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 16.1-2002 再造烟叶 第1部分:辊压法

YC/T 16.1-2002 Reconstituted tobacoo—Part 1:Roller-formation processe

行业标准-烟草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YC/T 16-2014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C/T 16.1-200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烟草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2-05-14
实施日期
2002-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烟草专卖局
归口单位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144)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薄片研究试验室
起草人:
陈小渝、赵砚棠、尚青济、高岩、闪红光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160

x86

备案号:1049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C/rf16.1一2002

代替YC/T16-1994

再造烟叶第I部分:辊压法

Reconstitutedtobacoo-Part1:Roller-formationprocesse

2002一05门4发布2002一07一01实施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

519

YC/'r16.1-2002

前言

YC/T16的本部分是对YC/T16-1994烟《草薄片》的修订。在编写形式上,由原来的独立标准改

变为YC/T16.1-2002再《造烟叶第1部分:辊压法》

本部分代替YC/T16-19940

在制定木部分时,对YC/丁16-1994中与实际生产无关联性的指标进行了删减,并增加了外观

要求。

本系列标准由不部分组成:

YC/T16.1再造烟叶第1部分:辊压法

Y(',/'F16.2再造烟叶第2部分:稠浆法

YC/T16.3再造烟叶第3部分:造纸法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薄片研究试验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小渝、赵砚棠、尚青济、高岩、闪红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C/T16-19940

YC/T16.1-2002

再造烟叶第1部分:辊压法

1范围

YC/T16的本部分规定了辊压法再造烟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

包装和贮运

本部分适用于利用辊压法进行生产的再造烟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C/T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51.2-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eqvISO536:1976)

GB/T451.3-1989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eqvISO438:1980)

GB/T457-1989纸耐折度的测定法(eqvISO5626:1978)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eqvISO1924-2)

GB/T16447烟草和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idtISO3402)

YC/T28.8-1996卷烟物理性能的测定第8部分:水分

YC/T152-2001卷烟烟丝填充值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定fgrammage

每平方米再造烟叶的质量,以克每平方米表示。

3.2

厚度thickness

再造烟叶在一定压力下的厚度,以毫米表示。

3.3

抗张强度tensilestrength

再造烟叶单位截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以牛顿每平方毫米表示。

3.4

耐折度foldingstrength

再造烟叶在一定张力下所能经受往复折叠的次数,以次数表示。

3.5

耐水性waterresistance

再造烟叶经受浸泡而不至分散的时间,以分钟表示。

3.6

缤充值determinationoffillingpower

在一定压力下单位质量再造烟叶丝的体积,以立方厘米每克表示。

YC/T16.1-2002

3.7

白点blemish

再造烟叶表面上未分散的纤维团、未粉碎的烟梗、未充分膨润的淡甲基纤维素(CMC)及其他异物

形成的疵点。

I8产品分类

根据再造烟叶掺兑方式不同分丝状再造烟叶(A类)和片状再造烟叶((B类)。

根据再造烟叶掺兑位置不同,丝状再造烟叶分成A1和A2类再造烟叶。

Al类再造烟叶指在卷烟制丝过程中,在烘前或烘后掺兑的丝状再造烟叶。

A2类再造烟叶指在卷烟制丝过程中,在切丝工段后掺兑的丝状再造烟叶,

4要求

4.1用于制造再造烟叶的烟草原料应不变质,无污染,无异物,含尘量小于2%,

42用于制造再造烟叶的辅料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

43.再造烟叶应无明显异味,无霉变。

44再造烟叶物理技术要求见表1,

表1再造烟叶物理指标

技术要求

项目单位

AlA2B

水分%设计标准值士1

厚度幻Inl设计标准值士0.01

定量9/m,<130

抗张强度N/mm'纵向)2.8纵向》3.2横向)2.0

耐折度次纵向妻30纵向)100横向)100

耐水性nlln>5(初始温度25C士5c)>5(初始温度80C士SC)>5(初始温度80C士5C)

填充值-/'g>3.5妻3.5>3.5

注:厚9、〔水分设计标准值由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制定.

4.5外观

4.5.1丝状再造烟叶连丝并条率不应大于5%.

