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309-2015 槟榔红脉穗螟防治技术规程

DB46/T 309-2015

海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6/T 309-201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海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2-06
实施日期
2015-03-01
发布单位/组织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海南省林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槟榔种植地区红脉穗螟的防治。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起草人:
覃伟权、阎伟、刘丽、黄山春、李朝绪、吕朝军、孙晓东、钟宝珠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F10DB46

备案号:45160-2015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309—2015

槟榔红脉穗螟防治技术规程

2015-02–06发布2015–03–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309—2015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伟权、阎伟、刘丽、黄山春、李朝绪、吕朝军、孙晓东、钟宝珠。

I

DB46/T309—2015

槟榔红脉穗螟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槟榔红脉穗螟TirathabarufivenaWalker,防治的有关术语和定义及防治要求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槟榔种植地区红脉穗螟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红脉穗螟TirathabarufivenaWalker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的红脉穗螟,分布于我国海南、广东和台湾。主要以幼虫食

害槟榔的花穗、果实及心叶。其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

3.2

天敌naturalenemy

对红脉穗螟有一定控制作用的生物,包括寄生性、捕食性生物和病原微生物。

3.3

防治control

为使红脉穗螟种群保持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所采取的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过程。

4虫情调查

4.1调查时间

1

DB46/T309—2015

每年3-7月份,每7d调查一次。

4.2调查方法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调查。

4.2.1普查法

在槟榔园内采取平行跳跃式或棋盘式取样方法,随机选取调查树,每667m2选取调查树不少于18

株,详细记录每串花穗上红脉穗螟幼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4.2.2固定标准树调查法

在槟榔园内选择标准树(每100株树选择不少于5株)。定期调查每株标准树花穗上红脉穗螟幼

虫的数量及危害程度。

5危害程度及防治指标

5.1危害程度划分

红脉穗螟危害程度即危害级别分为4级。见表1。

危害指数=[(∑各级被害花穗数×该级代表值)÷(总花穗数×最高级别代表值)]×100%。

表1红脉穗螟危害程度划分

危害级别危害指数备注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