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287-2021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45/T 2287-2021 Banana Fusarium Wilt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s Regulations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2287-2021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18
实施日期
2021-05-20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31

45

广西壮壮族族自自治区地方标准标准

DBB45/T22887—2021

香香蕉镰刀菌菌枯萎萎病综综合防防控技技术规规程

CodeCodeopracticfeeinteforggconratedttofrolFussariumwiibanofltaana

2021--04-18发布2021-005-20实施

广西壮壮族自治区区市场监督督管理局发布布

DB45/T2287DB45/T—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本文件按照GB/T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覃柳燕、李朝生、韦绍龙、田丹丹、韦莉萍、韦弟、周维、龙盛风、黄素梅、

何章飞、李宝深、黄曲燕、李佳林、黄典红。

II

DB45/T2287DB45/T—2021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术语与定义、传播途径、田间诊断、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oxysporumFusariumf.sp.cubense(E.F.Smith)

Suyder.etHansen.)侵染而引起的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综合防控。Hansen.)侵染而引起的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综合防控。Suyder.et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8321(所有部分)GB/T

NY/T1475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1475NY/T

NY/T1807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诊断及疫情处理规范1807NY/T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5010NY/T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022无公害5022NY/T程香蕉生产技术规食品

DB45/T260260DB45/T程亚热带无公害香蕉生产技术规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香蕉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bananaofwilt

Fusarium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真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E.F.Smith)Hansen.,Suyder.et

缩写为FO植株整株萎蔫的毁灭性土传病害,又称巴拿马病、黄叶病、凋萎病。C)侵染引起香蕉

3.23.2

土传病害soilbornediseasesdiseasesbornesoil土传病害

由习居于土壤中的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在适毒等),线虫、病宜的条件下,从作物根部或茎

部侵害作物引起的病害。

3.33.3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raceracephysiological生理小种

病原物的种或变种(或专化型)内,致而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病理(在形态上相似病力)或其他

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本文件特指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

44传播途径

病株带菌种苗、病残体和带菌土壤是主要初侵染来源,异地调运带菌种苗是香蕉枯萎病远距离传播的

主要途径。

1

DB45/T2287DB45/T—2021

55田间诊断

5.15.1外观症状识别

参照NY/T1807规定的症状检查方法,结合病害症状特征识别,观察叶片色泽、假茎开裂情况等,

参见附录A中的图A.2。

5.25.2解剖检查

对疑似病株进行解剖检查。取植株中下部一段假茎,采用纵剖或横剖的方式,结合病害症状特征识

别,观察维管束组织的颜色变化等,参见附录A中的图A.3、图A.4。

66综合防治措施

6.16.1防治原则

6.1.16.1.1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抗病品种为核心,以土壤调理、生物防控为

主线”原则,贯彻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6.1.26.1.2化学防治应符合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GB/T

6.26.2发病蕉园类型划分

根据蕉园发病程度,将蕉园划分为:枯萎病发病率<5%为轻病蕉园、枯萎病发病率5%~15%为中

病蕉园、枯萎病发病率>20%为重病蕉园,根据蕉园发病程度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6.36.3防控措施

6.3.16.3.1新建蕉园

6.3.1.16.3.1.1品种选择

宜种植适应广西气候的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宜选择桂蕉9号、宝岛蕉、南天黄等品种。

