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JXF 009-2023 电气防火检测评定规则
T/BJXF 009-2023 Electrical Fire Protection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Rul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海安博大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华安全鼎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蓝鲸高领(北京)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京安四海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虹仪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北京蔻凯恒安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鼎御胜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德启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中泰伟业消防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力天京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佰仕兴隆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夏蓝鲸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北京火立克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安泰德科技有限公司、华夏竣诚(北京)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东汉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安福伟业消防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华邦创科(惠州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奥动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孙富、钟利智、李玉涛、敖日塔、江朝晖、周景东、段永辉、刘有霞、贺伟宏、王新红、杜艳敏、沈炎明、王记明、崔玉豪、田鑫、杨振晃、冷刚、张冉、姜建强、崔庭婷、李勇、王彪、郭济方、李庆林、赵双立、任晗光、孙巍、任明、池克峰、李爱芳、赵永忠、陆兆楷、胡计秀、宋子墨、张鹏云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020
CCSP16
团体标准
T/BJXF009—2023
代替T/BJXF002—2015、T/BJXF004—2016
电气防火检测评定规则
Assessmentrulesforinspectionandtestonelectricalfireprevention
2023-07-21发布2023-08-01实施
北京消防协会 发布
T/BJXF009—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电气火灾隐患等级划分................................................................1
5电气火灾危险级别评定................................................................1
5.1评定单元........................................................................1
5.2评定系数........................................................................1
5.3电气火灾危险级别综合评定........................................................1
6检测报告............................................................................2
6.1概述............................................................................2
6.2封面填写要求....................................................................2
6.3项目概况填写要求................................................................2
6.4项目评定填写要求................................................................2
7档案管理............................................................................2
附录A(规范性)一般场所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4
A.1变配电装置......................................................................4
A.2低压配电线路....................................................................5
A.3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9
A.4接地...........................................................................11
