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20/T 19.7-2023 数据资源体系技术指南 第7部分: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DB5120/T 19.7-2023 Data Resource System Technical Guide Part 7: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Data Service Capabilit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资阳市大数据服务中心、资阳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刘桄序、戢培全、邵柏华、袁嘉、刘光乾、杨建康、张亚琴、李爱民、刘西北、郑雪梅、邓森林、彭国林、陈杜宇、杨通、李强、夏荣、张润泽、任良华、冷耀 、陈熙。
- 出版信息:
- 页数:3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01
CCSL70DB5120
四川省(资阳市)地方标准
DB5120/T19.7—2023
数据资源体系技术指南
第7部分: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2023-12-22发布2023-12-29实施
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20/T19.7—2023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2
5评价方法.........................................................................................................................................................2
6评价指标体系.................................................................................................................................................3
附录A(资料性)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5
附录B(资料性)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说明...............................................................................................27
附录C(规范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28
参考文献.............................................................................................................................................................29
I
DB5120/T19.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资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发布。
本文件起草单位:资阳市大数据服务中心、资阳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桄序、戢培全、邵柏华、袁嘉、刘光乾、杨建康、张亚琴、李爱民、刘西北、
郑雪梅、邓森林、彭国林、陈杜宇、杨通、李强、夏荣、张润泽、任良华、冷耀、陈熙。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120/T19.7—2023
数据资源体系技术指南
第7部分: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资阳市域数据服务能力评价相关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等
工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资阳市域的数据服务能力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271.1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份:基本术语
GB/T11457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GB/T18492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GB/T22032系统工程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GB/T25000系统与软件工程(所有部分)
GB/T29264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GB/T34680.1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
要求
GB/T35295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
GB/T36073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GB/T36625.3智慧城市数据融合第3部分:数据采集规范
GB/T38664.2信息技术大数据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第2部分:基本要求
GB/T38664.3信息技术大数据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第3部分:开放程度评价
GB/T38667信息技术大数据数据分类指南
GB/T40094.2电子商务数据交易第2部分:数据描述规范
GB/T40094.3电子商务数据交易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行
GB/T42450信息技术大数据数据资源规划
DB51/T3056政务数据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5271.1、GB/T11457、GB/T18492、GB/T25000、GB/T29264、GB/T34680.1、GB/T35295、
GB/T36073、GB/T36625.3、GB/T38664.2、GB/T38664.3、GB/T38667、GB/T40094.2、GB/T40094.3、
GB/T42450、DB51/T305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服务dataservice
基于数据参考体系机构提供的数据服务。
1
DB5120/T19.7—2023
4评价原则
4.1指标设计原则
4.1.1科学性
评价指标选取应能够体现数据资源中心运行中关于数据治理、数据安全和服务保障的真实需求,反
映数据资源中心运行的综合成效。
4.1.2系统性
