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4/T 088-2022 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DB3304/T 088-2022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4/T 088-202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1-21
实施日期
2022-12-21
发布单位/组织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嘉兴市农业标准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嘉兴市农村合作经济指导服务中心、桐乡市农科所、桐乡市河山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桐乡市绿营蔬菜专业合作社
起草人:
凌明华、徐冬毅、曹亮亮、潘家乐、董金龙、张倩倩、陈秀斌 胡彬慧、朱倩玘、金新梅、顾国明、张敏、董忠伟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1

3304

浙江省嘉兴市地方标准

DB3304/T088—2022

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luffacultivation

2022-11-21发布2022-12-21实施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4/T08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嘉兴市农村合作经济指导服务中心、桐乡市农科所、桐乡市河山镇农业经济服务

中心、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桐乡市绿营蔬菜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凌明华、徐冬毅、曹亮亮、潘家乐、董金龙、张倩倩、陈秀斌胡彬慧、朱倩

玘、金新梅、顾国明、张敏、董忠伟。

I

DB3304/T088—2022

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丝瓜的场地准备、播种育苗、定植、管理、病虫综合防治、采收等。

本文件适用于大棚丝瓜立架方式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NY/T3696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场地准备

4.1地块选择

4.1.1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选择地势

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栽培地块。地块宜配套建设滴灌系统。

4.1.2栽培地块的灌溉水水质、空气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2大棚搭建

钢管大棚采用外棚套内棚结构,外棚宜采用GP825或GP832型,配揺膜装置;钢管大棚外棚间距1.2

m~1.5m,长度根据地块而定,一般在30m~50m,最长不超过80m,杆间距按棚型标准确定;越冬栽

培大棚内以棚套棚的方式再搭2层内棚。

4.3施肥整地

4.3.1施基肥

定植前15d左右,每667㎡施腐熟有机肥约1000kg、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25kg~50kg。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4.3.2整平畦

1

DB3304/T088—2022

施基肥后用拖拉机翻耕,耕作层深度30cm左右。扒平后,作平畦,畦面用滚筒稍压实,畦面外紧

内松。

4.3.3灌水

定植前7d大棚内灌水,灌水以浸没畦面为好。

4.4棚膜覆盖

丝瓜定植前5d~10d,盖上大棚薄膜,棚膜采用多功能无滴膜,膜厚0.065mm~0.1mm。

5播种育苗

5.1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抗逆、雌花节率高、商品性好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丝瓜品种。如荷兰398丝瓜。

