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655-2016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

DB33/T 655-2016 DB33/T 655-2016 Ginkgo biloba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655-2016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8-30
实施日期
2016-09-30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655—2016

代替DB33/T655.1-2007、DB33/T655.2-2007、DB33/T655.3-2007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FlosLoniceraeJaponicaeproduction

2016-08-30发布2016-09-30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655—2016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655.1—2007《无公害中药材金银花第1部分:产地环境》,DB33/T655.2—

2007《无公害中药材金银花第2部分:种苗》,DB33/T655.3—2007《无公害中药材金银花第3部分:

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原标准名称《无公害中药材金银花》修改为《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

——增加金银花的术语和定义(见3.1);

——修改产地环境内容,整合为产地选择(见4,DB33/T655.1—2007的4);

——删除了火坑烘干及其内容(见DB33/T655.3—2007的4.3.2.1);

――增加苗圃管理施肥时间和施肥量要求(见5.1.5);

——修改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见附录A,DB33/T655.3—2007的3.6);

——增加了金银花商品药材质量要求(见附录B);

——增加金银花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见附录C)。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星坪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正明、姜武、吴志刚、黄品湖、朱进洪、李林。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655.1—2007、DB33/T655.2—2007、DB33/T655.3—2007。

I

DB33/T655—2016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银花的术语与定义、产地选择、种苗、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地初加工、药

材质量要求及档案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金银花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金银花

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

3.2

扦插苗

利用金银花枝条扦插繁殖而成的苗。

3.3

苗高

种苗近地面根茎处至顶端的长度。

3.4

1

DB33/T655—2016

茎粗

近地面2cm处地上茎的直径。

3.5

苗龄

从扦插至出圃的时间计算:8个月~12个月(含12个月)称一年生苗;12个月~24个月(含24个月)

称二年生苗;24个月~36个月(含36个月)称三年生苗。

4产地选择

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无污染源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的农业生产区域。环境空气应符

合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水质应符合GB5084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

5种苗

5.1种苗繁育

5.1.1选择插条

选择品种优良的金银花母树,择取1年~2年生充实健壮的枝条,剪成25cm~30cm的插条,下端剪成

斜面,保留3个节,摘除下部的叶片,保留上部2片~4片叶。将插条捆成小把,下端在IAA(500mg/L)

溶液中浸5min~10min,再用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10min,晾干后即可扦插。

5.1.2苗圃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

5.1.3苗床要求

苗圃地翻耕整平做畦,畦面成龟背形,畦宽120cm~150cm,沟深25cm~30cm。

5.1.4扦插

5.1.4.1扦插时间

以冬、春扦插为宜。

5.1.4.2扦插方法

在苗床上开横沟,行距30cm,沟深20cm,按株距5cm~10cm把插条摆放在沟内,然后再开下一

行,并把土覆盖在前行沟内,压实。或按株行距5cm×30cm直接把插条插入土内1/2~2/3,使上端露

出5cm~8cm,压实,浇水。也可采用遮阴方法。

5.1.5苗圃管理

2

DB33/T655—2016

保持苗床土壤湿润。4月~5月,当插条长根抽芽后用1%的尿素结合浇水施入畦面,每亩用量2.5

kg~3kg;6月用1%的尿素施第2次,每亩用量3kg~5kg;7月~9月结合中耕松土除草再用1%的尿

素施一次,每亩用量4kg~6kg。及时进行人工拔除杂草。

5.1.6起苗出圃

10月后苗木停止生长,可以出圃定植。起苗前应浇透水,然后依次把苗挖起,按种苗质量标准分

级、打捆包装。

5.2种苗等级

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金银花品种(如“金丰1号”等),以二年生种苗为宜。金银花种苗

等级指标见表1。

金银花种苗质量要求

级别高度(H)cm茎粗(L)cm

一级≥40≥0.6

一年生苗

二级30≤H<400.4≤L<0.6

一级≥60≥0.9

二年生苗

二级40≤H<600.6≤L<0.9

一级≥80≥1.5

三年生苗

二级60≤H<800.9≤L<1.5

5.3包装

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同一级别的种苗以50株或100株扎成小捆,500株或1000株捆成大捆。散装或用麻袋等包

装。长途运输的种苗要保湿处理;

b)包装应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

c)包装材料应干燥、清洁、无异味,不影响产品质量。

5.4贮运

暂不种植的种苗,应假植、防晒和保湿。种苗运输时,要有防雨防晒措施。异地运输前,应经过检

疫并附植物检疫证书,检疫对象按GB15569规定执行。

6种植

6.1选地整地

选土层较深、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整平作宽约40cm的畦。

6.2种植时间

3

DB33/T655—2016

宜在秋、冬休眠期种植。

6.3定植

按株行距130cm×150cm开穴,穴深、宽各30cm~40cm。基肥与底土拌匀,每穴栽一株,填土压

实,浇透定根水。

6.4中耕除草

在植株周围松土,直径为60cm~70cm,近处浅锄,外围深锄。

6.5施肥

6.5.1原则

依据NY/T496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为主,化肥的施用应遵循有效剂量原则,控制硝态氮肥,

实行磷钾肥配施。

6.5.2方法

每年施肥3次:

——第1次在植株现蕾初期,喷洒1次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作根外追肥;

——第2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头茬花蕾采摘后,每株施用尿素50g~100g。结合深翻松

