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138-2020 自整角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138-2020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ynchro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138-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14
实施日期
2021-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整角机的分类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付准备和用户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50 Hz和400 Hz单对极自整角机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正德智控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扬迈电器有限公司、杭州江潮电机有限公司
起草人:
沈桂霞、谢海东、陈昭明、李浩、陈耿、兰玉华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6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160.30

K24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138-2020

代替GB/T131382008

自整角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synchro

2020-12-14发布2021-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

GB/T13138-2020

目次

前言…··皿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分类与基本参数…………“………·……1

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

5检验规则……………”…………21

6交付准备………·…………”…………24

7用户服务………·………·……”…………25

附录AC资料性附录)分类和型号命名………”…………2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变压比测量……………27

参考文献……··……”…………29

I

GB/T1313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138-2008《自整角机通用技术条件比与GB/T13138-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z

一一旋转方向增加了从轴伸端视之的规定(见3.5,2008年版的4.的;

一一增加了电压向量图(见3.6);

安装配舍面的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分为两个试验项目(见4.6和4.7'2008年版的

4.3.5和5.6.5);

一一接线端分为标记和强度两部分(见4.8和4.25,2008年版的4.4和5.7);

一一删除了励磁静摩擦力矩试验项目(2008年版的4.8.2和5.10.2);

一一增加了ZKFW型自整角机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8、4.9、4.17、4.18、4.19、4.24和4.30);

一一修改了恒定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值(见4.13.1,2008年版的4.10);

增加了静态误差刻度盘读数试验方法〈见4.20.2.3);

删除了校表法线路图(2008年版的5.13和5.14刘

一一删除了电气误差比例电压梯度法试验方法,增加了电气误差角度指示法和自旋仿真器法试验

方法(见4.18,2008年版的5.17);

一一电磁干扰改为电磁兼容(见4.29,2008年版的4.24和5.26〕g

增加了稳态加速度(见4.32);

增加了低气压(见4.34);

增加了温度变化(见4.37);

一一增加了恒定湿热持续时间的规定(见4.38.1,2008年版的5.32);

一一增加盐雾的持续时间要求(见4.40,2008年版的5.34);

一一增加了试验条件(见4.42);

增加了交变湿热(见4.38.2);

增加了长霉(见4.41);

增加了用户服务(见第7章h

一一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回

本标准起草单位g西安徽电机研究所、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

市正德智控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扬迈电器有限公司、杭州江潮电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沈桂霞、谢海东、陈昭明、李浩、陈耿、兰玉华a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

一一-GB/T13138-1991、GB/T13138-2008.

m

GB/T13138-2020

自整角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整角机的分类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付准备和用户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50Hz和400Hz单对极自整角机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I及导则z长霉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z接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345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7346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形式

GB/T182112017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JB/T8162控制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3分类与基本参数

3.1分类

自整角机的分类参见附录Ao

3.2型号命名

自整角机的型号命名参见附录A,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3基本外形结构及安装型式

自整角机的基本外形结构及安装型式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20机座号采用Kl型;28、36和45机座号采用K3型;55及70机座号采用K4型;70以上机座号采

用K6或K7型;55及以下机座号轴伸采用光轴伸基本型式;70机座号采用直径为8mm的半圆键槽轴

f申为基本型.

3.4基本参踉

除另有规定外,自整角机的基本参数应在表1中选取。

表1基本参数

参数名称参数数值

20、28、36、45、55、70、90

机座号

50、400

额定频率/Hz

50Hz36、110、220

额定电压

v400Hz9、12、16、20、26、36、115

1

GB/T13138-2020

3.5旋转方向

从轴伸端或非出线端视之,转子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旋转正方向。电气角的正方向应与旋转正方向

一致。

3.6电路图及输出电压方程式

从轴伸端或非出线端视之,当自整角机处于基准电气零位时,定、转子绕组相对位置及其向量关系

应符合表2规定。

自整角机输出绕组的输出电压应符合表2规定的电压方程式。

表2电路圄及输出电压方程式

类型向量图输出电压方程式

电路图

γFF

7h7LqLqL

KLYLT

、、U"'"~KU.,.,sinO

U,,,,~KU田wsin(O+120°)

山U,,.,~KU.,.,s1叫。+240°)

F

J

SI

及2

UR,.,~KU回,,sin(0+120°)KU,,跑回nO

ZKC、U.,.,~KU,.,,sin0-KU,,,,sin(0+240°)

U.,Rl~KU也,,sin(0+240囚〉

ZCF、

ZCJ&KU,.~sin(O十120°)

53垒1f至2

部IU,.也~u臼"+u,.缸-0

骂莲

URlru~KU,.,.sm<O+120°)

ZKB

KU,,~sinO

Usi,.+u,.,,+u,.,,~o

t乏lS3

U"'"~KU.,.,sinO

ZKFWU,,,,~KU田rusm(O+120。)

u,,回~KU.,rusin(0+240°)

院;

λ1

注1,k一一变压比。

注2,0一一转子从自整角机的基准电气零位正向转动的机械角,单位为度门.

注3,U51困定于绕组Sl和S3接线端之间的电压(其他类同),单位为伏特(V)。

注4,以上各式中电压U角标顺序表示电压向量方向.

