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618-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西瓜操作指南
DB37/T 3618-2019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Export Watermelon Operating Guid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618—2019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西瓜操作指南
GoodAgriculturalPracticeforExportWatermelon
2019-07-23发布2019-08-2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3618—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基地选择与管理.....................................................................1
4栽培方式...........................................................................2
5整地施肥...........................................................................2
6育苗...............................................................................2
7田间管理...........................................................................3
8生产投入品管理.....................................................................4
9水源管理...........................................................................5
10有害生物综合防治..................................................................5
11收获..............................................................................6
12劳动保护..........................................................................7
13环境保护..........................................................................7
14批次管理..........................................................................7
15技术档案..........................................................................7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记录结果表..................................................8
附录B(规范性附录)进口国西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17
附录C(规范性附录)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欧盟西瓜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18
I
DB37/T361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泰安市植物保护站、滨州市植物保护站、安丘市植物保护
站、肥城市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路生、李振博、高兴文、张晓明、朱佩群、刘麦丰、于晓庆、唐伟、周丽萍、
祝清光、滕芳超、林彦茹。
II
DB37/T3618—2019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西瓜操作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西瓜基地选择与管理、栽培方式、整地施肥、育苗、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品管理、
水源管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收获及包装、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批次管理和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西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基地选择与管理
3.1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宜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中
肥力以上、疏松、理化状况良好的沙质壤土。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集中连片。填
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1)。
3.2基地管理
3.2.1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3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要求
见附录A.2)、《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A.3)、《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要求
见附录A.4)。
3.2.2档案
每个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3.2.3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m2以上为宜。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
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3.2.4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1
DB37/T3618—2019
3.2.5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原料、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农药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
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20m2以上为宜。所有包
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3.2.6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3.2.7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3.2.8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4栽培方式
4.1春季小拱棚覆盖栽培
宜于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3月底4月初定植,5月底至6月初开始收获。
4.2春季塑料大棚覆盖栽培
宜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初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4月底至5月初开始收获。
4.3日光温室栽培
宜于12月上旬播种育苗,1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收获。
4.4露地栽培
宜于4月下旬播种育苗,5月初定植,7月中下旬开始收获。
5整地施肥
深翻土壤25cm~30cm,整平耙实。宜使用机械耕翻。做成高畦,畦高15cm以上,畦宽2.7m~3m。
在畦中间50cm~60cm范围内,开挖定植沟,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每667m2施生物有机肥60kg~
80kg、腐熟饼肥75kg、高钾复合肥(氮磷钾10-15-20)20kg~25kg(忌用含氯复合肥),旋耕与土
壤混匀。基肥施用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6育苗
6.1品种选择
宜选用抗病虫、易坐果、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塑料大棚覆盖栽培应选用耐低温、耐弱光、耐
湿的品种。嫁接栽培选用白籽南瓜作砧木。客商有品种要求的,应按客商要求选定品种。
6.2种子质量
2
DB37/T3618—2019
符合GB/T16715.1的质量要求。植物检疫合格。
6.3营养土配制
6.3.1工厂化穴盘育苗营养土配方
按草炭︰蛭石=2︰1配方,每立方米基质加入三元复合肥(15-15-15)2kg~2.5kg(忌用含氯复
合肥)。
6.3.2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方
按干净的大田土1m3:生物有机肥20kg的比例配制。
6.4催芽
将种子放入55℃~60℃的热水中,浸泡10min~15min,水温降至40℃左右时,有籽西瓜种子
继续浸泡4h~6h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无籽西瓜种子继续浸泡1.5h~2h
后用湿布包好,放在33℃~35℃的条件下催芽。用湿布包好后放在33℃~35℃的条件下催芽。胚根
(芽)长0.5cm时播种。填写《基地育苗处理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6)。
6.5播种
工厂化穴盘育苗:调节基质含水量到50%~60%,并使其膨松后装入穴盘。在穴盘的正中央打孔,
深度以1cm为宜。将西瓜种子平放入穴盘播种孔的正中,每穴一粒,再用基质盖好刮平。播种深度以1cm
为宜。营养钵育苗:播种前浇足底水。种子胚根向下放在小孔内,边播种边盖1cm~1.5cm厚的营养土。
6.6嫁接
当砧木第一真叶出现,接穗子叶展开时嫁接。选晴天,采用顶插接法进行嫁接。
6.7苗床管理
6.7.1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
