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677-2007 热贡唐卡

DB63/T 677-2007 Thangkas of Qiankang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63/T 677-2020 |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677-2007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10-30
实施日期
2007-11-10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贡唐卡的技术要求、产品分类、原材料、判定规则、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热贡唐卡的手工绘制者。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青海热贡艺术协会、青海创景热贡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馆、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金龙艺术开发公司、黄南藏族自治州曼唐热贡艺术发展中心、同仁县热贡艺术协会、同仁县布达拉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同仁
起草人:
马德正、李国亮、马明生、西合道、郭巴、桑杰本、增他加、青培、桓贡、启加、斗尕、张世庆、殷海雄。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21431-2007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677—2007

热贡唐卡

2007-10-31发布2007-11-1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发布

DB63/T677—2007

前言

热贡唐卡是中国青海特色民族文化产品,其使用的颜料由金、银、珊瑚、玛瑙、珍珠、宝石等多种

矿物材料和藏红花、茵草、大黄等植物材料加工配制而成,可长期保存不变色,画面绚丽多彩,内容浩

瀚精深。主要产于同仁地区,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为规范热贡唐卡的生产、制作过程,保护和发展

民族文化产品,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编写按GB/T1.1—2000年《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规则》进行制定的。

本标准由黄南藏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批准。

本标准由黄南藏族自治州质量技术测试学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海热贡艺术协会、青海创景热贡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

艺术馆、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金龙艺术开发公司、黄南藏族自治州曼唐热贡艺术发展中心、同仁县热贡

艺术协会、同仁县布达拉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县吾屯村、同仁县年都乎村、同仁县郭麻日村、同仁

县尕沙日村、同仁县吾屯上寺、同仁县吾屯下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正、李国亮、马明生、西合道、郭巴、桑杰本、增他加、青培、桓贡、启

加、斗尕、张世庆、殷海雄。

I

DB63/T677—2007

引言

青藏高原上的奇葩“热贡艺术”,是一种典型的藏传佛教艺术,独树一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从十五世纪开始,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

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民间佛教绘画艺术,从艺人员之众多,群

体技艺之精妙,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故被誉为“藏族画家之乡”,而同仁地区在藏语中称为“热贡”,

因此这一艺术便统称为“热贡艺术”。“热贡艺术”以绘画、雕塑、堆绣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艺术,是中

国藏传佛教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藏传佛教艺术给中华古老的文化艺苑增添了新色,热贡艺术就是

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热贡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主要以彩绘唐卡独具特色,以笔法细腻,匀净协调著称,画

面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艺术效果非同反响。“唐卡”是藏语译音,意为卷轴画,是一种画在布面上

便于悬挂,易于收藏的画种,以藏文化历史和佛教经典所属为基本题材绘制而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

品。此画具有显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热贡地区的唐卡题材极为广泛,其

内容主要有反映藏族历史和重大事件的唐卡,有描述神佛及各时期高僧的唐卡,有佛经故事及护法、仙

女类的唐卡,有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方面的唐卡,有反映生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