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6/T 006-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54式动作规范
DB3416/T 006-2021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u Quan exercise with 54 standardized movem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亳州市华佗五禽戏推广中心、亳州市传统华佗五禽戏俱乐部、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研究所、安徽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推广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周金钟、陈静、周鹏程、佟战胜、周易
- 出版信息:
- 页数:4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97
CCSA20
3416
安徽省亳州市地方标准
DB3416/T006—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54式动作规范
2021-12-31发布2022-03-01实施
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16/T006—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技术...........................................................................................................................................................1
5动作流程...........................................................................................................................................................3
6预备势及起势...................................................................................................................................................4
7虎戏动作规范...................................................................................................................................................4
8鹿戏动作规范.................................................................................................................................................10
9熊戏动作规范.................................................................................................................................................15
10猿戏动作规范...............................................................................................................................................20
11鸟戏动作规范...............................................................................................................................................25
12引气归原及收势...........................................................................................................................................34
参考文献...............................................................................................................................................................36
I
DB3416/T00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亳州市华佗五禽戏推广中心、亳州市传统华佗五禽戏俱
乐部、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研究所、安徽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推广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金钟、陈静、周鹏程、佟战胜、周易。
II
DB3416/T006—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54式动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54式动作的基本技术、动作流程、预备势及起势、
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动作规范、引气归原和收势。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54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416/TXXXX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体系
3术语和定义
DB3416/TXXXX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华佗五禽戏54式
在传承人董文焕和周金钟传承撰著《华佗五禽戏》和《传统华佗五禽戏》基础上,共有54式套路招
式(其中虎戏13式,鹿戏9式,熊戏9式,猿戏10式,鸟戏13式)的华佗五禽戏。
4基本技术
4.1手法
4.1.1虎爪
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内扣。
4.1.2鹿角
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内扣、贴手心内。
4.1.3熊掌
五指自然伸开、微屈,手心内含。
4.1.4猿勾
五指指头捏拢,屈腕。
1
DB3416/T006—2021
4.1.5鸟翅
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微微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内微微内含。
4.2步法
4.2.1弓步
两腿前后分开一大步,横向之间保持一定宽度,右(左)腿屈膝前弓,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上
下相对,前弓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左(右)腿自然伸直,脚跟蹬地,脚尖稍内扣,全脚着地。左腿在
前屈膝为左弓步,右腿在前屈膝为右弓步。
4.2.2马步
两脚开步稍宽于肩,或者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腿弯曲成骑马式,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
4.2.3踮步
提起脚跟,用脚掌着地走路,两脚交替用力蹬地,使身体腾空,进行走路,一起一落踏跳前行,始
终保持一个脚掌着地用力踏地,使身体向上腾空,另一个脚随即也提起。
4.2.4虚步
右(左)脚向前迈出,脚尖着地,脚跟上提(或者脚跟着地,脚尖上翘),膝微屈;左(右)腿屈
膝下蹲,全脚着地,臀部与脚跟上下相对,松腰坐胯,身体重心落于左(右)脚。
4.2.5歇步
两腿交叉靠拢下蹲,左脚前脚掌着地,臀部接触左脚跟处,右腿在左腿上方,右脚全脚着地,脚尖
外展,左膝靠在右小腿外侧,左腿在下为右歇步。反之为左歇步。
4.2.6鸡形步
又叫跟步,右(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左(右)脚紧跟,两脚一前一后,两脚间保持一脚的距离,
两腿一前一后,微微弯曲,如鸡腿形,不弓不坐,重心基本均摊于两脚,故叫鸡形步。左脚在前叫左鸡
形步,右脚在前叫右鸡形步。
4.2.7扑步
右(左)腿抬起小腿,绷起脚面向右(左)侧伸出,右(左)腿伸直;左(右)腿屈膝下蹲,上身
微向右(左)拧腰;或者左(右)脚后撤一大步下蹲,右(左)腿伸直,上身保持中正并微微向右(左)
拧腰。右腿伸直叫右扑步,左腿伸直叫左扑步。
