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60-2012 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评价

DB11/T 860-2012 Life waste landfill operation evaluation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1/T 860-2020 |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860-2012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5-07
实施日期
2012-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Z00

备案号: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860—2012

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评价

Assesmentforsanitarylandfilloperation

2012-05-07发布2012-09-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860—201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方法............................................................................2

5评价的组织与管理....................................................................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要素评价内容与评分表..............................................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环境监测达标情况.................................................14

I

DB11/T86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鹏、吴文伟、刘竞、苏昭辉、程伟、余长康、吴世新、张旭、刘连娣。

II

DB11/T860—2012

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组织与管理。评价内容包括生产运行评

价、环境保护评价和安全应急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评价,建有填埋处理设施与工艺的大型综合处理厂相应部分

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在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T270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规范

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垃圾暴露比exposureproportion

垃圾暴露面积的平方米数与垃圾日处理量吨数的比例。

3.2

填埋作业面operationsurface

在填埋场内,当日进行垃圾卸料、摊辅、压实、覆盖等作业过程的垃圾表面。

3.3

填埋作业区operationarea

填埋场运行管理中人为划定的预定填埋作业单元。

3.4

边堤skirtembankmet

在地平面以上的填埋作业过程中设置在垃圾堆体周围的围挡。

1

DB11/T860—2012

3.5

边坡slope

当填埋的垃圾高于地面后,为保证堆体稳定而在其四周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3.6

轻质垃圾windblownlitter

在填埋作业过程中塑料、纸片等易被吹起的垃圾。

3.7

防飞散网protablefence

在作业面后方设立的防止轻质垃圾四处飞扬的栅栏或围网。

3.8

雨季rainyseason

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的时间段。

4评价方法

4.1评价体系结构

评价体系结构分为项目层、分项层和要素层三层。项目层由生产运行、环境保护、安全应急三部分

构成,分项层由计量统计、填埋工艺、环保措施、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安全与应急7个部分构成,要

素层由计量设备、计量记录、填埋作业、填埋设备、环保设备配备、环保设备运行、环境卫生、内部监

测、外部监测、环境监测达标情况、现场环境、环境事件、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预案制定和有效实

施16个部分构成。体系各层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及权重见表1每一个要素各自包括多个从属的评价内

容。

表1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项目(权重)分项(权重)要素(权重)

计量设备(0.69)

计量统计(0.42)

计量记录(0.31)

生产运行(0.40)

填埋作业(0.60)

填埋工艺(0.58)

填埋设备(0.40)

环保设备配备(0.43)

环保措施(0.56)环保设备运行(0.44)

环境卫生(0.13)

总体评价内部监测(0.6)

环境保护(0.45)环境监测(0.17)

外部监测(0.4)

环境监测达标情况(0.6)

环境影响(0.27)现场环境(0.3)

环境事件(0.1)

安全生产(0.53)

安全(0.62)

安全应急(0.15)安全事故(0.47)

应急(0.38)预案制订(0.59)

2

DB11/T860—2012

有效实施(0.41)

4.2评分方法

4.2.1要素评分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要素中每一项要素评价内容的状态(按照附录A执行),对每个要素评价内容进行评分。

b)要素评分值按下式计算:

Y=å[(10­P)´fp]´10

式中:

Y——要素得分;

P——从属评价要素的评价内容扣分;

f

p——评价内容权重,见附录A。

c)要素评分满分为100分。

d)环境监测达标情况评分参照附录B。

e)评价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状态时,应提供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相应时间段内环境监测数据记

录,出现监测数据缺失,相应指标得分为0。

f)资料检查能提供上周记录,否则当次检查对应项得分为0。

4.2.2分项评分包括以下内容:

a)分项评分值按下式计算:

F=å(Y´fY)

式中:

F——分项得分;

Y——要素得分;

fY——要素权重,见附录A。

b)分项评分满分为100分。

c)近一年内出现事故,安全分项得分为0。

d)近一年内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环境影响分项为0分。

4.2.3项目评分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评分值按下式计算:

X=å(F´fF)

式中:

X——项目得分;

F——分项得分;

fF——分项权重,见附录A。

b)项目评分满分为100分。

4.2.4总评分包括以下内容:

3

DB11/T860—2012

a)总评分值按下式计算:

Z=å(X´fX)

式中:

Z——总评分;

X——项目得分;

fX——项目权重,见附录A。

b)总评分满分为100分。

5评价的组织与管理

5.1一般要求

评价的组织与管理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对填埋场运行评价可分为总体评价、项目评价、分项评价及要素评价。

b)生产运行、环境保护、安全应急情况应根据当年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资料进行评价。

