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620-2017 准四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
DB33/T 620-2017 The 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Quasi-fourth-grade Roa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6年12月
-
2017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620—2017
代替DB33/T620-2006
准四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
Qualityinspectionandevaluationstandardforquasi-fourthclasshighway
engineer
2017-05-10发布2017-06-10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620—2017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程质量评定......................................................................1
4.1一般规定......................................................................1
4.2工程质量评分..................................................................2
4.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3
5路基工程..........................................................................4
5.1一般规定......................................................................4
5.2路基土石方工程................................................................4
5.3路基排水......................................................................6
5.4砌筑工程......................................................................8
5.5涵洞工程......................................................................9
6路面工程.........................................................................11
6.1一般规定.....................................................................11
6.2水泥混凝土面层...............................................................11
6.3沥青混凝土面层...............................................................12
6.4沥青表面处治面层.............................................................13
6.5水泥稳定(或二灰)碎石基层和底基层...........................................14
6.6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15
6.7泥(灰)结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16
7桥梁工程.........................................................................17
7.1一般规定.....................................................................17
7.2桥梁总体.....................................................................17
7.3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18
7.4砌体.........................................................................20
7.5基础.........................................................................22
7.6墩、台身和盖梁...............................................................25
7.7梁桥.........................................................................27
7.8拱桥.........................................................................29
7.9桥面系和附属工程.............................................................32
8隧道工程.........................................................................35
8.1一般规定.....................................................................35
8.2隧道总体.....................................................................35
I
DB33/T620—2017
8.3洞身开挖.....................................................................36
8.4隧道衬砌.....................................................................36
8.5防水层.......................................................................37
8.6止水带.......................................................................38
8.7无衬砌隧道...................................................................38
9交通安全设施.....................................................................39
9.1一般规定.....................................................................39
9.2交通标志.....................................................................39
9.3路面标线.....................................................................40
9.4蓄能自发光标识...............................................................41
9.5波形梁钢护栏.................................................................42
9.6混凝土护栏、浆砌块(片)石护墩...............................................43
9.7缆索护栏.....................................................................44
9.8标柱.........................................................................4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47
附录B(规范性附录)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4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50
附录D(规范性附录)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51
附录E(规范性附录)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53
附录F(规范性附录)水泥砂浆强度评定...............................................54
附录G(规范性附录)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评定.........................................55
附录H(规范性附录)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56
附录I(规范性附录)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57
附录J(规范性附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58
附录K(规范性附录)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目录...........................................59
附录L(规范性附录)条文说明.......................................................71
II
DB33/T620—2017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620-2006,与DB33/T620-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1,2006版的1.0.2);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06版的2);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3,2006版的3);
—--修改了工程质量评定(见4,2006版的4);
—--将5.4砌筑工程修改为“砌筑工程”(见5.3,2006版的5.3),删除了石方路基(2006版的5.1.3)、
拱涵(2006版的5.4.3)、箱涵(2006版的5.4.4)的相关内容;
—--删除了原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碎石面层、级配碎石面层、填隙碎石(矿渣)面层和基层、泥(灰)
结碎(砾)石面层的内容(见2006版的6.3、6.4、6.9、6.11);删除了水泥稳定粒料(碎石、
