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25.2-20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生产技术

DB33/T 525.2-2013 Paddy Tea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Part 2: Production Technology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525.2-2013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19
实施日期
2014-01-19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6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525.2—2013

代替DB33/T525.1—2004、DB33/T525.2—2004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生产技术

Technicalregulationsforhigh-yieldproductionofCamelliaoleifera

Part2:Productiontechnique

2013-12-19发布2014-01-19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525.2—2013

前言

本部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33/T525《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共分为以下2个部分:

——第1部分苗木培育

——第2部分生产技术

本部分为DB33/T52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DB33/T525.1—2004《无公害油茶籽油第1部分:产地环境》、DB33/T525.2—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525—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增加了油茶丰产林的指标;

——对油茶病虫害防治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油茶丰产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增加附录B“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模式图”。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淳安县林业

局、青田县林业局、常山县林业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姚小华、王开良、林萍、任华东、王毅、王年金、康志雄、陈友吾、杜红亮。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525—2004。

I

DB33/T525.2—20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第2部分:生产技术

1范围

DB33/T525的本部分规定了油茶丰产林的指标、丰产林营造、抚育管理、低产林改造和更新、果实

采收、验收规定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油茶新造丰产林建立及管理、现有油茶林的改造更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1765油茶籽油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26907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3丰产林的指标

3.1产量指标

3.1.1幼林产量

造林后5年,每公顷产油90kg以上。验收面积不少于2hm2。

3.1.2成林产量

普通油茶成林连续4年平均年产油量在450kg/hm2以上,浙江红花油茶成林连续4年平均年产油量150

kg/hm2以上,验收面积不少于2hm2。

现有实生林改造成丰产林的产量按照6.1、6.2执行。验收面积不少于2hm2。

3.2质量要求

3.2.1出籽率和含油率

鲜出籽率40%以上(采摘后3天内测定),干出籽率23%以上;种仁含油率40%以上。

3.2.2茶油

茶油质量应符合GB11765的规定。

1

DB33/T525.2—2013

4丰产林营造

4.1造林地的选择

4.1.1在油茶适生区域内,立地条件划分主要依据坡度、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三个因子,其指标见表

1。

表1立地条件划分等级的主要因子及水平

土层厚度肥力(土层0cm~30cm)

等级坡度

cm有机质%全N%容重

I<10°>100>1.8>0.14<1.00

II10°~25°60~1001.0~1.80.08~0.141.00~1.30

III>25°<60<1.0<0.08>1.30

4.1.2普通油茶选择海拔800m以下、相对高200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壤厚度≥60cm,且土壤

性质为红壤、黄壤或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中壤至粘壤的地块为造林地。谷地宽度不足50m的两

侧山,不宜选用。沿海地区避免选择台风入口和迎风坡。营建浙江红花油茶丰产林宜选择海拔高度500

m~1100m的立地。

4.1.3造林地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1.4造林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表1的二级及以上要求。

4.1.5造林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4.2适宜物种、品种类型的选择

以普通油茶早花类型为主栽物种,海拔较高立地可选浙江红花油茶。

4.3良种选择

4.3.1原则

选择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生区域对应的良种(无性系或无性系品种)。良

种种苗需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及良种证的单位生产。

4.3.2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应符合GB/T26907的要求。

4.3.3植物检疫

苗木出圃时应进行检疫。

4.4整地

4.4.1全垦整地

适用于坡度在15°以下的造林地。垦抚深度为山区20cm~25cm、丘陵区25cm~30cm。适当保留

山顶、山腰和山脚部位的植被。

4.4.2环山水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