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145-2018 石蒜属种球生产技术规范

DB33/T 2145-2018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bulb of Lycoris radiata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145-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9-28
实施日期
2018-10-28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145—2018

石蒜属种球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forbulbscultivationofLycorisspp.

2018-09-28发布2018-10-28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2145—2018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鲍淳松、张鹏翀、江燕。

I

DB33/T2145—2018

石蒜属种球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蒜属种球生产的术语定义、适生条件、繁殖、移栽、植后管理、种球起掘收获、处

理、贮存、检验、检疫、种球分级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红蓝石蒜为代表的秋叶类和以长筒石蒜为代表的春叶类石蒜属植物种球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061鳞球茎花卉检疫规程

NY/T1656.7花卉检验技术规范第7部分:种球检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蓝石蒜(LycorishaywardiiTraub)

秋季出叶,花左右对称,花被裂片浅红紫色,顶端深蓝色,中间具一较深的中肋,倒披针形,长4.4

cm~5.5cm,宽1cm~1.1cm,花被边缘不卷曲,花被筒长1.1cm~1.3cm,花柱适度伸出,花期7月~

8月。

3.2

长筒石蒜(LycorislongitubaY.HsuetQ.J.Fan)

春季出叶,花喇叭状,辐射对称,白色,直径约5cm,花被裂片顶端反卷,边缘不皱缩,花被筒长

4cm~6cm,雄蕊略短于花被,花期7月~8月。

3.3

短茎

鳞茎(种球)基部中心的近似锥状短缩的茎(即退化的茎)。

3.4

种球围径

垂直于种球茎轴测量出的最大圆周长。

3.5

1

DB33/T2145—2018

无叶期

地上部分没有叶片的季节,也称枯叶期。

3.6

秋叶类

展叶期主要在秋季的石蒜属植物。

3.7

春叶类

展叶期主要在春季的石蒜属植物。

3.8

基底切割

从种球基底向上切割,过短茎达种球颈部,切割高度不小于种球高度的2/3,保留顶端完整。

4适生条件

4.1光照

宜全光照栽培。

4.2温度

秋叶类最适气温21℃~23℃,春叶类最适气温25℃~27℃。

4.3水分

土壤宜保持湿润,当土壤(基质)相对含水量低于50%时,应浇灌。

4.4土壤

肥沃疏松,通气性好的沙土或沙壤土。耕作层厚度3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以上,pH

值5.5~7.5。

5繁殖

5.1种子繁殖

5.1.1采收

9月~10月采收。当果实成熟即将开裂时,从花葶基部剪取或直接采收种子。

5.1.2选种

果实经庇荫晾晒自然开裂或人工剥开后,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危害的健康种子。

5.1.3苗床要求

苗床高度30cm,最下层垫泥炭土5cm~10cm,上铺沙土或沙壤土25cm~30cm。

2

DB33/T2145—2018

5.1.4播种

随采随播。种子脱粒后立即播种于沙土或沙壤土中。播种量每亩(667m2)200kg。播种株行距2cm~

4cm,播种深度约5cm。

5.1.5播后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相对含水量约60%。苗期不遮荫。

5.2扦插繁殖

5.2.1时间

用基底切割法扦插繁殖宜在无叶期进行,气温宜为25℃~35℃,其中以5月、6月为最适季节,7月、

8月次之,9月再次,10月至次年4月不宜切割繁殖。

5.2.2基质与控水

选用细河沙为基质,基质厚度30cm以上,上搭高50cm塑料膜拱棚,雨天挡水,晴天揭开塑料薄膜

以曝晒沙土,使基质相对含水量降至40%左右。

5.2.3方法

用基底切割法繁殖。通常十字星2刀切割。可根据种球的大小,以2、4、6、8均分,分别切以1、2、

3、4刀。种球随挖随切随植,切割后的整个母球的各部分不分开,整个种入苗床中,深度以不见鳞茎为

度,行距约15cm,种球与种球间距3cm~6cm。

5.2.4管理

定植后不浇水,用塑料膜覆盖控水,上方可适当遮荫,保持苗床通风,20天后,揭开遮荫材料和塑

料薄膜,使苗床露天,补足水分,但不积水。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

6移栽

6.1整地

宜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条件好、土层深厚且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沙壤土或沙土地块移栽。清除杂草,

深耕,耙平细作后作床,苗床宽约90cm。使用基肥时,应充分腐熟,均匀翻入土内。

6.2子球分级

播种苗宜留床2个生长季、扦插繁殖苗留床1个生长季后,选择形态完好球径1cm以上的无病无破损

健康种球,按大、中、小分类种植或分级种植,详见附录A。

6.3栽植

种植季节以5月~6月为宜,随起随种,并带根种植。种植深度为种球高度的1.2倍,株距约10cm、

行距20cm~30cm。

7植后管理

3

DB33/T2145—2018

7.1光照

透光度宜大于60%,有效光辐射800μmol·m-2·s-1以上。

7.2温度

夜间最低气温<5℃时,采取防寒防冻措施。早春正午气温>28℃、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宜适

当遮荫,并喷水雾增湿降温。

7.3水分

土壤相对含水量宜保持在50%~75%,一般夏季7天浇水一次,春秋季20天浇水一次,冬季40天浇水

一次。

7.4施肥

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时,应施肥,并遵循薄施原则。四季均可施用。氮肥可施浓度约1g/kg

硫酸铵液肥,不宜施尿素;磷钾肥可选磷酸二氢钾、氯化钾或硫酸钾,浓度约1g/kg;腐熟的豆饼水溶

液以稀释10倍以上液施;微量元素硼以浓度约1g/kg硼砂水溶液为宜。

7.5浅耕除草

夏季除草结合浇水或施肥进行,宜浅耕,不伤及地下鳞茎。叶期采用拔草的方式除草,不伤及叶片。

7.6摘花

以种球培大为目的时,花苞出土后,从花葶顶端摘去花蕾。

7.7病虫害防治

始花期及出叶期,用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3000倍液、或10%烟碱1000倍液~1500倍

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毛健夜蛾及蓟马;撒施有效成分为6%的四聚乙醛颗粒剂每亩500g诱杀蜗牛。

炭疽病和细菌软腐病,主要措施是防止土壤积水。化学防治可参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