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LY 3001-2022 薄荷容器栽培技术规程

T/SHLY 3001-2022 Mint Container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HLY 3001-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09
实施日期
2022-10-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上海市林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1、不同温度对薄荷生产的影响薄荷生产的最佳温度为15℃~28℃,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薄荷成活率最高,生产周期最短,长势最为旺盛。低于15℃或高于28℃,薄荷生长明显减缓,生产周期变长,长势较弱。2、薄荷扦插繁育技术在薄荷生长季,采用直立茎插穗,剪取直立茎1/2以上的部分,长度为5cm~7cm,且至少包含两节,下部节去掉全部叶片,上部节的叶片剪去2/3,采用128穴或72穴育苗盘进行育种。(1)育苗穴盘规格的确定将扦插苗置于50穴、72穴、128穴、200穴等不同规格的育苗盘进行育苗,对比薄荷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72穴或128穴为最佳育苗穴盘规格,薄荷长势最旺盛,根系完全网结时间最短,后期移栽至盆中存活率较高。200穴育苗盘中薄荷的生长受限,长势瘦弱;50穴育苗盘中薄荷长势较好,成活率较高,但根系完全网结时间长,考虑到育苗成本及育苗周期,此规格育苗盘不作考虑。(2)插条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选取薄荷直立茎顶端长度5cm、7cm、10cm的扦插枝,结果表明,5cm和7cm的扦插枝条长度成活率较高,不存在显著差异,而10cm的扦插枝长度过长,营养消耗过大,因此成活率较低。3、薄荷分株繁育技术薄荷分株在4月~6月及9月~10月进行,温度在15℃~28℃。根据薄荷的自然生长及萌芽状况进行分株,先将其一分为二,后逐步切分的方法,最佳将其切割成2~4丛带有根系的子株。分株数过多,各子株所含的芽点过少,则会导致子株成长到可出圃规格的盆苗周期加长,也会导致子株存活率降低,加大薄荷的生产成本。4、薄荷根茎繁殖技术薄荷具有地下根茎,根茎上可形成不定根,根据这一特点,薄荷类植物可利用根茎进行繁殖,选择白色粗壮、无病虫害的根茎,截成6cm~10cm的小段,且每段含3个~4个茎节。若根茎过长不利于定植于容器苗中,若根茎过短不利于根茎的生根与成活。盆内用基质填至离盆口5cm左右,选择3段根茎,将其均匀平铺于基质上,而后填基质至盆口上沿2cm处并稍加按压,浇透水。5、病虫防控薄荷病虫害较少,常见虫害有白粉虱及食叶性害虫,可结合物理防治,白粉虱使用使用0.3%苦参碱水剂,600-800倍兑水稀释喷洒,每2天~3天喷洒一次;食叶性害虫使用2%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兑水稀释喷洒,每2天~3天喷洒一次。6、出圃质量薄荷容器苗的出圃质量按照不同薄荷品种及容器规格规定冠高比范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上房园艺有限公司、上海上房园林植物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欣优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夷耕园艺有限公司、上海上房玫瑰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申瑞雪、林丹、金梦怡、邢歆、李秋静、闵睫、周天宇、卿霞、陆牡丹、火丽燕、朱迎迎、贾娜、徐心健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