附录B(规范性)特殊场所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12
附录C(资料性)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报告示例...........................................18
I
T/BJXF00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T/BJXF002—2015《建筑电气防火检测评定规则》和T/BJXF004—2016《电气防火检测
报告编制指南》,本文件以T/BJXF002—2015为主,整合了T/BJXF004—2016的内容。与T/BJXF002
—2015和T/BJXF004—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不适用于矿井地下、爆炸危险场所及防静电、防雷的电气防火检测”(见第1章,
T/BJXF002—2015的第1章);
b)增加了“一般场所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附录A”“特殊场所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
标和隐患等级附录B”(见5.1、附录A、附录B),删除了“定量检测条款隐患等级划分表
1”“定性检测条款隐患等级划分附录A”(见T/BJXF002—2015的4.2、表1、附录A);
c)增加了“评定单元”划分原则及“评定对象”分类(见5.1);
d)更改了电气火灾危险级别评定系数公式(见5.2,T/BJXF002—2015的5.2);
e)更改了电气火灾危险级别综合评定描述(见5.3,T/BJXF002—2015的5.3);
f)删除了“报告‘CMA章’应加盖在封面左上角”(见T/BJXF004—2016的4.1.1);
g)更改了检测结论栏的盖章规则(见6.4的d,T/BJXF004—2016的4.3.4);
h)更改了电气防火检测报告保管期限(见第7章的c,T/BJXF004—2016的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消防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海安博大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华安全鼎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蓝
鲸高领(北京)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京安四海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虹仪消防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北京蔻凯恒安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鼎御胜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德启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中泰伟业消防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力天京安消防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佰仕兴隆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夏蓝鲸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北京
火立克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安泰德科技有限公司、华夏竣诚(北京)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东汉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安福伟业消防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华邦创科(惠州市)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奥动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富、钟利智、李玉涛、敖日塔、江朝晖、周景东、段永辉、刘有霞、贺伟宏、
王新红、杜艳敏、沈炎明、王记明、崔玉豪、田鑫、杨振晃、冷刚、张冉、姜建强、崔庭婷、李勇、王
彪、郭济方、李庆林、赵双立、任晗光、孙巍、任明、池克峰、李爱芳、赵永忠、陆兆楷、胡计秀、宋
子墨、张鹏云。
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时并入了T/BJXF004—2016《电气防火检测报
告编制指南》的内容。
II
T/BJXF009—2023
电气防火检测评定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气火灾隐患等级划分、电气火灾危险级别评定、检测报告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10kV及以下电气防火检测评定和电气防火检测报告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022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DB11/T065—2022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电气火灾隐患等级划分
电气火灾隐患等级的划分按电气火灾危险隐患程度及导致火灾发生时限划分为A、B、C三级:
a)A级:指该电气设备或线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随时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b)B级:指该电气设备或线路存在较严重的火灾隐患,经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c)C级:指该电气设备或线路存在一般火灾隐患,不能直接引发火灾,但经较长时间运行可能导
