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2/T 063-2022 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技术规程

DB2312/T 063-2022 Salt-tolerant rice germplasm resource evaluation and pre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12/T 063-2022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1-18
实施日期
2022-02-15
发布单位/组织
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DB2312

绥化市地方标准

DB2312/T063—2022

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技术规程

2022-01-18发布2022-02-15实施

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12/T06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常汇琳、马成、王宝力、景玉良、史冬

梅、谢树鹏、魏中华、刘立超、薛英会、白瑞、门龙楠、董晓慧、孙中华、宗天鹏、单大鹏、王翠玲、

刘凯、任洋、董擎辉、王红蕾、符强。

I

DB2312/T063—2022

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的环境条件与种质质量、种质资源获得与检疫、编码、

评价试验方案、评定标准、评价指标及方法、保存与信息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绥化市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的评价与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790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2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19557.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水稻

NY/T83米质测定方法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标准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300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DB23/T020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耐盐碱水稻

是指能在土壤含盐量0.1%以上,pH值7.1以上的苏打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kg/667m2以上的

一类水稻种质资源或品种。

3.2圃基本单元区

种质圃中用于每份种质保存所需的最小单位面积,其大小由每份种质保存株数和行株距决定。

3.3圃种植小区

1

DB2312/T063—2022

由若干或一定数量圃基本单元区构成。

3.4圃内编码

入圃种植的种质的顺序编号。

3.5盐(碱)害指数

对种质资源进行适应盐(碱)环境能力的评价。盐(碱)害指数=∑〔(各级记载的受害植株数×

相应盐(碱)害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盐(碱)害级数值)〕×100%。

4环境条件与种质质量

4.1环境条件

试验地环境空气质量应按GB3095的规定执行。试验地农业灌溉水质应按合GB5084的规定执行。

试验地土质应具有当地的代表性,地势平坦,形状整齐,土壤肥力均匀,土壤环境质量应按GB15618

的规定执行,且具有盐碱度代表性,pH值>7.1的土壤。试验地附近无高大建筑物。

4.2种质资源质量条件

种质资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执行。

5种质资源来源与检疫

5.1来源

从事水稻行业相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的种质;从野外采集的种质;从国外或省外引入引进的种质。

5.2检疫

从国外或省外引入的种质资源,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省内相关水稻

检疫对象名单进行严格检疫,发现有检疫对象要立即销毁。确认为新种质并经检疫合格的种质可入圃评

价。

6种质资源的编码

6.1统一编码

对入圃的种质资源进行编码,按照GB/T2659、GB/T2260的规定,根据种质来源地区+三位顺序号

对种质资源进行编码,便于查询,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引入第1号种质资源可编码为231202001。

6.2圃内编码

根据种质资源评价和保存的目的,设立圃基本单元区和圃种植小区,根据入圃种植的种质的顺序编

号,设立圃内编号。

7种质资源的评价试验方案

每份种质资源一般在一个鉴定点进行评价,如有特殊要求,可多点异地评价。采用旱育苗插秧栽培,

一般秧龄3.5叶时单株移栽至盐碱鉴定圃。

2

DB2312/T063—2022

栽培方法应按照DB23/T020的规定执行。圃种植小区长宽比2:1~3:1。种质资源的播种、收获、

脱粒等操作,应按照DB23/T020的规定执行,以保证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每个种质资源3次重复,

至少有3年重复试验。每个圃种植小区要保证60株以上,设立对照品种和保护行。

7.1数据采集

所有的数据应通过统一、正规和严格的评价试验,经观察记载和试验分析获得。形态特征和生物学

特性观测试验原始数据的采集应在水稻种质在盐碱胁迫生长情况下获得。如遇到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

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时,须重新进行试验,进行观测调查和数据采集。

7.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