评价指标选取应考虑数据资源中心循序渐进的建设要求,应落实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革要求,形
成符合实际的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和数据服务支撑体系。
4.1.3代表性
评价指标选取应能较全面反映数据资源中心在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
4.1.4可采集性
评价指标应具有广泛适用的数据获取来源,并便于采集。
4.1.5独立性
评价指标选取应相互独立,避免指标之间具有重复性或相互关联。
4.1.6可量化性
评价指标应明确每个指标的含义与适用范围,可量化计算。
4.2效果评价原则
4.2.1效果评价基本要求
在开展对数据资源中心运行效果评价时,应遵循全生命周期原则、按需选用原则、结构性原则和可
操作性原则。
4.2.2全生命周期原则
数据中台评价可应用于数据资源中心数据链路的全流程周期中,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应
用、数据运维、数据质量、数据架构、数据安全等。
4.2.3按需选用原则
评价指标可根据具体的建设情况、业务情况和评价方式需求进行选取或裁剪。
4.2.4结构性原则
评价指标可通过层次化结构予以分类,以层次分析法界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
4.2.5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方法简单易行、直观,具有可操作性。
5评价方法
5.1评价方式
所采用的评价方式需保证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本文件不规定或推荐具体评价方式,
具体评价方式由需方与评价实施者商定。评价可能涉及不同的评价内容,进行评价时需结合实际业务场
景,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5.2评价方案
a)执行评价任务之前,应依据需求、可能涉及的评价内容、评价场景和评价目的,设计相应的评
价方案;
b)如果一项评价任务覆盖多个被评对象,宜共同使用一个通用评价方案;
2
DB5120/T19.7—2023
c)评价方案中至少应包含特定的评价内容、评价场景、评价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以及评价
结果的描述形式(如,用等级和得分描述相应的评价结果,参见附录A);
d)评价方案宜给出计算评价结果最后得分的方法;
e)评价方案宜给出评价内容在其所属范围内的权重值;
f)价方案中应给出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判据(参见附录A);
评价方案的设计宜确保适用该方案的各个被评对象评价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6评价指标体系
6.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结合日常数据管理的需求,对数据资源中心运行和运行成效进行综合评估,构建符合数据资源中心
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数据治理评价、数据安全评价和服务保障评价三部分。其中,数据
治理过程评价从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应用、数据运维、数据质量、数据架构等数据治理全生命过
程
进行评价;数据安全从数据安全策略、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审计等方面进行评价;服务保障评
价从管理组织、技术保障和人员保障等方面进行评价。整体框架图如附录C所示。
6.2指标计算
6.2.1指标选取
选取分项指标时,应结合本文第4章的指标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该指标是否符合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现状的特征、能体现数据资源中心运行的整体情况等。除此之外,分项评价指标的选项应满足以下要求:
(1)开展指标的验证和意见征集工作。选取分项指标前,应充分进行调研与意见征集工作,对选
取的指标进行不断补充和优化,最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数据中台评价指标体系。
(2)提供相应的指标权重。选取分项指标时,应提供每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权
重的大小代表着该指标对分项评价的影响程度。
6.2.2指标权重确定
分项评价指标权重应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反映出不同维度的评价效果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
可采取专家咨询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并结合业务经验加持、业务需求导向等,制
定科学、合理的权重。
6.2.3评价得分计算
参考《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详见附录B)中的指标说明、指标权重等内容,
对评价对象进行逐项评分,分别按照不同评价项目进行分值计算,最后汇总计算评价总分,总分为一百
分。表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3评价结果
6.3.1分项评价结果
评价实施者根据各分项指标、权重等,可对各分项指标进行判定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为四个等级,
从最高到最低依次用A、B、C、D表示。评价实施者根据评价内容得分判定评价等级,并给出对应等级
的得分。具体评价方案详见附录A。
评价得分满分为100分,四个等级的评价得分分值区间如下:
A[90,100]
B[80,90)
3
DB5120/T19.7—2023
C[60,80)
D[0,60)
适用于所有各项评价内容单独评分。在针对某类评价内容评分时,需要该类里所有各个单项评价内
容的得分和这些评价内容在该类的权重值。依此类推,可对更大类的评价内容乃至覆盖所有各项评价内
容的评分。
6.3.2总体评价结果
评价实施者根据各分项的得分,从数据治理、数据安全和服务保障等维度进行分项汇总。设置各维
度的权重占比,并计算各维度下的进行加权分数,得出此次数据资源中心评价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
分结果,判定此次数据资源中心的总体评价等级。总体评价等级对应的综合得分区间如下:
A[90,100]
B[80,90)
C[60,80)
D[0,60)
A
4
DB5120/T19.7—2023
附录A
(资料性)
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
表A.1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
一级二级建议考核/评价得指标获取
三级指标指标说明建议考核/评价规则
指标指标分方式
A:[1亿条,无上限);根据A、B、C、D的等
数据数据B:[5000万条,1亿条);级进行评分,A得2分,
采集数据量评价实际采集的数据记录数量自动获取
治理采集C:[1000万条,5000万条);B得1分,C不得分,D
D:[0,1000万)。扣1分。
以自动化采集率来体现自动化采集的
