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 16.3-2003 再造烟叶 第3部分:造纸法
YC/T 16.3-2003 Reconstituted tobacco—Part 3:Paper proces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05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陆益敏、邢军、严新龙、张虹、胡清源、王德平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YC/T16.3-2003
前言
YC/T16《再造烟叶》系列标准由三部分组成:
—第1部分:辊压法;
—第2部分:稠浆法;
—第3部分:造纸法。
本部分为YC/T16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YC/T16-1994,
本部分与YC/T16-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编写形式上,由原来的独立标准改变为YC/T16.3-2002再《造烟叶第3部分:造纸法》。
—在制定本部分时,对YC/T16-1994中与实际生产无关联性的指标进行了删减,并增加了焦
油、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指标和总植物碱、水溶性糖、钾、氛、硝酸盐等化学指标的
要求。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陆益敏、邢军、严新龙、张虹、胡清源、王德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C/T16-1994.
YC/T16.3-2003
再造烟叶
第3部分:造纸法
范围
YC/T16的本部分规定了再造烟叶(造纸法)的技术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造纸法工艺生产的再造烟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C/T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GB/T451.2-2002,egvISO536:1995)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GB/T451.3-2002,idtISO534:1988)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GB/T12914-1991,egvISO1924-2:1985)
GB/T16447烟草和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GB/T16447-1996,idtISO3402:1991)
GB/T18771.2烟草术语第2部分:烟草加工、烟草制品
YC/T29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YC/T29-1996,egvISO4387:1991)
YC/T30卷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散射红外法
YC/T31烟草及烟草制品试样的制备和水分测定烘箱法(YC/T31-1996,egvISO2881:1992)
YC/T13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
YC/T152卷烟烟丝填充值的测定
YC/T156卷烟总粒相物中烟碱的测定气相色谱法(YC/T156-2001,idtISO10315:2000)
YC/T159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C/T16。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C/T162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AOAC3.151-3.154烟草中钾的火焰光度法测定
ISO15517烟草中硝酸盐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YC/T16的本部分。
3.1
再造烟叶(造纸法)reconstitutedtobacco(paperprocess)
按再造烟叶原料配方要求,将烟末、烟梗等原料用水浸泡萃取后,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
不溶性物质以类似造纸的方法制成像原纸一样的片基,然后在片基上加入经浓缩后的可溶性物质和添
加剂,干燥后成为再造烟叶。
仁GB/T18771.2-2002,术语4.48]
3.2
抗张强度tensilestreneth
YC/T16.3-2003
在标准试验方法规定的条件下,单位宽度再造烟叶(造纸法)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以千牛
顿/米表示。
4要求
划用于制作再造烟叶的主要原料应不变质、无污染、无杂物。
42用于制作再造烟叶的所有添加剂和其他辅料应无害、无异味,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们再造烟叶及其丝在燃烧前后应无害,不应存在与烟草不协调的异味。
44再造烟叶物理指标
4.4.1物理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物理指标
项目指标要求及允差
定量/(g/m')镇110
厚度/mm按设计要求士。02
抗张强度/(kN/m)蕊1.00
燃烧速率/(mm/s))0.5
填充值/(cm'/g))50
水分/(%)10--13
4.4.2工艺尺寸应符合供需双方的合同规定。
4.4.3燃烧时灰色应呈灰白,灰质细腻,无颗粒状。
4.5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与化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主流烟气与化学指标
项目指标要求及允差
簇9.0