4.2.8丁步
两脚平行步站立,两脚间距为半脚距离,两腿屈膝半蹲,右(左)脚全脚着地,重心下沉于右(左)
腿上;左(右)脚置于右(左)脚内侧处,用前脚掌着地或脚尖点地。
4.2.9独立步
2
DB3416/T006—2021
一腿自然直立,全脚踏实站稳,另一腿在体侧或者体前屈膝提起,膝高于腰,小腿内收,脚自然下
垂。左腿独立叫左独立步,右腿独立叫右独立步。
4.2.10盖步
又叫横盖步,左(右)脚经右(左)腿前向右(左)横跨一步,右(左)脚随时也向右横跨一步,
落脚站稳,全脚踏实。左脚经右腿前向右横跨一步叫左盖步,右脚经左腿前向左横跨一步叫右盖步。
4.3身法
4.3.1头颈
头颈运动主要是在眼神的牵动下进行的,不同的眼神对头颈要求不同,一般要求是虚灵顶劲(不偏
不倚),颈部自然放松。
4.3.2肩肘
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肩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是沉肩坠肘。
4.3.3胸背
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胸背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是含胸拔背。
4.3.4腰胯
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腰胯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是松腰坐胯或松腰沉胯。
4.3.5腹臀
是根据动作的不同,对腹臀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是收腹提肛、尾闾垂地,臀部收敛,不要外翘。
5动作流程
5.1预备势及起势
预备势→起势
5.2虎戏动作流程
坐洞运爪→黑虎出洞→饿虎下山→猛虎跳涧→猛虎觅食→猛虎抓食→翻身虎扑左式→摇头摆尾左
式→跃步虎扑左式→翻身虎扑右式→摇头摆尾右式→跃步虎扑右式→猛虎撕食→饱虎上山→老虎崴窝
→虎卧山洞→收势调息
5.3鹿戏动作流程
梅鹿伸腰→转颈运闾左式→麋鹿欢跳左式→转颈运闾右式→糜鹿欢跳右式→成鹿亮角左式→回首
观足左式→翘首远望左式→成鹿亮角右式→回首观足右式→翘首远望右式→返回鹿巢→觅巢扒草→安
卧鹿巢→收势调息
3
DB3416/T006—2021
5.4熊戏动作流程
坐洞添爪左式→黑熊探爪→笨熊游走左式→笨熊猛击左式→笨熊游走右式→笨熊猛击右式→笨熊
晃体左式→笨熊推掌左式→笨熊抗臀左式→笨熊晃体右式→笨熊推掌右式→笨熊抗臀右式→贪熊攀树
→怒熊拔树→坐洞添爪右式→收势调息
5.5猿戏动作流程
白猿欢跳→白猿转身→亮篷远望→白猿欢纵右式→白猿跪地左式→白猿攀枝左式→白猿摘果左式
→白猿托桃左式→白猿献果左式→白猿跪地右式→白猿攀枝右式→白猿摘果右式→白猿托桃右式→白
猿献果右式→白猿欢纵左式→白猿抓痒→收势调息
5.6鸟戏动作流程
仙鹤跳枝→白鹤飞翔左式→群鹤落滩左式→白鹤扑地左式→白鹤飞翔右式→群鹤落滩右式→白鹤
扑地右式→转颈左顾→单腿鹤棲左式→飞鹤展翅左式→转颈右盼→单腿鹤棲右式→飞鹤展翅右式→群
鹤净身左式→摇身抖水左式→群鹤净身右式→摇身抖水右式→抖翎飞翔左式→降落岩石左式→抖翎飞
翔右式→降落岩石右式→飞鹤盘旋→白鹤宿巢
5.7引气归原及收势
引气归原→收势
6预备势及起势
6.1预备势: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自然呼吸。
6.2起势:接上势。上身不动,提踵,随即两脚跟外展,接着两脚跟下落,接着两脚尖外展,脚跟再
外展,继而脚尖外展,调整到两脚平行,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目视前方,自然呼吸,或者提踵的
过程是吸气、落踵的过程为呼气。
7虎戏动作规范
7.1坐洞运爪
7.1.1接上势。两手在两胯旁,爪外旋变成虎掌心向前,两手向前、向上方托起至与肩平,掌心向上,
随即屈肘内合、两手向上向内划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手掌翻转向下,两掌手指相对,目视前方,这
个过程是吸气。
7.1.2接上势。两手向下按向,在下按的过程中两掌手指相对,双手停至下丹田两侧,掌心向下;身
体随手下按重心下移,两膝弯曲下蹲成马步,要求松腰坐胯、含胸拔背,目视前方,这个过程是呼气。
7.1.3接上势。两脚原地不动,左虎爪(掌)向左上方翻起划弧,掌心向左;同时,右手外旋翻掌手
心向左,右掌停于左腹前,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两掌相距肩宽,左掌高于左肩或与眼眉同高;同时,
身体随手运动左转90°,要求松腰坐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目环视至左方,面朝左方。这个过程
