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576-2019 胶轮有轨电车(导轨式)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DB43/T 1576-2019 The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guideway-type rubber-tired transit syste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280
S41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1576—2019
胶轮有轨电车(导轨式)交通系统
施工及验收规范
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
ofRubber-TyredTramTransitSystem
2019-01-17发布2019-02-01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1576—2019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导轨梁桥工程…………………………2
4.1一般规定…………………………2
4.2基础……………3
4.3墩柱(包含盖梁)…………………3
4.4混凝土导轨梁…………………5
4.5钢导轨梁…………………………7
4.6线形调整………………………8
4.7工程验收…………………………8
5车站结构……………11
5.1一般规定…………………………11
5.2钢结构工程…………………12
5.3混凝土结构工程………………15
5.4工程验收………………………15
6道岔……………………16
6.1一般规定…………………………16
6.2控制装置安装…………………17
6.3系统调试…………………………18
6.4工程验收…………………………19
7系统设备工程………………………22
7.1通信系统…………………………22
7.2乘客服务系统……………………32
7.3安防系统…………………………35
7.4综合电源系统……………………36
7.5列车控制系统……………………37
7.6供电………………47
7.7工程验收…………………………58
8车站设备工程…………………………59
8.1给水和排水………………………59
I
DB43/T1576—2019
8.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0
9综合车场……………60
9.1综合车场工程……………………60
9.2综合车场设备……………………61
9.3工程验收…………………………64
10竣工验收………………64
10.1专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64
10.2工程竣工验收……………………6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程验收记录表………………66
表A.1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67
表A.2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68
表A.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69
表A.4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70
II
DB43/T157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比亚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比亚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赛宁、郝长亮、杜平、刘永锋、张智栋、张婷、李强、汪伦、程潮刚、李俊、
易咏诗、王恒、于胜利、孔令春、魏甲未、肖晓林、何以镜、胡兵、关林杰。
III
DB43/T1576—2019
胶轮有轨电车(导轨式)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导轨桥梁、车站结构、道岔、系统设备、车站设备、综合车场等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基
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小运量、专用路权,以高架为主,最高运行速度不宜超过80km/h,高峰小时断面客
运量不宜超过1万人次的胶轮有轨电交通系统新建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对下列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363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50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1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81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614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CJJ183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
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1
DB43/T1576—2019
JT/T722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胶轮有轨电车rubber-tiredtram
由动力电池驱动的有轨电车的一种,宜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和橡胶车轮,利用走行轮和设于走行轮
下方、内侧的导向轮,实现在导轨梁上行进和转向的列车。
3.2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rubber-tyredtramsystem
一种利用动力电池驱动,具备在专用线路上网络化灵活运营组织能力,可实现建筑和环境友好的小