成熟度,自动化采集成熟度=(自动化采
集的数据量/实际采集的数据总量)×根据A、B、C、D的等
数据数据自动化采集成100%。级进行评分,A得2分,
评价数据中台自动化数据采集的成熟度自动获取
治理采集熟度A:[90%,100%];B得1分,C不得分,D
B:[70%,90%);扣1分。
C:[50%,70%);
D:[0%,50%)。
A:[1亿条,无上限);根据A、B、C、D的等
数据数据B:[5000万条,1亿条);级进行评分,A得2分,
采集数据量评价实际采集的数据记录数量自动获取
治理采集C:[1000万条,5000万条);B得1分,C不得分,D
D:[0,1000万)。扣1分。
5
DB5120/T19.7—2023
表A.1(续)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
一级二级建议考核/评价得指标获取
三级指标指标说明建议考核/评价规则
指标指标分方式
以自动化采集率来体现自动化采集的
成熟度,自动化采集成熟度=(自动化采
集的数据量/实际采集的数据总量)×根据A、B、C、D的等
数据数据自动化采集成100%。级进行评分,A得2分,
评价数据中台自动化数据采集的成熟度自动获取
治理采集熟度A:[90%,100%];B得1分,C不得分,D
B:[70%,90%);扣1分。
C:[50%,70%);
D:[0%,50%)。
采集范围覆盖率=(实际采集的单位数
量/应该采集的单位数量)×100%。根据A、B、C、D的等
数据数据采集范围覆盖A:[90%,100%];级进行评分,A得2分,半自动获
评价数据中台采集单位的覆盖的情况
治理采集率B:[70%,90%);B得1分,C不得分,D取
C:[50%,70%);扣1分。
D:[0%,50%)。
A:[8个,不限);根据A、B、C、D的等
数据数据B:[6个,8个);级进行评分,A得2分,
应用场景数评价数据中台对应用场景的支撑度人工获取
治理加工C:[2个,6个);B得1分,C不得分,D
D:[0个,2个)。扣1分。
6
DB5120/T19.7—2023
表A.1(续)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
一级二级建议考核/评价得指标获取
三级指标指标说明建议考核/评价规则
指标指标分方式
非涉密信息系统的数据清洗完成率=(已完成清洗的数据量/已接
入数据总量)×100%。
注1:已接入的数据总量指的是贴源层的数据表的数量;
A:[90%,100%];注2:已完成清洗的数据数量指的是标准层表数量;根据A、B、C、D的等
数据数据数据清洗完成B:[70%,90%);数据治理标准规范指各市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行业主管部门级进行评分,A得2分,
自动获取
治理加工率C:[50%,70%);及地方标准化委员会等机构公布的标准、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标B得1分,C不得分,D
D:[0%,50%)。准等要求,结合原生产系统建设规范,采集数据相关的标准规范,扣1分。
制定成横向区域内和纵向行业内通用的数据元,明确各数据元的
标识定义、表示规范、管理属性,理清数据元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行标准整合与分类。
数据集完整性检查合格率=(完整数据集数/数据集总数)×100%。
A:[90%,100%];根据A、B、C、D的等
考核数据集的完整程度。数据集完整性,是指数据集字段完整性,
数据数据B:[70%,90%);级进行评分,A得2分,
数据集完整性数据集所包括的数据符合对数据集的描述,不缺少数据。数据集自动获取
治理加工C:[50%,70%);B得1分,C不得分,D
字段完整性,是指数据集的必要字段不可缺失,目录与数据资源
D:[0%,50%)。扣1分。
的信息项应一致,信息项应完整、准确、清晰描述。
7
DB5120/T19.7—2023
表A.1(续)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
一级二级建议考核/评价得指标获取
三级指标指标说明建议考核/评价规则
指标指标分方式
A:[90%,100%];根据A、B、C、D的等
考核元数据的完整程度,根据《四川省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指
数据数据B:[70%,90%);级进行评分,A得2分,
元数据完整性南》要求,元数据信息完整性检查合格率=(元数据信息完整目自动获取
治理加工C:[50%,70%);B得1分,C不得分,D
录数/目录总数)×100%。
D:[0%,50%)。扣1分。
8
DB5120/T19.7—2023
表A.1(续)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得分表
一级二级建议考核/评价得指标获取
三级指标指标说明建议考核/评价规则
指标指标分方式
综合评价基础库(包含人口库和法人库)的字段数量满足数据中
台建设目标的字段数量要求:
注1:由于人口库和法人库的字段数量要求不同,需对人口库和
法人库的字段数量针对性的制定要求,基于人口库和法人库的单
项评价并对该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注2:人口库字段数量要求:
A:人口库字段数量不低于500,且法A:[500,不限);
人库字段数量不低于300;B:[400,500);
根据A、B、C、D的等
B:人口库字段数量不低于400,且法C:[200,400);
数据数据级进行评分,A得2分,
基础库字段数人库字段数量不低于2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T 243-2008 萨能奶山羊饲养技术规范 2008-01-16
- DB53/T 246.14-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14部分: 种植水分管理规范 2008-01-16
- DB53/T 246.4-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4部分: 基本烟田规划及保护 2008-01-16
- DB53/T 246.1-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1部分: 综合标准体系 2008-01-16
- DB53/T 246.8-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8部分: 生产月历 2008-01-16
- DB53/T 246.9-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9部分: 育苗技术规范 2008-01-16
- DB53/T 246.2-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2部分: 保山香料烟生产流程 2008-01-16
- DB53/T 246.20-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20部分: 农药使用规范 2008-01-16
- DB53/T 246.15-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15部分: 中耕管理技术规范 2008-01-16
- DB53/T 246.16-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16部分: 病虫害田间药效试验操作规范 200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