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466-2001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GB 18466-2001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organization sewage discharg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8466-200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1-10-22
实施日期
2002-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起草人:
[潘长庆]、李霞、张漱洁、周淑玉、陈昌杰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18466-2001

健牙

前r习

本标准中第4章、5.1,5.4,5.5条为强制执行条文,其他为非强制执行条文。

本标准是对GBJ48-1983《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的修订。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控制医疗机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预防、控制和消

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特此对《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进行修订。

本标准对GBJ48-1983的适用范围、标准值、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作了较大修改,增加了标准监督

执行内容。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J48-1983,同时代替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2

序号25和26以及表4中序号54和55中的标准值。

本标准从2002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医玉医」、李霞、张漱洁、周淑玉、陈昌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

Requirementsformedicalorganizationsewagedischarge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的排放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医疗机构:

1)污水直接排人江、河、湖、海、池塘、水库、澳、沟等地表水体的医疗机构。

2)污水直接排人终端无污水处理厂的下水管道的医疗机构。

3)污水无组织排放的医疗机构。

4)所有的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838-19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959-1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1607-1989鱼业水质标准

GB12941-19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医疗机构medicalorganization

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

许可证》的机构。

3.2医疗机构污水medicalorganizationsewage

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治疗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

出的医疗、生活及粪便污水。

3.3医疗机构污泥medicalorganizationsilt

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沉淀物和被拦截的漂浮物。

4标准值

经处理和消毒后的医疗机构污水以及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应该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监督检验检度总局2001一10-22批准2002-03-01实施

GB18466-2001

表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值

针攀a>>>>tm&01111o55*ahI=kXi"M>>>>OO00tx)555m}升

表2医疗机构污泥排放标准值

MA%A*kAlE*KiEKK9gK)qq?&K#+4NNNNp,.1111IRa>>>>co000lll-ia1-ofZxx半州

5卫生要求

5.1医疗机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和消毒。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未

经消毒或无害化处理的污水、污泥,不准任意排放或用做农肥。

5.2新建、扩建、改建医疗机构应同时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污水及污泥排放应符合表1和表2的

规定。

5.3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经处理和消毒后排放时,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还应根据接纳水体和粪便无害

化卫生标准的功能要求,符合GB5749,GB3838,(135084,GB11607,GB7959,GB12941,GB/T14848

中的要求。

5.4严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污水、污泥排人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地带内。

5.5严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污泥。

5.6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位置,宜设在医疗机构建筑物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周

围建筑物之间宜设绿化防护地带。

5.7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确保污水、污泥符合本排放标准;

2)采取防腐蚀、防渗漏措施;

3)备有发生故障时的临时消毒设施;

4)使用液氯消毒,必须备有氯泄漏等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设施,严禁直接以钢瓶向污水中投加

氯气;

5)安全耐用,操作方便,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5.8K疗机构行政区和职工生活区的污水,应与病区的污水分流。

6检测与监测

6.1医疗机构污水、污泥处理的日常检测由各医疗机构负责。检测项目和频次应符合以下要求:

6.1.1医疗机构污水中总余氯:经过连续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日至少检测2次;经过间隙式处理装置的

GB18466-2001

污水,每次排放前均应检测.

6.1.2医疗机构污水中粪大肠菌群:每月检侧不得少于1次。

6.1.3医疗机构污水中致病菌:每年检测不得少于2次。主要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结核病医疗机

构检侧结核杆菌.