运量交通系统。
3.3
导轨梁guideway
承载列车荷载和列车运行导向的结构,同时也是信号通信疏散通道等的载体。
3.4
导轨梁桥guidewaygirderbridge
导轨梁与直接支承导轨梁的桥墩、台及基础组成的桥梁体系。
3.5
平移道岔sliderswitch
通过滑块结构的水平移动,改变滑块与道岔前方和后方导轨梁的衔接方式,实现胶轮有轨电车行驶
方向转换的机械设备。
3.6
综合车场integrateddepot
设有停车线、检修线、洗车线等设施的场所,承担列车的日常停放、维护、检修、充电和清洁等功能。
3.7
自动控制AutomaticTramControl(ATC)
自动实现电车监控、安全防护和运行控制技术的总称。
3.8
自动防护AutomaticTramProtection(ATP)
自动实现电车运行安全间隔、超速防护、进路安全和车门等监控技术的总称。
3.9
自动运行AutomaticTramOperation(ATO)
自动实现列车加速、调速、停车和车门开闭、提示等控制技术的总称。
3.10
充电设备chargingequipment
安装在导轨梁上,通过电缆与变电所内充电装置相连接,实现列车充电功能。
4导轨梁桥工程
4.1一般规定
2
DB43/T1576—2019
4.1.1本章适用于基础、墩柱(包含盖梁)、混凝土导轨梁、钢导轨梁的施工及验收,未作规定的应按
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执行。
4.1.2混凝土导轨梁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导轨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导轨梁、预制钢筋混凝土导
轨梁以及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导轨梁。预制钢筋混凝土导轨梁、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导轨梁应在工
厂预制,预制场的生产条件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
4.1.3钢导轨梁梁体宜分段在工厂制作,运至现场安装。
4.1.4钢导轨梁采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1.5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应准确,安装应牢固,安装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1.6施工监测及测量允许误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08的规定。
4.2基础
基础分为扩大基础和桩基础,其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以及GB50614和JTG/TF50中有关规定。
4.3墩柱(包含盖梁)
4.3.1混凝土墩柱(包含盖梁)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及GB50614和JTG/TF50中有关规定。
4.3.2钢结构墩柱(包含盖梁)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及JTG/TF50相关规定,还应满足下列规定:
a)钢柱制作与安装:
1)采用成品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2)制造厂自行卷制的钢管,所采用的板材应平直,表面未受冲击,未锈蚀,当表面有轻微
锈蚀、麻点、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钢板厚度负偏差值的1/2,钢管壁厚的负偏
差不应超过设计壁厚的3%;
3)钢管焊缝的施工与检验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标准JTG/TF50的有
关规定;
4)钢管的制作长度可依运输和吊装条件确定;
5)钢管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钢管制作允许偏差
偏差名称示意图允许值
钢管外径±d/500
f≤L/1500
纵向弯曲
且f≤5mm
3
DB43/T1576—2019
表1钢管制作允许偏差(续)
偏差名称示意图允许值
椭圆度f/d≤1/500
f/d≤5/1000
管端面不平度
且f≤3mm
6)钢柱制作完成、检查合格后可进行除锈、涂装。除锈的方法可采用喷射或动力工具除锈,
质量等级应不低于Sa2级;
7)钢柱外表面的防锈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作为临时防锈措施时,
钢柱外表面防锈干漆膜厚不宜小于100μm,涂装遍数不应少于3遍;钢柱内表面应保持
清洁,可涂刷纯水泥浆2~3遍防锈。现场施焊部位暂不涂装,待焊接完成后补涂;
8)钢柱吊装就位并校正后,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9)钢柱的吊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钢管吊装允许偏差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1立柱中心与基础中心线±5mm
2墩柱顶面标高和设计标高±10mm
3墩柱顶面不平度5mm
4墩柱不垂直度长度的1/1000,最大不大于15mm
5各立柱之间距离间距1/1000
10)钢柱上端口应包封,防止雨水及异物进入管内。
b)钢柱内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施工前应有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
2)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根据混凝土的浇灌工艺确定;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坍落度不宜小于
10cm,不宜大于16cm;
3)管内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常规人工浇捣法、高位抛落无振捣法。当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法且
缺乏可靠经验时,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保混凝土浇灌质量;