是吸气。
4
DB3416/T006—2021
7.1.4接上势不停。左手下落至左胯、右手上起至眼眉高度,接着右手继续向内旋转手臂向右划弧至
右侧,掌心向右,同时左手向右划弧至右胯旁,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掌相距肩宽,右掌高于右肩或
与眼眉同高,左掌停于右腹前,目环视至右方;同时,身体随手向右划弧右转体180°,要求松腰坐胯、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面朝右方;这个过程为呼气。
7.1.5接上势不停。向左转体90°,目随转体环视;同时,左手向上抬起、右手下落至与肩同高,手
掌心向下,随即手掌由右向左划平弧,两手停于胸前,保持两手臂平等、与肩同宽,目视前方。这个过
程为吸气。
7.1.6接上势不停。两掌向下按,同时身体随手势向下前后波动尾椎腰椎,两膝弯曲下蹲成马步,双
手停于两胯旁,两掌心向下。这个过程为呼气。
7.2黑虎出洞
7.2.1接上式。两手继续下按,同时身体随手势重心下移屈膝下蹲并缩身,双手停于两胯旁,两掌心
向下,目视前方。这个过程为呼气。
7.2.2接上势。向上起身,双脚同时用力蹬地身体向前腾空跃起,双脚同时落地,做到前脚掌先着地、
再两脚踏实,保持两脚平行与肩同宽,着地后重心下移缩身,双腿屈膝;同时,两手向前伸出,向上向
前引领身体,在空中划立圆随即收回停于两胯旁,手心向下,目视前方。起跳至高处是吸气的过程,从
高处下落着地是呼气的过程。
7.3饿虎下山
7.3.1饿虎下山左式
接上式。微微向上起身,重心移至右脚,右腿屈膝坐胯,同时两手外旋收到腰间,手心向上。紧接
着左脚向前缓慢迈出成左虚步,脚尖点地,上身微前倾;同时,左手停于左腰间,右手随即再内旋向前
下方缓慢伸出,手心向下,停在右脚上方,目视前下方。提膝向前迈步的过程是吸气,做深吸气(吸饱),
落脚重心前移的过程为呼气;或者自然呼吸。
7.3.2饿虎下山右式
接上式。身体重心向前逐渐移至左脚,右脚向前缓慢迈出,左腿屈膝坐胯成右虚步;同时,左手内
旋从腰间缓慢伸出,手心向下,右手外旋收回腰间,手心向上;提膝向前迈步的过程是吸气,做深吸气
(吸饱),落脚重心前移的过程为呼气;或自然呼吸。
7.4猛虎跳涧
7.4.1猛虎跳涧左式
7.4.1.1接上式。头向上领劲起身,右腿屈膝向上提起,脚尖自然向下,重心移至左脚,左腿直立;
同时,右手上提至头部右上方,左手下落停左胯旁,手心向下,目视前方,这个过程是吸气或者自然呼
吸。
7.4.1.2接上势不停。右脚下落并向前迈进半步,右脚用力蹬地腾空,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手向
下落至右胯旁,左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随即身体腾空,在空中顺时针右转360°,下落时左脚先着
地,随即右脚着地,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在后,右脚在前,上身保持中正;同时,左右手随转体进行左
上肢挽花(左手向下、向上、向下在胸前内旋划圆;同时右手向上、向下、向上在胸前内旋划圆,交叉
5
DB3416/T006—2021
于胸前,左手走内侧下落,右手走外侧向上抬起,划弧一周)停于腹前,呈现抱球状,左手在上,右手
在下,手心遥遥相对,双目环顾四周后目视左方,起吸落呼或者自然呼吸。
7.4.1.3接上式不停。两脚原地不动,重心移到左脚,右脚以脚后跟为轴旋转脚尖朝前,随即身体重
心向前下移成右弓步;同时,右手臂上举至头部右上方,手心向前,左手臂落至腹前(下丹田处),手
心向下,向右扭头目视前方,自然呼吸或者起吸落呼。
7.4.2猛虎跳涧右式
7.4.2.1接上式。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内扣,身体左转180°;同时,右手臂内旋随转体向左划弧,
双目环视,自然呼吸或者吸气。
7.4.2.2接上势不停。重心移至右脚上,头向上领劲,身体直立,左腿屈膝提起,脚尖自然向下,右
腿站立;同时,左手向上抬至头部左上方,手心向前,右手下落至右胯旁,手心向下,目视前方,自然
呼吸或者吸气。
7.4.2.3接上势不停。左脚向左前方进半步,用力蹬地弹跳,右脚向上起跳,随即身体逆时针空中左
转体360°,右脚先落地,随即左脚向后落地,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在后,右脚在前,上身保持中正;
同时右手向下至右胯旁,左手向上抬至头部左上方,在空中转体的同时左右手随转体进行右上肢挽花(右
手向下、向上、向下在胸前内旋划圆;同时左手向上、向下、向上在胸前内旋划圆,交叉于胸前,右手
走内侧下落,左手走外侧向上抬起,划一周),左右手划弧停于腹前,呈现抱球状,右手在上,左手在
下,手心遥遥相对,双目环顾四周,向左扭头目视前方,自然呼吸或起吸落呼。
7.4.2.4接上势。两脚原地不动,重心移到右脚,左脚以脚后跟为轴旋转脚尖朝前,随即身体重心向