致火灾的发生。
5电气火灾危险级别评定
5.1评定单元
评定单元宜按建筑单体或场所划分,且不超过一个低压变配电所供电范围。评定对象分为一般场所
和特殊场所,一般场所应按附录A的技术指标确定电气火灾隐患等级,特殊场所应按附录B的技术指标确
定电气火灾隐患等级,检测比例应按DB11/T065—2022中6.2的要求执行。
5.2评定系数
评定单元的电气火灾危险级别评定系数应按经验公式(1)计算:
······················································(1)
式中:�=��+3��
——电气火灾危险级别评定系数;
——评定单元C级隐患点数;
�——评定单元B级隐患点数。
��
5.3�电气火灾危险级别综合评定�
评定单元的电气火灾危险级别划分为I级、II级、III级、IV级四个级别,综合评定判据如下:
——I级:A0,≤10,表示无电气火灾隐患,电气系统安全;
——II级:A0且≤20,10<≤165,表示存在轻微电气火灾隐患,电气系统较安全;
=�
1
=���
T/BJXF009—2023
——III级:A0且≤20,165<≤330,表示存在较严重电气火灾隐患,电气系统不安全;
——IV级:A>0或>20或>330,表示存在严重电气火灾隐患,电气系统极不安全。
�
注:电气火灾危险级别综合评定判据是参考海因里希事故概率法则,并结合电气防火检测实际经验确定。=��
���
6检测报告
6.1概述
检测报告由封面、说明页、正文等部分构成,见附录C。其中封面中的二维码要素是可选要素,用
于在线查阅或下载检测报告的电子文件版本。
6.2封面填写要求
封面的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检“报告编号”规则:前四位用四个大写拼音首字母表示本单位名称;“(2023)”代表
年份;“DJ”是电检的大写拼音首字母;后四位是本单位电检报告的年度排序数,0001~9999
应为连续自然数;
b)报告的“二维码放置处”为检测机构制作的正式检测报告二维码(检测机构可选择是否使用);
c)报告的“项目名称”即该建(构)筑物的名称,与建审、验收或备案等法律文书的称谓相同;
d)报告的“委托单位”为电气防火检测机构的第一合同相对人;
e)报告的“编制日期”为电气防火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的日期;
f)报告的“编制单位”即本电气防火检测机构营业执照的法定名称;
g)说明中所述之外的其他内容为固定格式,一般不做变更,以下相同;
h)盖章规则:此页仅盖骑缝章(公章或检测专用章,红色印记应涵盖报告全册),位置在长边
的1/3和2/3处,此页压盖的印记占印章直径1/10~1/8。
6.3项目概况填写要求
项目概况的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新建竣工工程项目如因故缺少建审、验收、备案文号等信息,在“相关文件”栏中填“/”,
并在“检测机构备注说明”栏中做缺失原因的简要说明;
b)项目中的各参加单位信息、项目参数都与此项目的法律文书所述一致;
c)报告中“检测日期”按实际检测日期填写;“检测类别”“检测范围”“检测面积”均与此
项目的委托合同所述一致;
d)报告中的“使用性质”“供电等级”“建筑面积”均与此项目的法律文书所述一致;
e)此页为报告页码排序的起始页,整个报告页码连续。
6.4项目评定填写要求
项目评定的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a)报告中的“检测内容”即本次检测合同中约定的范围,符合DB11/T065—2022的要求,选中
时应在选择框“□”内填“√”,未选中时填“×”,不得空置,单项统计中填写所检测单
项的A、B、C类隐患点数及实际检测点数;
b)竣工项目检测实施前查阅有效的设计文件、竣工图、说明书等资料,并注明所依据的图纸编
号、设计文件版本号等;
c)报告中的“检测结论”按照5.3电气火灾危险级别综合评定进行判定,其中、、分别填
写检测报告中各单项隐患点数的汇总数;并依据5.2经验公式,计算出电气火灾危险级别评
���
定系数。选中时在选择框“□”内填“√”,未选中时应填“×”,不得空置;���
d)盖章规则:在检测结论栏末尾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
�
7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气防火检测报告档案包括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
2
T/BJXF009—2023
b)检测机构应当客观、真实、完整地保存电气防火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
c)电气防火检测报告保管期限为6年。
3
T/BJXF009—2023
A
A
附录A
(规范性)
一般场所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
A.1变配电装置
变配电装置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见表A.1。
表A.1变配电装置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
隐患
检查内容技术指标编目
等级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应采用不燃材
A.1.1.1B
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房间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等小动物从采光窗、通
A.1.1.2A
风窗、门、电缆沟等处进入室内的设施。
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变压
变配电室
器室通往其他配电装置的电缆贯穿的隔墙、孔洞及电缆构筑物的开孔部位,均应实施防火封A.1.1.3B
堵。
在变压器、配电装置和裸导体的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当在变压器室和配电室内裸导体
A.1.1.4B
上方布置灯具时,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Om,灯具不应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
