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25.1-20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苗木培育

DB33/T 525.1-2013 Seedling cultiv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Part 1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525.1-2013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19
实施日期
2014-01-19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6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525.1—20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苗木培育

Technicalregulationsforhigh-yieldproductionofcamelliaoleifera

Part1:seedlingculture

2013-12-19发布2014-01-19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525.1—2013

前言

本部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33/T525《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共分为以下2个部分:

——第1部分:苗木培育;

——第2部分:生产技术。

本部分为DB33/T525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淳安县林

业局、青田县林业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开良、姚小华、林萍、任华东、王毅、王年金、康志雄、陈友吾。

I

DB33/T525.1—20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苗木培育

1范围

DB33/T525的本部分规定了油茶苗木培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砧苗培育、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

苗床准备、移栽、嫁接后管理、苗木质量及资料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油茶苗木培育和质量检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907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砧苗seedlingofrootstock

种子经沙床催芽长成的胚轴长度3cm~5cm用作砧木的芽苗。

3.2

芽苗砧嫁接epicotylgraft

利用砧苗嫁接技术培育嫁接苗的方法。

4砧苗培育

4.1种子的采收与贮藏

4.1.1种子采收

当5%以上果实开裂时,采集充分成熟的油茶果,剥壳,选留饱满大粒种子。

4.1.2种子贮藏

4.1.2.1沙藏

底层堆放沙子厚度不低于10cm,沙与种子分层堆放,体积比2:1,堆放高度不超过1m;沙的湿度

控制在10%~12%,每10天~15天检查沙子湿度,剔除霉变种子,保持通风透气。

1

DB33/T525.1—2013

4.1.2.2冷藏

用编织袋堆藏后塑料布包裹存放,温度控制在1℃~5℃,保湿透气。

4.2芽苗培育

4.2.1沙床准备

用砖块围成宽1.2m,高22cm的沙床架,填充12cm厚度的干净中大粒河沙。

4.2.2播种

2月底~3月初,种子经0.4%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1h~2h后,播种到沙床上,覆沙10cm,浇透

水压实。

4.2.3播后管理

播种后及时喷淋多菌灵一次,保持沙床湿润,沙床5cm深处见白需浇水。

5接穗采集与贮藏

5.1接穗的采集

5.1.1母树选择

应选择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采穗圃内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无性系作为采穗母树。

5.1.2采穗时间

采穗时间在阴雨天或晴天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

5.1.3采穗

接穗应从母树中上部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枝条中选取。夏季嫁接接穗以半木质化枝条

为佳,冬春嫁接接穗采用当年生枝条。采后穗条注明品种。

5.2接穗的运输与贮藏

5.2.1运输

接穗应随采随接。需要调运的,应保湿包装,运输途中避免发热。

5.2.2贮藏

接穗临时贮藏,宜摊放在铺有3层~4层遮阳网的阴凉处,适时喷水,保持叶面湿润;或贮放于

0℃~5℃的冰箱或冷库内。

6嫁接

6.1起砧苗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