4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外观

4.1.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剥落,紧固件连接应牢固,接线板及铭牌的字迹和内

容应清楚无误,且不得脱落,引出线应完整无损,颜色和标志应正确。

2

GB/T13138-2020

4.1.2试验方法

目检自整角机的外观。

4.2外形及安装尺寸

4.2.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3.3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2试验方法

用能保证尺寸精度要求的量具检查外形及安装尺寸。

4.3径向间隙

4.3.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后,径向间隙允许增加到规定最大值的1.5倍。

4.3.2试验方法

自整角机的径向间隙按GB/T7345-2008中5.5.2的规定进行检查。

4.4轴向间隙

4.4.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3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后,轴向间隙

应不大于表3规定最大值的1.66倍。

表3轴向间隙和轴向推力

轴向间隙轴向推力

机座号

mmN

20、280.05~0.1510

36、450.05~0.1520

55、70、900.10~0.2040

4.4.2试验方法

自整角机的轴向间隙按GB/T7345-2008中5.6.2和表4的规定进行检查。

4.5轴伸径向圄跳动

4.5.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2mmo

4.5.2试验方法

自整角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按GB/T7345-2008中5.7.2的规定进行检查。

3

GB/T13138-2020

4.6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4.6.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应符合3.3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6.2试验方法

自整角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按GB/T7345-2008中5.8.2的规定进行检查,

4.7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4.7.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符合3.3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7.2试验方法

自整角机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按GB/T73452008中5.9.2的规定进行检查。

4.8接线端标记

4.8.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接线端可采用引出线或接线板方式,引出线长度应不小于200mm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的规定。引出线标记用不同颜色表示,并应符合表4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接线板出线标记用

字母表示,应符舍表5的规定。

表4引出线标记

标记及代号

绕组名称颜色

Sl

S2

定子绕组

S3

Rl

虹白

R2

转子绕组黑白

R3

黄白

表5接线板标记

标记

类型

励磁绕组输出绕组

ZKF、ZLF、ZLJ、ZJF、ZKFWRLR2Sl、S2、S3

Rl、R2、R3

ZCF、ZKC、ZCJSl、S2、S3

ZKB

Sl、S2、S3Rl、R2

4.8.2试验方法

用能保证测量精度的量具检查引出线长度,并目检接线端标记的正确性a

4

GB/T13138-2020

4.9接线正确性和基准电气’位标记

4.9.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接线应正确,应符合表2规定的向量关系。在其机壳和轴仲上应有明显的永久性的基准

电气零位标记.基准电气零位标记的偏差应在准确零位的10°范围内。

4.9.2试验方法

自整角机的接线正确性在电气误差检查时进行,按图1和表6规定的接线和励磁,接线和电气角度

顺序应符合表7的规定。

SiSI2之2

RI

52S2线主

E毛2

$3RS

a)ZKF,ZLF、ZI.J,ZJF、ZKFW型b)ZKC、Z臼和ZCJ型的ZKB型

圄1试验接线图

表6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

自整角机类型额定电压V

励磁端

v

220220

115115

ZKF

110110

ZLF

ZLJR2-Rl3636

ZJF

2626

ZKFW

2020

1212

9078

ZKC

ZCF1613.85

SlS3-S2

ZCJ1210.4

ZKB

97.8

表7接线与电气角度顺序

转子从基准电气零位起正方向转子从基准电气霉位起正方向

三角电桥-整步绕组接线顺序转动的角度n转动的角度n

〈。)〈。〉

ASl(R3)

B-S2(R2)。~60。180~2403

ιS3(Rl)

5

GB/T13138-2020

表7(续〕

转子从基准电气零位起正方向转子从基准电气零位起正方向

n

三角电桥-整步绕组接线顺序转动的角度”转动的角度

(。〉

(。)

A-S3(Rl)

B-Sl(R3)60~1201240~3004

G-S2(R2)

A-S2CR2)

B-53(Rl)120~1802300~3605

C-SlCR3)

注1,括号内系指羞动式自整角机的转子绕组。

注2,”为三角电桥与接线端的换接顺序号.

ZKF、ZLF、ZLJ、ZJF和ZKFW型自整角机的基准电气零位按图2测定,此时输出绕组电压的基波

同相分量为零,当转子正向转动时(不超过180°),电压US1S3应与U田目的相位近似同相。

2之i

~幸经毫董事起去运毒草

技芷

固2z町、ZLF、ZLJ、ZJF和ZKFW型基准电气零位线路圄

ZKC、ZCF和ZCJ型自整角机的基准电气零位按图3测定,此时输出绕组电压的基波同相分量为

零,当转子正向转动(不超过180°),电压u•••,应与u,卧隘的相位近似同相。

街每量2益成若是

固3ZKC、ZCF和ZCJ型基准电气零位线路图

ZKB型自整角变压器的基准电气零位按图4规定,此时输出绕组电压的基波同相分量为零,当转

子正向转动(不超过180°)电压u.,.,应与Usrn凹的相位近似同相。

绿草童电疏远娃

圄4ZKB型基准电气零位线路圄

6

GB/T13138-2020

4.10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4.10.1技术要求

自整角机的电刷接触电阻变化值应符合GB/T7345-2008中5.16.1的规定。鉴定检验或C组检

验后其最大变化值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试验名称

转子电阻《2000(20℃〉转子电阻>2000(20℃)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