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QGFA 03-2004 有机黄连生产技术规程

T/CQGFA 03-200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QGFA 03-200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01
实施日期
2024-07-16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4产地环境4.1气候1000 m ~ 1800 m 的中高山区,植被丰富。日均气温 5 ℃ ~ 22 ℃,年均气温 10 ℃,相对湿度 80 % ~ 90 %。4.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要求。4.3灌溉水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4.4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紫色土、黄棕壤或腐质壤土,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土层厚度不少于 20 cm,pH值 4.6 ~ 7.5。5种植5.1选种种质基源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选择植株健壮,芽苞数多,叶片多,无病虫害,移栽后 4 年 ~ 5 年的黄连植株为种源植株。5.2采种立夏前后,选晴天采收黄连果实植株,在室内阴凉干燥处摊放 2 d ~ 3 d,待果实裂开时搓揉、翻抖出种子,去除杂物。按重量 1:5 ~ 10 的比例加沙混合,采用搭棚层积法或洞藏法贮藏。5.3育苗5.3.1选地苗圃地宜选择避风阴山或日晒时间短的半阳山,土壤肥沃,腐殖质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腰、山脚和槽地。坡度不超过 20 度。5.3.2整地作厢10 月 ~ 11 月,清除地上杂物,深挖翻土,整细开厢,每 667  撒施腐熟厩肥 400 kg ~ 500 kg,与表土混匀,覆熏土 5.0 cm ~ 7.5 cm。5.3.3蔽荫搭棚荫蔽度达到 80 % ~ 85 %。5.3.4播种12 月至次年 1 月,按每 667  用种量 2.5 kg 均匀撒播于厢面,用木板轻压,覆一层松针,待黄连苗全部出土后清除覆盖物。5.4苗期管理5 月,待幼苗长出 1 片 ~ 2 片真叶时,每 667  施有机肥 50 kg~ 60 kg。7 月,每 667 追施有机肥 90 kg。10 月 ~ 11 月,每 667 以干厩肥粉或生物有机肥 150 kg~ 500 kg 撒于苗床,以备越冬。5.5移栽5.5.1选地选海拔 1200 m ~ 1800 m的早晚阳山,坡度 10 度 ~ 30 度,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紫色土、黄棕壤或腐质壤土。5.5.2整地作厢按5.3.2的要求操作,整地时每 667  撒生石灰粉 500 kg;根据地势,挖宽 30 cm、深 30 cm的排水沟。5.5.3蔽荫搭棚荫蔽度达到 70 % ~ 80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经济协会
起草人:
刘严、李杰、江彬彬、谢未晞、冉孟国、曾世洪、李学琼、董悦、张登忠、卢劲托、廖华乔、谭荣国、宋学群、袁相勇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