在嫁接后1d~2d,进行遮光,不宜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90%以上;
3d~4d后开始通风,逐渐降低温度和湿度,并延长光照时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
18℃~20℃。定植前一周温度控制在20℃~25℃。
6.7.2肥水管理
嫁接苗成活后,适当喷施叶面肥,并控制水分。移栽前1d适量浇水。当瓜苗长至3片~4片真叶,
株高15cm左右时定植。每项管理实施后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7田间管理
7.1移栽定植
在畦沟内挖穴栽苗,定植时穴施地衣芽孢杆菌2.0亿/克粉剂1kg。种植无籽西瓜品种时,应按无籽
西瓜幼苗:有籽西瓜幼苗=4︰1,或8︰1或10︰1的比例,种植有籽西瓜品种作为授粉品种。
7.2温度管理
3
DB37/T3618—2019
缓苗期,白天棚内温度30℃左右,夜间15℃左右,最低不低于5℃;伸蔓期,白天棚内温度25℃~
28℃,夜间13℃~20℃;结果期,白天温度30℃左右,夜间15℃以上。
7.3光照管理
冬春季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早揭、晚盖保温覆盖物,连阴天选用西瓜专用补光灯进行补光;夏季适
当遮阳降温。
7.4湿度管理
缓苗期保持棚内相对湿度80%~90%、开花坐果期保持60%~70%、结果期保持50%~60%。
7.5肥水管理
坐瓜前控水蹲苗。幼瓜直径5cm左右时,视墒情浇2次~3次水。收获前7d~15d停止浇水。坐瓜
前一般不再追肥。幼瓜直径5cm左右时,结合浇水,每667m2随水冲施水溶型高钾复合肥(忌用含氯复
合肥)10kg~15kg,以后视植株长势和结瓜情况适量追肥。幼瓜直径10cm左右时,每667m2冲施腐
殖酸肥5kg,高氮高钾肥10kg(忌用含氯复合肥)。
7.6整枝压蔓
小果型品种一般采用双蔓整枝,中、晚熟品种一般采用三蔓整枝,第5节~8节选留健壮侧枝。坐瓜
前,除保留坐瓜节位侧枝外,其他全部抹掉。坐瓜后减少抹杈次数或不抹杈。
7.7辅助授粉
7.7.1人工授粉
用健壮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授粉后做好标记以便及时采收。
7.7.2熊蜂授粉
于始花期,将熊蜂蜂箱置于棚内中央离地30cm~60cm的平台上。
7.8留瓜
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的瓜。采用双蔓、三蔓整枝时,大型瓜留1个,小型瓜留2个,在第一个
瓜膨大近结束时留第二个瓜。
7.9吊瓜、垫瓜和翻瓜
保护地栽培,及时用网娄吊瓜;露地栽培,幼瓜直径10cm左右时,将幼瓜果柄顺直。果实停止生
长后进行翻瓜。翻瓜要在下午进行,顺一个方向翻,每次的翻转角度不超过30°,每个瓜翻2次~3次。
实施后,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8生产投入品管理
8.1农药采购与储藏
8.1.1农药采购
4
DB37/T3618—2019
应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采购的农
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7)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8)。
8.1.2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8.2肥料采购与储藏
8.2.1肥料储藏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假肥料、劣质肥料或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采购的肥料应
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7)。
8.2.2肥料采购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9水源管理
9.1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基地生产水质检验结果表》(要
求见附录A.2)。
9.2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cm,并配有防护设施。宜
建立水源排灌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排灌设备等。
10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0.1种植者
种植者应当经过植保技术培训,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本规范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填写
《基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A.9)。
10.2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西瓜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10.3主要防治措施
10.3.1农业防治
10.3.1.1品种选择
宜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5
DB37/T3618—2019
10.3.1.2合理轮作
每4年~6年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一次。
10.3.1.3嫁接防病
选用抗性强的砧木品种进行嫁接。
10.3.2物理防治
10.3.2.1防虫网
宜选用40目防虫网封闭放风口,阻止蚜虫、潜叶蝇、粉虱、甜菜夜蛾等害虫危害。
10.3.2.2色板诱杀
每667m2悬挂30块~40块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潜叶蝇等害虫。
10.3.3生物防治
每667m2放8张~10张丽蚜小蜂蜂卡,控制白粉虱、烟粉虱。
10.3.4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主控对象和兼控对象,适期用药,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交替轮换用药,每种药剂
施用不超过3次,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
杀伤,避免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用药方案见附
录C。
10.4施药器械
对除草剂和进口国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应专用。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
验。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10.5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
表》(要求见附录A.10)。
10.6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三次以上,并将冲洗液用于药剂稀释或按剩
余药液处理方法处理。经彻底冲洗后的空包装物,将其压坏或刺破,然后集中处理。
11收获
11.1采收
适时采收。按市场要求分级包装。采收前,应当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验,并填写《样
品农药残留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A.11)。
11.2质量要求
6
DB37/T3618—2019
11.2.1感官要求
果实的外观符合品种特征,表面洁净,无裂果,无腐烂、霉变、病虫斑和机械损伤。
11.2.2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要求见附录B)。
11.3包装物
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
12劳动保护
12.1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A.9)、《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要求见附录A.12)。
12.2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做好安全防护,进行安全操作。
12.3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
的警示标志设于入口处。
13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要求见附录A.13),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4批次管理
同一地块采用同一种植管理模式,在同一天采收的同一品种为1个生产批次。以1年为1个流水周期
编号。产品批次号为采收日期(yymmdd)+流水号+基地所在省(市、区)行政区划代码(6位)+基
地名称拼音首字母。
15技术档案
种植者应保留西瓜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要求见附录A),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
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记录一般应保留2年或更长时间。
7
DB37/T3618—2019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记录结果详见表A.1~表A.13。
表A.1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电话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Z 5094.1-2004 酸性电镀锡溶液分析方法 第1部分:电位滴定法测定硫酸亚锡的含量 2004-02-16
- HB 7398.2-1996 透明件光学畸变试验方法 1996-09-13
- QJ 1119-1987 ψ560标准试验发动机型式与尺寸 1987-02-17
- QJ 903.16A-1995 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锻造工艺文件编制规则 1995-08-03
- EJ/T 297.7-19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 氧化锰量的测定 1987-08-08
- SJ 1878-1981 气体激光器横模的鉴别方法 1981-11-23
- GA 239-2000 公安边防船艇舷号 2000-02-18
- HB 3793-1986 圆柱手柄顶把 1986-07-14
- HB 5626-1983 光杆公差带f9抗剪型90°沉头高锁螺栓 1984-05-31
- QB/T 1702.6-1993 三道打浆机 199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