4)管内混凝土浇筑采用常规人工浇捣法时,应注意混凝土一次浇灌高度不宜大于1.5m;当
管径不小于400mm时,宜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插点应均匀,每点振捣时间约为15s~
30s;当管径小于400mm时,可采用外部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于钢管外部振捣;振
4
DB43/T1576—2019
动器位置应随管内混凝土面的升高而调整,每次宜升高1m~1.5m;
5)管内混凝土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法时,当管径不小于300mm,高度不小于4m时,宜采
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法;当抛落高度不足4m时,应辅以插入振动器振实;
6)带内隔板或穿心构件的钢管在浇筑混凝土时宜保证节点以上不少于3m的混凝土;
7)管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成。当浮浆过厚时,应刮去浮浆。混凝土终凝后,可注入清水养
护,水深不宜少于200mm;
8)管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用敲击钢管的方法检查。有穿心构件者应选取部分构件进行超声
波检测。检测构件数不宜少于总构件数的25%,且不应少于3根;
9)管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采用同等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评定。
c)钢结构用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及垫圈应按照设计强度级别选用,其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GB/T1231和GB/T3632的规定,并应有防松动标记和防腐蚀措施;
d)埋入式钢管混凝土柱脚的构造、埋置深度和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e)端承式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的构造及连接锚固件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柱
脚螺栓连接与焊接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JTG/TF50的相关规定。
4.4混凝土导轨梁
4.4.1现浇钢筋混凝土导轨梁、现浇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导轨梁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及GB50614和
JTG/TF50中有关规定。
4.4.2预制钢筋混凝土导轨梁、预制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导轨梁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及GB50614和
JTG/TF50中有关规定,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制钢筋混凝土导轨梁应采用能满足专用高精度要求的可调式模板及配套设备;
b)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够满足预应力导轨梁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精
度要求;
c)模板应能有效调整平面曲线、竖曲线;
d)预制钢筋预应力导轨梁可调式模板系统总装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板底边线的整体直线度不应大于1mm;工作面表面不平整度不应大于1mm/m2;
2)竖曲线调节装置线形条的直线度不应大于1mm/4m;
3)密封装置密封应有效;倒角纵向应顺直,倒角高度尺寸及误差应为20mm±1mm;倒角宽
度误差应为20mm±1mm;
4)底模台车顶面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m2;活动平台之间及活动平台与车体接缝(顶面)
不应大于3mm;台车全长允许误差应为±10mm,宽度允许误差应为±3mm;
5)端模宽度误差不应大于±0.5mm,端模高度误差不应大于±1mm,指形板预埋槽座尺寸误
差不应大于±0.5mm;预应力筋孔位置误差不应大于2mm。
e)预制钢筋预应力导轨梁可调节式模板零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生产9榀预应力导轨梁后应对模板系统作一次零调整,在每榀梁制作调模前应根据前一
榀梁脱模后检测的制作误差结果对模板进行相应调整;
2)零调整项目包括吊臂挠度调整、核定侧模加力器标尺刻度零读数、在直线状态时导轨梁宽
度调整、侧模加力器的调整、侧模板线形调整和底模台车零调整。
f)端模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先安装指形板座的固定工装,再安装指形板座预埋件,预埋件与相应的固定工装应贴合
紧密;
2)应按预应力导轨梁制作工法指导书中的梁体平面线形在台车上的端模放线位置吊装端模;
5
DB43/T1576—2019
3)端模底部设置垫块厚度应满足制作工法指导书中的梁体端面处的预设反拱值要求,并应采
用螺栓连接固定;
4)端模倾角、转角和端模底部内边线与梁体中心线夹角应符合预应力导轨梁制作工法指导书
中的各项规定值,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端模安装允许误差
项目允许误差
梁长(顶部测两组值,底部测两组值,取平均值)±5mm
端模倾角、转角与梁体中心线夹角误差±2/1000rad
端模预埋件应紧贴密合,且垂直于端模无间隙
g)侧模调整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台车进入浇筑台位前,应按预应力导轨梁导轨梁制作工法指导书的要求将指形板、侧模
板调整完毕,并应安装接触轨绝缘子预埋套管等预埋件;
2)梁体钢筋骨架随台车一起送入混凝土浇筑位置后,应调节台车纵、横向位置,并应使台
车准确就位;
3)应按预应力导轨梁导轨梁制作工法指导书的要求依次调节各加力器,模板应调整至规定
线形;
