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506.1-2012 蒙古族服饰 第1部分: 术语
DB15/T 506.1-2012 Mongolian Costume Part 1: Terminolog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1.040
Y75
备案号:34176-2012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506.1—2012
蒙古族服饰
第1部分:术语
2012-06-01发布2012-08-01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5/T506.1—2012
目次
前言................................................................................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头饰部分......................................................................1
3.2帽子部分......................................................................2
3.3长袍和上装部分................................................................5
3.4靴子部分.....................................................................11
4常用术语的汉语名与蒙古语音译名对照表.............................................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术语汉语名与蒙古语音译名对照表.............................13
参考文献............................................................................14
I
DB15/T506.1—2012
前言
DB15/T506-2012《蒙古族服饰》分为二十九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巴尔虎服饰;
——第3部分:布里亚特服饰;
——第4部分:呼伦贝尔厄鲁特服饰;
——第5部分:扎赉特服饰;
——第6部分:扎鲁特服饰;
——第7部分:科尔沁服饰;
——第8部分:奈曼服饰;
——第9部分:敖汉服饰;
——第10部分:阿鲁科尔沁服饰;
——第11部分:巴林服饰;
——第12部分:翁牛特服饰;
——第13部分:喀喇沁服饰;
——第14部分:克什克腾服饰;
——第15部分:乌珠穆沁服饰;
——第16部分:浩齐特服饰;
——第17部分:阿巴嘎服饰;
——第18部分:苏尼特服饰;
——第19部分:察哈尔服饰;
——第20部分:四子部服饰;
——第21部分:达尔罕服饰;
——第22部分:茂明安服饰;
——第23部分:土默特服饰;
——第24部分:鄂尔多斯服饰;
——第25部分:乌拉特服饰;
——第26部分:阿拉善和硕特服饰;
——第27部分:土尔扈特服饰;
——第28部分: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人服饰;
——第29部分:喀尔喀服饰。
本部分为DB15/T506—2012的第1部分。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GB/T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
参加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汇展文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兰英、牧仁高娃、蒋柠、刘默、那仁夫、娜仁、王瑜。
II
DB15/T506.1—2012
本部分于2012年6月首次发布。
III
DB15/T506.1—2012
引言
蒙古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族服饰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历
史文化积淀深厚,在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以及服饰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影响力
大,内涵丰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形成于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游牧部落建立蒙古
国时期。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中的古老部族,蒙古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独具风采的衣冠服
饰。蒙古族服饰的浓厚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在体现其实用价值的同时,也充分反映着蒙
古族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观念。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元文化影响,蒙古族服饰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款式
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部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服饰,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就至少出现了28个极具代
表性的不同款式的服装种类,按部落和地区大致分为:巴尔虎服饰、布里亚特服饰、呼伦贝尔厄鲁特服
饰、扎赉特服饰、扎鲁特服饰、科尔沁服饰、奈曼服饰、敖汉服饰、阿鲁科尔沁服饰、巴林服饰、翁牛
特服饰、喀喇沁服饰、克什克腾服饰、乌珠穆沁服饰、浩齐特服饰、阿巴嘎服饰、苏尼特服饰、察哈尔
服饰、四子部服饰、达尔罕服饰、茂明安服饰、土默特服饰、鄂尔多斯服饰、乌拉特服饰、阿拉善和硕
特服饰、土尔扈特服饰、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人服饰、喀尔喀服饰等。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增加,蒙古族民族服装工业得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蒙古族服饰众多,并且从未进行大规模系统的整理和归纳,真正了解和研
究蒙古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造成了目前蒙古族服装市场上服饰混乱不清的局面,严重影响了蒙古
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或许将来的子孙后代
仅能在同时代只言片语的文献中猜测其原貌,这将是蒙古族文化产业的巨大损失。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着记录和传承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目的,特制定该标准。在标准编制期间,
邀请蒙古族服饰行业内的优秀专家与标准化院的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一道,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起草
《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初稿,并向行业内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为保证标准的准确性和广泛适用
性,标准化院组织召开专家审定会,向权威专家们征求意见,并开展了严格的讨论审查,确保了该标准
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蒙古族服饰系列标准的建设结合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和企业的需求,并能反映
出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遵循科学合理、兼容并包、传统与个性并存的建设思路。
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挖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 20213-1992 LC201型射频干扰滤波器详细规范 1992-11-19
- JB/T 7073-2006 电机和水轮机图样简化规定 2006-09-14
- QB/T 1500-1992 味精 1992-06-08
- HB 5883-1985 磁性屑末检测器、磁性屑末检测信号器通用技术条件 1985-10-08
- HB 6118-1987 FYX-1400型分解式飞机副油箱技术条件 1987-03-11
- HG/T 20516-2014 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 2014-05-06
- QB 2506-2001 光学树脂眼镜片 2001-07-16
- HB 7093-1994 飞机座舱电(场)致发光信息板 1994-10-31
- SY/T 5882-1993 石油工业机电设备进口合同规范 1994-01-06
- GB/T 3935.1-1996 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199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