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与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2006版的6.7、6.8),增加了“水泥稳定(或二灰)碎石基层和底基层”(见6.5)。
—--“桥梁总体及桥面”修改为“桥梁总体”(见7.2,2006版7.2),在桥面系和附属工程中增加
了伸缩缝安装内容(见7.9.2);
—--删除了“喷射混凝土支护”(见2006版的8.4);
—--增加了路面标线(见9.3)、蓄能自发光标识(见9.4)。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局、金华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杭州市余杭区交
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杭州市余杭区瑞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宣剑裕、戴晓栋、李乐阳、顾森华、方剑、唐建强、彭延杰、肖葳、胡来平、
盛吉崇、韦征、张君平、叶春柱、王明、李舒扬、许世鸣、尹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620-2006。
III
DB33/T620—2017
准四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准四级公路工程的质量评定,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和交安设施等的质量检验评定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准四级公路新建工程、改建工程和养护工程的质量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标准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24970轮廓标
JTGF40公路路面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7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JT/T280路面标线涂料
JT/T457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
DB33/T975蓄能自发光交通标识设置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JTGF8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宕渣
具有一定级配,用于路基填筑的土石混合料。
3.2
准四级公路
大部分技术指标能达到四级公路的标准,个别技术指标低于四级公路标准的村道公路。
4工程质量评定
4.1一般规定
1
DB33/T620—2017
4.1.1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按本标准附录A将建设项
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施工、监理和建设管理单位应按相同的工程项目划分进行工
程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4.1.2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元,采用100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
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标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
4.1.3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应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标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4.1.4施工单位应对各分项工程按本标准所列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进行自检,按附录J中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提交真实、完整的自检资料,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我评
定。
工程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独立抽检,对施工单位检评资料进行签认,对工程质量
进行评定。
建设单位根据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工程监理单位所做的工程质量评分及等级进
行审定。
质量监督部门、质量检测机构可依据本标准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4.2工程质量评分
4.2.1分项工程质量评分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只有在其使
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并
基本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在文中以“Δ”标识),其合格率不得低于
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否则应进行返工处
理。
实测项目的规定极值是指任一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不符合要求时该实测项目为不合
格。
按附录B至附录I所列方法进行评定的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该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分项工程的评分值满分为100分,按实测项目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存在外观缺陷或资料不全时,
应予减分。
[检查项目得分权值]
分项工程得分=
检查项目权值
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得分-外观缺陷减分-资料不全减分
4.2.2基本要求检查
4.2.2.1分项工程所列基本要求,对施工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进行认真检查。
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4.2.2.2实测项目计分
对规定检查项目采用现场抽样方法,按照规定频率和下列计分方法对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进行
检测计分。
检查项目除按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项目以外,均应按单点(组)测定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评定,
并按合格率计分。
2
DB33/T620—2017
检查合格的点(组)数
检查项目合格率=³100%
该检查项目的全部检查点(组)数
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³100
4.2.2.3外观缺陷减分
对工程外表状况应逐项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外观缺陷,应进行减分。对于较严重的外观缺陷,施
工单位须采取措施进行整修处理。
4.2.2.4资料不全减分
分项工程的施工资料和图表残缺,缺乏最基本的数据或有伪造者,不予检验和评定。资料不全者视
不全情况,减1分~3分。
4.2.3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分
附录A所列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区分为一般工程和主要(主体)工程,分别给以l和2的权值。进行
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评分时,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法确定相应的评分值。
[分项(分部)工程评分值相应权值]
分部(单位)工程评分值=
分项(分部)工程权值
4.2.4标段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
单位工程得分单位工程投资额
标段工程质量得分=
单位工程投资额
标段工程质量评定得分=标段工程质量得分-质量保证资料扣分
标段工程得分标段工程投资额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定得分=
标段工程投资额
4.2.5质量保证资料
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
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监理资
料。工程必需的质量保证资料详见附录K。
4.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4.3.1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或返工,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
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
4.3.2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3
DB33/T620—2017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
合格。
4.3.3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部工程不合格,则该单位工程为不
合格。
4.3.4标段和建设项目质量等级评定
标段和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所属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则合同段和建设项目为不合格。
5路基工程
5.1一般规定
5.1.1本章规定的实测项目的检查频率,为每一检查段内的最低检查频率。
5.1.2路基压实度应分层检测,并符合附录B的规定。路基其他检查项目及评定均在路基顶面进行检
查、检测。
5.1.3路基排水工程应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依照实际地形,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地面
水和地下水排出路基以外。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应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畅通。
5.1.4路基地表排水可采用边沟、排水沟等设施。
5.1.5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或隔水措施。