建成后运行不足6个月的,应提供自正式运行日起的资料。资料包括环评资料、设备台帐、运

行日志、环境监测资料等。

c)参与现场检查人员应由2人以上(含2人)组成。

5.2评价工作程序

5.2.1前期准备包括以下内容:

a)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范围。

b)编制具体实施方案。

c)确定检查人员。

5.2.2现场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a)采取现场听取介绍、查阅相关记录、提取相关运行资料和记录等方法对相关要素进行评分。

b)巡查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中的主要工艺流程的现场状况,问询相关岗位人员,对相关要素进行

评分。

c)现场记录检查结果,并通知被检查单位签字确认。

5.2.3结果汇总包括以下内容:

a)核查生活垃圾填埋场最近的大气、地下水、外排水、噪声监测资料,对环境监测达标情况进行

评分。

b)对环境监测达标情况评分、现场检查结果评分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评价报告。

4

DB11/T860—20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要素评价内容与评分表

表A.1要素评价内容与评分表

项目分项要素要素评价内容扣分标准

完整□0

1.按工艺要求配备地磅双向称重系统、运输监控管理

不完善□5

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在线计量系统(0.3)缺1项□10

符合□0

2.计量系统按工艺要求运行(0.2)

不符合□10

计量有□0

3.有合格的地磅定期检验证书(0.2)

设备无□10

(0.69)符合□0

4.计量系统应定期进行日常维护,有维护、维修记录,

1项不符合□5

记录应完整、清晰、及时、准确(0.1)

计量2项以上不符合□10

统计无故障发生或不超过

5.地磅称重系统、运输监控管理系统、计算机数据处□0

(0.42)5天

理系统故障每月累计天数不超过5天(0.2)

超过5天□10

符合□0

6.有计量记录,记录应完整、清晰、及时、准确(0.4)记录1项不符合□5

生产

记录2项以上不符合□10

运行计量

记录符合□0

(0.7.有统计资料,上报资料应完整、清晰、一致、及时、

(0.31)记录1项不符合□5

40)准确(0.4)

记录2项以上不符合□10

8.计量系统的计算机中应保留当年原始记录,所有原有备份□0

始称重数据应备份(0.2)无备份□10

齐全□0

9.有运行管理手册、运行日志和生产岗位日志(0.01)日志内容不规范□5

缺1项□10

符合□0

10.按照全密闭相关作业标准进行作业(0.1)1处不符合□5

填埋填埋

2处及以上不符合□10

工艺作业

11.按照政府相关要求,逐步实现垃圾处理设施对外开是□0

(0.58)(0.60)

放(0.03)否□10

12.卸料区有异常垃圾进场时应记录,接纳的垃圾来符合□0

源、种类、数量符合要求(0.02)不符合□10

无□0

13.场内不得有垃圾拾荒现象(0.02)

有□10

5

DB11/T860—2012

表A.1要素评价内容与评分表(续)

项目分项要素要素评价内容扣分标准

符合□0

14.应分区进行垃圾填埋作业(0.02)

不符合□10

15.进场垃圾根据其种类、特点严格按其规定填埋方式符合□0

进行填埋(0.02)不符合□10

符合□0

16.利用上推法或下推法进行分层摊铺,垃圾摊铺最厚摊铺方法不符合□5

不超过1m(0.02)

摊铺厚度不符合□10

17.压实应使用专业压实机械,雨季可以使用湿地推土符合□0

机压实(0.05)不符合□10

18.作业层垃圾高度不超过2m(雨季不超过4m)符合□0

(0.05)不符合□10

19.垃圾暴露面积(平方米)与垃圾日处理量(吨)之比符合□0

不大于1:1(0.06)不符合□10

符合□0

20.每班次作业完成后,应采用有效的、适宜的覆盖材

覆盖效果不符合□5

料及时对作业面进行全部有效覆盖(0.07)

生产未进行覆盖□10

填埋填埋

运行符合□0

工艺作业21.非作业区域应采用膜全密闭覆盖工艺,沼气负压收

(0.4密闭工艺不完善□5

(0.58)(0.60)集(0.1)

0)未进行密闭□10

符合□0

22.雨水边沟应无污水或渗沥液积存(0.08)

不符合□10

23.年度运行用土量(不含最终封场用土量)不超过垃符合□0

圾总量12%(重量)(0.02)不符合□10

符合□0

24.同一作业层内填埋垃圾前应先修边堤,并距离堆

体边缘30m范围内,边堤应始终高于垃圾堆体高度基本符合□5

(0.04)不符合□10

25.堆体边堤的坡面及正面应进行压实,保证密实度符合□0

不低于90%,边堤外坡坡度应为1:3,有效厚度应不低

1项不符合□10

于0.5m(0.02)

符合□0

26.边堤采用适宜材料建成(0.02)

不符合□10

符合□0

27.边堤无渗沥液侧渗发生(0.1)

不符合□10

6

DB11/T860—2012

表A.1要素评价内容与评分表(续)

项目分项要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