变压器室、变配电室内不应堆放可燃物及杂物。A.1.1.5B
各部位应无渗、漏油现象。A.1.2.1B
储油池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A.1.2.2B
变压器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痕迹。A.1.2.3A
套管、绝缘子应无电弧痕迹,无破损、裂纹、积污现象。A.1.2.4A
吸湿器应完好,吸附剂干燥应无变色现象。A.1.2.5B
各种电气连接点、绝缘子、套管、电缆终端头、箱体等处应无电弧痕迹及异响。A.1.2.6A
测试环境温度,油浸式变压器室温不应超过45℃。A.1.2.7B
测试高压部分各部位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点、电缆终端头温度,不应超过GB/T
A.1.2.8B
11022中规定数值。
在周围空气温度为40℃范围内,测试低压部分各部位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点、
电缆终端头温升:裸铜不超过60K、裸黄铜不超过65K、铜(或黄铜)镀锡不超过65K、铜(或
A.1.2.9B
油浸黄铜)镀银或镀锡不超过65K;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绕组相应部位最高允许温升55K,油浸式全
变压器封闭电压互感器绕组相应部位最高允许温升60K。
测试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相应部位最高允许温度95℃,油浸式全封闭电压互感器绕组相应
A.1.2.10B
部位最高允许温度105℃。
读取变压器顶层油温不应超过85℃。A.1.2.11C
读取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如果中性线电流等于或大于相线电流,应测
量相线谐波电流和中性线谐波电流,最高测量到9次谐波,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符合A.1.2.12C
GB/T14549的规定。
读取次级电压。A.1.2.13B
在TN、TT系统中,当三相变压器为Y,yn0结线组别时,读取中性线电流值,不应超过低
A.1.2.14B
压绕组额定电流真有效值的25%,且一相电流在满载时不应超过额定电流值。
当三相变压器为D,yn11结线组别时,读取中性线电流真有效值,应不大于低压绕组额
A.1.2.15B
定电流。
变压器与低压配电室内相互靠近布置时其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X防护等级,在车
A.1.3.1B
间内布置时应不低于IP3X防护等级。
套管、绝缘子外部应无破损、裂纹及严重积污。A.1.3.2B
套管表面应无电弧痕迹。A.1.3.3A
干式
变压器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及电弧痕迹。A.1.3.4A
变压器
冷却装置运行应正常。A.1.3.5A
测试环境温度,干式变压器室温不应超过45℃。A.1.3.6C
测试高压部分各部位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点、电缆终端头温度,不应超过GB/T
A.1.3.7B
11022中规定数值。
4
T/BJXF009—2023
表A.1变配电装置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续)
隐患
检查内容技术指标编目
等级
在周围空气温度为40℃范围内,测试低压部分各部位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
点、电缆终端头温升:裸铜不超过60K、裸黄铜不超过65K、铜(或黄铜)镀锡不超过65K、A.1.3.8B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锡不超过65K。
干式电压互感器的允许温度及允许温升值按绝缘耐热等级不同应符合下列要求:
——绝缘耐热等级为A级时最高允许温度105℃,环境温度40℃时的温升极限为55K;
——绝缘耐热等级为E级时最高允许温度120℃,环境温度40℃时的温升极限为75K;
——绝缘耐热等级为B级时最高允许温度130℃,环境温度40℃时的温升极限为85K;A.1.3.9B
——绝缘耐热等级为F级时最高允许温度155℃,环境温度40℃时的温升极限为110K;
干式——绝缘耐热等级为H级时最高允许温度180℃,环境温度40℃时的温升极限为
变压器
135K。
读取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如果中性线电流等于或大于相线电流,应
测量相线谐波电流和中性线谐波电流,最高测量到9次谐波,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A.1.3.10C
定义和计算公式见GB/T14549。
在TN、TT系统中,当三相变压器为Y,yn0结线组别时,读取中性线电流值,不应超过
A.1.3.11B
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真有效值的25%,且一相电流在满载时不应超过额定电流值。
当三相变压器为D,yn11结线组别时,读取中性线电流真有效值,应不大于低压绕组
A.1.3.12B
额定电流。
读取干式变压器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GB/T17211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值。A.1.3.13B
绝缘导线穿越金属构件时,应有不被损伤的保护措施。A.1.4.1B
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应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当接地导体较多时可将不
A.1.4.2B
超过6根的接地导体同压一接线鼻子,且应与接地铜排可靠连接。
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层防锈的螺栓和螺钉连接,连接应牢固并有防松动的装
A.1.4.3C
置。
