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669-1999 室外高温作业分级
DL/T 669-1999 Classified standard of working in the outdoor hot environm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8月
-
2023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企业部、国家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人事部、江苏省电力公司劳资处
- 起草人:
- 吴晓明、王利、苏先明、吕玫、黄贤华、丁训球
- 出版信息:
-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页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69—1999
室外高温作业分级
Classifiedstandardofworkingintheoutdoorhotenviron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1999-08-02批准1999-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综科教[1998]28号文)的安排制定的。通过
本标准的实施,力求使电力行业室外高温作业分级工作规范化,以利于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并适应劳动保
护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本标准确定了适合我国电力行业情况的室外高温作业的定义和以黑球温差及热辐射接触时间作为室外高
温作业分级的指标,这是本标准与我国高温作业分级标准GB/T4200—1997的主要区别。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企业部、国家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
人事部、江苏省电力公司劳资处。
本标准起草人:吴晓明、王利、苏先明、吕玫、黄贤华、丁训球。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企业部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外高温作业分级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夏季室外高温作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
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34—89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
GB/T4200—1997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3定义
3.1室外高温作业
系指室外气温达到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有太阳辐射的室外工作地点黑球
温度高于室外荫处的黑球温度4℃或4℃以上的作业。
3.2工作地点
系指作业人员在室外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情况而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3.3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
系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00~14∶00的气温平均值。
�������������������
����—��页码,���
3.4有太阳辐射的室外工作地点黑球温度
系指太阳直接辐射下的室外工作地点黑球温度。
3.5室外荫处黑球温度
系指无太阳辐射室外荫处的黑球温度。
3.6黑球温差
本规范所指黑球温差系指有太阳辐射的室外工作地点黑球温度高于室外荫处黑球温度的差值。
3.7热辐射接触时间
作业人员一个工作日(8h)在太阳辐射下的累计时间。
4测定内容及方法
4.1黑球温度的测定与计算
4.1.1测量仪器
统一使用黑球温度测定仪。
黑球温度计的黑球直径为150mm,为无光泽黑球,平均辐射系数为0.95,铜球壁应小于(或等于)0.5mm。
测量范围为20℃~120℃,�精确度为±1℃。
4.1.2测点位置
DL/T669—1999a)测点应设置在有代表性作业人员室外高温作业工作地点,尽可能接近作业人员但不影
响其正常操作和测定。
b)测点必须包括高温作业黑球温度最高或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或者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具
备的工作地点。
c)室外有生产性热源时,生产性热源附近的作业点,应至少设1个测定点。
d)将黑球温度测定仪悬挂在支架上,测点高度立位作业为1.5m、坐位作业为1.1m,应使环境空气不受限
制地流经球体感温部,每隔10min~25min读记黑球温度测量值。
4.1.3测定时间与次数
a)在实际出现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应同时测定有太阳辐射室外工作地点黑球温
度与室外荫处黑球温度,记录于附录A。
b)每日测定三次,测定时间分别为9∶00~11∶00、13∶00~15∶00、16∶00~18∶00,连续测定3天。
c)测定有太阳辐射室外工作地点黑球温度时,应当在太阳无云遮盖和无风(微风)的情况下进行,阴、雨
或多云天气不应进行测定。
4.1.4黑球温差计算
温差按公式(1)~(3)计算:
Ät=t-t(1)
isunout
1n
Dtp=åDti
ni=1(2)
N
åDtp×τp
Dt=p=1
N
åτp
p=1(3)
式中:Ät——p测点第i次测定的黑球温差,℃;
i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BJNX 0002-2023 米槐“改接改优”生产技术规程 2023-09-22
- T/PDNXH 401-2022 南汇甜瓜 2022-12-01
- T/YNBX 050-2022 基于CIE LAB色空间的花色测定 RHSCC色号法 2022-07-12
- T/FSSJ SYNY002-2020 香菇栽培种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0-01-20
- T/SDDB 003-2019 仁风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2019-03-20
- T/NAIA 089-2021 枸杞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2021-11-29
- T/GDVIA 008-2022 有棱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2022-04-29
- T/ZNZ 043-2020 家禽屠宰微生物控制技术规范 2020-12-08
- T/CACM 1374.103-2021 降香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1-10-15
- T/GDSMM 0042-2023 广东金线莲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