5.2苗床准备

播种育苗期宜在1月、2月,此时育苗应采用大棚套内大棚再搭小拱棚,苗床底部安装电加温线。采

用72孔穴盘育苗,装填的商品基质质量应符合NY/T2118要求。

5.3播种

种子播种前先进行浸种,浸种时间72±5h。低温季节育苗,浸种结束后还需在25℃~30℃下催

芽约48h。选晴天播种,种子直接播在育苗盘孔内,每孔播种子1粒,播后撒上厚度0.8cm左右盖籽土

(也可为育苗基质),放回育苗床,均匀浇水,直至穴盘底孔出现渗水,及时盖上环棚膜。

5.4苗期管理

5.4.1温度管理

苗期最适温度白天25℃~30℃,晚间20℃。

5.4.2水分管理

育苗期间水分管理应根据天气及秧苗生长状况而定,冬春季育苗应在中午前后浇水温与室温相近的

水,阴雨天、湿度高时不浇水,湿度控制在65%~70%。

5.4.3光照管理

冬春季育苗,小拱棚上的草帘、无纺布等保温覆盖物应早揭晚盖,阴雨天也应尽量揭开。

5.4.4炼苗管理

定植前5d~7d通过控制浇水和增加光照进行,浇水以不萎蔫为度,同时增加棚内通风透光,适当

降低棚内温度3℃~10℃。

5.5壮苗标准

秧苗整齐一致,无病虫害,子叶完好,真叶2片~3片,叶色浓绿、茎杆粗壮,株高正常,根系发达,

形成根坨,冬春季苗龄40d~45d。

2

DB3304/T088—2022

6定植

6.1定植时期

瓜苗达壮苗标准时选晴天定植。

6.2定植密度

8m宽钢管大棚定植6行,栽培布局见附录A,株距35±5cm。

6.3移栽

移栽前一天育苗盘浸沾一下50%多菌灵500倍液。定植后根据土壤墒情浇1次定根水,浇水量每株最

多不超过100mL,定根水每15kg水添加促根水溶肥10mL~15mL。

6.4铺滴灌带

每一丝瓜定植行内侧20cm左右铺一条内镶式滴灌带,滴灌带连接微滴灌系统。

6.5铺地膜

棚内灌水前两侧摆好未展开的银黑(上层银色,下层黑色)地膜,地膜厚度以0.015mm为宜。定植

前盖好。

7管理

7.1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应根据丝瓜不同生长时期,实行差异化管理,适宜温度见表1。

表1立架栽培丝瓜生长期内适宜温度

生长期白天温度(℃)夜间温度(℃)

缓苗期30~35≥15

伸蔓期25~30≤20

开花坐果期22~32≥18

膨大成熟期28~3416~20

7.2肥水管理

秧苗成活后以冲施肥方式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具体参照NY/T3696-2020。

7.3植株调整

7.3.1引蔓上架

每一种植行上方离畦约1.7m处用Ф2.5mm涤纶丝绳或Ф2.2mm~3mm塑钢线平拉一条绳,每株丝

瓜上方再从平拉绳处系一Ф2.5mm涤纶丝绳作引蔓绳,长约1.5m,下端系专用扶蔓夹。丝瓜爬蔓后,

扶蔓夹夹住丝瓜茎蔓,用手拉秧苗绕吊蔓绳引蔓上架,使茎蔓顶端控制在离地1.5m~1.7m。

7.3.2打顶留芽

3

DB3304/T088—2022

主蔓16节位后开始打顶留芽,每一坐果蔓留最上端节位的腋芽,摘除其余所有腋芽,新生茎蔓每3

叶作一坐果蔓,重复打顶留芽。

7.3.3保果处理

宜用0.1%氯吡脲100倍~150倍稀释液浸含苞待放的花蕾,花蕾浸没2/3左右。氯比脲浓度随气温升

高而逐渐降低,一般气温在20℃以下约100倍,20℃~30℃时120倍,30℃以上为150倍。浸花时间一般

在傍晚时分,条件允许赶晚不赶早。

7.3.4疏果定果

每一坐果蔓留3叶摘心,保留1个瓜。早期如植株长势过旺,可留4叶摘心,保留2个瓜。

7.3.5落蔓绕蔓

丝瓜每次采收后3d内完成一次落蔓绕蔓吊蔓。

8病虫综合防治

8.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因时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

绿色防控措施,根据实际病虫害发生情况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农药选用应符合NY/T393。

8.2农业防治

8.2.1控制温湿度

通过放风、增强覆盖、辅助加(降)温等措施,控制各生育期温湿度。

8.2.2合理施肥

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8.2.3清洁田园

清洁棚室,降低病虫基数;及时摘除病叶、枯叶、病果、畸形果、卷须、雄蕊等,集中销毁。

8.2.4高温闷棚

霜霉病、烟粉虱发生初期,可选择晴天,密闭薄膜,使棚内温度上升到40℃~43℃(以瓜秧顶端为

准),维持1h,处理后及时缓慢降温。处理前土壤要求潮湿,必要时可在闷棚前2d滴灌一次水。

8.3物理防治

8.3.1防虫网

裙部通风口处增设防虫网,规格以银灰色22目~30目为宜。

8.3.2色板

大棚内设置黄、蓝板诱杀烟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蓟马等,每667m2悬挂20cm×25cm的黄、

蓝板30块~40块。

4

DB3304/T088—2022

8.3.3杀虫灯

棚外利用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

8.4生物防治

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烟粉虱,释放瓢虫捕食蚜虫,释放捕食螨控制红蜘蛛、蓟马等。

8.5化学防治

丝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烟粉虱、斜纹夜蛾等,化学防治方案见附录

B。

9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一般为花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