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092-2018 大棚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DB3301/T 1092-2018 Nurseryhouse Production Regulations for Asparagus under Greenhouse Shelt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市萧山区芦笋专业技术协会
- 起草人:
- 张旭娟、施建军、俞可欣、施渭尧、熊晖、朱维华、丁桔、温先礼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092—2018
大棚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2018-07-10发布2018-08-10实施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1/T109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市萧山区芦笋专业技术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旭娟、施建军、俞可欣、施渭尧、熊晖、朱维华、丁桔、温先礼。
I
DB3301/T1092—2018
大棚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范规定了大棚芦笋生产的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及采收等要求及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大棚芦笋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选择
3.1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3.2选地要求
以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和肥力较高的沙质壤土为宜。
4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早熟、丰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1代品种,如格兰德、阿特拉
斯、佳芦1号、丰岛2号等。
5播种育苗
5.1穴盘育苗
采用32孔或50孔穴盘,商品育苗基质预湿装盘待用。
5.2营养钵育苗
每立方米过筛园土均匀拌入腐熟粪肥10kg~15kg、三元复合肥1kg~1.5kg制成营养土,或选用
商品育苗基质,装入8cm×10cm的营养钵内,整齐平放在宽1.2m~1.3m的苗床上。
1
DB3301/T1092—2018
5.3种子处理
用清水淘洗种子除去浮在水面的干瘪籽后,用50℃~55℃的温水浸种15min,然后用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250倍溶液浸种消毒1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种36h~60h,斯间换水2次
~3次。将种子用湿纱布包裹,置于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待20%~3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5.4播种
播前1天先浇足底水,每穴(钵)播1粒,播后覆盖1cm基质(营养土),铺上无纺布、稻草等保湿。
早春低温季节搭建小拱棚保温;夏秋高温季节播种,须在大棚或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降温。
5.5苗床管理
20%~30%的种子幼芽出土后及时揭去无纺布、稻草等,并注意通风换气、控温、降湿和浇水,适当
追施冲施肥或0.3%磷酸二氢钾。
5.6壮苗标准
苗龄为50d~70d,株高25cm~40cm,健壮茎数4支~6支。
6定植
6.1整地作畦
6.1.1整地
定植前10d~15d翻耕,耕层深度为35cm~55cm。每亩(667㎡)施腐熟有机肥5000kg。
6.1.2作畦
畦宽(连沟)150cm左右,其中沟宽30cm,作畦下松上细,畦面经培土后呈龟背形,畦高20cm~30
cm。
6.2定植时间
春播苗5月下旬~6月上旬定植,秋播苗9月下旬~10月上旬定植。
6.3定植密度
单行种植,株距28cm~32cm,亩栽1300株~1500株。
7田间管理
7.1母茎留养
定植当年保留所有母茎,及时拔除细弱茎。定植后第2年开始采取春秋两季留养母茎的方法。
7.1.1春季母茎留养
2年生3月下旬留茎,每株母茎留2根~3根;3年生及以上在4月上旬~5月上旬留养母茎,3年
~4年生的留4根~6根、5年以上留5根~8根。
2
DB3301/T1092—2018
7.1.2秋季母茎留养
8月中下旬拔除老茎,换养秋茎,依茎粗细可每株留养8根~12根茎。
7.2疏枝打顶
在春季和秋季留养母茎后,及时打桩、拉绳防倒伏。当嫩茎长至100cm~120cm时进行打顶,疏去
细弱枝。
7.3施肥
7.3.1用肥原则
按NY/T496执行。
7.3.2冬季追肥
冬季清园后,每亩沟施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800kg~1000kg、三元复合肥20
kg~30kg。
7.3.3春季追肥
春季3月下旬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kg~30kg,以后每隔20d~25d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
肥10kg~15kg。
7.3.4秋季追肥
8月中下旬清园后追施商品有机肥350kg~400kg、腐熟菜籽饼100kg~150kg,以后每隔20d~25d
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kg~15kg。
8清园
8.1清园时间
8月中旬~9月上旬,夏笋采收结束后进行秋季清园;12月下旬,芦笋进入休眠后进行冬季清园。
8.2清园方式
笋田彻底清除老茎和枯枝残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等喷洒,进行土壤消毒。
9病虫害防治
9.1主要病虫害
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主要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梢枯病、根腐病等。
9.2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按GB/T8321有关规定,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
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3
DB3301/T1092—2018
9.3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和无病种苗,采用避雨留养母茎减轻茎枯病等发生。做好两次清园工作,减少
田间病菌残留。
9.4物理防治
采用昆虫性诱剂、色板等诱杀害虫。
9.5生物防治
9.5.1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和减轻害虫发生和危害。
9.5.2采用乙基多杀菌素、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
9.6化学防治
9.6.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时要注意对症下药、交替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禁止使用甲胺磷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合配剂。
9.6.2病害防治:预防和控制茎枯病为主,兼顾褐斑病、梢枯病,可用二种杀菌剂混配兼治两种病害。
9.6.3虫害防治:以防治蓟马和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为主,兼治其他害虫。
9.6.4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安全间隔期见附录A。
10采收
10.1采收时间
2年生可少量采笋。3年生及以上芦笋,1月底至4月初采收春笋,5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收夏笋,
9月中旬至11月上旬采收秋笋。
10.2采收方法
待嫩茎长至25cm~35cm,用手握住基部轻轻扭转,连根拔起。
11大棚芦笋生产模式图见附录B。
A
4
DB3301/T1092—2018
B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安全间隔期
表A.1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安全间隔期
防治药剂稀释倍数或常用药安全间隔期
主要病虫害剂型使用方法
(通用名)量(d)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喷雾10
蓟马
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喷雾7
蚜虫
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喷雾7
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喷雾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 122-2000 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0-08-23
- DB34/ 183-1999 图像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999-06-07
- DB34/T 197-1999 杂交水稻及其亲本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的基因指纹鉴定法 1999-12-30
- DB11/ 120-2000 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0-08-23
- DB34/T 185.1-1999 脱毒甘薯生产技术规程良种繁育规程 1999-12-01
- DB34/T 185.2-1999 脱毒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栽培技术规程 1999-12-01
- DB34/ 182-1999 图像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 1999-06-07
- DB11/ 123-2000 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0-08-23
- DB11/ 121-2000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 2000-08-23
- DB34/T 190-1999 室内空气中三氯乙烯卫生检验方法 199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