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砀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砀山县硕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徽省砀山县园艺场、宿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站、砀山县梨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宿州市土壤肥料站、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萧县园艺站、砀山县土壤肥料服务中心、砀山县黄桃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砀山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077—2021
翠玉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iyupearproduction
2021-12-28发布2022-01-28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07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砀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砀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砀山县硕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徽省砀山
县园艺场、宿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站、砀山县梨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农业
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宿州市土壤肥料站、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
心、萧县园艺站、砀山县土壤肥料服务中心、砀山县黄桃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砀山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
管理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保记、张娅、刘凯、王秀娟、李蕾、孙宗训、冯恒林、曹新峰、张红、张磊、
高正辉、周秀侠、田娟、柳斌斌、李庆林、吕青山、陈蕴、常海峰、侯旭、牛丽芬。
I
DB34/T4077—2021
翠玉梨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翠玉梨生产技术规程,并规定了翠玉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建园、土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翠玉梨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2157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园地选择与规划
4.1园地选择
山地、平原、河滩均可栽植,但坡度应低于15°,以向阳坡为宜;交通便利。
4.2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0.8%、土壤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在6.5~7.8。
4.3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块,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4.4园地规划
平地、滩地和15°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南北向,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和建筑物,有风害地区,营
造防护林。
1
DB34/T4077—2021
5建园
5.1土壤改良
幼树定植后,从定植穴外缘,每年秋季结合施肥向外扩穴,宽30cm~40cm,深40cm~50cm。
土壤回填时,底层加入秸秆、杂草,上层混加无害化处理腐熟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填平后灌水沉实。
5.2苗木选择
选择根系发达,干高在90cm以上、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苗木。应符合NY/T442的有关规定。
5.3栽植
5.3.1栽植时间
秋末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为宜。
5.3.2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根据树形分高中低三种,分别为每666.7m2栽84株~190株;45株~83株;28株~
44株。
5.4授粉品种与比例
‘翠冠’、‘圆黄’、‘苏翠一号’;配置1~2个授粉品种,按1:4-8比例配置,在田间有规
则的均匀分布。
5.5定植
栽植前对梨苗根系进行修根处理,剪平伤口,将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130.10-1999 湘苦瓜3号 1999-04-15
- DB43/T 102-1996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996-12-30
- DB43/ 119-1998 优质稻稻谷 1998-12-30
- DB43/T 130.4-1999 湘椒13号 1999-04-15
- DB43/T 127.11-1999 湘两优糯粱1号 1999-04-15
- DB43/T 130.5-1999 湘椒14号 1999-04-15
- DB43/T 126.33-1999 培矮64S 1999-04-15
- DB43/T 093-1995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995-12-31
- DB43/T 128.6-1999 湘黄麻3号 1999-04-15
- DB43/T 126.55-1999 R644 199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