4)底部应安装密封胶条,内模应有防浮压栓,侧模应有地脚拉杆,侧模安装调整后的允许误
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侧模安装允许误差
检验项目允许误差
跨中处线形板面与台车面高度误差±3mm
h)吊装应采用专用的吊具,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吊点进行吊装;
i)导轨梁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存放梁的存梁场应平整坚实,并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2)存梁顺序应依据铺设计划制定;
3)存放梁的支点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在梁存放过程中梁体的预埋金属件外露表面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5)吊装完成后,应使用配套的指形板进行安装检查,合格后可用黄油封堵指形板座螺孔;
6)存梁时,每片梁均应按施工图设置桥铭牌,并应标明:梁号、梁长、梁重、曲线半径、制
造工厂及制造时间,梁号应为全线统一编号;
7)应具有防止导轨梁及其附件损伤的措施。
4.4.3预制导轨梁安装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a)施工作业队伍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b)导轨梁线路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布置图、支座安装图及技术文件应齐全;
c)设计单位已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d)经现场检查确认,预制导轨梁及安装配套组件符合设计技术要求,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资料已具备;
e)安装导轨梁的墩台基座板隔砼箱应先施工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应有合格证明资料;
6
DB43/T1576—2019
f)安装导轨梁的墩台位置与相邻其他构筑物的限界距离的作业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墩台沉降
变形满足设计要求;
g)导轨梁安装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工具应经具有国家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并应有合格
证明;
h)导轨梁宜使用平板拖车运输,运输时应有可靠的专用工装支垫防护措施,并应防止意外冲撞
损伤梁体。
4.5钢导轨梁
4.5.1钢导轨梁加工制作应符合设计规定及GB50614和JTG/TF50中有关规定。
4.5.2钢梁出厂前应进行试装,并应按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验收。
4.5.3钢梁出厂前,施工单位应对钢梁质量和应交付的文件进行验收,确认合格。
4.5.4制梁厂应提供以下资料:
a)钢导轨梁出厂检验资料和合格证;
b)钢材和其他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
c)工厂试拼装记录,主要包括导轨梁的尺寸、预拱度、侧向弯曲、工地栓孔重合率等记录;
d)焊缝无损检验报告和焊缝重大修补记录;
e)工地栓接板面出厂时摩擦系数试验资料;
f)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系数试验报告,焊缝无损检验报告及涂层检测资料;
g)高强度螺栓产品合格证;
h)构件发运和包装清单。
4.5.5钢导轨梁及构件存放要分种类码放整齐、不宜过高,防止倾覆、压坏变形。
4.5.6钢导轨梁及构件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便于吊装人员操作和查对。
4.5.7钢导轨梁及构件存放场地存贮和运输时,应按拼装顺号编号,并按吊运顺序安排贮存位置。
4.5.8钢导轨梁及构件运输时,应用钢丝绳将其牢靠固定,应在与钢丝绳接触的边缘加垫,防止损伤
梁体及其构件。
4.5.9包装和发运应按公路上运输有关规定办理。
4.5.10钢导轨梁在运输、拼装过程中,应采用专用吊具,并有确保梁体不发生扭转、翘曲、侧倾的措
施;在吊装就位时,测量应配合,并应保持梁体同步、支垫平稳、安全施工。
4.5.11钢导轨梁拼装架设前应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应对桥墩垫石顶面高程、中线坐标尺寸及每孔跨距
进行复测,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才能架设。
4.5.12钢轨道的安装应按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对施工使用的支架、支承、吊具等和钢导轨梁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
行验算;
b)应按发运和包装清单对进场的构件、零部件查验产品合格证及材料质量证明;
c)安装钢导轨梁段的桥墩结构图纸及竣工里程、高程及中线位置坐标测量资料;
d)根据现场地形、跨径、起吊能力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
4.5.13钢导轨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装前应清除构件上的附着物,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构件产生变
形;
b)高强度螺栓栓合梁安装时,冲钉数量应符合上述规定,其余孔眼布置高强度螺栓;
c)安装用的冲钉直径宜小于孔径0.3mm,冲钉圆柱部分的长度应不大于板束厚度,冲钉宜选用
Q345碳素结构钢制造;
7
DB43/T1576—2019
d)吊装构件时,应等构件完全固定后方可摘除吊钩;
e)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个节间应测量其位置、高程和预拱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校正。