前下移成左弓步;同时,左手臂上举至头部右上方,手心向前,右手臂落至腹前(下丹田处),手心向
下,向左扭头目视前方,自然呼吸或者吸气。
7.5猛虎觅食
7.5.1猛虎觅食左式
接上式。右脚向前方迈一步,落步扣脚,随即以腰为轴整个身体向左转360°,左脚以脚后跟为轴,
脚尖外展,以腰带动上肢、下肢缓慢扭转,犹如磨盘,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上身前倾,重心大部分在
左脚上,缓慢扭首目光向后看右脚跟;同时,两手缓慢左挽花(左手向下、向上、向下在胸前划弧一周,
右手向上、向下、向上在胸前划弧一周,在胸前抱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随即右手臂内旋向上划
弧抬起至头前上方,虎爪心向前,左手臂内旋由上向下划弧至左胯旁,虎爪心向后。两手挽花抱球的过
程为吸气,两手打开上撑下按的过程为呼气,随动作完成做一个深呼吸。
7.5.2猛虎觅食右式
接上式。起身,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脚,左脚原地内扣,右脚以脚跟为轴原地外展,随即左脚向前迈
一步,落步扣脚;同时,以腰为轴,整个身体顺时针旋转(右转体)360°,右脚以脚后跟为轴,脚尖
外展,以腰带动上肢、下肢缓慢扭转,犹如磨盘,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上身前倾,重心大部分在右脚
上,缓慢扭首目光向后看左脚跟;同时,两手缓慢右挽花(右手向下、向上、向下在胸前划弧一周,左
手向上、向下、向上在胸前划弧一周,在胸前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随即左手臂内旋向上划弧
抬起至头前上方,虎爪心向前,右手臂内旋由上向下划弧至右胯旁,虎爪心向后。两手挽花抱球的过程
为吸气,两手打开上撑下按的过程为呼气,随动作完成做一个深呼吸。
7.6猛虎抓食
6
DB3416/T006—2021
7.6.1猛虎抓食左式
接上式。起身,向右转体,重心移至右脚,随即左脚收回丁步侧身站立;同时,两手收到腰间手心
向内。接上势不停,右脚蹬地、左脚快步向前迈出一大步,右脚跟步成右跟步,侧身向前,屈膝站立,
身躯后坐,成鸡行步;同时,双手向前猛抓,两手向前伸手时十手指分开为掌,再向后拉(这时为虎爪),
左手在前,手心朝右,右手在后,手心朝左对着左肘,两手相距约小手臂的距离。目视双手,前抓过程
是吸气,后拉过程是呼气。
7.6.2猛虎抓食右式
接上式。向左转体,重心移至左脚,随即右脚收回丁步侧身站立;同时,两手收到腰间手心向内。
接上势不停,左脚蹬地、右脚快步向前迈出一大步,左脚跟步成左跟步,侧身向前,屈膝站立,身躯后
坐,成鸡行步;同时,双手向前猛抓,两手向前伸手时十手指分开为掌,再向后拉(手为虎爪),右手
在前,手心朝左,左手在后,手心朝右对着右肘,两手相距约小手臂的距离。目视双手,前抓过程是吸
气,后拉过程是呼气。
7.7翻身虎扑左式
接上式。起身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以脚后跟为轴内扣,重心再移到右脚,身体向后翻转180°,左
脚脚尖点地、脚跟稍提,右腿在后,屈膝松腰坐胯,成左虚步;同时,两手臂从身前向上抬起,经头顶
上方向前下方扑按,两掌停于腹前,手心向下,与肩同宽,含胸拔背,目视前方。起身向上抬手的过程
是吸气,手下按俯身为呼气,起吸落呼。
7.8摇头摆尾左式
7.8.1接上式。重心在右脚,右腿屈膝站立,左虚步不变;上身下俯,同时两手下落于左脚上方,动
作不停,随即上身和两手臂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立圆一周,双目环视,左半圈为吸气,右半
圈为呼气。
7.8.2接上势不停。起身头向上领劲,随即左腿屈膝提起,脚心向下,脚底与地平行,重心在右脚,
右腿站立;同时,两手臂从下向上抬起屈臂,叠加在胸前,两小臂平行,与肩同宽,做到沉肩坠肘,虎
爪心向前,怒目前视,起身为吸气。
7.9跃步虎扑左式
7.9.1接上式。左脚向前踏步落地,身体下落,两手也随之下落,这个过程是呼气;随即左脚踏地用
力蹬地使身跃起,右脚向上、向前腾空而起,脚心向后,脚尖向下;同时,两手臂向前引领身体划弧一
周成立圆至肩前上方,两小臂平行、与肩同宽,目视前方,起跳的过程是吸气的过程。
7.9.2接上势不停。右脚着地站立,随即左腿提膝、左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前移,用力下踏(振脚),
成左弓步,上身微微前倾;同时,两手臂由肩前上方、向前、向下扑按,两手大臂与身体成45°角,
掌心向下,十指朝前,脚踏(可以振脚)手按(力达手掌根)、手脚发力要一致,左脚心和两手心三点
在一条线上,手停于左膝两侧,含胸拔背,目视前方。以上过程为呼气。
7.10翻身虎扑右式
接上式。起身,重心后移,左脚以脚后跟为轴内扣,重心再移到左脚,身体向右后翻转180°,右