4.5.2片状再造烟叶连片粘连率不应大于5%e

4.5.3再造烟叶表面直径大于2.0mm的白点在100cm'中不多于10个。

5抽样

5.1同一生产批,随机取样五次,每次间隔不得少于30min,

5.2每次在生产线烘箱出口处抽取并分切成250mmX200mm纵X横)样片50张,样片应无破损、无

皱折。五次抽取的样片混合后,随机抽取其中100片作为检侧样品。

5.3再造烟叶丝及片在切丝机或切片机出口处抽取,已装箱的随机抽取五箱,每次(箱)取样1kg,五

次取样混合后采用四分法取2kg作为检测样品。

5.4再造烟叶物理质量的实验样品制备

5.4门Mil试前试验样品应按GB/T16447调节样品水分。

5-4.2水分试验样品不调节水分,耐水性试验样品应达到工艺要求的固化时间。

5.4.3试样规格见表2,

YC/T16.1-2002

表2试样规格表

检测项目单位样品规格备注

厚度、定盘、外观(白点)介11nlooxloo或面积相等的圆片

抗张强度、耐折度mm150义15分纵横向

耐水性mtn50X50

5.4.4试样切取的长度、宽度误差士0.1mm,纵横向偏斜角度不大于5-,切口整齐,无毛边和任何

损伤。

5.4.5丝状再造烟叶填充值试样采用四分法准备试样。片状再造烟叶填充值试样按实际生产规格切丝

后采用四分法准备。

6试脸方法

6.1调节和测试的环境条件

按GB/T16447规定执行。

6.2水分

取样品30g,按YC/T28.8-1996进行试验。

6.3定f

按GB/T451.2-1989的规定进行试验。

6.4厚度

按GB/T451.3-1989的规定进行试验。

6.5抗张强度

6.51仪器技术要求

使用符合下列技术要求的再造烟叶微型电子拉力试验机或抗张强度测定仪:

—上、下两试样夹的中心线应与试样受力的方向平行,在受力过程中保待试样在同一平面;

—试样夹之间的距离为100mm;

—断裂时抗张力的准确度在士1%以内;

一一试样开始负荷至断裂的时间为(2。士5)s;

—仪器的有效测定范围为总量的10写-90%之间。

6.5.2测定

按GB/T12914的规定进行试验.每个样品分纵、横向分别测试14次。去除绝对抗张力的两个最大

值和两个最小值,以其他剩余数据计算抗张强度。抗张强度计算结果修约至0.1N/mm',

6.6耐折度

、6.6.1仪器技术要求

折叠速度为60次/min,折叠角900,折叠初始张力为0.1N,

662测定

按GB/T457-1989的规定进行试验。以10次检测的耐折次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耐折度。计算结

果修约至整数。

6.7耐水性

6.7.1仪器技术要求

摇动频率(120士2)次/min,振幅25mm(双振幅50mm),每隔30s摇动5s,总时间5min,时间控

制精度士15。

6.7.2测定步骤

取试样五片放人250ml烧杯中.加人100ml,(80C土5C或25C士5C)的清水。置于摇台上,启动

YC/T16.1-2002

仪器测定,记录样品不分散的时间。

6.8缤充值

按YC/T152-2001的规定进行试验。

6.9外观

6.9.1成丝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

取再造烟叶丝样品1.0kg,用四分法缩至300.0g左右作为试样称量,挑出连丝和并条的再造烟叶

丝称量,以式(1)计算丝状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

d__

vl%1“石X10O(1)

式中:

二丝状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

d—连丝和并条的再造烟叶丝质量,单位为克(9);

、一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9)。

6.9.2片状再造烟叶的连片粘连率

随机抽取再造烟叶片5.0kg左右作为试样称量,挑出连片和枯连的再造烟叶称量,以式((2)计算连

片粘连率:

d___

v(为)片石X1UOlL)

式中:

二一一片状再造烟叶的连片粘连率;

d-连片和粘连的再造烟叶质量,单位为千克(kg);

w—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

6.9.3白点

随机取试样10片,用直尺测量并数出试样上直径大于2.0mm的白点个数,以10片试样上白点个

数的算术平均值并修约至整数,表示该批再造烟叶的白点。

7检验规则

7.1再造烟叶质量采用百分制表示,最高分数为100分。

7.2按试验结果和技术要求,判定各指标质量情况,各单项符合表1中的技术要求及允差规定则相应

项目可得满分;否则得零分。

7.3各指标得分档次见表3.

表3指标得分档次

项目得分

抗张强度/(N/-m')15

耐折度/次15

填充值/(cm'/g)15

耐水性/mm15

水分/%10

厚度/mm10

定量//)g'.(5

外观15

了.4外观得分为外观各指标得分之和。

YC/T16.1--2002

7.5外观各指标得分情况见表4,

表4外观指标得分档次

丝状再造烟叶的连丝并条率}片状再造烟叶的连片枯连率白点

76各单项得分之和为再造烟叶质量得分。

了.了质量判定

7.7.1再造烟叶质量得分表示再造烟叶的制造综合技术水平。

了.7.2再造烟叶质量否决因素。

7.7-2.1再造烟叶抗张强度A1类纵向小于2.0N/mm',A2类纵向小于3.0N/mm',B类横向小于

1.8N/mm2,

7.7-2.2再造烟叶耐折度A1类纵向小于15次,A2类纵向小于100次,B类横向小于30次。

7.7-2.3A2类和B类再造烟叶耐水性小于2min,

7.7-2.4丝状再造烟叶连丝并条率大于30,片状再造烟叶连片粘连率大于30000

7.7.2.5再造烟叶发生霉变。

7.7.2.6再造烟叶有明显的异味。

7-7-2.7用于制造再造烟叶的原料或辅料不符合4.1和4.2的要求。

8标识、包装和贮运

8.1标识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包装尺寸、净重、毛重和安全

标士

8.2包装

应用无异味的防潮材料密封包装。包装应完整、牢固。

8.3贮运

贮存、运输过程中要防雨、防潮、防晒、防止与有异味物品接触、污染。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