土埋入土中或在植株周围30cm~35cm处开深15cm~20cm的环形沟,将肥料施入沟中,用

土填盖;

——第3次在11月~12月,用腐熟堆肥或厩肥等有机质肥料,每株用堆肥或厩肥5kg,与尿素

50g~100g混合施入。

6.6整形和修剪

6.6.1整形

每年整形1次,使树体呈理想的“伞塔形”,树高和冠幅应控制在1.3m左右。定植后第1年,新

芽萌发后,在植株基部留饱满芽2枚~3枚,其余全部除去,并在饱满芽的上方1cm~2cm处剪去老枝。

新梢长到30cm时,留一直立健壮枝,在15cm~20cm处定主干。入夏生长速度加快,主干出现2次芽

后,将下部芽全部抹除,在上、中部的适当距离内留饱满芽3枚~4枚,培养主枝。主枝长到20cm时

进行摘心,并在主枝上培养侧枝3个~4个;次年继续在侧枝上培育开花枝条,冠形即可基本形成;第

3年继续整形,使主干高20cm左右,粗度3cm~4cm,冠幅和树高均达1m以上。

6.6.2修剪

6.6.2.1修剪方法

主要的修剪方法为:

——短截:短截多为重短截,即剪去枝条的1/2~2/3。1年生新梢冬剪留3个~4个节,夏剪留4

个~5个节间;

——疏剪:疏除病虫枝、干枯枝、纤细枝、交叉枝、缠绕枝、重叠枝等;

——缩剪:在结果母枝的分杈处,将顶枝剪除;

——长放:对一年生枝条不加修剪,使枝条延长和加粗生长,以扩大冠幅。

6.6.2.2冬剪

4

DB33/T655—2016

冬剪宜在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早春尚未发出新芽前进行。疏除过密枝、徒长枝和病虫枝。

6.6.2.3夏剪

夏剪宜在每茬花蕾采摘后进行。以短截为主,疏剪为辅。根据新梢腋芽的萌发程度和长势来确定短

截的轻重。多数新梢以2茎节~6茎节处萌发较早,可留3个~5个节间修剪。短截徒长枝,疏除过密

枝、病虫枝。

7病虫害防治

7.1主要病虫害

主要虫害有蚜虫、铜绿金龟子(幼虫为蛴螬)等;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等。

7.2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7.3农业防治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加强生产场地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科学施

肥。发病季节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销毁。

7.4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或黑光灯)、粘虫板等诱杀害虫。整地时发现蛴螬,及时灭杀。

7.5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采用信息素等诱杀害虫。使用印楝素、乙蒜素等生物

农药防病避虫。

7.6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林业等技术推广部门

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不宜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

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参见附录A。

7.7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8.1采收

8.1.1采收时间

5月~8月,花蕾由绿色开始变白,即下部绿色,上部白色膨胀将要裂口而尚未开放时采摘为宜。

8.1.2采收方法

5

DB33/T655—2016

宜在上午9时前采摘。采摘要轻,做到轻摘、轻拿、轻放,避免挤压。装盛工具应通风透气。采摘

后应及时加工干燥。

8.2产地初加工

8.2.1晾晒

刚采摘的花蕾,均匀地撒在有支架的竹廉、苇席或其它编制的晒具上晾晒,不可翻动。晚上连晒具

一同搬进室内。连晒数日,直到用手一搓即碎,一折就断,即可。

8.2.2烘箱烘干

自动调温、控湿烘箱内保持30℃~55℃范围(采用每隔2h逐渐升温的方法)进行多层烘烤,直

到用手一搓即碎,一折就断,即可装袋储藏。烘房宜建于干燥、阴凉处,应配有通风口,大小可视金银

花数量及烘箱大小而定,一般可建造8.5m×5.0m×3.5m的烘房。烘箱与烘房内壁间距以80cm~120cm

为宜,烘房应通风、无异味,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及霉变。

9药材质量要求

药材质量要求参见附录B。

10档案建立与管理

栽培单位应建立生产档案,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

——产地环境情况记录包括土壤、灌溉水、空气等环境质量状况和当年气象资料;

——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种植的品种、种苗来源、数量、购买时间与地点、用法、使用时

间,施肥次数、时间、数量和种类,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种类、使用量、时间和方法,生产

培训情况,鲜品采收时间、采收量、鲜重,加工过程、方法,贮藏,运输等情况;

——生产周期结束后档案保存2年以上。

11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金银花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C。

6

DB33/T655—2016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金银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A.1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

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氟虫腈、甲基对硫磷、对

硫磷、久效磷、磷铵、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

锌、硫线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

果、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毒死蜱、三唑

磷等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及除草剂。

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4号、第199号、第274号、第1157号、第203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药材管理的通知”(食药监[2013]208号)。

A.2金银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金银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金银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在金银花大田栽培时发生较多,主要危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茎和花。初期为黄绿色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

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

大,并在表面生出白粉,最后该处长出无数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白粉病黑点;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层,严重时叶发③在发病初期选用0.5%大黄素甲醚水剂800倍液~

黄变形甚至落叶。茎上病斑褐色,不规则形,1000倍液;或1%蛇床子素水乳剂800倍液~1000倍液;

上生有白粉;花扭曲,严重时脱落。受害严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喷雾防

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治,每隔7d~10d用药1次,连喷2次~3次。采花前

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