6.1.4医疗机构污泥的卫生指标:每批污泥排放前,均应按表2要求的项目检验。

6.2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污水、污泥处理情况进行经常性卫生监测.并做好辖区内

新建、改建、扩建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6.2.1监测频次: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每年监侧至少6次淇他医疗机构污水每年监测至少4

次。医疗机构污泥每次排放前监测。

6.2.2污水监测项目:总余氛、粪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

6.2.3污泥监测项目: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值,传染病医疗机构增测肠道致病菌;结核病医疗机构

增测结核杆菌。

7检验方法

本标准检验方法按附录A,B,C,D,E,F,G执行。

GB18466-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医疗机构污水中总余级的检测方法

A1仪器和设备

A1.1天平。

A1.2Lt色管。

A1.3量筒。

A2试剂

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1g邻联甲苯胺,溶于5mi.20%容(积/容积)盐酸中,将其调成糊状,加人

150^-200mI.燕馏水使其完全溶解,置于量筒中补加蒸馏水至505mi.,最后加入20%盐酸495mi.,储

于棕色瓶中。

A3测定步骤

Al1被测样品温度宜为15~20C'.如低于此温度,应先将样品浸人温水中使其温度升至15^-20C

后,再测定数值。

A3.2在盛有5MI.样品的比色管内,滴加邻联甲苯胺溶液2^-3滴,棍匀。

A3.3将样品置于黑暗处,静置15min后,与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溶液比色测定,其结果为样品总余

氯含量(比色时,眼睛从管口向下观察或由前面观察)。

A3.4如余氯浓度很高时,会产生桔黄色;当样品碱度过高以及余氯浓度低时,可能产生淡蓝绿色或淡

蓝色。此时,可再加人1mi.I:2盐酸或1nil,邻联甲苯胺溶液,即可产生正常的淡黄色,再进行测定。

A4检验结果报告

检验结果以每升污水中含总余氯的毫克数m(g/I.)报告。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医疗机构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B1仪器和设备

B1.1高压蒸汽灭菌器。

B1.2干燥灭菌箱。

B1.3培养箱。

B1.4电炉。

B1.5天'F。

B1.6灭菌平皿。

B1.7灭菌刻度吸管。

GB18466-2001

B2培养基和试剂

B2.1乳糖一胆盐培养液

B2.1.1成分

蛋白陈20g

猪胆盐或(牛、羊胆盐)59

乳糖59

。.40o澳甲酚紫水溶液2.5ml-

蒸馏水1000MI,

B2.1.2制法

将蛋白陈、胆盐及乳糖溶解于1000MI,蒸馏水中,调整pH为7.2-7.4。加人指示剂,充分混匀.分

装于有倒管的试管中。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中,于115C'.灭菌20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B2.2伊红美兰培养基

B2.2.1成分

蛋白陈10g

乳糖10g

磷酸氢二钾29

琼脂20-30g

蒸馏水1000MI,

2%伊红水溶液20MI.

0.5%美兰水溶液13mI,

B2.2-2储备培养基的制法

B2.2.2.1先将琼脂加到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及蛋白陈,混匀使溶解,再

以蒸馏水补足至1000MI,,调整pH为7.2^-7.4,

B2甲2.2.2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加入乳搪,混匀后,定量分装于烧瓶内,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

中,以115C'灭菌20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B2.2.3平皿培养基的制法

B2.2.3.1将已制备的培养基加热融化。

B2.2.3.2根据烧瓶内培养基的容量,用灭菌吸管按比例吸取一定量的已灭菌的2%伊红水溶液及一

定量已灭菌的0.5%美兰水溶液加人已融化的储备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种

培养基适ti倾人己灭菌的空平皿内,待其冷凝后,备用。

B2.3乳搪蛋白脉培养液

B2.3.1成分

蛋白陈l0g

牛肉膏3g

乳糖59

氯化钠5g

1.6%澳甲酚紫乙醇溶液1ml.

蒸馏水1000ml.

s2.12制法

将蛋白脉、牛肉膏、乳搪及氛化钠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调整pH为7.2-7.4。加人

1.6%澳甲酚紫乙醇溶液1ml.,充分混匀,分装于有倒管的试管中。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中,以115C灭

菌20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GB18466-2001

----------------

B2.4革兰氏染色液

B2.4.1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19

95%乙醇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