焦油量/(mg/支)
设计值士1.0
烟气烟碱量/(mg/支)设计值土0.10
簇16.0
一氧化碳/(mg/支)
设计值士2.。
总植物碱/(Y)设计值士0.10
水溶性糖//((Y写O)设计值士1.0
钾八呢))2.5
抓/(%)毛0.80
硝酸盐/(%)镇0.40
4.6再造烟叶的感官质量:再造烟叶香气满足需方的具体要求,稍有杂气和刺激,余味较净尚舒适;颜
色均匀,色泽与合同规定的标样一致。
4.7有特殊要求的再造烟叶可按供需双方合同规定生产。
5试验方法
5.1调节和测试的环境条件
按GB/T16447规定的温度22℃士2'C、相对湿度60%士5%的环境条件进行调节和测试。
5.2物理指标检测
YC/T16.3-2003
5.2.1足量
将6.1.2中所制备的样品,切取100mmx100mm的正方形或面积为100cm,的圆形试样20片,
每五片一组,按GB/T451.2的规定进行测试。
5.2.2厚度
经过定量测试的试样中随机抽取10片,按GB/T451.3的规定测试厚度,每片应在不同的部位随
机测量两点。
5.2.3抗张强度
将6.1.2中所制备的样品,分别沿薄片纵、横向切取200mmX15mm(长X宽)的试样各10个,按
GB/T12914的规定进行测试,其中测试夹距为100mm,拉伸速度为20mm/min士5mm/min,测试结
果表示为20个样品的平均值。
5.2.4姗烧速率
将6.1.2中所制备的样品,沿纵向(或横向)切取200mmX15mm(长X宽)的试样10个,分别将试
样垂直放置用阴火引燃,记录每条试样阴燃100mm所需的时间,并计算其燃烧速率,测试结果表示为
10次测试的平均值。
5.2.5填充值
将6.1.3中所制备的样品,取200g进行切丝后,按YC/T152进行测试。
5.2.6水分
将6.1.3中所制备的样品,取30g按YC/T31进行测试。
5.3主流烟气与化学指标检测
5.3.1焦油
将6.1.3.2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重量)分选,按YC/T29进行测试。
5.3.2烟气烟碱量
将6.1.3.2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重量)分选,按YC/T156进行测试。
5.3.3一妞化碳
将6.1.3.2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重量)分选,按YC/T30进行测试。
5.3.4总植物碱
按YC/T160进行测试。
5.3.5水溶性摘
按YC/T159进行测试。
5.3.6钾
按AOAC3.151-3.154进行测试。
5.3.7抓
按YC/T162进行测试。
5.3.8硝酸盐
按ISO15517进行测试。
5.4感官质量检测
参照YC/T138单料烟标度检验法进行测试。
6检验规则
6.1抽样
6.1.1以一次交货的同一类型的再造烟叶为一批,最大不超过50t.
6.1.2物理性能测试的再造烟叶样品制备:从每批中随机取50片无破损、无折皱、未切片的再造烟叶,
分切成250mmX200mm(纵X横)规格,并立即用无毒防潮材料密封保存。
YC/T16.3-2003
6.1.3常规化学、主流烟气、感官质量样品制备:从每批不同的包中随机抽取再造烟叶共2kg组成常
规化学、主流烟气、感官质量样品。
6.1.3.1从抽取的样品中随机取出一定量样品用于常规化学指标的测试。
6.1.3.2从抽取样品中随机取出一定量的样品,切成宽0.8mm-1.0mm的丝,按表3要求制备足够
量的烟支用于主流烟气、感官质量的测试。
表3主流烟气和感官质量测试样品制备要求
—一卷烟}滤棒压降//P。一丝束规格}卷烟纸透气度//C司
长度/mm
(20+64)士0.52黑4.5+m0m.3+孺0.900m1/0g.053920士392一3.0Y/35000一50士5
6.2判定规则
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再造烟叶或其原辅料不满足4.1,4.2或4.3规定;
—霉变;
-5.2.6,5.2.4,5.3.6,5.3.7任一项不符合要求;
—其他物理及常规化学指标中有两项以上不符合要求;
—感官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达不到需方要求。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识
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箱体积尺寸、净重、毛重和安
全标志等。
7.2包装
7.2.1箱装包装应完整、牢固,质量误差不超过标注质量(重量)的1%.
7.2.2每箱应附有产品合格证,箱内应用无异味的防潮材料密封包装。
7.3运输
7.3.1运输工具应清洁、无异味。运输途中应防雨、防潮、防挤压,不应与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运输。
7.3.2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不应损坏包装箱。装车捆箱时应有防护措施。
7.4贮存
7.4.1贮存时,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严防受潮和过度受压。
7.4.2不应与有异味物品、易燃品及化学物品同贮一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 3038.1-1988 组合冲模 活动定位合件 1988-03-28
- HB 3546-1985 四棱铰刀 d=0.5~0.95mm 1985-06-07
- DL/T 518.1-1993 电力生产人身事故分类与代码 1993-07-30
- HB 4050-1988 C型接柱 1988-04-09
- SJ 3020.8-1988 组合冲模 卸料固定板 1988-03-28
- SJ 3004.12-1988 组合冲模 异形刃口 1988-03-28
- QJ 996.5-1986 车床辅助工具 90°车内孔方刀杆 1986-06-21
- SJ 3061.6-1988 冲裁模通用模架 下垫板 1988-03-28
- HB 6196-1989 球面垫圈 1989-05-13
- JB/T 7645.2-1994 冲模零件及其技术条件 冲模导向装置 B型小导柱 199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