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217-2011 巴西蘑菇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DB35/T 1217-2011 Brazilian mushroom variety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217-2011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2-31
实施日期
2012-03-15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农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巴西蘑菇乃的术语和定义、菌种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 及标志、包装、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巴西蘑菇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起草人:
林新坚、林戎斌、羿红、陈济琛、陈政明、林陈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B3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217—2011

巴西蘑菇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purecultureproductionofAgaricusblazeiMurill

2011-12-31发布2012-03-15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217—2011

前言

本标准依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新坚、林戎斌、羿红、陈济琛、陈政明、林陈强。

I

DB35/T1217—2011

巴西蘑菇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巴西蘑菇(AgaricusblazeiMurill)的术语和定义、菌种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

及标志、包装、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巴西蘑菇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巴西蘑菇(AgaricusblazeiMurrill)

又名姬松茸、巴氏蘑菇、柏氏蘑菇、小松茸,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

(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Agaricaceae)、蘑菇属(Agaricus)。

3.2

品种

经各种方法分离、诱变、杂交、筛选而选育出来具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具有同一个祖先的群

体。

3.3

菌种

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的食用菌菌丝纯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

3.4

母种

经用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1

DB35/T1217—2011

3.5

原种

由母种直接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

3.6

栽培种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

称三级种。

3.7

锁状联合

一种锁状桥接的菌丝结构,是异宗结合担子菌次生菌丝的特征。

3.8

拮抗现象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互相抑制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形边缘的现象。

3.9

种性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是鉴别食用菌菌种或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包括对温度、湿度、酸碱

度、光线和氧气的要求,抗逆性、丰产性、出菇迟早、出菇潮数、栽培周期、商品质量及栽培习性等农

艺性状。

4菌种生产技术要求

4.1品种

应从具有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供种单位引种,宜使用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

定的品种。不应使用来源不清、种性不清的品种。

4.2移植扩大

母种用于移植扩大原种,一支母种移植扩大原种不应超过6瓶(袋);一瓶谷粒原种(700mL)移植扩

大栽培种不应超过50瓶(袋)。

4.3容器

4.3.1母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