6.3.1.26.3.1.2种苗检疫

参1475的规定照NY/T执行。

6.3.1.36.3.1.3蕉园防护和消毒设施规划

用铁丝网、水泥桩围园,仅设一个大门和消毒池,生产和运输车辆出入,应经过消毒池消毒,并设

人行消毒通道。

6.3.1.46.3.1.4蕉园水源控制

宜选择深井地下水灌溉。

6.3.1.56.3.1.5机械消毒

机械进出蕉园耕作,均应用农用杀菌剂消毒。

2

DB45/T2287DB45/T—2021

6.3.1.66.3.1.6基肥及土壤调理

6.3.1.6.16.3.1.6.1除按5022NY/T及1475NY/T规定执行外,将土壤深翻50cm~70cm,晾晒约30d后,开

40cm~50cm浅种植沟,每公顷植1~1875950株。

6.3.1.6.26.3.1.6.2每株撒施0.50kg~0.75kg含主要成分CaO(氧化钙)≥40%的机肥土壤调理剂,有10kg,

木霉菌肥2.5菌剂kg,淡紫拟青霉15kg/hm2~22.5kg/hm2孢轮枝菌剂或厚30kg/hm2~37.5kg/hm2,与

土壤旋耕混合均匀。

6.3.1.6.36.3.1.6.3覆盖薄膜,保持土壤湿润约1个月后种植。

6.3.1.76.3.1.7水肥管理

按NY/T5022按NY/T规定执行。以施有机肥为主,平衡施用化肥,配施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料。营

养生长期应注意控施氮肥。

6.3.1.86.3.1.8生物防控

98

3~6月,每次每株施用有效孢子数达10CFU/g木霉菌肥1kg,或含有效活菌数≥5×10CFU/mL、有

机质≥100g/L、氨基酸≥25g/L、N+P+K2O≥60g/L芽孢杆菌类复合微生物液体菌肥100mL~150mL,

间隔10d~15d轮换使用。

6.3.1.96.3.1.9加强田间巡查

定植健康种苗后,每间隔7d~10d巡查蕉园,发现枯萎病株,应及时处理。

6.3.1.106.3.1.10病株处理

参照附录A中A.3的规定进行。

6.3.26.3.2发病蕉园的分类防控措施

进行。参照附录B的规定

6.46.4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6.4.16.4.1细菌腐烂病

6~9月,用20%松脂酸铜水剂500倍液或33.5%春雷•喹啉铜悬浮剂800~100倍液喷洒香蕉叶片、

茎干,每隔25d~30d喷施1次。

6.4.26.4.2易诱发枯萎病的其他病虫害

参照附录C、附录D的规定执行。

3

DB45/T22887—2021

A

A

附附录A

(资料性)

香蕉镰刀刀菌枯萎病基基本信息、症状识别及病株株处理

A.1香蕉镰镰刀菌枯萎病病原及形态态特征

A.1.1无性性型菌物、镰刀菌属、尖尖孢镰刀菌古古巴专化型[FFusariumoxxysporumf.sp.cubense(E.F.Sm

ith)Suydeer.etHansen.]真菌。

A.1.2香蕉蕉枯萎病菌可产生3种形态态的无性分生生孢子:大孢孢子、小孢子子、厚垣孢子子,见图A.1。。

A.1.3大孢孢子镰刀形或纺锤形,具具有3~5个隔隔膜,顶端细细胞呈尖刀状或钩状,脚细细胞明显,壁壁薄,

(22μm~366μm)×(4μm~5μm)。

A.1.4小孢孢子生于瓶梗状的产孢细细胞上,圆形形或椭圆形至至脊形,具有0~1个隔膜,壁薄,(5μm~

7μm)×(2.5μm~3μm)。

A.1.5厚垣垣孢子圆形,壁厚,间生生或顶生于菌菌丝上,多单单生,9μm××7μm。

图A.1香蕉枯萎萎病菌的显微微形态图(引引自PloetzRC.2005a))

A.2症状识识别

A.2.1外部部症状特征

病株下下层叶片先发发黄,初期为叶叶缘变黄,然然后向中脉扩展,随着病害害的进一步发发展,叶片整张张变黄,

由黄色变褐褐色,此时叶鞘处弯折,并并倒垂于假茎茎四周,仅剩剩顶部内层叶叶片仍保持绿绿色;有的病株株假茎叶

鞘处纵向开开裂,拨开裂裂口处,可见维维管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