金属外壳、框架应接地。A.1.4.4B
测量、计量仪表指示应正常。A.1.4.5C
导线绝缘应无老化、腐蚀和损伤痕迹。A.1.4.6A
各部位连接接点应无过热、锈蚀、烧伤、熔接等痕迹。A.1.4.7A
套管、绝缘子应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A.1.4.8A
灭弧装置,如灭弧栅、灭弧触头、灭弧罩、灭弧用的绝缘板应完好无损。A.1.4.9B
电磁式电器应无异常声响。A.1.4.10A
周围空气温度为40℃范围内,测量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接线端子的温升,裸铜
低压配电
不超过60K、裸黄铜不超过65K、铜(或黄铜)镀锡不超过65K、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锡
装置
不超过65K、铜母线不超过60K、镀锡铝母线不超过55K、铜与铜连接处不超过50K、铜搪锡A.1.4.11C
与铜搪锡连接处不超过60K、铜镀银与铜镀银连接处不超过80K、铝搪锡与铝搪锡连接处不
超过55K、铝搪锡与铜搪锡连接处不超过55K。
周围空气温度为40℃范围内,测量刀开关触头、熔断器触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裸
铜不超过60K、裸黄铜不超过65K、铜(或黄铜)镀锡不超过65K、铜(或黄铜)镀银或镀
锡不超过65K、铜母线不超过60K、镀锡铝母线不超过55K、铜与铜连接处不超过50K、铜搪A.1.4.12B
锡与铜搪锡连接处不超过60K、铜镀银与铜镀银连接处不超过80K、铝搪锡与铝搪锡连接处
不超过55K、铝搪锡与铜搪锡连接处不超过55K。
测量中性线(N)和保护地线(PE)的异常电流。A.1.4.13C
测量各分支回路的相导体电流。A.1.4.14A
当中性导体电流等于或大于相电流时,应测量相导体、中性导体上的谐波电流,最高
A.1.4.15C
测量到9次谐波,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符合GB/T14549的规定。
各连接接点及对地不应有电弧。A.1.4.16A
A.2低压配电线路
低压配电线路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见表A.2。
5
T/BJXF009—2023
表A.2低压配电线路电气火灾检查技术指标和隐患等级
隐患
检查内容技术指标编目
等级
在有可燃物闷顶和吊顶内敷设电力线缆时,应采用不燃材料的导管或电缆槽盒
A.2.1.1-1B
保护。
电线穿入金属导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
A.2.1.1-2C
管口,穿入导线后,管口应密封。
金属导管进入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明敷金属导管加锁母和护口,多尘、潮湿场所外侧应加橡皮垫圈;
——有震动的地方和有人进入的木结构闷顶内的管路,入盒时加锁母,防止管
口脱离损伤电线;A.2.1.1-3C
——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的敲落孔,除对实装管孔敲落外,其它备用的不
金属导管敲掉;
配线——金属导管有可靠接地。
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直接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上,穿金属导管保
A.2.1.1-4B
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通风管道外壁敷设。
明敷线路的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其他管线交叉或穿越建筑物时,均应穿绝缘套
A.2.1.1-5B
管。
塑料导管具有防酸碱腐蚀性能,但不应明敷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A.2.1.1-6B
穿入塑料导管绝缘电线(除两根外)的包括外护层在一起的总截面积,不应超
A.2.1.1-7B
过导管内总面积的40%,以利散热;不应有受硬拉和挤压损坏绝缘现象。
塑料导管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插入连接处,接口牢固
A.2.1.1-8B
密封,导线不应有外露现象。
护套绝缘电线不应直接敷设在建筑物顶棚内及其抹灰层、灰幔角落和墙体、保
A.2.1.2-1B
温层及装饰面板内。
护套绝缘电线与接地导体或不发热管道等紧贴交叉处,应加绝缘保护导管。A.2.1.2-2B
护套绝缘电线进入接线盒(箱)或与设备、器具连接时,护套层应引入接线盒
室内护套绝缘A.2.1.2-3B
(箱)或设备、器具内。
配线电线配线
柜台、货架和展柜等处的配线宜用护套绝缘电线明敷,但应平直、固定牢固,
A.2.1.2-4B
护套层不应破损。
护套绝缘电线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时,应采用刚性阻燃塑料导管、塑料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4-98-1969 橡胶皮碗技术条件 1970-06-01
- SHS 04563-2004 HV836A型曳引张力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HB 5931.2-1986 飞机液压系统污染测试在系统管路上采集液样的方法 1986-01-23
- HB 2706-1976 圆盘型车刀刀杆 1978-05-24
- SJ 2829-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头螺钉 1987-11-10
- HB 1-154-1977 锥形螺栓 1977-10-01
- HB/Z 5087.3-2004 酸性电镀铜溶液分析方法 第3部分:电位滴定法测定硫酸的含量 2004-02-16
- SJ 51425/2-2006 BFU32-IC型波导假负载详细规范 2006-08-07
- FZ/T 20015.3-1998 毛纺产品分类、命名及编号 驼绒 1998-03-24
- SJ/T 10532.12-1994 工艺管理 工艺纪律管理 199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