4.5.14高强螺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装前应复检出厂所附摩擦面试件的抗滑移系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b)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
c)使用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数,其平均值和标准值偏差应符合设计要
求。设计无要求时扭矩系数平均值应为0.11~0.15,其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0.01;
d)高强螺栓应顺畅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入,同一个栓节点的穿入方向应一致。被栓合的板束表面
应垂直于螺栓轴线,否则应在螺栓垫圈下面加斜坡垫板;
e)施拧高强度螺栓时,不得采用冲击拧紧、间断拧紧方法。拧紧后的节点板与钢梁间不得有间隙;
f)施拧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采用的扭矩扳手,应定期进行标定,作业前应进行校正,其扭矩误差不
得大于使用扭矩值的±5%。
4.5.15支座的安装应符合钢导轨梁的设计要求。
4.5.16钢导轨梁的现场拼装焊接应按经批准的焊接工艺执行,焊接之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4.5.17在焊接前应清除焊接区的铁锈、氧化层和油污等,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在除锈后24h
内进行焊接。
4.5.18工地焊接应有防风防雨措施,雨天不得露天作业;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测,焊缝质量应符合
设计要求及JTG/TF50中有关规定。
4.5.19钢导轨梁工地拼装完成后应进行表面除锈,除锈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涂装施工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JT/T722的规定。
4.5.20钢导轨梁涂装完成后,在自然光下检查时,涂装面应平整光滑,应无针孔、皱皮、流挂,颜色
应符合设计要求。
4.6线形调整
4.6.1导轨梁安装后,应连接成连续、平直、圆顺的线路,并应满足下列的调整要求:
a)线形调整应在架设安装一批连续及一定数量的导轨梁以后进行;
b)应按上下行线路同向、同时进行线形调整;
c)平曲线段的线性调整应从圆曲线处开始,向两端延伸调整;
d)线性调整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调整相邻梁端的梁缝间隙;
2)调整梁体垂直度及横坡超高值;
3)调整梁体中心线间距及线路中心线;
4)调整梁端连接处的水平线形和竖向线形矢高;
5)调整导轨梁线路梁端轨面绝对标高。
4.6.2调整合格后的导轨梁线路应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试运行结束时应进行线路综合检测和维护,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导轨梁连接处的指形板平实密贴,螺栓紧固可靠;
b)导轨梁线路线形无异常变化。
4.7工程验收
4.7.1基础工程验收应符合GB50614和JTG/TF50中有关规定。
4.7.2墩柱(包含盖梁)工程验收应符合GB50614和JTG/TF50中有关规定,其安装允许误差还应
8
DB43/T1576—2019
符合表2的规定。
4.7.3混凝土导轨梁验收应符合GB50614和JTG/TF50中有关规定,还应满足下列规定:
a)每榀梁的梁体线形与预埋件位置应逐一检查,梁体形状尺寸及预埋件位置应准确;检测工具、
仪器应一致;检查项目、检测工具、检测方法及检测频次应按规定执行;
b)制成后的导轨梁的梁体精度应按表5的规定进行检查,对导轨梁的梁长、跨度、梁体端面倾斜
度及工作面线形应分脱模后、28d和出厂前三个阶段进行检查,并应符合要求;
表5混凝土导轨梁精度要求
项目精度要求
梁长(弦长)±10mm
端面倾斜度±5/1000rad
工作面线形≤L/2000(L为梁长)
梁宽端部±2mm;中部±4mm
导向面垂直度±5/1000rad
梁体高度±10mm(至少2组实测值分别与设计比较)
±2mm实测值减去水平尺长度范围内的设计线形矢高
局部不平度
(梁端应在安装指形板状态下检查)
指形板与梁表面高差±2mm
c)脱模后,应检测梁端中心线与支座中心线之差及支座两侧中心线距梁端距离,允许误差不应大
于3mm。
4.7.4支座基座板安装允许误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支座预埋件安装允许误差检
检查项目允许误差
前后左右边缘距中心点尺寸(mm)±10
表面平整度(mm)±5
0
盖梁顶面高程(mm)
-10
0
基座板高程(mm)
-5
基座板平面角度3/1000rad
支撑垫石超高误差1/300rad
4.7.5混凝土导轨梁设备系统预埋件埋置种类、数量应齐全,位置应准确,管道应通畅,模板上无预
留孔洞的预埋件安装位置精度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预埋件安装位置精度要求
检查项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JSXX 02-2023 干部心理服务阵地建设与运维管理规范 2023-12-15
- T/ZDA 002-2023 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运动员参赛指引 2024-04-02
- T/CABP 002-2023 现代厨房运行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2023-12-27
- T/QGCML 2942-2024 园林草坪卫生清洁维护服务规范 2024-01-08
- T/CSTEA 00070-2024 海峡两岸共通 无我茶会规范 2024-07-12
- T/CASME 974-2023 科技中介服务规范 2023-11-30
- T/GDESA 1201-2023 电子竞技主播行为规范 2023-12-20
- T/NXSCJS 114-2024 中国青铜器常见器型 量器 2024-09-26
- T/DASI 035-2023 乡村振兴 公共厕所维护管理规范 2023-12-29
- T/HEBQIA 220-2023 品牌商品评价认证技术规范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