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卫生) 241-2012 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

GBZ(卫生) 241-2012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adiation heart injury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卫生) 241-201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3-15
实施日期
2012-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事故性照射所致心脏损伤的患者,其他受照人员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起草人:
张照辉、贾廷珍、张淑兰、梁莉、马力文、毛节明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2412012

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

Dianosticcriteriaforradiationheartinur

gjy

ㅤㅤㅤㅤ

2012-03-15发布2012-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2412012

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标准。

,。

本标准适用于事故性照射所致心脏损伤的患者其他受照人员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GBZ106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

GBZ11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

GBZT191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heartinur

jy

()

心脏受到一次或在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多次外照射剂量达到10Gy或受到分次局部外照射的累积剂

,、、(/)。

量达到45Gy引起的损伤包括心包损伤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损伤和心内膜损伤等参照GBZT191

4诊断原则

、、、,,(

根据受照史受照剂量剂量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疾病方能诊断参

照和)。

GBZ112GBZ104

5诊断

5.1剂量阈值

,。。

急性照射剂量阈值为分次局部照射累积剂量阈值为见附录说明

10Gy45GyA

5.2临床表现

,、、

5.2.1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轻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表现为心包积液心肌冠状动脉和心内膜受累

,、、、、,、、;

的相关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发热并出现心脏杂音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等体征当大量心

,、,(’)、、

包积液时可发生心脏压塞胸闷憋气等症状加重并表现颈静脉怒张Kussmauls征奇脉心界扩

1

GBZ2412012

、。

大肝肿大以及下肢浮肿等临床体征

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于照后年内或数年甚至十几年后可迁延成为慢性损伤轻者常无临床

5.2.21

,。,

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与急性损伤相似的临床表现如慢性心包炎渗出亦可导致心脏压塞晚期有可能发

;,;

展成为缩窄性心包炎冠状动脉狭窄进而发展成为冠状动脉堵塞出现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慢性心肌

(、)

及心内膜损伤常出现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心脏传导功能异常及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相

应临床表现。

5.3辅助检查

5.3.1实验室检查

5.3.1.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型畸变分析可出现染色体型畸变。

/(/)、()、

5.3.1.2急性心肌损伤时可出现肌钙蛋白TIcTnTcTn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

()、()、()()于

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丁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CKMBCK-MBα-HBDH-1LDH-1

不同时间出现不同程度升高。

5.3.2心电图()检查

ECG

可有急;、

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累及心肌和心内膜时可出现心肌缺血性或损伤性的心电图改变心

,、、;

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等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

,。

改变累及冠状动脉严重时可出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胸部线检查

5.3.3X

ㅤㅤㅤㅤ

,“”。

可出现心影增大并随体位不同而改变当心包积液>1L时心影可呈烧瓶状影像学特点亦可

。。

有胸腔积液的征象单纯放射性心肌炎无影像学改变

5.3.4超声心动图检查

。;

可探及心包积液和心脏功能异常心肌受损时可探及心房心室肥大心内膜损伤时可探及心脏结

,。

构改变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以及心脏血流返流等功能异常

5.4诊断依据

,,:

具有受照史受照剂量达到剂量阈值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临床表现异常改变;

a

)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改变;

b

)心电图异常改变;

c

)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异常;

d

)心脏影像学改变。

e

出现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型畸变并伴有心脏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

6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分期和分度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分期和分度见表1。

2

GBZ2412012

表1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分期与分度

期别1度2度3度4度

,

有症状伴ECG改变

,,

无症状但有改充血性心衰心绞

ECG

,,

和影像学上充血性心力充血性心衰心绞痛

;,,,

急性期变或心包异常无其他痛心包疾患心律失

,,

衰竭的表现或心包疾心包疾患治疗有效

心脏损伤的证据常,

非手术治疗无效

,

患无需特殊治疗

;;;

轻微症状一过性波轻微劳累时心绞痛轻严重心绞痛心包渗

T

;;;;;

倒置和段改变静息度心包炎心脏大小正出缩窄性心包炎中度心脏压塞严重心

ST

慢性期

(;;;衰;

时窦性心动过速常持续性波和段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严重缩窄性心包炎

>110TST

次/)改变,低电图异常

minQRS

:()/

注根据1995年美国放射治疗肿瘤组织RTOG的急性放射损伤分度标准和RTOGEORTC晚期放射损伤分

,。

度方案进行分度判断

ㅤㅤㅤㅤ

—2

GBZ24120121

0

2

1

附录4

A2

()

规范性附录Z

B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G

()、

A.1本标准制定目的是使事故性和或医源性照射而引起的心脏损伤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

治疗。

,,,,

A.2放射性心脏损伤为确定性效应存在剂量阈值但因各种射线的能量不同受照射情况各异心脏

,。。

受照体积不同受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损伤本标准给出的致心脏损伤的剂量阈值是一个参考值

、、、、、、

A.3心脏损伤的程度与放射源性质照射剂量照射剂量率照射次数照射间隔时间照射部位照射

。、、、,

体积等因素有关照射剂量大间隔时间短受照范围大者出现时间早程度重一次大剂量照射比分次

照射损伤严重。

、、、、

A.4放射性心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照射剂量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心电图异常超声

心动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显示异常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和心脏局部皮肤损伤作为诊断的

参考指标。

,()

A.5在分度标准中主要参照1995年美国放射治疗肿瘤组织RTOG的急性放射损伤分度标准和

/,。

RTOGEORTC晚期放射损伤分度方案进行分度判断

,。

A.6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治疗原则是应遵循的而具体治疗措施亦可因地而异

、、

A.7放射性心脏损伤主要与病毒性和细菌性心肌炎药物性心脏损伤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癌性心包

积液相鉴别放射性心脏损伤患者的受照史和受照剂量是与非放射性致病因素所致心脏损伤相鉴别的

ㅤㅤㅤㅤ

主要依据。

,。

A.8在心脏照射部位皮肤可能伴有放射性皮肤损伤应按GBZ106处理

全身伴有急性放射性疾病按照和诊断和处理。

A.9GBZ112GBZ10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