处于辐射锥上方接近次点火源的重复点火位置,

该位置应不受辐射锥顶部冒出的烟气影响。引火火焰的正常引火位置应在喷嘴孔

心距护板底面10±1mm处,火焰水平通过护板开孔中心上方,引火臂端部施加

于试件受火面的垂直力为0.1~0.2N。

次点火源是由内孔为1~2mm的喷嘴喷出长约15mm的丙烷气火焰,其热

输出约50W,以保证引火火焰一旦熄灭后在重复点火位置上再次点燃引火火焰。

次点火源也可采用电热或电火花等其他形式。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