脚脚尖点地、脚跟稍提,左腿在后,屈膝松腰坐胯,成右虚步;同时,两手臂从胸前向上抬起,经头顶
7
DB3416/T006—2021
上方向前下方扑按,两掌停于腹前,手心向下,与肩同宽,含胸拔背,目前视下方。起身向上抬手的过
程是吸气,手下按俯身为呼气,起吸落呼。
7.11摇头摆尾右式
7.11.1接上式。重心在左脚,左腿屈膝站立,右虚步不变;上身下俯,同时两手下落于右脚上方,动
作不停,随即上身和两手臂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立圆一周,双目环视,左半圈为吸气,右半
圈为呼气。
7.11.2接上势不停。起身头向上领劲,随即右腿屈膝提起,脚心向下,脚底与地面平行,重心在左脚
上,左腿站立;同时,两手臂从下向上抬起屈臂,叠加在胸前,两小臂平行,与肩同宽,做到沉肩坠肘,
手心向前,怒目前视,起身为吸气。
7.12跃步虎扑右式
7.12.1接上式。右脚向前踏步落地,身体下落,两手也随之下落,这个过程是呼气;随即右脚踏地用
力蹬地使身跃起,左脚向上、向前腾空而起,脚心向后,脚尖向下;同时,两手臂向前引领身体划弧一
周成立圆至肩前上方,两小臂平行、与肩同宽,目视前方,起跳的过程是吸气的过程。
7.12.2接上势不停。左脚着地站立,随即右腿提膝、右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前移,用力下踏(振脚),
成右弓步,上身微微前倾;同时,两手臂由肩前上方、向前、向下扑按,两手大臂与身体成45°角,
掌心向下,十指朝前,脚踏(可以振脚)手按(力达手掌根)、手脚发力要一致,左脚心和两手心三点
在一条线上,手停于左膝两侧,含胸拔背,目视前方。以上过程为呼气。
7.13猛虎撕食
7.13.1接上式。右弓步原地不动,左手内旋,右手外旋,两手臂从下向左上方缓慢划弧,左手抬起,
高不过肩,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掌心翻转向左,右手翻掌心向上,两手相距胸宽,眼随手动;同时,
身体向左转动,要求松腰坐胯、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本过程为吸气或者自然呼吸。
7.13.2接上势不停。右弓步仍然原地不动,左手外旋,右手内旋向下落,然后再向右上方划弧,右手
抬起,高不过肩,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掌心翻转向右,左掌心翻转向上,两手相距胸宽,眼随手动;
同时,身体向右转动,要求松腰坐胯、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本过程为呼气或者自然呼吸。
7.13.3接上势不停。两手掌从右向下划弧至腹前再向前抓,随即起身,重心后移到左腿,右腿屈膝提
起,脚心向下;同时,以身带动双手从下向上抓起至胸前上方,两臂平行、与肩同宽,手心向下,本过
程为慢吸气,目视前下方。
7.13.4接上势不停。右脚向前下落用力振脚成右弓步;同时,双手向前下方扑按,力达手腕掌根。要
求脚用力踏地(震脚)、手用力下按(力达手掌根)、手脚发力要一致,右脚心和两手心三点在一条线
上,手停于右膝两侧,含胸拔背,呼气要快,眼向前下视。
7.14饱虎上山
7.14.1饱虎上山左式
接上式。起身,重心后移到左脚,右脚内扣,身体向左后方转体180°,同时,两手收回腰间,手
心向上。转体完成后,重心再移到右脚,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再向前迈出一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
时,右手旋转伸出,手心向下,左手仍停于左腰间,要求松腰坐胯、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目视前方。
自然呼吸或者起身转体、收手的过程是吸气,迈步出手、弓步形成的过程是呼气。
8
DB3416/T006—2021
7.14.2饱虎上山右式
接上式。重心移至左脚,随即右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左手从腰间向前内旋
伸出,手心向下,右手从前外旋收回右腰间,手心向上,要求松腰坐胯、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目视前
方。自然呼吸或者起身转体、收手的过程是吸气,迈步出手、弓步形成的过程是呼气。
7.15老虎崴窝
7.15.1老虎崴窝左式
7.15.1.1接上式。重心移到左脚,右脚跟为轴内扣,身体左转270°,左脚随转体提起向后撤步落脚,
两脚平行与肩同宽,重心平分两脚上,面朝左侧;同时,两手臂从下向上抬起,置于面前上方,保持两
手臂平行与肩同宽,沉肩坠肘,虎爪手心向前下,目环视停留左方,这个过程是吸气。
