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814-2009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LY/T 1814-2009 Regulation of biodiversity survey for nature reserv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
本标准确定的自然保护区类型是按照GB/T 14529确定的。
发布历史
-
2009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 起草人:
- 周洁敏、唐小平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5.020.40
犅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犔犢犜18142009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犚犲狌犾犪狋犻狅狀狅犳犫犻狅犱犻狏犲狉狊犻狋狊狌狉狏犲犳狅狉狀犪狋狌狉犲狉犲狊犲狉狏犲
犵狔狔
ㅤㅤㅤㅤ
20090618发布200910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犔犢犜18142009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的范围、周期、内容、方法、重点调查对象及成果要求,是
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
本标准确定的自然保护区类型是按照/确定的。
GBT1452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T1452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函[]号)
198814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林护字[]号)
19995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3术语和定义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物多样性犫犻狅犱犻狏犲狉狊犻狋
狔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
部分。
3.2
植物群落犾犪狀狋犮狅犿犿狌狀犻狋
狆狔
一定地段上的各种植物经过竞争、适应、淘汰,逐渐形成的有规律的植物组合,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
成、结构和生产量,并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植物群落根据优势种的不
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3.3
群系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
为植被分类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在热带或亚热带可
以是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3.4
优势种犱狅犿犻狀犪狀狋狊犲犮犻犲狊
狆
植物群落中各层或层片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群落学作用最显著的物种。
3.5
目的物种狅犫犲犮狋犻狏犲狊犲犮犻犲狊
犼狆
特定的调查物种。
1
/—
犔犢犜18142009
3.6
建群种犮狅狀狊狋狉狌犮狋犻狏犲狊犲犮犻犲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1/T 1141-2015 猪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点建设规范 2015-12-30
- DB41/T 1150-2015 设施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5-12-30
- DB21/T 2615-2016 日光温室小气候监测站建设规范 2016-04-25
- DB41/T 1139-2015 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2015-11-30
- DB41/T 1153-2015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5-12-30
- DB21/T 2614-2016 玉米农田小气候监测站建设规范 2016-04-25
- DB41/T 1144-2015 悬铃木栽培技术规程 2015-12-30
- DB21/T 2618-201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2016-04-26
- DB41/T 1151-2015 设施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5-12-30
- DB21/T 2617-2016 高分子材料铝复合型散热器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