5.1.6在水量集中,容易冲毁的地段,其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应加大断面尺寸,并做好防护措施。
5.1.7本章主要用于挡土墙、防护等砌筑工程的质量评定,桥梁、隧道等其他章节的砌筑工程可参照
本章评定。
5.1.8每道涵洞包含洞身各部分构件、洞口和填土等分项工程。
5.1.9跨径或全长小于五米的通道,按本章的规定进行评定。
5.1.10钢筋混凝土涵洞除按本章规定评定外,还应包括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
5.2路基土石方工程
5.2.1土质路基
5.2.1.1基本要求
5.2.1.1.1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
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
5.2.1.1.2路基填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符合设计的规定。
5.2.1.1.3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5.2.1.1.4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5.2.1.1.5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应滥开滥挖。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
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
5.2.1.2实测项目
土质路基实测项目见表1。
4
DB33/T620—2017
表1土质路基实测项目
项规定值或允许
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次偏差
压零填及挖方(m)0~0.30≥93
实0~0.80≥93按附录B检查。
1△3
度填方(m)0.81~1.50≥90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2处
(%)﹥1.50≥90
2△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要求按附录I检查3
3纵断高程(mm)+15,-25水准仪:每200m测1断面2
经纬仪:每200m测1点,弯道加HY、
4中线偏位(mm)1002
YH两点
5宽度(mm)不小于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2处2
6边坡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2处1
注1: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标准,单个测定值不得小于
极值(表列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按不小于表列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合格率。
5.2.1.3外观鉴定
5.2.1.3.1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分~2分。
5.2.1.3.2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应亏坡,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
1分~2分。
5.2.1.3.3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不符合
要求时减1分~2分。
5.2.2宕渣路基
5.2.2.1基本要求
5.2.2.1.1宕渣应具有一定的级配,含泥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2.2.1.2修筑宕渣路堤时,应进行地表清理,填筑层厚度和宕渣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2.2.2实测项目
宕渣路基实测项目见表2。
表2宕渣路基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零填及挖方(m)0~0.3083
固体
体积0~0.8083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2
1△3
率填方(m)0.81~1.5081处
(%)
﹥1.5078
2△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附录I检查3
5
DB33/T620—2017
表2宕渣路基实测项目(续)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经纬仪:每200m测1点,弯道
3中线偏位(mm)1002
加点HY、YH两点
4纵断高程(mm)+15,-25水准仪:每200m测1断面2
5宽度(mm)不小于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2处2
6边坡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2处1
注1:固体体积率的标准密度以综合毛体积密度控制,评定路段内的固体体积率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标准,单个测
定值不得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按不小于表列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
计算合格率。
5.2.2.3外观鉴定
5.2.2.3.1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应亏坡。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分~2分。
5.2.2.3.2路基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分~2分。
5.3路基排水
5.3.1土沟
5.3.1.1基本要求
5.3.1.1.1土沟边坡应平整、稳定,不应贴坡。
5.3.1.1.2边沟应平顺整齐,不应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畅通。
5.3.1.2实测项目
土沟实测项目见表3。
表3土沟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沟底高程(mm)±50水准仪:每200m测4点2
2断面尺寸(mm)不小于设计要求值尺量:每200m测2点2
3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要求值每200m检查2处1
4边棱直顺度(mm)50尺量:20m拉线,每200m检查2点1
5.3.1.3外观鉴定
沟底无阻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分~2分。
5.3.2浆砌排水沟
5.3.2.1基本要求
5.3.2.1.1浆砌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砌缝内砂
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
5.3.2.1.2浆砌片(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3.2.1.3基础中缩缝应与墙身缩缝对齐。
6
DB33/T620—2017
5.3.2.1.4砌体抹面应平整、压光、直顺、不应有裂缝、空鼓现象。
5.3.2.2实测项目
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见表4。
表4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砂浆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F检查3
2轴线偏位(mm)50经纬仪或尺量:每500m测5处1
3沟底高程(mm)±30水准仪:每200m测5点1
4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30或不陡于设计尺量:20拉线每200m检查2点1
5断面尺寸(mm)±30尺量:每200m查2处1
6铺砌厚度(mm)不小于设计要求值尺量:每200m查2处1
5.3.2.3外观鉴定
5.3.2.3.1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2分。
5.3.2.3.2沟底不应有杂物。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2分。
5.3.3混凝土排水沟
5.3.3.1基本要求
5.3.3.1.1混凝土的所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拌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
范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5.3.3.1.2混凝土排水沟应按设计规定设置伸缩缝。
5.3.3.2实测项目
混凝土排水沟实测项目见表5。
表5混凝土排水沟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检查3
2沟底高程(mm)±30水准仪:每200m测5点2
3断面尺寸(mm)±30尺量:每200m查2点2
4铺砌厚度(mm)不小于设计要求值尺量:每200m查2处1
5.3.3.3外观鉴定
5.3.3.3.1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2分。
5.3.3.3.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面积的5%。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5%减3分;深度超过10mm
的必须处理。
5.3.3.3.3沟底不应有杂物。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2分。
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T 470.2-2004 无公害巴西彩龟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2004-02-04
- DB33/T 467-2004 竹炭 2004-01-17
- DB33/T 464-2004 无公害南美白对虾苗种 2004-01-07
- DB33/ 237.1-2004 无公害江山白鹅 第1部分:种鹅 2004-01-17
- DB33/T 468.2-2004 无公害枇杷 第2部分:苗木 2004-01-17
- DB52/T 450-2004 贵州省节能监测规程 2004-01-14
- DB33/T 470.1-2004 无公害巴西彩龟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2004-02-04
- DB33/T 468.1-2004 无公害枇杷 第1部分:苗木培育 2004-01-17
- DB52/ 428-2004 金银珠宝玉石饰品标识规定 2004-01-17
- DB33/T 440-2003 浙江省准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0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