7.15.1.2接上势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或半蹲成半马步,重心平分两脚上,下蹲过程中要运尾闾带动腰
微微左右扭动,松腰坐胯;同时,两手下落,沉肩坠肘与胸前,保持两手臂平行与肩同宽,目视左方,
这个过程是呼气。
7.15.2老虎崴窝右式
7.15.2.1接上式。起身站立,两手下落,以左脚跟为轴,身体向右后转180°,右脚提起向后撤步落
脚,两脚平行与肩同宽,重心平分两脚上,面朝右侧;同时,两手臂从下向上抬起,置于面前上方,保
持两手臂平行与肩同宽,沉肩坠肘,虎爪手心向前下,目环视停留右方,这个过程是吸气。
7.15.2.2接上势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或半蹲成半马步,重心平分两脚上,下蹲过程中要运尾闾带动腰
微微左右扭动,松腰坐胯;同时,两手下落,沉肩坠肘与胸前,保持两手臂平行与肩同宽,目视右方,
这个过程是呼气。
7.16虎卧山洞
7.16.1虎卧山洞左式
7.16.1.1接上式。起身站立,两脚原地不动,两手下落至身体左右两侧,随即向左右打开,两臂与肩
同高;接着以两脚为轴、内扣右脚、外摆左脚,身体向左转体180°,全身随转体成高叉步;同时,双
手臂左挽花,即左手臂向上划弧,经右肩前向下划弧一周半,右手臂向下经左肩再向上经头上方再向下
划弧一周半,两手在胸前交会,手心相对成抱球状态,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随转体双目环视,这个过程
是吸气。
7.16.1.2接上势不停。左手向下、向上继续内旋划弧,展臂拉开,手心向上,停于左侧上方,手臂高
于头部;右手外旋向上划弧,屈肘停于右耳旁,手心向上,两手对拉,如同拉弓;同时,全身重心下移,
高叉步下蹲成歇步,屈身盘卧,扭头向左看,目视左手,这个过程是呼气。
7.16.2虎卧山洞右式
7.16.2.1接上式。起身站立,落手于胯旁,随即两手左右打开。接着以两脚为轴、内扣左脚、外摆右
脚,身体向右转体180°,全身随转体成高叉步;同时,双手臂右挽花,即右手臂向上划弧,经左肩前
向下划弧一周半,左手臂向下经右肩再向上经头上方再向下划弧一周半,两手在胸前交会,手心相对成
抱球状态,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随转体双目环视,这个过程是吸气。
9
DB3416/T006—2021
7.16.2.2接上势不停。右手向下、向上继续内旋划弧,展臂拉开,手心向上,停于右侧上方,手臂高
于头部;左手外旋向上划弧,屈肘停于左耳旁,手心向上,两手对拉,如同拉弓;同时,全身重心下移,
高叉步下蹲成歇步,屈身盘卧,扭头向右看,目视右手,这个过程是呼气。
7.16.3调息式
7.16.3.1接上式。起身站立,两手下落、由虎爪变成自然掌,以两脚为轴、内扣右脚、外摆左脚,身
体向右转180°,面朝右侧,两手下落于胯旁,随即再转体90°面朝前方,同时右脚向前迈一步,保持
两脚平行与肩同宽,两腿自然站立﹔接着,两手臂向左右两侧舒展打开,从下向上缓慢抬起至头的上方,
手心向对、与肩同宽为合抱掌,目视前方,这个过程是吸气。
7.16.3.2接上势。两脚原地不动,自然站立,两臂屈肘、两手从头上方屈肘向下落,经胸前两手指尖
相对,沿体前缓慢下按至腹前、下沉手腕,再松腕、手继续下落至两胯旁,手指向下,手心向里,两臂
自然下垂,目视前方,恢复成起势。
8鹿戏动作规范
8.1梅鹿伸腰
8.1.1梅鹿伸腰左式
8.1.1.1接起势。重心移到右脚上,右腿独立,上身保持中正,左腿屈膝缓缓提起,脚尖自然向下;
同时,两手外旋成鹿指(中指、无名指内扣,大拇指、食指、小指伸直。注意在鹿戏功法的活动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鹿指不变),从两胯侧提到腰间,手心向上,目视前方。这个过程是吸气。
8.1.1.2接上势不停。右脚原地不动,右腿独立,上身保持中正;左脚向正前方蹬出,脚尖内勾、脚
尖向上,力达脚跟;同时,两手内旋缓缓向头上方举起,停于头顶上方,指尖向上,手心向前,两臂平
行、与肩同宽,目视前方。这个过程为吸气。
8.1.1.3接上势不停。左脚向左侧方向缓缓外摆下落,左脚下落似挨地非挨地时然后向前迈步;同时,
两手由上向左右分开,缓缓下落至两胯旁、鹿指不变,手指向下,手心向里。然后,右脚向前上步,重
心前移,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这个过程为呼气。
8.1.2梅鹿伸腰右式
8.1.2.1接上式。重心移到左脚上,左腿独立,上身保持中正,右腿屈膝缓缓提起,脚尖自然向下;
同时,两手为鹿指,从两胯侧提到腰间,手心向上,目视前方。这个过程是吸气。
8.1.2.2接上势不停。左脚原地不动,左腿独立,上身保持中正;右脚向正前方蹬出,脚尖内勾、脚
尖向上,力达脚跟;同时,两手内旋缓缓向头上方举起,停于头顶上方,指尖向上,手心向前,两臂平
行、与肩同宽,目视前方。这个过程为吸气。
8.1.2.3接上势不停。右脚向右侧方向缓缓外摆下落,右脚下落似挨地非挨地时然后向前迈步;同时,
两手由上向左右分开,缓缓下落至两胯旁,手指向下,手心向里。然后,左脚向前上步,重心前移,两
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这个过程为呼气。
8.2转颈运闾左式
8.2.1接上式。左脚向左前方迈进一步,身体右转身90°,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90°,两脚平
行,自然站立;同时,两手臂向左自然抬起,高与左肩平,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左手方向,这个
10
DB3416/T006—2021
过程是吸气。
8.2.2接上势不停。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手臂随下蹲下落沉腕、手心向前,指尖向上,手
臂保持与肩平,上身保持中正,做到松腰坐胯,沉肩坠肘,目视左手方向不变,这个过程为呼气。
8.2.3接上势。两脚马步原地不动,两手臂从左侧向上、向右、向下、向左、向上顺时针划立圆,连
续划立圆3周,眼随手动,神牵颈转,即颈项跟随手臂运动也要左右、上下充分地运动3周;同时,胯
部随手运动也向左右、前后微微地划平椭圆运动尾闾3周,即手臂向右运动就向右运胯,手臂向左运动,
就向左运胯,手法、身法要协调。起手向上划弧时是吸气过程,手下落的过程是呼气,也可自然呼吸。
8.3麋鹿欢跳左式
8.3.1接上式。起身站立,重心移至左脚成高虚步;同时,两手臂向上抬起,左手高于肩,右手屈臂
在左胸前,眼看左手方向。
8.3.2接上势不停。高虚步两脚原地不动,手势不变,向右扭头180°向身体的右侧方向看;接着,
身体右转90°,左脚向前迈步蹬地向右转跳(垫步),能跳多高就跳多高;右脚勾紧脚尖(上翘)用
力向上抬腿踢脚,能踢多高就踢多高,把右腿筋拉得酸胀;同时,左手臂伸直向上摆动,至头顶上方,
鹿指向上,右手下落至右胯旁,手心向内或者向下,鹿指向下或者向前,向右回头目视左脚跟方向。向
上起跳是吸气的过程,下落是呼气的过程,也可自然呼吸。
8.3.3接上势不停。落右脚着地蹬地,左脚勾紧脚尖(上翘)用力向上抬腿踢脚,能踢多高就踢多高,
把左腿筋拉得酸胀;同时,左手落至左胯旁,手心向内或者向下,鹿指向下或者向前,右手臂伸直向上
摆动,至头顶上方,鹿指向上,向左回头目视右脚跟方向。以上动作连续连跳4步,走弧形,行走的轨
迹如“U”字形,向上踢右脚时眼向左脚跟方向看,向上踢左脚时眼向右脚跟方向看,左右势互换,跳
到第4步后,左脚落脚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手下落到胯旁,目视前方。
8.4转颈运闾右式
8.4.1接上式。进右脚向左前方迈进一步,同时身体左转90°;同时以左脚后跟为轴,脚尖外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2/T 101.147-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角钢、罗纹钢 2003-09-03
- DB12/T 101.146-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转炉炼钢 2003-09-03
- DB12/T 101.149-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连铸钢坯 2003-09-03
- DB12/T 101.148-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普通小型钢材 2003-09-03
- DB12/T 101.151-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钢丝 2003-09-03
- DB12/T 101.150-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预应力钢绞线 2003-09-03
- DB12/T 101.143-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冷拉型钢 2003-09-03
- DB12/T 101.145-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热轧窄带钢 2003-09-03
- DB12/T 101.141-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玻璃仪器 2003-09-03
- DB12/T 101.144-2003 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热轧带钢 200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